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縱觀中國歷史,國泰民安的歷史階段同樣也是人口增長的爆發期。

唐朝的“開元盛世”,人口總數創造新高,達到9000萬!

宋朝時,華夏大地人口首次突破1億,達到1.2億。

到了清朝中晚期,人口更是突破4億。

撥開紛繁的歷史,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三個朝代的人口爆發,離不開三種作物的助力。

唐朝的小麥得到普及、宋朝的“占城稻”遍播大江南北、清朝的番薯全國推廣,它們的卓越表現,奠定了中國人口爆發的超強底氣。

小麥在唐朝得以普及,並撼動了小米的老大地位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小麥在唐朝才被普及,得以大範圍種植

有句成語叫做“麥飯豆羹”,它形容的是食物粗糙難以下嚥。

麥飯,就是用麥粒煮出來的飯,它粘稠不好下嚥甚至還不好消化。

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吃麥子是吃麥粒的,而非磨成麵粉食用。

儘管在漢代就有了“石轉盤磨”,麵條、饅頭也已經出現!但是人們被一條叫做“麥毒”的謠言欺騙了數百年,人們對小麥磨成的麵粉有所忌憚。

古代的藥籍中對“麥毒”的解釋是,小麥生熱毒,吃了會生病,而吃帶有麥麩的的麥粒,這種毒能夠有效緩解。

直到唐朝的國家典藏——《新修本草》正式發佈消息:小麥五毒無害,可放心食用。人們才開始大膽食用麵粉。

小麥在唐朝得以普及。

普遍種植小麥也是唐朝統治者的當務之急,因為隨著大唐盛世的開啟,人口在逐漸增加,而小米作為國家的重要口糧,其供應量確實有些捉襟見肘。

《新唐書·食貨志》就曾經記載過:儘管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擁有沃野千里,但所產的小米卻很有限,每年都要從東部地區調入至少20萬石的小米。那個時候朝廷官員的俸祿是用小米結算的,因為小米緊張,朝廷甚至要用鹽來湊數衝抵。

小米這種食物,在唐朝之前一直是人們餐桌上的扛把子,北方各地普遍種植,而且耐乾旱,對於水利設施不健全的古代來說,小米就是國家的救命糧。

不過小米在古代的產量很低,一畝地的產量在隋唐時期只有80多斤,而小麥的產量卻能達到110斤。

此外,小米所提供的能量有限,不如小麥製作的麵食頂餓。小麥的性價比遠遠甩小米幾條街。

面對人口不斷增加的壓力,大唐帝國為了養活更多的百姓,開始大力興修水利設施、推廣小麥的種植。

唐代出現的水車和筒車解決了麥苗灌溉的問題,絳巖湖、玉梁渠等160多項大型水利工程的興建更是為小麥的普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為了調動農民的種植小麥的積極性,唐朝中期還推出了兩稅法,也就是稅分夏、秋兩季徵收,這種稅制是對之前賦役制的重大改革,農民的負擔減輕,種麥子也就格外賣力。

唐代的河北、河南、以及山東的平原地區,小麥的種植連成了一片。

可以說,小麥在唐代完全站穩了腳跟,甚至在唐末宋初小麥的種植面積超過了小米, 成為了北方糧食作物的新霸主。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李隆基

在李隆基執政的天寶年間,全國耕地面積拓展到了850萬頃,北方絕大部分耕地上已經被綠油油的麥田主宰。

手裡有麥,心裡不慌!麥子也成為大唐帝國的的重要糧食儲備。在天寶八年,朝廷儲備的存糧竟達九千六百萬石,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小麥。

“兩碗粥,不如一張餅。”由麵粉製作的餅因為頂餓,更受歡迎。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唐朝人愛吃餅,因為它真頂餓

“世重餅啖”是唐朝的一個重要習俗,這是一個全民吃餅的朝代。

不光老百姓吃餅,甚至打擊突厥的騎兵身上也是以大餅當做軍用乾糧的。

唐朝的餅也有數十種之多,烘烤而成的“胡餅”與今天的燒餅相似,是當時上至達官下到布衣百姓都喜愛的食物,就連大詩人白居易對此也是欲罷不能。

白居易還寫詩,稱讚它的美味:“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小麥的普及,有效補充了小米先天不足的短板。

也是從唐朝得以開始,小米也漸漸讓出了“老大”的位置,小麥開始主宰人們的胃與生命。

可以說,小麥的普及,是唐朝人口得以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引進“占城稻”,大宋這個“小王朝”得以養活1.2億人口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占城稻比傳統水稻產量更高

在歷史上,宋朝疆域面積不大,南宋更是偏安一隅。疆域最大時的北宋面積僅僅有280萬平方公里,還不到清朝的五分之一。

正是這樣一個“小”王朝,用160年的時間,使其人口快速增長,人口從3700萬激增到靖康之難前的1.2億。

宋朝也成為世界史上第一個人口突破1億的國家。

宋朝無疑是歷史上最溫和的朝代,沒有出現過秦皇漢武這樣的鐵血皇帝,對內施以仁政極少誅殺大臣,對外則以懷柔求和的態度一貫示人。

“悶聲吃肉”的節奏讓宋朝的經濟得到空前壯大,人口增長也是水漲船高的必然要求。

不過,宋朝人口快速增長,離不開一種作物的引進——越南“占城稻”。

“占城稻”的高產、抗病蟲害強的特點,使人們“吃飽飯”的這一樸素願望,得以實現。

宋真宗時期,中國的水稻產量不高且常因災害而絕收。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這是宋代人秋收時的場景

