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HR生活那點事 (ID:JLHR2018)

企業文化由三個層次構成:
(1)表面層的物質文化,稱為企業的“硬文化”。
(2)中間層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領導體制、人際關係以及各項規章制度和紀律等。
(3)核心層的精神文化,稱為“企業軟文化”。包括各種行為規範、價值觀念、企業的群體意識、職工素質和優良傳統等,是企業文化的核心,被稱為企業精神。

建立組織
企業文化建設,需要公司BOSS的支持,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執行,組建一支專門負責,企業文化建設和推行的小團隊,由BOSS擔任隊長,部門負責人擔任組長,忠誠可靠的老員工任組員,如過想更系統化,可以按上大學時細分為宣傳部、培訓部、紀檢部、組織部,大家各司其職,各部門具體分工為:
1,老闆是決策者、倡導者和推動者,也是建設第一責任人。
2,人力資源部是職能管理部門,負責建設的日常管理活動。
3,各部門負責人,負責各部門文化建設。
4,員工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傳播和實踐者。
注意點:
1,製作企業正式文件並開大會通知全體員工,後放到宣傳欄裡;
2,在會議上團隊全體成員當場宣誓;
編制手冊
《企業文化手冊》是企業文化理念的載體,是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要領文件,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的願景,使命,價值觀;
2,企業LOGO及詮釋;
3,企業簡介、發展歷程、大事記和榮譽;
4,員工行為規範和規章制度;
5,企業文化故事集 。
注意點:
1,動員全體員工,公開徵集員工對企業願景、使命、價值觀、企業名人事蹟、英雄事蹟;
2,也可參考企業自身情況,提供有償投稿或事蹟案例;
4,草稿完成後,安排各個部門對手冊草稿進行充分討論並提出意見和建議並修改更正。
5,《企業文化手冊》的頒佈和公示。
組織培訓
《企業文化手冊》頒佈完畢後,要組織員工進行培訓。
1,企業文化專題培訓
主要是針對老員工。培訓時要有針對性,從培訓對象的級別來看:
(1)高層員工主要培訓企業文化的本質、企業文化體系、企業文化與企業戰略、核心競爭力的關係,如何實施文化變革等內容;
(2)中層員工主要培訓領導力、企業文化在績效考核、人員招聘和選拔、團隊建設中的作用等內容;
(3)基層員工主要培訓本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行為規範以及如何在工作中體現企業文化等內容。
2,新員工入職培訓
(1)在新員工入職時,專門進行企業文化培訓,針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願景和使命;
(2)培訓完成後,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書面考試或其他類型考試。
3,案例學習
通過對企業文化中重點案例的學習,對企業文化理解更加深刻和具體,同時保證案例真實性,別胡編亂造,增加員工認可度。
注意點:
1,企業文化培訓要針對性,員工、中層、高層;形式可以多樣,多采用員工喜歡的形式。
2,課堂上培訓重點讓員工全面認識和了解公司的企業文化。
3,課後重點是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理解。
立體宣傳
採用各種宣傳渠道宣傳,主要有:
1,表面宣傳
(1)企業LOGO,辦公室、廠房的設計元素和風格;
(2)牆面宣傳,包括文化看板,企業文化標語,企業文化宣傳欄,榮譽牆等;
(3)辦公用品,包括圓珠筆,筆記本,信紙,紙杯,檯曆等;
(4)員工工作證,工作服,公司班車等;
2,文本宣傳
企業內刊是企業文化宣傳的重要媒介,是員工學習企業文化,瞭解企業信息的重要陣地。
內刊內容一般有:總裁寄語,公司動態,人物訪談,封面故事,專題討論等模塊;內刊發行期根據企業情況定期和不定期發送。
3,視頻宣傳
