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可以改變現實嗎?心想真的可以事成嗎?

如果要問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發現是什麼,那絕對離不開認知這個概念。什麼是認知?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頭腦中的那些想法。最近100年,我們把“頭腦中的想法”變成了一個用科學方法研究的對象。20世紀後半葉的心理學,比如認知革命,人工智能,認知神經科學,很大程度上都在證明一個在

今天看起來像是常識的結論——人們頭腦中的想法,很重要。

你會說,廢話!誰不知道想法很重要啊。但我打賭,你仍然可能在某些時候低估了它的重要性。比如我問你,想法和現實哪個重要?如果想法和現實之間出現不一致,你更關心想法還是更關心現實?你多半會更關心現實。比如,我想讓孩子主動學習,可現實是孩子太貪玩,本性難移;我想進世界500強企業,現實是面試官刷掉了我,他覺得我不合適;我想追一個女孩。現實是她不喜歡我。即便我頭腦中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我覺得我能追到她,你也肯定會勸我:放棄吧,不管你怎麼想,人家不喜歡你就是不喜歡,你又改變不了現實。

但我告訴你:不對!有一些時候,想法是可以改變現實的。

這不是天方夜譚,這是每天發生在生活中的事。

我們舉一個經濟學的例子。經濟好壞是客觀現實,對吧。它有具體的指標,比如股市指數,很客觀。可是這些數字的漲跌取決於什麼呢?很有意思,它取決於多數人的想法。

如果大多數人相信一支股票要漲,這支股票一定會漲。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搶著買。買的人多,價格當然就漲上去了。反過來,如果大家都相信一支股票要跌,齊刷刷地拋售,它就真的會跌。跌到什麼時候呢?到一些人相信見底了,開始接盤了。它就真的穩住了。

心理學裡,這叫自我實現的預言。

如果你在炒股,除了研究市場環境,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之外——這是現實,你最好了解一下人們是怎麼想的,市場的情緒如何,這家公司經營得好,但是大家相不相信它經營得好?——這些不是沒有用的東西。大家相信什麼,很可能就會發生什麼。你的想法可以影響甚至是決定現實。那麼想法是如何影響甚至決定現實的呢?很簡單,通過你的行動。

概念

你的想法很重要,言下之意是,你的一舉一動也很重要,因為想法是通過影響你的行動,產生對現實的影響力。很多人以為,你買賣股票只是受到股票市場的數字影響。你是被動的。這是故事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是,你買賣股票也影響了股票市場的數字變化,你也是主動的。選擇買入或賣出一支股票,你的行動也在向市場釋放一些信息。它們會或多或少地影響現實。

每個人都在通過行動創造現實,但常常是自己意識不到的。

如果我頭腦中有一個想法:我很差,我是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它就會導致一個行動,我很可能在面對一個任務的時候,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在床上玩遊戲。時間過去了,我通過行動創造了一無所獲的現實。我就想:你看,我早就說過吧,我是一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我認為自己很失敗,這是我的認知。我玩了一晚上的遊戲,這是我的行為。連接這兩者的,是另外一個變量,叫做情緒。當我認為自己失敗的時候,我就會產生一種叫做抑鬱的情緒,伴隨這種情緒出現的,有無力感,失去興趣,精力減退,從而沒有力量去面對本該完成的任務。把這三個部分連起來,就成了一個循環,叫做向下的螺旋。我們經常陷入螺旋而不自知。

這是抑鬱最可怕的地方,只要開啟就停不下來,越陷越深:我有了這樣的認知,就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就開始自暴自棄的行為。這些行為導致更糟糕的現實,進一步強化了原來的認知。認知又產生情緒,情緒又導致行為,行為又塑造認知……很難從內部打破這個螺旋。

幸運的是,在最近100年中,心理學家探索了一些改變的方法。這門課不光會教你這些方法是什麼,還會告訴你方法背後的規律。現在我要告訴你的就是第一條規律。

剛才說的三個變量,認知,行為,情緒,合在一起叫做認知三角形。它是三個相互關聯,又彼此影響的心理變量。可以說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分析一個人的心理過程,三個變量是基本工具。生活中的心理現象千變萬化,仔細分析起來,都可以看到這三個變量的交互影響。