福建的官員在如今的越南尋得了“占城稻”,“占城稻”適應性超級強而且耐乾旱,不管是南方的丘陵還是北方的旱地都能生長。

更重要的是“占城稻”高產,如果配合晚稻一起種,一些區域可以種兩季甚至三季,畝產可以達到350斤,這些亮眼硬指標是以往水稻望塵莫及的。

不過“占城稻”得以發揚光大,還要感謝一代名臣王安石,正是他提倡興修水利開荒種田,才使得“占城稻”大豐產。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一代名臣王安石

宋神宗的熙寧、元豐時期,全國興修的水利工程就已達17093處,這些工程基本覆蓋了全國各地。

因為灌溉設施到位,宋朝的耕地面積不斷擴大,連荒地也被開發出來,比如山區出現了梯田,河床灘塗上出現了淤田,甚至還出現了架在水面上的“架田”。

北宋的耕地面積也因此達到了1460萬餘頃,甚至比疆域遼闊的唐朝還多出600萬頃。

田埂之上,大宋王朝被一眼望不到邊的稻田簇擁。“蘇湖熟、天下足”是對稻米供養天下的最好讚譽!

水稻的穩定高產,使得宋朝的糧食總產量連年創新高,最高時的年產量可達1284億斤,比唐朝翻了一番。

可以說“占城稻”,養活了一個龐大的大宋王朝。

“占城稻”的強勢“加盟”也促成了中國“南米北面”飲食習慣的形成,影響深遠。

推廣甘薯,清朝的人口出現井噴,直線突破4億

滿清入關時,國內的人口僅僅有7000萬,但到了道光四年人口竟然突破了4億。人口增長呈現出直線爆表式狀態,這又是一個奇蹟。

人口增長得益於,清政府休養生息的政策。

雍正年間,徹底廢除了“人頭稅”,史稱“攤丁入畝”!這項措施極大解放了生產力。孩子多不必再多攤人頭稅,而且還能增加勞動力!正所謂多子多福!那就生唄!

這是清朝人口快速增長的根本原因。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甘薯也叫紅薯

不過,能讓如此眾多的百姓吃飽飯,還要感謝甘薯,以及引進它的人——明朝商人陳振龍。

在清朝以後,甘薯可以說是窮苦百姓的救命糧,尤其趕上災年,補種上甘薯幾乎可以保證一家人不被餓死。

冥冥之中,甘薯就是為中國人而生的。它可以在貧瘠的土地上實現野蠻生長,直接有效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實現糧食大豐收。

明朝萬曆年間,陳振龍帶著兒子在現在的菲律賓做生意。

生意人的眼光獨到,陳振龍一眼相中了當地人吃的番薯!好生長、耐貧瘠更主要的是能當糧食,這樣的好東西一定會受百姓歡迎。

於是陳振龍決定把它的秧苗帶回國內。

當時的菲律賓受到西班牙人統治,而番薯也是西班牙人從美洲帶來的作物。西班牙人拿它當寶貝,嚴禁有人夾帶出境。

對於歐洲人來說,番薯同樣精貴!因為大航海時代帶來的番薯解決了歐洲的飢餓問題。吃飽了的歐洲人才有了力氣開啟後世的工業革命。

陳振龍將番薯秧苗和繩索纏繞在一起,偽裝得天衣無縫,騙過了西班牙人的檢查。於是番薯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

番薯剛引進時只在福建、廣東等地有少量種植,它的大面積種植出現在清代。

康乾盛世開啟後,人口增長的數字不斷創新高,國家的糧食總產量卻還在停滯不前。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為百姓的吃飯問題,著急了。

番薯的推廣無疑成為這一困局的突破點。

康熙初年,陳振龍的第五世孫陳川桂、六世孫陳振元相繼把番薯引進到了江浙地區以及山東、河北、河南等地,他們帶著番薯秧苗,四處宣講其好處,勸百姓種植。

到了乾隆時期,番薯上升到了國家層面,乾隆皇帝發佈口諭,命令各地官員“廣勸種植”。

在乾隆年間,番薯種植面積很快遍及全國,番薯也因此成為繼麥子、水稻、玉米之後的我國第四大糧食作物。

古代中國的三個人口高峰期,離不開小麥、水稻、番薯助力

乾隆

推廣番薯,陳振龍家族功不可沒。乾隆五十年,已經80歲的陳世元在前往河南普及番薯種植的路上病逝。

消息傳到乾隆耳中,乾隆深受感動,追授陳世元為國子監學正。這是大清王朝對陳氏家族的褒獎。

乾隆皇帝心中比誰都清楚,番薯推廣的功勞有多大!番薯讓大清帝國實現了人丁興旺,國泰民安。

如果說,政通人和、休養生息是一個朝代得以壯大的“十全大補湯”!那麼小麥、水稻、甘薯無疑是湯中的三味“重”藥。

唐朝小麥的普及、宋朝的“占城稻”種植,以及番薯的全國推廣,無疑是在中國人口增長的歷史節點上起到了接力棒的作用!

正是三種作物的助力,才實現了社會的不斷精進、人丁興旺。可以說,三種作物在歷史長河中的接力、聯袂,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創造了有利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