視頻宣傳就是通過視頻的形式,展現企業的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宣傳典型人物和榜樣案例。可以是企業宣傳片,也可以是媒體對企業的報道,也可以是企業的年會活動等。
4,網絡宣傳
企業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官方網站,招聘網站,社交媒體宣傳和展示企業文化。
5,標杆示範
通過挖掘先進人物企業文化相契合的亮點,大力宣傳;注意順序,要先有事,後才體現精神,才有理由表揚人。
6,社會公益
可以採取向希望工程捐款,援助災區,幫助孤寡老人,助學,節能減排和義務植樹等。
7,關鍵事件
特殊時期把握時機,利用關鍵事件為企業造勢。
張瑞敏在1985年剛接手青島電冰箱廠總廠時,員工的質量意識非常薄弱,為了喚醒員工的質量意識,張瑞敏讓員工拿起錘子,把有質量問題的76臺冰箱砸壞,真正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對質量的重視。現在那把錘子還放在海爾歷史的展廳裡,而砸冰箱的故事更是代代相傳。
早會制度
早會可以總結昨天、做好今天、展望明天;也是一種宣傳學習企業文化的一種形式。
互動參與
通過組織活動,加深員工了對企業文化的理解,真正打心裡面接受和認同公司。主要活動形式有:
1,有獎徵文比賽。主題只要和企業文化有關即可,可以針對企業文化,寫理解、寫建議、提意見,總之要調動全體員工積極參加。
2,有獎知識競賽。製作企業文化知識題庫(可以線上開發小程序或者線下筆試),分為初賽和複賽,對錶現優秀的參賽人員予以獎勵。
3,開展評選活動。如:評選最美“XX”人、年度“匠心”獎、年度“創新”獎,年度“發明”家等。
4,開展“企業文化座談會”活動。微信,內部網絡、公眾號同時跟進,上至BOSS,下至普通員工,從不同角度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5,讀書活動。通過閱讀企業文化的書籍,寫讀書心得,開讀書分享活動會,既營造了學習型企業文化氛圍,又加強了員工間的溝通和了解。
6,儀式類。有時候還是需要坐下表面文章的,做事要有儀式感,這樣員工才會覺得這事很重要。如新員工入職儀式、年度表彰大會、公司週年慶典等。
注意點:
通過互動活動,讓員工真正理解企業文化的內涵和好處,把企業文化從認識階段深化到認同階段。
言傳身教
1,領導者。領導者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員工效仿的榜樣。領導者要做出表率;改變官僚作風,在公司內部倡導民主;要帶頭執行企業的規章制度,維護制度的嚴肅性等。
2,中層管理人員。部門管理人員要為本部門的人員做好表率,不得以權謀私,不得拉幫結派,不得用雙重標準來對待下屬等。
3,普通員工。普通員工對內要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對外要維護良好的公司形象。像前臺、銷售人員、招聘等對外聯繫密切的人員,維護公司良好的形象。
保障機制
1,制度機制。公司提倡的,以嘉獎模式激勵;公司禁止的,以懲罰警醒。
2,流程機制。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各項工作相結合,如在招聘中,把企業文化適應性作為錄用的重要指標;培訓中,企業文化的培訓要佔有一定的比例;考察人員晉升時,要考慮到候選人的企業文化和價值的符合度;把企業文化納入績效考核中,比如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中,企業文化和價值觀部分就佔了50%的比重等。
3,嚴格的制度禁止。哪些行為是公司規章制度(企業文化)絕對不允許的,如果員工觸犯了,公司將毫不猶豫地辭退該員工。
發展隊伍
1,企業文化志願者。選擇一些對企業文化認同度比較高的員工作為企業文化自願者,負責本部門的企業文化培訓和傳播。好處:同事更加相信。
2,內部培訓師隊伍。新員工入職時,內部培訓師對新員工培訓,進行言傳身教。對企業文化高度認可並以身作責者,是成為內部培訓師的必要條件之一。
3,企業文化建設團隊隊員員。經常吸納對企業文化高度認可的員工進入企業建設團隊,擴大和鞏固企業文化建設的基層組織。
最後附一份企業文化工作的規劃,供參考。
來源:HR生活那點事 (ID:JLHR2018)
閱讀更多 職場生活那點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