闡釋

在這三個變量當中,情緒和行為我們最熟悉,也最方便觀察。相對最不容易覺察的是認知。不是因為它藏得深,而是它太淺了,太自然了。人無時無刻不在產生想法,太常見了,反而讓人覺得是順理成章的,自然而然的,所以意識不到。認知療法的創始人貝克打過一個比方,說認知就像呼吸,人們很少有意識地呼吸,但其實每時每刻都在呼吸。認知也是一樣。

這個隱蔽的環節,是三角形最重要的一個頂點。

要常常反思它的影響。我覺得我做不好一件事,這是一個想法,但有了這個想法的時候我會很緊張,生怕自己做不好,於是做起來就真的會束手縛腳。我擔心失眠,有了這個想法之後,因為害怕睡不著,整個人都很焦慮,身體就緊張,就真的睡不著。我認為一個人不喜歡我,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每當見到這個人我就會在心裡生出一種氣憤和敵意,我就會用一種不太友好的態度對他,導致有一天他真的不喜歡我。每一次出現了這種結果,我們就會說:「你看,我的想法沒錯,事實就是如此」。注意:「事實就是如此」。真相是,事實是會根據你的想法變化的,它變化的過程永遠在和你的想法、情緒以及行為這個認知三角交替影響。

所以你對自己說,事實就是如此的時候,記得提醒自己:我這一刻的想法、情緒、行為正在和現實交替影響,最後製造出了跟想法一樣的事實。也許我應該看一看我的想法。這樣就可以從習以為常的狀態裡跳出來,看清現實是怎樣發生的,我的想法又在其中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你可能會想,既然知道了這條規律,我可不可以反過來利用它,去利用想法,製造那些對我更有利的現實?如果我相信自己是一個優秀的人,成功的人,它是不是就可以讓我在情緒上幹勁十足,在行動上積極進取,最終真的讓自己更優秀,更成功?沒錯,這的確是自我提升的一種方式。但這是心靈雞湯的說法。真的做起來,根本沒有那麼簡單。我們的大腦裡並不存在一個開關,可以按一下就改變我們的想法。我對自己說:「從現在開始,我相信自己很好!」我就真的相信了嗎?——不一定,我心裡認定自己不好,我沒辦法自欺欺人,不管我怎麼對自己說:「我很好,我很好,我很好……」我還是很難真的控制自己的認知。

所以我們學習這條規律,不是為了立刻改變我們的想法,而是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頭腦裡有這樣的規律。需要關注我們的想法,先看到它,然後去研究它,最終改變它。

練習

現在我們做一個練習,花點時間,來研究一下我們的想法。

怎麼研究呢?首先,需要大家準備一張表格,我想請大家填上這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來幹什麼?

“想法”可以改變現實嗎?心想真的可以事成嗎?


這三個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是重新提出來,是為了有一些不一樣的思考。


首先是“我是誰”,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我是張三,我是李四,但這只是一個代號。代號背後是什麼?你可能接著想到你的職業,你是某某公司的職員,你在做什麼崗位。然後呢?做這個崗位的可能不只你一個,還有什麼讓你區別於其他人的獨特性?你可能會說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有些人可能很自信,說,我是一個天才,我是一個註定要改變世界的人。也有一些情緒性的表達,說我是一個屌絲,沒有用。有人說自己有幽默感,也有人說自己很嚴肅。有人覺得自己有價值。也有人說自己是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有人覺得自己值得被別人重視,也有人恨不得永遠不要被人關心。凡是這些跟自我有關的印象,心理學有一個專業名詞,叫自我身份認同,它是我們很多底層認知的基礎。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參照物。

