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50講》讀後感02:學習佛學的基本路徑

《熊逸·佛學50講》之二:“梳理歷史:學習佛學的基本路徑”

主要內容:

學習佛學該從哪裡入手?燒香,戴手串,靜坐,冥想,還是研讀佛經?那麼多宗派,哪一派是正宗?那麼多的佛經如何看?

佛教經典龐雜混亂,只有用歷史學的方法來梳理佛學的發展脈絡,才能找到理解佛學的正確入口。

1、歷史學的方法

一般來說,通讀原典是最紮實的學習方法,但這個方法在佛學這裡就行不通。如果你向高僧大德請教,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典籍之間也是各種說法。

因此,只有跳出經典,把這門知識的來龍去脈梳理清楚,問題就輕鬆解決了。例如,要想看懂《易經》,光看這本書根本讀不通。正確的方法是從《左傳》《國語》入手,看看《周易》時代的人都是怎麼理解它、使用它的。

2、道人其實是僧人

《世說新語》有一則愍度道人的故事,說愍度道人和傖道人準備渡長江南下,兩人都覺得掌握的佛學知識到了江南恐怕沒有市場,怕混不了飯吃,覺得不如發明一套“心無義”比較合南方人的口味。後來,傖道人沒有渡江,愍度道人一個人到了江南,他按照原定計劃向南方人宣講“心無義”,果然大受歡迎。

多年後,又有一位僧人準備渡江南下,原先的傖道人託話“麻煩你幫我轉告愍度,‘心無義’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才想出來糊弄人的,現在既然衣食無憂,就別再講那套東西了,不然太對不起佛祖了!”

《高僧傳》記載,“心無義”後來傳到道恆和尚,竺法汰和慧遠兩位高僧為了消滅這個異端邪說,廣撒英雄貼,召集大會,然後和弟子一起對道恆展開車輪戰,鏖戰兩天把道恆打敗,“心無義”就此破產。可是,據考評,道恆雖敗了,但“心無義”依然後繼有人。

“道人”原指道教徒,也指佛教徒。佛教徒把佛教叫做“釋道”,就是釋迦牟尼系統裡的道術。和尚自謙稱“貧道”,即“不成器的修道之人”。後來為了和道教徒區別才改稱“貧僧”。

“心無義”到底是怎樣的理論呢?大體上說,就是教人不執著。

比如說,你看中了一套豪宅,愛上了一位美女,朝思暮想,念念不忘,這是不對的。雖然豪宅很漂亮,美女很迷人,但你應該轉換心態,放下執著,採取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外在的一切事物都不上心。

今天的很多佛學讀物、高僧講座,還有佛教版的心靈雞湯,講的不都是這個道理嗎?


思考作業:

“心無義”到底錯在哪裡呢?為什麼被名門正派高手們聯手剿滅的“心無義”在今天依然大行其道呢?

1、創設的初衷不好,創始人愍度道人和傖道人當初是為了混口飯吃而迎合南方人口味創立的,與正宗的佛教有差距,讓正宗的佛教認為是為了填飽肚子即私利而去糊弄眾生。

2.、“心無義”只是簡單的在表面上告訴人們不要執著於某事物,簡單的說就是直接捨棄,卻沒有告訴人們到底為什麼要捨棄。真正的做法應該是當我們迷戀某事物的時候,就是深入思考幾個問題:

它有什麼好?我為什麼要迷戀它?如果我忽略它會怎麼樣?如果我繼續迷戀它追求得到它又會是怎麼樣?得了如何不得又如何?為了得到它我可以付出什麼、放棄什麼?有必要放棄嗎?我應該執著何物應該放棄何物?人生在世什麼更重要?什麼又是最重要?……等等這些問題,窮究這些問題,讓自己不再迷戀或是否值得去追求。

窮盡這些問題之後,在這些曾迷戀你的事物面前能淡定和從容,才是佛學應該教會我們的。否則,讓自己見一個迴避一個,到最後這不正如遇到漂亮女子落水都不敢救了嗎?思考清楚之後,我們遇到美女落水就能及時去救她上來,她的美麗讓人心動,但是我們知道她不屬於我們,如果放縱自己去追求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而這些後果是不能承受的是不值的,因此也就看看吧,她的美麗與我無關,止於欣賞足矣。從心內把干擾的東西去掉,讓心清淨,才是心的本義啊。

3、“心無義”為什麼到現在還是會有市場?

這和俗體字的發展和普及,以及受大眾的接受是一個道理,就像文章所說的,佛學也不例外,越是向下普及,就越是流俗,越是背離了原來的規範。大眾的智商是有限的,眾人往往識不破深刻的道理以及各種因果邏輯關係,面上的東西、淺顯通俗的簡單道理更容易接受,至於離正宗規範的佛教到底有多大差距已經不重要了。

比如沙縣小吃、杭州小籠包等餐飲店在全國盛行,每個城市都有很多這些店面,它們是正宗的嗎?肯定不全是,估計每個地方的口味的差距比較大,有些為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而作了改良,使得他們生存下來,而且遍地開花,為當地的大眾也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