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對自己最好的獎賞

道德,對自己最好的獎賞


01

道德來源於信仰,所以是意識形態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講,道德既是信仰的產物,也是信仰的另一個面。換句話說,信仰這個詞是針對造物主的,而道德則是針對同類的。面對造物主,看一個人的信仰虔誠度;而面對被造物,看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有些人以為道德來源於《道德經》,其實這本書最初無名,後來被稱作《老子》,再後來才被稱作“經”的。漢語裡的“道德”二字最早見於荀子的《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意思是做人做事應該遵循一定的規律。所以,長期以來,道德代表了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用以衡量人們的行為是否正當與合理。

今天我們讀老子的這本哲學著作,感覺有些深奧,其實它對“道”的表述是很粗獷的。有些像我們對真主的表述,但沒有那麼具體。也許作者想闡述自然界的規律,借用一個詞來做比喻。也有些類似辯證法或矛盾律。所以,老子的“道”並沒有具體內容。所以,後世學者對此有多種解釋,這些解釋大多是觀念性的,也被當作一種思維方式。

如果把“道德”二字分開來論,那麼,從“道”到“德”猶如從天上到地上的距離。就按老子的說法,“道”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大自然的次序關係。這是因為他沒有接觸過造物主派遣的使者,自己感悟出來的一套理論。我們看“道”這個字就能想到,“道”掌握天體運行,地球旋轉,人的生老病死,以及春種秋收的秩序和規律等,基本符合造物主的屬性。

因為老子對“道”的解釋是模糊的,並沒有確定是“真主”或真主的其他尊名。比如獨一,大能,無始無終等屬性,所以我們排除了老子是“聖人”的可能性。因為在我們信仰裡的“聖人”或“使者”,首先是承認認主獨一的,並且對真主的描述是明確的,不會有絲毫的含糊。其次聲明自己是聖人或使者,以及自己接受真主啟示時會見天使的過程。很顯然,這兩點老子都不具備。

由於老子對“道”的解釋僅僅是一種術語,沒有實質內涵,所以,後來據此而發展成的尊教,並不是認主獨一的尊教,而是包括祖先崇拜等多神崇拜的混合教。甚至後來參雜了佛教的許多東西,成為一個信仰大雜燴。這也是我們的先輩們把造物主翻譯成“主”,而沒有翻譯成“道”的原因之一。

但是,既然老子的“道”表明的是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他承認宇宙之間一定有一個超級大的力量支配,人們應該順從這個規律,這個規律就是“道”;而人應該按照這個規律做人做事,這個過程就叫做“德”。所以,我們不排斥道指真主的說法。也就是說我們默認把真主稱作“道”;把禮拜真主稱作“德”。這樣以來,人與造物主的關係,其實就是道德關係。

我們看“道”這個字,原指行人的路、道路、大道,也可以理解為一種途徑;“德”是行路者,是看準方向,不偏不倚直直地向前走的行為。這兩個字合起來就成為個人文明素質的稱謂。這種素質的本身不產生結果,但卻會成為一種固定的習慣,這種習慣最終使人能獲得幸福。道德和信仰一樣,都是自願的,外人沒有辦法強迫。

人一生的活動,包括創業或就業等,都是為了獲得某種自己追尋的幸福,當然,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有所不同。但是,這個追求過程必須要有某種規律,否則,互相干擾,互相傷害,誰也找不到自己的幸福。所以,道德概念的誕生,為人們提供了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通過這個規範會產生一種社會輿論,對人的行為起到約束作用。

現實生活中,“道德”這個詞是人們最熟悉的,卻也是人們最忽略的。因為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首先想到的是利益,或者是效益,很少首先想到符合道德規範。一個人,只有在別人說他沒有“道德”或“缺德”時,才會著急、生氣,感到恥辱。所以,道德往往是平時最不重視,一旦失去了,或被別人認為缺失時,才感覺它是最重要的東西。

今天,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道德,並且這點是不容別人置疑的。那些缺少“道德”的人,幹“缺德”事的人,都應該受到譴責,而且一定是別人,絕對不會是自己。所以人人都喜歡說別人的是非長短,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為“道德的標尺”,來衡量別人,結論是別人都是錯的,這就是“道德綁架”。

