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彎道旁,依山面海,這裡能望見蕭紅故居的房子

山坡彎道旁,依山面海,這裡能望見蕭紅故居的房子

能望見蕭紅故居的房子(散文)

山坡彎道旁,依山面海,這座花崗岩建成的紅瓦小樓掩映在樹叢中——觀象一路1號二樓的屋子,曾經是蕭紅和蕭軍的愛巢,她的名作《生死場》完稿於此。

我的專科女同學小項家,在萊蕪路與觀象一路交叉口,她家與蕭紅的故居隔著一塊三角地。

小項的父母都是中國海洋大學(當時叫青島海洋學院)的教師,她父親曾留學日本,是東京大學的工科博士,她的母親是日本人,倆人在日本相識相戀,新中國成立前一起回國,定居青島。

就在我們要畢業的那年春節,同學們結伴到每一位住青島的同學家拜年。大年初一,我們來到小項家。

山坡彎道旁,依山面海,這裡能望見蕭紅故居的房子


這裡是老市區,觀象山和觀海山的連坡處,沿著山路建築的別墅小樓和日式平屋,非常幽靜宜居。

小項家在一樓,兩個南間,一個北客廳,我們六七個人把客廳坐滿了,她的母親熱情地招待我們。

我坐在北窗的書桌邊,看到桌上一本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我當時讀過幾部蕭紅的作品,在這裡看到她的書很是親切。

小項走過來,小聲對我說:“我媽媽喜歡蕭紅,推薦給我讀的。”她一邊說一邊手指著窗戸,說“你看,那座小石樓就是蕭紅故居。”我向窗外望去,從院牆上方能看到對面紅瓦屋頂和二樓白色的窗子,陽光把樹影投印在牆面上。

我們離開時,小項的母親一直把我們送到院門口。她身材嬌小,眉清目秀,和藹地向每個人致謝。現在我還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她雙手合攏,垂在胸前,優雅地站立著,目光溫柔的凝視著我們,頻頻頜首,輕聲地說著謝謝。

我想起了小項母親是日本人,就特意站住,回敬她一個鞠躬,說了句:“您請回吧。”我看見她的臉上浮現出笑意,她又回了一個深鞠躬。

當時是一九八三年,日本電影對我的影響很大,《遠山的呼喚》、《生死戀》、《泥之河》等影片深深地感動著我。喜歡松尾芭蕉的日本俳句:“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響”;“夜宿林中,棉弓彈出琵琶聲慰我寂寞情”。

山坡彎道旁,依山面海,這裡能望見蕭紅故居的房子


幾年過去了,小項同學也己到日本工作了。有一年她回國招待同學聚餐,當時我正在外地沒有參加。後來,同學大幸兄告訴我,小項同學很想見我。他還說小項母親去年冬天出事了,就在老房子裡自盡的。

說起小項母親的不幸,真讓人心酸。改革開放後,國內大學的條件越來越好,教師地位和待遇也在提高,可是小項父親執意要回日本。當時,小項和她的哥哥都去了日本,小項母親家族的親人也歡迎他們一家回來。

就在這個時候,她的母親決絕地離開了人世。

日本女性近乎偏極的個性,讓她永遠地留在了中國。學校教師裡都這樣傳說:她的母親忠誠於自己的初衷,當年,為了愛情,為了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她義無反顧地告別了故國親友。如今,她不願這樣回去面對自已的親人。

山坡彎道旁,依山面海,這裡能望見蕭紅故居的房子


海風吹上了岸,樹葉子搖曳起來,觀象山上隨處能見到綻放的櫻花。輕雲似的、粉嫩粉嫩的花朵是那樣動人……



王愛國,筆名艾國,企業經理,青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