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有人拿諾獎,有人拍成電影,為何這本書火不了

十九世紀的法國文壇有許多大作家,作家之間的摩擦也一直是當時巴黎人們喜聞樂見的話題。

因此對於法國報社來說,再也沒有什麼比探尋法國文人間糾葛更能吸引人們眼球的事。

一次文學聚會,大仲馬受邀在一本留言簿上回答“若君非您自己,願為誰矣?”的問題時,寫下:“吾願為雨果”。

於是好事的法國報紙便將此作為標題,寫道“大仲馬自認不如雨果。”

沒有人可以否認大仲馬已經成為最富有盛名的文學家之一,但他卻等待了一個不屬於他的黑暗時代。

或許因為大仲馬所生活的璀璨年代,與同時代的雨果,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相比,大仲馬的星光並沒有如此閃耀。

或許這只是大仲馬的自我安慰,是他自我意識的寫照。

又或許這是作為讀者的我們,總是被那些才華橫溢或是驚世駭俗的文學家所吸引,而忽視那些與他們同樣偉大的作家以及作品。

於是泰戈爾在《飛鳥集》中這樣寫道“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

很多人都會犯一個認知錯誤:

很多事情,我們所見只是整體中的一部分,而往往忽略了與之同樣出色的另一部分。

比如我今天要聊的這本冷門佳作《天行者》。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有人拿諾獎,有人拍成電影,為何這本書火不了

《天行者》這本書被評為第八屆茅村文學獎獲獎作品。翻看茅盾文學獎的歷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絕對是皇冠頂上的明珠,因為這一屆茅盾文學獎中5部獲獎作品後來的發展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這五部作品分別是2014年婁燁導演的推上大熒幕的盲人題材的小說《推拿》,茅盾文學史上篇幅最長洋洋灑灑450萬字的鉅著《我在高原》,國人的驕傲:第一個以中國人的身份拿下諾獎的《蛙》,蝸牛在讀榜常客,膾炙人口劉震雲的小說《一句話頂一萬句》,以及這本我今天想要介紹的冷門佳作《天行者》。

01

《天行者》為中國當代作家劉醒龍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2009年。《天行者》這個奇怪的題目出自小說第三部的小標題。

而故事則主要講述一群紮根邊遠地區的民辦教師,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裡,擔負著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億幾千萬農村中小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將現代文明播撒到最偏僻的角落,付出巨大而所得甚少。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有人拿諾獎,有人拍成電影,為何這本書火不了

高考復讀生張英才,又一次落榜了。

焦急等待舅舅給他安排工作引出。身為鄉教育站的萬站長為兩個即將成為民辦教師的年輕人分配去向發愁:一個是自己的親外甥張英才,一個是舊情人的兒子藍飛,究竟讓哪個去盛產男苕女苕深山裡的艱苦卓絕的界嶺小學呢?

最終萬站長在艱難的抉擇下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外甥,讓有文藝愛好的張英才委曲進了山。從此,張英才逐漸融進了民辦教師勉力辦學的愛與恨、憂與痛。

位置偏僻的界嶺小學有三位民辦老師,他們分別是教學、照顧癱妻之餘,承擔著十幾個寄宿家裡的學生吃住管理的老好人餘校長;節儉、靈活,一切為轉正做準備、一絲不苟進行自己人生計劃的副校長鄧有米;清高、孤傲,與有癱瘓丈夫的王小蘭暗中苦戀多年的教導主任孫四海。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有人拿諾獎,有人拍成電影,為何這本書火不了

在界嶺小學教學的張英才,隨著日積月累不斷的接觸當初血氣方剛的張英才體會到嚴峻的教育形式。

但更苦難的還是界嶺小學的財政困窘,為了利用貫徹義務教育法工作檢查驗收穫得獎金維修學校,餘校長期試圖通過欺瞞驗收的領導界嶺小學的上學真實狀況。

但誰知莽撞的張英才卻以一封舉報信,讓學校打算用獎金維修校舍的計劃流產。寒冬即將到來,為了保證正常教學,孫四海被迫提前開挖自種的茯苓以墊支維修費。

後悔莫及的張英才最終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文章《大山·小學·國旗》投稿於省報,卻不曾想此舉引來界嶺小學連鎖反應的核變。

03

張英才的文章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因此界嶺小學得到了一個寶貴的轉正指標。

但眾人卻犯了難,究竟該給誰,接受了此番歷練的張英才堅決不要這個名額,而三位民辦教師也討論不出個所以然,最終一致決定將名額交給餘校長癱瘓多年的妻子,同時也是民辦教師的明愛珍,卻不曾想如願以償的明愛珍還未填表已離開了人世。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有人拿諾獎,有人拍成電影,為何這本書火不了

最終,經過三名民辦老師的協商還是把轉正名額給了最年輕也最有前途的張英才。

除了攸關命運的轉正,村裡輕視教育,拖欠工資也成了民辦教師心裡的痛。民辦教師工資主要由教育站發放一半,所在村子發放另一半。但是村長餘實卻以村子資金不足,對民辦教師工資一拖就是數年。最終還要靠著餘實還在上學的兒子的面子,才結清了欠款。

04

隨著張英才的離開,界嶺迎來了支教老師,漂亮的女大學生支教生夏雪和滿懷壯志的駱玉先後來到界嶺小學,但這兩位老師都各自因為不同原因先後離開了界嶺。像一個過客,界嶺小學最終還是要靠著界嶺小學三位土生土長的人維持。

但沒人可以想到突如其來的一場暴雨摧毀了界嶺的教室,於此同時國務院下達通知要求各地結合實際情況將所有民辦教師轉正。政策下發的地方卻變味了,要求民辦教師用錢買工齡,否則不予轉正,這三位老師中只有鄧有米靠著省吃儉用有錢能夠轉正。

此時一對外來夫妻決定出資為界嶺建造新校舍,全校歡騰。這個任務也就落在了鄧有米身上,他在工程中私吞了兩萬元希望幫助兩位好友轉正,不料,工程隊卻造的是一棟豆腐渣校舍,校舍交予的那天轟然倒塌。

05

小說《天行者》採用了劉醒龍慣用的敘事模式,即以一個鄉鎮或某一個單位作為相對完整的敘事空間,在一部作品中非常集中地書寫其中的種種事情。

而在這個界嶺小學發生的故事又包括一主一輔兩條線索,主線主要講述了西河鄉界嶺小學三代民辦教師轉正的故事,而輔線則是張英才、餘校長、孫四海、萬站長、藍飛和夏雪等人的愛情故事。

小說塑造了三位普通的民辦教師形象,而角色的飽滿反過來推著小說的意蘊更加瑩潤,多種象徵性的物象(包括大雪、巨石、琴聲)使現實主義的《天行者》意境顯出詩意的美感,語言流露出感性的魅力。

就像萬站長對餘實所說的那句“難怪界嶺小學得不到重視,原來是你太不瞭解身邊的人有多好……一般的老師,只可能將學生當學生,民辦教師不一樣,他們是土生土長的,總是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成績再差也是自己的親骨肉!”這句話又將故事迅速拉回到與我們平行的世界。

這樣殘酷的鄉村,令人落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