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著文化和情感的中華傳統美食——餃子

本刊專稿 伊人


承載著文化和情感的中華傳統美食——餃子

中華美食—餃子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璀璨的歷史文化,傳統飲食文化也算是其中的一顆明珠,經過成百上千年湯湯歷史長河的盪滌,依然能被傳承和保留下來的飲食習慣,一定都屬色香味俱佳的精華之品,具有與眾不同的可人和可口之處,是世人皆喜歡,眾口都青睞的美食美味。那麼,在我們當今的餐桌上世代傳下來,有著悠久歷史的吃食上,具有以上特點的食物,現今又是最普遍的美食,我想,首當其衝的非餃子莫屬。

民間俗語也說:好吃不如餃子。可見,餃子是當之無愧的美食。

古代先人用聰明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發明了餃子這樣一種食物,讓我們至今還能津津有味地享受它們香濃可口的上好滋味,真的要銘記和感恩先人的偉大功勞和創舉,並將之很好地傳承下去。

餃子的起源和演變

我通過百度查閱相關資料,概括如下:餃子是東漢末期,有著“醫聖”之稱的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但他發明餃子的初衷其實是為了治人疾病,而非食物。而且還有一個典故大意是 : 相傳,有一年冬天,張仲景回鄉期間,看到很多窮苦的百姓缺衣少穿,在寒冷的冬天挨餓受凍,都生了凍瘡,尤其耳朵甚至潰爛了,此情此景讓他心裡很是難受。醫術高超,心地善良的張仲景根據自己的經驗想出了一個治療的辦法。於是,他立即和弟子們搭棚壘灶,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材一同放在鍋裡煮熟後再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張仲景給其取名叫做“嬌耳”,再次下鍋,用原湯煮熟。然後,送給窮人吃,每個人一碗湯,兩個嬌耳。人們吃了喝了之後,感覺渾身生暖,耳朵發熱。就這樣張仲景和徒弟們一直從冬至那天做到了大年三十兒,人們也吃到了大年三十兒,從那以後再沒有人凍傷凍爛耳朵了。張仲景發明的這種湯被人們稱為“祛寒嬌耳湯”,而“嬌耳”便是餃子的最早起源。之後,餃子在不同朝代還被冠以多種名稱:如“月牙餛飩”、“偃月形餛飩”、“角子”和“扁食”,網說近代徐珂的書籍《清稗類鈔》中有這樣的記載:“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 也就是說到了清朝時期才被命名為“餃子”,並一直沿用至今。

其實,關於餃子的歷史年代還有其他說法,有說餃子有兩千五六百年曆史的,還有說一千三四百年曆史的,不管它到底有多少年曆史,總之,它是古代人發明是毋容置疑的。無論經歷多少時代的更迭變遷,也無論它幾易其名,在一代一代人的改良過程中,它的美味不離其中,不曾改變。“餃子”作為廣受歡迎的美味吃食,始終沒有離開百姓的餐桌,被很好地傳承下來了。

承載著文化和情感的中華傳統美食——餃子

寓意平安吉祥的餃子

到了近現代 ,餃子更是被後人發揚光大,並不斷創新,有了蒸餃和水餃之分。時至今日,餃子已成為大眾餐桌上最常見的家常飯,而它也被國人包出了花樣,不僅在麵皮上包出了五顏六色(用各色蔬菜汁和麵),在餡料上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早已不侷限在豬、牛、羊、驢、雞肉等肉類和雞蛋之類,很多種海鮮也可作為餡料了,比如:魚肉、貝類、蝦類、蟹肉等等。還包出了各種好看的形狀,比如:柳葉形、元寶形、圓形、三角形和花樣造型等等。可見人們在餃子的做法上花費了不少心思去研究和探索。

現在的餃子真的是越來越豐富多彩,但無論它怎麼變化造型和餡料,萬變不離其宗,唯一不變的就是它的滋味 --- 永遠是那麼香濃美味,經久不衰,無可替代,永遠是百姓餐桌上的保留食物,永遠是受大家推崇的經典美食,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精髓食品,餃子還蘊含著很多的文化內涵。

餃子中的文化內涵

一團面被切(掐)成一個個相等大小的面劑之後,再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麵皮,放入精心調製好的餡料,用靈巧的雙手一包一捏,就變成了一個餃子。餃子的形狀你可以自由發揮,隨著自己的心思包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但形狀上的講究遠沒有餡料上的說法多。現在的人喜歡藉助文字的諧音,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餃子的形式來表達一下。於是,各種被作為餡料的食材分別有了饒有情趣的一份寓意:韭菜餡代表久久有財;白菜餡則為百業來財;芹菜餡就是勤勞生財;油菜餡當然是有財有財;野菜餡為外來之財;魚肉餡就是有餘財;牛肉為牛氣之財等等。真是高手在民間,想象力之豐富,創造力之高明,雖然都離不開錢財二字,但並不是源於人們的拜金思想,只是想借助餃子表達一種美好的生活願景,看似俗套但也屬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當然這也顯示了我們漢字的魅力,所以,這些寓意也算是具有了文化的元素。