好,你一邊寫,我一邊給你解釋它是什麼意思。我們對日常事物的判斷,很多都是從“我”的角度出發的。我們都學過《小馬過河》的課文吧,說河水深,河水淺,好像說的是河水,其實都是以我們自己為參照物的看法。所以,你把自己當成高大的牛伯伯,還是矮小的松鼠弟弟,會改變你的很多判斷。所以在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一種情況,你對朋友說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朋友卻說,沒有啊,我看你平時挺外向的,我才是真正的內向好吧。表面上你們是在談論內向,其實你們處在不同的參照系,你們的討論很難達到一致。你在“我是誰”這一欄的回答將會告訴你,你平時運用的是怎樣的參照系,你為什麼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

第二個問題,我從哪裡來?代表了我的家鄉,我的教育,我的專業,我的家庭,我的社會階層,我的民族,我的文化。這是我過去接收的各種經驗,我可能只是接收,很少思考,這些過去的經驗給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但它已經自動變成我認知的一部分。而且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它形成了很多基本假設,比如說,你在中國很傳統的環境長大,你會覺得「不可以對父母直呼其名,那很不尊重」。後來你換了一個環境,接觸了很不一樣的人,外國人,你才發現:「哦——原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的,原來還有人叫父母就是叫名字」,那就是你成長的時刻,不是說你也會直呼其名,但是你看問題的角度打開了,你不會再默認一些東西是對所有人都是成立的。你會知道:這只是我們一部分人的想法。通過填寫這一欄,你會看到有哪些過去的經驗影響了你,在隨後的課程中,我們將會一次次衝破這些基本假設。

第三個問題,我來幹什麼?這是什麼呢,這是你頭腦當中給自己的使命。你活在這個世界上,是追求什麼的?哪些東西對你是重要的?它們的優先級是什麼樣?像有的人追求金錢,有的人追逐權力,這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但我們還有更多。有人追求獨立,也有人追求到處都是朋友的感覺。有人覺得家庭孩子是最重要的,也有人想多享受一點自由的時光。有人看重成就感,也有人看重體驗和過程。有人追求一切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也有人追求將來有一天,什麼事都可以別人幫忙搞定。我們帶著這些不同的期望,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即使我們遇到同樣的事情,也會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態度。有人說:我好像沒有什麼追求。不可能,好好梳理一下你的生活,一定有你認為重要的事。有人說真的沒有,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吃了睡,睡了吃,打遊戲,那你追求的也許就是享樂。對你來說,享樂最重要。

在“我來幹什麼”這一欄中,你可能非常堅定地寫下了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可能對自己的答案充滿懷疑,也可能,你什麼都沒有寫。這裡寫下的,不一定是你未來要去的地方。但在學習完這門課後,我們會重新思考自己的答案,你可能會更堅定,也可能會全盤推翻。

我們對這幾個問題的回答,每一個答案沒有對不對,好不好,也可能不是唯一的,但我們先把它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可能就會想,哎我怎麼是這樣的?好low哦。就會想怎麼改變一下。不要急著改變,不要評價自己。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客觀對象,認識我的獨特性。

把你的答案寫下來,最好保存在什麼地方,它非常重要。我們在後面的課程中還會回到這裡。

結語

好,今天的課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對於自己的規律,多認識了一點點。


20世紀心理學最偉大的地方,就是把「人」的心理變成一個客觀的研究對象,可以認識,可以提問,可以分析。以前,想法是我們的司令官,它一發號施令,我們就向前衝。但我們衝去什麼地方?為什麼去那裡?沒想過。我是一個失敗的人,為什麼失敗?好像生來如此,我只能認命。但現在,這個司令官變成一個可研究的對象,我們終於有機會改寫自己的命運。

接下來的課,我們會在此基礎上,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我們會看到「自己」不再是某一種固定不變的籠統的形象。它會是各種因素互動的一個產物,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最後,我們回到這節課開頭的例子,我喜歡一個女孩,她不喜歡我。這是一個現實嗎?是的。但我們有沒有可能找到方法改變這個現實?——不保證,但是有可能。前提是我要改變。改變我的想法,改變情緒,找到我跟她更適合的互動方式。可能你在心裡搖頭:「沒戲,人家不喜歡,你再怎麼改也人家也不喜歡」。等一下,這個結論哪裡來的?它就是你頭腦中的想法。

注意到自己有這些想法。就是我們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想法”可以改變現實嗎?心想真的可以事成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