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陽:生態管理 全程溯源 為茶業發展“保駕護航”

福鼎新聞網訊(繆起旺)4月6日,在管陽鎮徐陳村的福鼎白茶種植基地,一處“金色”的茶園引人注目,記者走近發現,原來在每株茶樹下都灑一層木屑粉和幹稻草,遠遠望去一片金黃,格外顯眼。

“夏季是茶園防雜草的主要季節,我們在春季的時候會將稻草和木屑鋪在茶樹底部,避免雜草的光合作用,這樣做能夠抑制雜草瘋長的目的,而且稻草和木屑自然有機,腐爛之後,又能成為有機肥,從而達到生態循環的效果。” 福建大棲陽茶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家曉說道。

據管陽鎮茶葉協會執行會長楊緣央介紹,高山茶的生態防治區別於其他地方,由於海拔高落差大,傳統防草工作耗時耗力,鞭長莫及。因此,茶農茶企因地施策使用木屑除草、山皮除草、養苔除草這種純天然生態的方式來管理高山茶園,既能達到生態除草的目的,又能間接防止水土流失。

管阳:生态管理 全程溯源 为茶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發展綠色生態茶園,提升福鼎白茶高山白茶種植、栽培的管理能力,管陽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茶園日常監管和執法力度,除了將各茶園基地納入生物統防統治和不定期組織茶園巡邏外,還要求農資商店與市場監管所簽訂不銷售在茶園周邊使用除草劑,茶農與農資店簽訂茶園禁用除草劑的“兩承諾”,並張貼市直六部門公告,形成全民參與宣傳、監督的良好氛圍。並在各茶園基地佈置二維碼,通過微信掃描的方式引導茶農茶園除草和有機肥料合理化使用,讓更多茶農學習到科學管理方法,切實從源頭把控高山白茶品質和安全。

質量是品牌的根基。管陽鎮茶園面積2.5萬畝,白茶年產量2000噸,產值2.6多億元,茶企業260餘家,涉茶人員達到3.8萬人,佔全鎮總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產業大、分佈廣、管理難成了管陽鎮如何把控高山白茶品質,守好千家萬戶“金飯碗”的問題。

據瞭解,為突顯原產地標識,當地茶企和茶農簽訂《茶園實名登記協議》,並在相應茶園豎立標誌牌,標註茶園負責人和茶園面積信息。茶企負責茶山統一管理,茶農負責所屬茶園的採摘工作;協議簽訂後,茶農將獲得一張專屬的“茶青收購記錄卡”,需憑卡到企業茶青收購點進行茶青交易。小小的一張卡,一經電腦掃描,茶農、茶園的詳細信息以及茶農“茶青收購歷史記錄”便在電腦屏幕上一目瞭然。工作人員只需輸入茶青重量,電腦自動生成小票,茶農便可以憑票去領取相應報酬。此舉不僅大大提高茶青交易的效率,通過這些信息,工作人員還能夠清楚瞭解到茶農採摘茶葉來自哪塊茶園,並通過計算茶青數量等方式杜絕外來茶葉混入管陽茶青市場。

“我們運用的是區塊鏈的溯源技術,區塊鏈技術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不可更改,二是分佈式存儲。通過區塊連技術不僅能夠實時監測茶青動向,還能對各茶青提供真實溯源。” 福建大棲陽茶產業有限公司技術主管陳翔說道。

為守好管陽高山茶這“金字招牌”,管陽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強溯源體系建設,在每一位進山採茶的茶農身上裝一塊芯片卡,從進茶山開始,通過區域監控和生物識別技術進行定位。採完的茶葉裝入GPS定位的運輸車輛直接開到廠裡進行生產。生產過程從茶青到成品入庫全程監控,而且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獨一身份識別碼,全程溯源,確保地域性、唯一性。

據悉,近年來福鼎市進一步圍繞“生態清新,福鼎白茶”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定位新目標,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技術,推動白茶二維碼數字化跟蹤與溯源管理,加速茶產業數字化發展進程,為福鼎白茶產業化、生態化發展“保駕護航”。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福鼎白茶綜合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提前一年實現產值超百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