我們所說的“道德”,是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一種素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的基礎,他看似有道德,其實是一點道德表象,會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沒有實質內容。比如,無論哪種尊教信仰都講孝道,孝道是做人做事的基礎。但由於現在人什麼教都不信,忤逆不孝的情況自然會越來越多。

所以,沒有信仰的人很難有較高的道德素質。近年來,由於我們區域的信仰屢遭破壞、歪曲,某些地方被嚴重摧毀,人們的道德觀念已經很模糊了。有些人甚至覺得“道德”這個詞是空洞的,這個提法是過時的。加上我們教育中缺少了信仰教育這個核心要素,年輕人的意識中只有法律而沒有道德。

人如果沒有信仰就沒有道德,沒有道德就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缺乏正確的人生觀,人一定會感到迷惑茫然、浮躁不安。人們常說的“良心”,其實也是道德的一種,因為每個人的本性不分善惡,人們在做善事的時候感到舒服,並且會產生喜悅,就是因為他的行為順應了良心,良心促進道德,道德完善信仰,所以自己感覺很快樂。

有人說道德的標準是幸福,即道德就是不妨礙別人獲得幸福,也不阻礙自己追求幸福。換句話說,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這話有些道理,但不全面。因為不同人的幸福感是不同的,即便同一個人,小時候和長大了對幸福的認知也許是完全不同的。

人的性格是多樣的,有的人愛好美食,有的人愛好藝術。愛好美食的人,看一幅名畫遠遠沒有得到一盤菜感到幸福。所以,對待不同的人,道德的內涵不是一概而論的,這取決於他的信仰,如果信仰完全喪失了,道德也就徹底消失了。

人類社會活動的目的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是營養和繁殖,二是感覺和慾望,三是心靈和理性。道德與人類活動的這三個部分都密切相關,無論哪一部分缺少了道德,都會發生混亂,都會導致與追求幸福背道而馳的結局。尤其追求感覺和慾望的那一部分,道德會起非常關鍵的作用。

道德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總體可分為公共道德和個人道德。如果人們缺失公德,首先大家的生活質量會大幅下降,人際關係就會急劇惡化。比如鄰里相處,相互之間就不會尊重,鄰里關係必然惡化。其次,整個社會的經濟會下滑,各種工作效率也會降低。

如果人人都不遵守社會公德,就會產生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即對國家、對社會的凝聚力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因為一個人人不守規矩、不講公德的社會,很難讓裡面的某個人堅守道德。所以,道德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其次才是法律,它是最後一道屏障。

道德是一個社會中衡量、辨別所有事物的準則,是是非對錯的標杆和參照物。一旦道德喪失了,人就失去了衡量是非的標準,所有事情都會順著人的私慾發展,也就失去了規則意識。這時,各種規章制度就等同虛設。所以說道德是一個社會的穩定器。一旦道德喪失了,社會就會出現動盪和顛覆。


道德,對自己最好的獎賞


02

由於傳統文化中的“德”有造物主的含義,所以馬堅先生把信仰真主的人“穆米努”翻譯成“信道者”。這在今天看來卻有些不妥。首先“道”是古人早期沒有接受到真主啟示,不知道真主的尊名、使者、經典等情況下借用的名詞,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而我們今天已經知道了真主的尊名,就不宜再用含糊不清的名詞了。

其次,“道”現在已經被約定成俗為另一種尊教的名稱——道教,所以,我們不宜再把“穆米努”稱為“信道者”,這樣可以避免信仰混亂。儘管有些名詞在明清以前是通用的,但後來已經分開了,有了各自確切延申的含義,就不能再混用了,畢竟歷史不能倒退。 所以,我認為白志所老師把“穆米努”翻譯為“信主的人”,是比較恰當的。

在真主經典的指引下,我們遵循正道,這個正道是真主給我們指明的道路,而非來自其他神明。我們遵循這個道路的過程就是培養“德”的過程。所以,我們理解的道德,實際上是為主道而奮鬥的歷程。這是一條從下而上的道路,除非真主的意欲,大多數人必須經過種種考驗的磨礪,才能堅守在這條道路上,最終升達真境。

