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最近在讀武志紅老師的《為何家會傷人》,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原生家庭,細緻入微,直擊心靈。在父母與孩子愛的國度裡,也常伴隨著傷害,似乎是我們不敢說,不能說的秘密!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為了父母,我一定要考上一流的大學。”

“如果不是為了父母,我早不讀書了!”

“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我累極了,真想哪一天離開這個世界。”

這是武志紅老師收到的很多中學生來信的常見片段,很多孩子在信裡提到父母給了他們太多的壓力!

“媽媽什麼都為我安排好了,沒有一刻空閒”

“這次考試丟分了,爸爸數落了我很久。”

“媽媽常說誰誰考了多少分,得了什麼獎”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為什麼父母容易給孩子產生壓力?

心理學家徐浩淵給了很簡單的解釋:

父母,尤其是媽媽,他們自己的成長停滯下來,對自己能否適應社會產生了巨大的焦慮,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己的成長去解決問題,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託在孩子身上,結果讓孩子承受了雙倍的壓力。

01.自己停止成長,一切為了孩子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孩子除了學習、興趣班,沒有其他事情可做。父母盡一切可能幫孩子節省時間去學習,即使是那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也要全部包辦。而自己沒有興趣愛好,勁兒全使在孩子身上,也沒有勇氣提高自己,已經停止成長。看似為孩子,實際是不能適應社會而焦慮,將“提高競爭力”的壓力完全轉嫁給孩子!

02.自己停止成長,孩子用來宣洩情緒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我打他是為他好,要不是他氣我,我會打他!”父母情緒不好,真的是為了孩子嗎?其實很多時候,是父母家庭、工作、生活出了問題,把焦慮轉嫁給了孩子,用打孩子或呵斥孩子的方式宣洩情緒,也在警告孩子你要為你的不聽話負責。在自己的潛意識裡告訴自己:打是親,罵是愛!這種“愛”孩子很難消受!長期打罵孩子,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03.自己很努力,孩子用來證明自己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這類父母自己很努力,沒有停止成長,但是隻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臉面,才有炫耀的機會。如果孩子不能出類拔萃,自己會覺得很丟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這樣做,其實是把孩子當成了證明自己的工具,將自己的夢想強加給孩子,孩子要成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也是那個理想中的自我!

武志紅提到把壓力轉嫁給孩子是一種“雙輸”局面,對孩子的危害很多,家長也不舒服。因為孩子不容易心存感激,很多家長覺得很傷心,抱怨孩子不感激。怎麼改變這種“雙輸”局面呢?書中給了3點建議: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一、給孩子獨立空間

父母的建議不一定是對的,有時候會缺乏理性。如果父母包辦孩子的成長,什麼都替孩子做決定,那麼,孩子就學不會自己做決定,就學不會果斷思考。父母只有給孩子留出充裕的個人空間,孩子才會發展出完整的獨立人格。

二、自我成長

父母自己在成長,他們就不容易對適應社會產生恐懼和過分的焦慮。並且,如果他們更多地關注自己的成長,就不會動輒干涉孩子的成長。出現問題,家長不要一味的尋求怎麼解決孩子的問題,而是也要尋找自身原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出問題,家長難辭其咎!要想孩子得到改變,整個家庭都要發生改變!

三、進化愛的方式

用“進化”一詞,我覺得非常貼切。以前,物質匱乏,父母以犧牲自己的物質,保證孩子的物質生存條件。現在,物質次要,父母應該進化愛的方式,從以前關注物質的方式中脫離出來,更多地考慮孩子的人格成長和心理需求。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父母不要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這樣會給孩子產生壓力,他會認為做事都是為了父母,會失去主動性。要做的是和他一起成長,幫助他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