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初升高第一個學期的心理變化,決定著孩子的學業成績

人的一生在求學階段的兩個核心轉折期,估計絕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是: 小學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之後的第一個學期。

在這兩個學期裡:視野眼界開闊、環境衝擊巨大,心理衝突劇烈、心理變化顯著


小學升初中後這個學期的孩子,12週歲左右,走向少年的階段,核心生理特點是:

* 第二性徵正在形成;

* 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 孩子的記憶、知覺和注意力,從無意到有意過渡轉變;

* 腦前額葉還處於發育階段,自控能力不足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逐步追求自我,初步有了自我認知和自我見解,獨立意識逐漸增強。


而初中升高中後這個學期的孩子,15週歲左右,開始有了青年的影子,孩子的核心生理特點包括:

* 孩子的第二性徵基本完成;

* 抽象思維能力逐步增強;

* 腦前額葉發育逐漸趨於成熟。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以我為中心;對世界的認知,多以對錯、好壞來定義和區分。


小升初、初升高第一個學期的心理變化,決定著孩子的學業成績

這兩個學期之所以是核心轉折期,是因為孩子在這兩個學期會因為:

* 生理特徵的影響

* 學業課程難度急劇加大

* 環境、老師、同學的變化

在進入一個新環境新班級,自然地進行排序!排座次!排地位!

之後結果就是:過去的學霸變成了路人甲,過去的白雪公主變成了素人乙,過去的XXX學校一哥變成了“那個誰誰誰”。

地位丟失、顏面塵封,從而導致強烈的心理變化,從自信變得不自信、從勤奮積極變成懶散消極、從勇敢從容變得焦慮怯懦等等。


孩子的這些心理變化,有別於成年人的心理變化,主要表現特徵為:

* 突然性強

這種突然性,是由孩子

貼身體驗的強烈對比引爆的,在一瞬間給孩子帶來的巨大心理衝擊。

比如:

孩子小明在初中的時候自以為是學霸,特別是數學方面覺得自己很牛X。

當小明上高一後,才發現同班那一個或幾個同學才是真正的數學大神,自己在他們面前被秒成了渣。這時候小明的心理突然會產生強烈的變化,從自信變得不自信。


* 隱蔽性強

這種隱蔽性強,一方面是因為孩子刻意偽裝自己,另外一方面孩子不主動透露給家長。

還是拿孩子小明為例:

出於慣性和愛面子,小明還是不甘心,處處偽裝著自己的不自信,裝著和從前一樣自信,實際上內心已經從一隻小老虎變成了Hello Kitty。

只是小明從不主動向父母吐露這些不自信,而父母依然認為小明以前那個讓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的小老虎。


* 短期難以恢復

孩子心理狀態變化之後,短期內難以恢復到之前的狀態。

一方面是孩子短期內還不能適應新的環境、新的課程難度、新的教學方式,從而調整新的學習方法;

另外一方面是孩子在班級中的地位短期內難以改變,需要較長的時間去調整。

小升初、初升高第一個學期的心理變化,決定著孩子的學業成績

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發覺孩子的心理變化,並幫助孩子及時調整心理狀態,任由孩子低迷的狀態持續下去,孩子就會耽擱升學後的第一個學期,甚至整個初中、高中階段的學業。


作為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儘快擺脫這種心理狀態,調整到之前的狀態呢?

首先, 輕鬆而又密切的陪伴

輕鬆的目的在於減輕孩子身上的壓力,讓孩子感到放鬆,願意和家長進行交流溝通,願意向家長吐露真實的心聲和想法;

密切在於時刻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避免錯過孩子的心理變化節點,延誤了孩子的心理調整時間。

在初一和高一的第一個學期,全程陪伴、全程陪跑,讓孩子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其次,營造快樂的家庭氛圍。

商場如戰場;同樣學業場也如同戰場,多一分就多一分自信,少一分就排後N個位置。

在學習競爭上,能真正感受到內心快樂的孩子鳳毛麟角,多數孩子是有強烈的競爭壓力和心理煎熬。

回到家裡,不打壓、不逼問、不囉嗦,讓孩子感到快樂、感到放鬆,然後輕裝返回學校繼續戰鬥!


再者,輕柔的心理喚醒

這種心理喚醒是在已經確認孩子心理狀態之後實施的,並且一定要輕柔,禁止過急!過久!過猛!

結合正念冥想、心理行為療法來進行心理喚醒!


+激揚動力成長訓練營+

致力解決青少年:學習障礙:厭學、動力不足、信心不足

; 學習停滯:厭倦、懈怠、過度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