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奧斯曼土耳其人是突厥部落的一支。自中亞西遷,十三世紀依附於塞爾柱突厥人,在小亞細亞半島西北角佔有一小塊領地,信奉伊斯蘭教。十三世紀末,這支部落的首領奧斯曼一世繼位(約1282-1286年),宣佈獨立,自稱素丹,不斷擴張。這支部落也因此得名為奧斯曼土耳其人。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一、奧斯曼帝國的崛起與建立

奧斯曼土耳其實行軍事采邑制度,打著反對異教徒的旗號,經常發動戰爭,奪取土地和戰利品。奧斯曼土耳其把侵略矛頭指向衰弱的拜占庭帝國,先佔了全部小亞細亞,繼而渡過達達尼爾海峽,進入歐洲,佔領東色雷斯,征服亞得里亞堡,切斷君士坦丁堡與巴爾幹半島其他各地的聯繫,使拜占庭首都陷於孤立,並繼續向巴爾幹半島全境擴張。

正當君士坦丁堡危如累卵之時,土耳其突遭來自東方的帖木兒帝國的侵襲。帖木兒(1370-1405年在位)出身突厥化蒙古貴族家庭,1370年推翻撒馬爾罕的蒙古統治者而自立,以後多次遠征,先後侵佔中亞、阿富汗、伊朗,南下印度德里,西攻小亞細亞,建立了帖木兒帝國。1402年,曾在安卡拉附近大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俘其素丹巴耶塞德(1389-1402年在位)。土耳其被迫暫時收斂它的侵略鋒芒。拜占庭帝國因而得以荷延殘嘴。後來,帖木兒帝國衰落,土耳其無後顧之憂。在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在位)統治時,勢力復振,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把它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定為首都。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攻佔君士坦丁堡圖

拜占庭帝國覆滅後,奧斯曼土耳其繼續擴張,蘇里曼一世(1520-1566年在位)時,達到極盛。它的疆域東起波斯灣頭,西到匈牙利,北抵高加索,南達北非沿地中海一帶,控制了紅海、黑海、愛琴海和東部地中海,形成一個地垮歐、亞、非的軍事封建帝國。全國人口約一千四百萬。

二、奧斯曼帝國的行政管理及賦稅

奧斯曼帝國是中央集權的軍事封建帝國。素丹兼稱哈里發;擁有無限的權力,被認為是安拉的代表,一切臣民的主人,也是全國武裝力量的統帥。中央設宰相一人,司法,財政大臣各二人,國務秘書一人,全國分三十ー個省,二百五十個縣,分別設省長和縣長統治。十六世紀,土耳其工商業達到一定程度的繁榮,但受到行會和國家的嚴格控制。供應軍隊、宮廷和貴族消費的手工業較為發達,如紡織、武器製造、造船等行業。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土地最高所有權屬於素丹。國有地稱為“米爾”,其中最好的部分歸素丹個人所有。封給文武大臣的祿田,稱為“哈斯”。大部分土地以采邑形式分給封建主,受封者有為素丹服兵役的義務;能提供五名騎兵的采邑叫“提馬爾”,五名以上的稱“札美特”。帝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劃歸清真寺所有,用以資助各項宗教活動,稱為“瓦剋夫”。貴族的私有地,稱為“穆爾克”。帝國初期已有“穆爾克”出現,以後私有地的面積就更多了。

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十六世紀法律規定追索逃離農民的期限為十五至二十年。農民要交實物地租和服勞役。其中穆斯林要以產量的十分之一納稅;非伊斯蘭教徒則要繳納地產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五十,還要交人頭稅。奴隸大量存在,部分奴隸用於農業、採礦和航海業,部分作宮廷奴僕。小亞細還存在一些遊牧民,不繳租稅,但須服兵役。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三、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及兵種

奧斯曼帝國軍隊包括:一部分是領有采邑的封建主組成的騎兵;另一部分是新軍,以步兵為主,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新軍服役期間不準結婚,享有特權。

