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鬼節不怕

中元節,又稱鬼節。

七月半,鬼節不怕

可怕的鬼

神和祖先在其中是被祭祀和敬仰的,而鬼則是被嫌棄和鄙視的。跟鬼有關,自然聽起來可怕。

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從小聽著老人講的各種鬼故事長大的:中元節這天陰曹地府開門放鬼魂,所有的魑魅魍魎在鬼差的押解下,可在陽間活動一至數日,類似於監獄中的放風,一年只開一次鬼門。所以到了晚上要關門閉戶,有不聽話的小孩兒晚上跑出去,便會被骷髏鬼母挖了心肝云云。

配著這樣的歌謠,

“七月半 開鬼門兒 鬼門開了 出鬼怪 鬼怪苦 賣豆腐 豆腐爛 攤雞蛋 雞蛋雞蛋磕磕 裡面坐個哥哥 哥哥出來上墳 裡面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燒香 裡面坐個姑娘 姑娘出來點燈 掉進河裡回不來

七月半 打火鐮兒 火鐮花兒 賣甜瓜 甜瓜苦 賣豆腐 豆腐爛 攤雞蛋 雞蛋雞蛋磕磕 裡面坐個哥哥 哥哥出來接鬼 裡面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燒香 裡面坐個姑娘 姑娘出來串門 掉了腦袋回不來

七月半 送鬼魂兒 鬼魂送了 關鬼門 鬼門關 賣豆腐 豆腐爛 攤雞蛋 雞蛋雞蛋磕磕 裡面坐個哥哥 哥哥出來收屍 裡面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燒香 裡面坐個姑娘 姑娘出來喊魂 吊在樹上回不來”

小孩子哪裡懂什麼道理,立時被嚇得噤聲謹言,風聲鶴唳,聽著外面風聲,看什麼都覺得鬼影憧憧。

從此心裡便種下了懼怕鬼神的種子。每逢初一十五的夜晚,城市街角十字路口,遠遠看到有人在燒紙錢,必定也是遠遠避開。

說到底,對死亡的恐懼常常影響了我們對“鬼”的看法。

七月半

實際上更多時候,鬼並不可怕,鬼魂還有一個含義,那便是人的靈魂。《韓詩外傳》說“鬼者,歸也”,《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於上為昭明。”

中元鬼節,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節日,它甚至有個聽起來很神秘的名字,七月半。

七月半 生死無界

鬧熱紛紛 孤魂野鬼吚

笑阮人生殘夢

中元祭 白浪滾滾

路途遙遠 孤魂野鬼吚

笑阮人生殘夢

七月半,鬼節不怕

中元節所祭祀的“鬼”,並不單純指祖先親人,也還包括孤魂野鬼們。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起於北魏。道士寇謙之杜撰了三元節神話,有一位叫陳子禱的人,與龍王三公主結為夫婦,分別於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賜福、赦罪、解厄。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蘭盆節。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叫目連的弟子,其母雖然年輕漂亮,卻無嘉言懿行,愛財小氣,尤其仇視僧人,死後被打入惡鬼行列,目連按佛祖指點,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準備百味五果,各種用具,裝入盆中,供養十方僧眾,其母才脫離惡鬼界,升入天堂。佛祖有鑑於此,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每年的七月十五,做盂蘭盆,施佛及僧,報答父母恩情。

不知是巧合,還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佛教與道教在七月十五的儀式逐漸世俗化,與民間的鬼月俗信和風物漸漸難分難解,在地方進行自我發育。從此,中元節成為了一個內涵豐富的祭亡、祀鬼、解難、赦罪的盛大民俗節日。

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民間不少地方仍保留了放河燈的習俗。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人鬼情未了

七月半,鬼節不怕

所謂“慎終追遠,事死如生”,中國人雖厭鬼,但在民間仍有四大祭祀“鬼”的節日。

在傳統陰陽五行觀念中,春夏秋冬分別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寒季是陰,暑季是陽。南是陽,北是陰。純陰之鬼與冬、寒、北之陰相對應。五行之水氣開始顯現的時間正是申,即七月。水氣,於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應地,純陰之鬼正是在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次年三月沉寂。

反映在民俗上即是四大鬼節的出現: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初一寒衣節,次年三月三鬼節,再加上清明節。故俗語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又稱“祭祖節”。 《詩經·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天逐漸冷了,人們該為逝去的親人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農曆十月初一又稱授衣節。寒衣節在農曆十月初一,已經進入寒冬時節,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

江淮、江南一帶,每年農曆三月三稱為鬼節,傳說這一天鬼魂出沒,夜晚,家家戶戶在自家每間房屋裡鳴放鞭炮,來嚇走鬼、驅鬼。傳說古時候,陽間和陰間之間的界限比較寬泛,死人的魂魄可以到陽間遊玩,活人的魂魄也可以到陰間看看。待到雄雞報曉,鬼市收市時,大多數的遊魂心滿意足地回到各自的軀體。少數遊魂樂而忘返,便留在陰間了。翌日,陽間一片哭聲。因此,農曆三月初三就成了人間恐怖不安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鬼節”。“鬼節”前夕,人們都到廟裡燒香磕頭,祈求神靈菩薩保佑。

而四大“鬼”節,只有清明節在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是專門祭祀先祖的節日,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除此之外,清明節還發展出許多娛樂性的習俗,如踏青、折柳、放風箏等。

西方同樣有每年一度鬼門大開的節日,是為萬聖節,每年陽曆10月31日是萬聖節前夕。據說,公元前500年時,居住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人們相信,往生人的亡魂會在10月31日這一天回到生前所居住的地方,並在活人的身上找尋生靈替身,以獲得再生的機會。當地居民因為擔心鬼魂來奪取自己的生命,故那天夜晚來臨時,人們將所有燈光熄掉,使得鬼魂無法找尋到活人,並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以驅趕黑夜中的鬼怪。如今,已經萬聖節已經變成一項夜晚的狂歡。

七月半,鬼節不怕

可能,更多時候,鬼神的意義,大概便是“敬畏感”,是一種約束的意義,“君子以為文,小人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