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他所主張的道德就沒有內涵。沒有內涵,自然就沒有標準。有了信仰,就知道自己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這個在古熱阿乃天經中多次提到過。真主說:這部古熱阿乃天經必把(人們)引導上最正確的道路,並向行善的信士們報喜:他們將享受巨大的報酬。(17:9)

對大多數人而言,道德培養需要長期的“德行”積累,才可煥發“德性”之光,“德行”與“德性”是“德”之修養的兩個條件,它們互為依託,互相激發與促進,這一點非常重要。所以,一個人的大腦中如果沒有“道”則“德”無法培養;如果沒有“德”則“道”是被荒廢的。二者不可偏廢,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後者是前者之上的“建築物”。

因此,我們相信“道”是真主賜予的,是從上而下的;“德”是後天培育的,是自下而上的。道德是橫跨在先天意識和後天有意識之間,從現實角度來看,真主賜予了人們的先天無意識,然後引導人們的後天有意識,道德是一種宏大的恩典。這就是為什麼一個人越有道德,越懂得知感真主的原因。

得“道”難,難於自己沒有機緣,也就是真主給不給的問題。而“德”的修為難,難於在私慾遮蔽下要做出選擇。所以得道是人生最大的幸運;德行是人生最大的業績。“德”要不斷精進修為,全然在每一次道德的選擇上發心用力,不以任何藉口推脫自己的責任,在自我監督中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使自己越來越好。

如果我們把道德理解成功修,那就表現為不斷接近真主並最終達成信仰與行為的內在統一。今天,作為信士,我們應該踏踏實實地將每一個對德行構成考驗的行為加以反省,並通過切實的行動不斷地改進,力行五功,虔誠而敬畏,改過遷善,養成習慣,這才是我們對道德修行的正確理解。

當今是一個人人浮躁的時代,人們一味地強調“德性”,卻忽略了“正道”,這樣的“德”就像沒有軌道的火車一樣,是無路可行的。所以,今天我們看那些放棄對“德行”堅守的人,感到非常遺憾,而對那些對“正道”迷失的人,更是感到痛心疾首。

孔子在《周易·繫辭下》寫過一段註釋:“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孔子認為“德薄而位尊”是危險的,意思是說,一個人的道德和人品高度如果與他所處的位置不成正比,那便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的道德標準很低,滿腦子都是金錢享受,不知道真主、真理、正道、正行,後世的終極審判等,他做個小生意,也無大礙,但若突然發了大財,那對他來說就不是好事。因為他不知道該怎樣使用鉅額錢財。如果把錢用來胡作非為,吃喝嫖賭,輕則家產敗光,重則性命難保。

所以說一個人如果道不明,德行低,他的事業越大就越危險。就像小孩開玩具車沒有問題,但有一天爬上大貨車,竟然開動起來,那災殃也就難免了。有些人的德行當個基層小官還可以,如果有一天突然被提拔成大官吏,負責管理一個龐大的機構,他的道德修為又不夠,那就很難把握住自己,不自覺地收受黑禮,災殃就臨身了。

同時,“智小而謀大”也是很可怕的。意思是一個人的智慧不大,但他的計劃卻很宏大,這樣,他的事業與他的能力不相匹配,結果當然是糟糕的。就如一個人醫學知識很淺薄,卻給患者做大手術,這樣不鬧出人命才怪呢。

德小而心大,猶如力小而任重。一個人的力量達不到其負重,輕者傷身,重者喪命。有些人把本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強勢奪取,佔為己有;把那些本不該自己享受的東西,恣意揮霍,最終導致災禍發生。

從這個意義上講,“德”與“幹辦”或“知感”等一樣,雖然在經典中找不到完全對應的單詞,但卻有大意相同的句子。真主說:“你們應當記得,當時你們在地方上是少數,是被人認為軟弱可欺的,你們生怕當別人的俘虜,但他使你們安居,並以他的援助輔助你們,以潔美的食物供給你們,以便你們感謝。”(8:26)

