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嚼慢嚥”背後的科學依據

“細嚼慢嚥”背後的科學依據

等我們忙完緊張的學習和工作,終於到了開飯的時候,面對滿桌美味可口的飯菜,難免會經不住美食的誘惑,想著大快朵頤一頓。當你狼吞虎嚥時,你是否想起了慈祥的爺爺奶奶說過的“慢點吃,別噎著了。”很多人從小就被長輩教育吃飯要細嚼慢嚥,小時候,我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我國自古以來便提倡細嚼慢嚥,歷代醫學家都非常看重細嚼慢嚥。唐代藥王孫思邈在《每日自詠歌》中寫道:“美食須熟嚼,生食不粗吞。”今天,從健康飲食的角度出發,細嚼慢嚥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一、細嚼慢嚥有助於減肥

細嚼慢嚥會大大降低我們吃飯的速度,吃飯速度的降低意味著我們每頓都能少吃一些。日本學者對此進行實驗研究,通常一頓飯平均花費時間為17.2分鐘,如果增加咀嚼次數,將吃飯時間延長到33.7分鐘,則被測試者的飯量從平時的693克減少到528克。這樣日積月累下來,減少的進食量的數值相當巨大。日本獅王齒科衛生研究所武井典子的研究結果表明,人的血液中血糖值從開始吃飯15分鐘後上升,30分鐘後達到峰值,血糖值達到峰值會帶給人飽腹感。通過細嚼慢嚥延長就餐時間,人食用更少的食物就能獲得飽腹感,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肥胖。有的學者研究發現,吃同樣數量的同種食物,用8~10分鐘吃完的通常為肥胖的人,用13~16分鐘吃完的通常為體型較瘦的人。

“細嚼慢嚥”背後的科學依據

二、細嚼慢嚥可以使我們更充分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口腔中的唾液含有唾液澱粉酶,是一種消化液,可以對食物進行初步的消化。如果食物沒有經過充分咀嚼便被吞進胃裡,胃不得不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對食物進行消化,給胃造成負擔。長此以往,對胃是一種傷害。經過細嚼的食物,不僅很好地完成了初步消化,還擴大了與胃壁腸壁的接觸面積,使我們的消化系統能更廣泛地吸收食物中的養分。細嚼還可以提前引起消化液分泌增多,為食物進入胃腸做好充分的準備。

實驗證明,吃同樣的食物,細嚼者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率分別為85%和83%,不細嚼者對蛋白質和脂肪的吸收率只有72%和71%,造成營養物質的浪費。獼猴桃中的獼猴桃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研究表明,獼猴桃籽還具有輔助降血脂、軟化血管和延緩衰老等功效。而獼猴桃籽個體很小,並且有一層堅硬的外殼,如果在吃獼猴桃時多嚼幾次將籽嚼碎,將會大大提高獼猴桃籽中營養成分的吸收率。

“細嚼慢嚥”背後的科學依據

三、細嚼慢嚥可以對食物解毒

人體對食物的解毒其實從口腔就開始了。食物與唾液混合在一起,唾液便開始對一些有毒物質進行初步解毒。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生物學教研室王江華、司徒鎮強等人通過實驗確認了唾液對維持口腔及上消化道健康的重要作用。他們檢測了五名健康者及七例腫瘤患者的唾液對4-硝基喹啉的滅活作用,結果表明,全部樣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突變作用,即唾液對部分致癌物有一定的對抗作用。

四、細嚼慢嚥可以增強記憶力

咀嚼能牽動面部肌肉,促進頭部血液循環。人類腦部的海馬區是掌管記憶的部分,咀嚼的動作可以增加海馬區細胞的活躍性,防止其老化。英國諾森布里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證實,多咀嚼可加快心臟運動,使腦部荷爾蒙分泌增多,從而思維能力和記憶力可以得到提高。此外,咀嚼還能促進分泌唾液,而大腦中負責分泌唾液的區域與記憶和學習有密切關係。日本岐阜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受試者持續咀嚼動作兩分鐘後,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比平常增加了30%。對兒童來說,多咀嚼能促進大腦發育,對中年人來說,多咀嚼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對老年人的好處則是預防大腦老化和老年痴呆。

“細嚼慢嚥”背後的科學依據

五、細嚼慢嚥可以幫助降低壓力

吃飯過快會給精神帶來較大的負擔,而細嚼慢嚥可以有效緩解焦慮緊張的心情。大阪市立大學曾根良昭教授做了一個實驗,他把女學生分為處在相同環境的兩組,分別給五分鐘和十分鐘的就餐時間。結果,五分鐘就餐結束的小組女生心率較之前有明顯增加,而十分鐘就餐結束的小組女生心率沒有明顯變化。他又將一餐的咀嚼次數從平時的300多次減少到200多次,結果發現,平時吃飯結束,心率比飯前增加20%,收縮期血壓比飯前增加8%,加快進食速度心率比飯前增加49%,收縮期血壓比飯前增加13%。可以明顯看出細嚼慢嚥對身體的保護程度。

“細嚼慢嚥”背後的科學依據

把吃飯當成一種享受、一種藝術才能感到快樂,如果僅僅把吃飯當成一種不得不做的工作或者獲取能量的手段,或者為了節省時間而逼迫自己狼吞虎嚥,長期下去會給身體帶來不可逆轉的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