而傳統民俗中,餃子的講究更是豐富的,很多節令餃子是必吃之物。

大年三十吃餃子:寓意著更歲交子,無論過去的一年過得怎樣,閤家團圓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也代替不了的年終盛宴。吃了餃子,平安漲一歲,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所以,三十兒的年夜餃子宴是最隆重最溫馨的家庭盛宴,代表著一家人的喜慶團圓,吉祥如意的期待和祝福。有資料上說:在除夕的交子時分,人吃了餃子會通身添力,然後,男女老幼齊鳴鞭炮,幫助天神除掉厲鬼,再虔誠地貼上新的灶王爺畫像,並在財神爺和灶王爺的畫像前供奉上以餃子為主的美食,取意來年平安吉祥財源滾滾之意。

正月初一吃餃子:新春第一天吃餃子,寓意著吉利,辭舊迎新,“餃子端上桌,元寶滾進來”因為餃子狀似元寶,所以,初一吃餃子就是為了討個吉利和財運。

正月初五吃餃子:即“破五”,民間傳說從初一到初五有很多禁忌,人們不可“輕舉妄動”,過了初五就意味著平安過了年了,所以吃餃子是為了祝賀平平安安度過新年。

二月二吃餃子:二月二龍抬頭吃餃子稱為:“食龍耳”,即餡中有肉有菜,“肉菜”的諧音就是有財,意味著財源滾滾來之意。

暑伏吃餃子:民間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之說,入伏第一天吃餃子,是因為伏天太熱影響人的胃口,作為美食的餃子,可以開胃解饞,吃了餃子預示著能平安度過炎熱的夏天。

立秋吃餃子:被稱為“貼秋膘”,因為經歷了夏天的炎熱,人們往往是意興闌珊,也懶得頂著炎熱弄好吃的,所以,夏天人容易變瘦,到了秋天天氣涼快了,吃些美味以彌補一下胃腹的虧空,補充一下流失的營養和體力,讓身體恢復元氣。

承載著文化和情感的中華傳統美食——餃子

熱氣騰騰 味道極濃的餃子

冬至吃餃子:據說冬至吃餃子與張仲景發明的“祛寒嬌耳湯”有關,也就是冬至吃餃子能防止耳朵被凍壞,可以理解成,冬至吃餃子有驅寒保暖之功效。

縱觀每一個吃餃子的日子,無不寓意著平安、吉祥、財運等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同時也說明人們對餃子的鐘愛之情,以至於在它身上寄予很多美好的寓意,賦予諸多的文化內涵並一直被傳承和延續至今。

餃子上的情感寄託

在我們當地有個習俗,就是新人結婚的第三天,婆家要召集一個家族的至親一起吃頓餃子,意為“和氣餃子”,以期待一家人和睦相處。作為剛過門的新媳婦藉此機會和婆家的至親互相認識,加深印象,以便在今後的生活中,友好往來。團團圓圓、相親相愛的一大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味道香濃的餃子,人人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真是其樂融融。濃濃的親情氛圍下,親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感情遞增了,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溫暖和快樂的。新娘子此時被眾人格外呵護著、關愛著,她的心裡也是甜美幸福的。這頓喜慶的餃子宴是凝聚著親情和愛的家庭盛宴,是餃子開啟了家和萬事興的序幕,這是名副其實的喜樂和美的親情餃子。

民間還有句俗語說“上馬餃子,下馬面。”雖然我從來沒仔細斟酌過它的具體含義,“下馬”的面可以忽略,可吃可不吃,但“上馬”的餃子,也就是常說的“發餃”是一定要吃的,因為我總認為這臨行前的餃子是寓意著諸事順意,平平安安的,當然這也是我內心對孩子的祝願。所以,自兒子上高中以後,我對吃“發餃”這事,從未馬虎過。只要返校前的最後一頓飯,我一定會給他包餃子吃。若趕上兒子吃完早飯就得返校,我寧可起大早也得給他包餃子。吃餃子也不是奢侈的事,吃啥都是吃,那就依照老習俗老規矩吃。

承載著文化和情感的中華傳統美食——餃子

包含愛和祝福的餃子下鍋了

很多年來,這也成了我的習慣了。直到現在兒子在外地工作,每次離家前,我這頓發餃照包不改,兒子也是照吃不誤。以至於,兒子說起他長這麼大最愛吃的食物,總會得意地說:最愛吃的還是老媽包的餃子!

我想,這“上馬”的餃子,不單是我,很多的母親都有這樣的習慣,常言說:兒行千里母擔憂。不管孩子走到哪兒,永遠都是母親的牽掛,母親永遠希望他們能夠平安、健康、快樂、順利,或許有時不能通過語言做一個表達,但這臨行前的餃子,卻凝聚了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無私的情感在裡面。包的是餃子,其實是包裹進了母親濃濃的愛和深深的祝福,也是遊子心中永遠的家的味道和母親的味道。這“上馬”的餃子實際是蘊含著厚重的骨肉親情的餃子。

若是關係融洽的好友,擇一幽靜的小店,叫上兩盤美味的餃子,淺酌慢飲,相互傾訴一下工作的煩惱,家庭的瑣事,未來的籌劃,開心不開心的事情,儘管敞開心扉說與好友來分享或化解,之後在好友的殷殷切切的開導下,心情定會豁然開朗。真摯的友情會帶給人力量,好友間通過吃頓餃子,安慰了彼此,鼓舞了彼此。此時的餃子是友情的粘合劑,它只能讓友情更加的牢固和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