真主給了我們很多恩典,我們卻沒有感謝,疏忽了自己的使命,荒廢了自己的功修,導致恩典變成災難。當我們丟失了信士本該有的“德”,變成有道而無德之人,那才是最可怕的。直接後果是今世遭到真主的放棄,後世還要遭到真主嚴厲的懲罰。這便是“德不配位,必遭禍殃”的最好解釋。

真主說:“當時,你們的主曾宣佈說:如果你們感謝,我誓必對你們恩上加恩;如果你們忘恩負義,那末,我的刑罰確是嚴厲的。”(14:7)

作為信士,我們每天享受真主的隆恩,本該體恤他人,但我們往往卻自作聰明,在財富和名利面前忘乎所以,忘記了真主,迷失了信仰,丟掉了道德,在恣意享受的同時,對別人冷漠刻薄。所以,無德之人是有罪的,他們是知“道”而不遵,嚴重地背離了正道,定會受到真主的懲罰。

喪志者潦倒,喪德者遭誅。有的人一旦身居高位,便為所欲為,處處高人一等,以為別人對他無可奈何,實則不然。表面上看有道無德不是大事,其實卻惹怒了真主,是一件很嚴重的大事。雖一時興旺,但日後必遭災禍。所以,人就像樹一樣,高度應該和粗細度匹配,高度是位置,粗壯的身軀是品德。如果沒有一定的粗壯,長得越高越危險。

不管我們身處何位,信仰功修不能丟。應該堅持修仁愛之心,守道修德規範,這樣福氣才能綿延長久。同時要心底明亮,不為虛名所累。今世是一場考驗,沒有多少真正值得高興的事情,也沒有多少真正痛不欲生的事情。大多數事情要麼快樂一陣子,要麼痛苦三兩天,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歸於平淡。所以,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能忍則忍,可讓則讓,不要鑽牛角尖。


道德,對自己最好的獎賞


03

《易·繫辭下》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後來的儒家學者以“生”釋“仁”,意思是人人應該順從天道的“生”,這樣可以使自我的一切行為都不違上天的“好生之德”。只有實行最廣泛的仁愛、同情、友愛、幫助一切人、愛惜一切物,使天下之人、天下之物都保持一種“生”意,才算有德。

這個“生”有兩層含義:一是不傷害生命;二是滿足生命的基本需求。其實,這點和我們信仰的道德觀基本吻合。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應該尊重並保護。任何人都是真主的造化,人的寶貴並不在於身材高大,不在於臉蛋漂亮,不在於手藝或技能超群,而在於他可以履行大地代治者的使命。

今天的人們幾乎都不知道什麼叫“生生之德”了。站在生命的視角看“生生之德”,的確是有哲理的。因為在這個視覺下,這種品德是天地間最寶貴的。所以,每一個人應該從心底裡認識它的重要性,自願使這種品德成為自己發自內心的一種行動。

我們看生命,一切都是來自造物主,是完全平等的。德的根本立足於道,因此,對萬物的平等心就是守道的體現,這個過程就是道德完善的過程。生命不只是為自己而存在的,也不是漫無目的遊蕩的,所以需要“道”的指引和“德”的規範。因此,“道”與“德”只存在理解上的差別,並沒有人認為它們是可以分開的。

人的本性中有許多東西並不是對自己有益的,比如想獨自得到一切利益,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有了道德的約束,也許會有這個想法,但卻不一定會這麼做。這就是道德以及道德教化的功效。任何人只要願意在道德境界上有所提升,最終都會體會到“道德”是造物主給人最基本的默示,也是維護這個世道不會發生惡性循環的最佳預防措施。

今天,無論他人如何對待你,只要你相信造物主無時不刻地監察你,你就成就他,這要比滿足自己的需求更好一些。因為造物主會從另外方面滿足你的需求。你成就別人的,往往是簡單的、表面的,而造物主給予你的卻是你生命深處最需要的,就像光源一樣照亮你的內心世界。從這個層面上講,堅守道德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賞。

