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產品知識的元概念:用戶、需求和產品

這篇文章主要和大家分享產品經理知識體系中幾個元概念的定義,正是這些基本概念支撐了並衍生出了整個產品經理的知識體系。

解读产品知识的元概念:用户、需求和产品

01

如果把產品經理所需要具備的知識體系稱作一門學科, 況且叫做“產品學”,那麼用戶、需求,產品這三個概念則是構建整個學科的元概念。

所謂元概念,就是整個學科知識體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整個學科的知識體系都建立在若干個元概念之上,就好像“自然數”之於數學,“元素”之於化學,“力”之於經典物理學等。元概念如此重要,那麼對於整個產品知識體系而言用戶、需求,產品這三個概念是怎麼定義的呢?

如圖1-1所示,在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中,三個基礎概念之間的關係被清晰的展示——用戶產生需求,產品基於需求而被設計出來,從而又服務於用戶。需求決定了產品從哪裡來,用戶決定了產品到哪裡去。

解读产品知识的元概念:用户、需求和产品

圖1-1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

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清楚地定義了三個基礎概念之間的關係,但並沒有定義概念本身。

用戶、需求,產品這些基本概念在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中都有明確的定義,但這些定義都是基於特定學科或者行業,例如用戶的定義更多是基於互聯網行業和IT行業,需求的定義更多是基於經濟學,產品的定義則偏向於經濟學和營銷學。

顯然,這些基於各種學科和行業下的定義,都不適合我們現在整個產品知識體系對於這三個基本概念的定義。

因為以上各行業、各領域中對三個概念的定義都是相互獨立的,只為自己特定的知識領域服務。

而產品知識體系裡的用戶、需求和產品,三大概念卻是緊密關聯,不能獨立存在的——

當我們提到用戶的時候,這個用戶一定是基於一個產品,屬於某個產品的用戶,這個產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已經設計完成的,也可以是在規劃之中的。

同理,讓我們提到需求的時候,但是這個需求一定是基於用戶的,屬於某一個用戶或某一群用戶的。當我們提到產品的時候,這個產品一定是基於用戶需求而被設計出來的。

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之所以不能給出三個概念明確的定義,是因為它們之間是相互關聯且依賴的,不能用用戶來定義需求,又用需求來定義產品,最後用產品再來定義用戶,這會陷入典型的“循環論證”,是無意義且無效的。

為了打破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中的循環依賴,我們在關係模型中引入“人” 這個概念,即使生命的起源是多麼的神秘,以至於現在我們還無法完全搞清,但是“人”這個概念卻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被明確定義。

這裡的“人”是一個集合名詞,可以理解為群體,群體產生各種需求,不同的需求被設計成不同的產品服務於用戶,而用戶就是群體中直接使用或潛在會使用產品的人。

解读产品知识的元概念:用户、需求和产品

圖1-2 人/群體—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

在圖1-2中的新框架下:

  • 由“人/群體”定義出需求這個概念,需求是人/群體在生理或者心理上產生的某種需要和訴求。
  • 緊接著需求定義產品,產品是滿足人/群體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種需要和訴求而被設計出來服務於用戶的實體或虛擬物品,狹義的產品包括我們使用的電腦、手機、APP,保險等;廣義的產品也包括人、組織、地點,思想等。
  • 最後,產品定義了使用產品的用戶,用戶是群體中直接使用或潛在會使用產品的人/群體。

綜上,在用戶—需求—產品關係模型中,引入“人/群體”這個基本概念,使得每個概念的定義,都遵守一個完整邏輯關係。至此,整個“產品學”知識體系下的三大基礎概念被清晰的定義。

02 最後的話:

目前整個產品行業,產品的知識體系建設還不完善,並沒有教學大綱級別的知識框架,所以才給我們這些產品經理留下填補知識的機會。

我始終對未來抱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那就是假如產品經理所需要的整個知識體系,最終形成一門學科叫做“產品學”,並進入高校作為一個主修或選修課程,那麼這個課程一定會有教科書級別的教材,那時候產品、需求,用戶這些概念就不能只停留在一說大家都明白的基礎上了,一定需要被嚴謹的定義和使用。也會有大量的被嚴格定義的概念、規範的方法,標準的技能出現在教科書上。

所以,也希望年輕的產品經理們,在關注產品技能和方法的同時,也能關注概念、理論,和定義。以學者的心態工作和學習,短期內進步可能緩慢,但是長期來看定會對整個職業生涯有很大的幫助。

#專欄作家#

AllenDan, 微信公眾號:思維改變生活,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致力於研究高階的產品學習方法論,從而改變職業成長的加速度變量。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