奧斯曼帝國還在十四世紀末,強徵基督教男童入伍,並施以嚴格訓練,用於補充新軍。此後新軍迅速發展為奧斯曼帝國軍隊的核心。奧斯曼土耳其人對於技術軍種也非常重視,1390年創建了海軍,到十五世紀中葉已是擁有三、四百艘戰艦的強大部隊。炮兵和工兵也在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四、奧斯曼帝國鼎盛時期的科學、文學和藝術

奧斯曼帝國把伊斯蘭教經典作為國家的基本法典,宗教政策則較寬容,允許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保持自己的信仰和生活習慣。

奧斯曼帝國的科學、文學和藝術是在伊斯蘭教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清真寺附設學校,培養出不少神學家、官吏,有些人成為學者和詩人。穆罕默德二世創立了宮廷學堂,他從戰俘中或基督教省區,挑選十至十五歲的學童,學習語言、文學、音樂、軍事學、法律、神學、數學、哲學、行政管理和財政等課程,全部修完這些課程需要十至十二年時間。畢業生量才授予政府職務或當神學家。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素丹謝里姆二世清真寺圖

十六世紀是奧斯曼文化燦爛時期。許多波斯文、阿拉伯文著作被譯成土耳其文。頌歌和抒情詩相當流行,蘇里曼一世本人也是詩人。史學盛極一時,薩阿德・阿爾丁父子編寫的《歷史的皇冠》,在好幾個世紀內指導著人們對奧斯曼帝國曆史的研究。奧斯曼的建築是在拜占庭建築藝術基礎上發展的,增加了外部結構和線條的優美。以許多雄偉壯麗的清真寺為代表,其中著名的有伊斯坦布爾的蘇里曼清真寺和埃迪爾內的素丹謝里姆二世清真寺。

五、奧斯曼帝國衰落的原因

奧斯曼帝國不斷威脅著四鄰,經常挑起侵略戰爭,干預歐洲政治,向中歐伸張勢力。勞民傷財的擴張政策,嚴重阻滯帝國境內社會經濟的發展,備受迫害的各族人民與土耳其統治者進行英勇鬥爭。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1434-1467年阿爾巴尼亞人民在斯堪德培領導下,持續奮戰二十多年。摩爾達維亞的斯特凡大公、瓦拉幾亞的米哈伊大公曾先後率領羅馬尼亞各公國人民多次高舉義旗,反擊土耳其入侵。十六世紀,小亞細亞人民也多次發動起義。此伏彼起的人民鬥爭,極大削弱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奧斯曼帝國原來是一個領土廣大、民族複雜的封建軍事帝國。專制王權主要由軍事力量來維持。封建軍事貴族是素丹政權的基本依靠力量。

十六世紀末,奧斯曼封建貴族的經濟政治力量增強。軍事采邑變成世襲領地,國有地減少,私有地增加;地方割據勢力抬頭。新航路開闢之後,地中海貿易地位下降。政府財政收入減少。龐大的軍費開支和宮廷、政府官員的奢侈腐敗,造成國庫枯竭和稅收不斷增加。政府為了保證稅收而實行包稅制。農民負擔越來越重,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農民起義頻繁。

地跨歐、亞、非,雄霸一時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1571年,土耳其為了爭奪地中海上的優勢,與西班牙和威尼斯等發生衝突。是年10月,雙方在勒頒多(希臘巴特拉斯灣出口處)發生了大海戰。土耳其海軍遭到毀滅性的潰敗,喪失了地中海上的優勢。此後,又發生對伊朗薩菲王朝的兩次戰爭(1578-1590年,1603-1619年)和對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戰爭(1593-1606年),長期連續對外戰爭,使奧斯曼帝國元氣大傷,日趨衰落。

斯坦福·肖《奧斯曼帝國》

哈全安《土耳其通史》

黃維民《奧斯曼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