道德,是立行教門的根本,是演繹教門的最好方式。由於經典翻譯受兩邊詞彙的限制,漢譯經書裡鮮見道德二字,所以人們只知道講教門,卻不知道守道德。其實,道德就是教門。因為成就道德至境的內在要求除了信仰,與其它事物無關。這種境界會為人帶來最深刻的喜樂,這與獲得世俗物質之樂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其實“道德”一詞要比“教門”更寬泛、更通俗、更容易與外界溝通。在易思倆目復興之前,人們就懂得道德的內涵,比如人們重視“誠信”,自覺遵守道德原則等。道德中的“誠”是對己負責,對人真實。這就要求人做每一件事情時,哪怕對自己不利,也要做到講信譽,講誠信,真誠無欺。

有道德的規範,“誠”便成為自我覺察的意識,超越了任何制度或工具的管束,如攝像頭之類的。有道德之人會將自我當做觀察對象,時刻監視自己的起心動念及行為舉止。說白了,他嚴以律己並不是怕某個人,而是敬畏“舉頭三尺有神明”,即敬畏大能的真主,所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儒家強調精神境界的提升,必須是在做事上精進磨練,格致乃觀心。朱熹直接將“不誠無物”詮釋為“不誠無事”。“故人之心一有不實,則雖有所為亦如無有,而君子必以誠為貴也。”他認為如果沒有“真”與“實”,也就談不上“誠”與“信”。所以,道德是修身的基礎,通過這樣的修煉,最終達到君子的境界。

今天我們讀“天道酬勤”,“仁者無敵”,“至愛無阻”,“至誠通天”等,以及“玩物喪志”,“玩人喪德”等,都與道德有關。這些理念任你選擇,最終卻由“天”來成全,也就是憑真主的前定。人生,每走一步,就是一次選擇。每錯一步,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善惡到頭終有報,誰也替不了誰。今天放著大道你不走,明天只好含淚奔跑。今天的一念之差,明天會受雙倍的懲罰。

今天你腳下的某些坎坷,是你昨天選錯了道的懲罰。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每一步都是算數的。最怕的是什麼都想要,卻又什麼都抓不住,結果是兩手空空,什麼都沒有得到。道德生活,就是淡然於心,從容於表,優雅地生活。道德更是追求真理,堅守信仰,如此,雖然人生路上也會有坎坷,但不會有大禍。

最窮無非討飯,不死總會出頭;堅持道德修為,不惜清貧一世。無論你多麼優秀,總會有人看不起你,但這絲毫不影響你生命的價值,只要你的道德不缺少,你的人生一定是有意義的。做任何事情,不能背離信仰,不能忽視道德,努力進取,你就是最優秀的。人生就是這樣,除了信仰操守和道德修養,一切都是浮雲。

活在這個如戲的塵世上,誰敢說自己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誰敢說自己的生活中沒有酸甜苦辣?誰敢保證自己一直會春風得意?往往遮蔽一個人本性的,使人失去道德的,大多都和財色有關。要知道,錢財不能養你一輩子;美色也不能炫耀一輩子,這些東西都是充滿變數的,很容易失去,唯有你的“德”是別人偷不走的,是你最根本的財富之一。

道德並不高深,只要你信仰真主,虔誠履行功修,你就是得道之人;如果把最好的心情留給懂你的人,把最真的感情留給愛你的人,不做變臉雞,不做負心漢,你就是有德之人。要知道,再風光的人,背後也有苦楚;再幸福的人,內心也有無奈。誰的人生都不易,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是老子的感慨,意思是失去“道”的人才喊“德”,這話是對那些不講信仰只說道德之人的莫大諷刺。當我們理解了厚德載物,以德服人的含義後,就明白了品德和修養對人的重要性。無論是伊德、儒德,公德、私德,只有切實地遵行,都是上德、大德、美德。

最後,讓我們靜下心來,再學習一段馬堅先生翻譯的經典,真主說:“如果他們像你們那樣信道,那麼,他們確已遵循正道了;如果他們背棄正道,那麼,他們只陷於反對中;真主將替你們抵禦他們。他確是全聰的,確是全知的。”(2:1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