摩根士丹利:這次危機會放慢產業鏈搬離中國,而非加快

中東最大原油終端富查伊拉因石油過剩而關閉

世界石油網站報道,由於疫情抑制了燃料需求,世界原油過剩,就連中東主要的石油貿易中心也沒有儲存多餘石油的空間。阿聯酋富查伊拉的終端運營商表示,他們拒絕了貿易商和煉油商要求儲存原油和精煉產品的請求,而一年前他們有足夠的空間。港口的1400萬桶商業原油儲存能力只是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為其國有石油公司提供的一小部分。如果沒有油輪租賃,貿易商作為媒人的角色將面臨昂貴的限制,他們將這裡的特定供應與那裡願意購買的買家聯繫起來。全球石油供過於求,使得交易更難平衡市場失衡,而今年原油價格大跌約一半,更是雪上加霜。

內蒙古電力跨省區輸變電工程納入國家規劃

中電新聞網報道,4月10日,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烏蘭察布市委政府、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就共同推進烏蘭察布600萬千瓦風電基地及配套匯集送出工程建設合作項目,舉行座談並簽署三方合作協議。4月2日,在國家能源局發佈2020年主網架規劃意見中,烏蘭察布600萬千瓦風電基地作為國家批覆的首個風電規模化平價上網項目、跨省(河北 內蒙古)跨區的重點項目,被正式納入規劃。

湖南今年計劃完成重大能源項目投資483億元

湖南日報報道,在長沙召開的2020年全省能源工作會議透露,今年全省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我省將繼續把能源重大項目作為穩增長、穩投資的重要抓手,加快推進能源“新基建”。2019年以來,我省一大批能源重大項目加快推進。浩吉鐵路建成通車,新粵浙輸氣管道工程湖南段投產通氣,雅中直流、永州電廠、平江電廠、平江抽水蓄能電站和五強溪擴機工程項目開工建設。瀏陽50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產,農網改造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兩率一戶”目標。建成省內天然氣輸氣管道220公里。建成光伏扶貧電站5302個,惠及貧困戶近9萬戶。

國內油價調整將迎“兩連停”

經濟參考報報道,4月15日國內油價再度迎來調整窗口,目前對應下調幅度約為70元/噸,但由於本輪週期掛靠的國際油價依然低於40美元/桶的地板價,因此本次大概率將迎來“兩連停”。經過近一週的反覆談判,北京時間4月13日凌晨,OPEC+宣佈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首次總計將減產970萬桶/日,約為危機前市場需求的10%,但略低於最初計劃的1000萬桶/日規模。受此消息影響,WTI和布倫特亞市13日開盤分別大漲8%和5%。但幾分鐘後雙雙轉跌,WTI跌幅一度擴大至3%。但隨後,WTI和布倫特價格再度拉昇,WTI漲幅擴大至7%。

摩根士丹利:這次危機會放慢產業鏈搬離中國,而非加快

中國經濟週刊報道,4月13日消息,據摩根士丹利觀點稱,這次危機其實會放慢貿易戰以來產業鏈的搬遷趨勢,而非加快。以下為內容全文:

大摩的觀點:當前擔心疫情引發產業鏈搬遷之聲不絕於耳。我們的觀察角度不大一樣,我們跟產業鏈上的實際決策者—跨國企業們交流較多,發現這次危機其實會放慢貿易戰以來產業鏈的搬遷趨勢,而非加快。原因有二:

一,搬遷意味著新投資,但全球衰退陰霾無人願投。經此一疫,歐美經濟估計需要兩年才能恢復原有的元氣,中國以外的拉美、東歐、東南亞新興市場不乏薄弱環節、易被疫情、匯率、債務三殺成多米諾骨牌,因此跨國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現金、減少投資,而非新資本開支。我們的調研發現,原本一些公司在疫情前打算在中國以外投資設新廠,或者在其本國加大自動化投入,這些意向當前紛紛被延期。

二,以TMT產業鏈為例,全球龍頭企業幾乎都認為,中國在復工的展現的管理能力,進一步驗證了它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的製造業優勢:在封城之後僅僅兩個月內,疫情受控,生產能力幾乎滿血復活,不論是紅黃綠碼技術應用,還是體溫、口罩、食堂隔斷等公共衛生管理,以及員工的配合度,都遠勝於其他潛在搬遷目的地如東南亞,後者目前正經歷更坎坷的生產停擺供應脫臼。

至於疫情之後的世界如何,大家當前都是揣測,但有一點在跨國企業調研結果中較為明顯:疫情促使下一階段的產業更重視數字基建,即雲服務、IoT、遠程等。中國恰巧正在5G、數據中心、IoT等數字基建上加速,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或許優勢得到加強而非削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