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倒唸揭諦咒》帖

提起米芾,他那在世人眼中的怪異之舉:諸如愛石如命、拜石兄,潔癖的行為等等,就自然在我們眼前浮現。可是人們較少注意到他的宗教信仰。下圖是米芾所書《倒唸揭諦咒》,我們在欣賞米芾書法的同時,還可以從中得知他信佛的情況。

米芾《倒唸揭諦咒》帖

對揭諦咒,我們並不陌生。因為我們搞書法的大多寫過《聖教序》,《聖教序》的後部是《心經》,而《心經》就是以《揭諦咒》作結尾的。不同的是這裡的《揭諦咒》在順序上是顛倒的,從咒的最後一個字寫或唸到咒的開頭第一字。

《宋史》米芾傳(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文苑六,以下簡稱“本傳”)稱米芾書法“沈著飛翥”。“沈著飛翥”就是沉著飛騰的意思,對米書的評語可謂言簡意賅,既說明其書有內在的功夫,又指出它雖則功力深厚卻並不死板,同時具有奔放熱烈的豪邁氣象。我們對照上圖,果真如此。

《揭諦咒》的意思是什麼呢?讓我們先把它順過來:“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佛教經典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對於咒語密言的翻譯,一般是音譯,唸的時候只念音就行了。不過,如若一定要知道此咒的意思,大體上可以這樣去理解:“揭諦”的意思是“去”。從痛苦中走向解脫,從無明中走向覺照,從二走向不二。“揭諦揭諦”的意思是“去呀,去呀”。“波羅揭諦”的意思是“走過所有的道路到彼岸去啊”。“波羅僧揭諦”中的“僧”是僧伽的簡稱,意思是大眾,是每一個人,眾生的全體。“波羅僧揭諦”的意思是每個人都到彼岸去啊。“菩提”是內在的光明,是覺悟,或者覺醒。“娑婆訶”是一種喜悅或興奮的呼喊,就像是“歡迎!”之類。總之,《揭諦咒》的意思大至是:“去呀,去呀,走過所有的道路,到彼岸去啊!大家都到彼岸去啊,覺悟了 ,哇——!”。這就是觀音菩薩所說的話。可是,帖中的咒是倒著寫的,倒著念是不是也行呢?佛家當代大德同古德一樣,也認為,《心經》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有功德。既然每個字都有功德,當然也就無所謂順和倒了,這樣看來倒唸是可以的。明代的張岱在他的《夜航船》中也有這樣的記載:遇到有人肆意捕獵魚鱉、飛禽走獸之屬時,制止之法:倒唸《揭諦咒》七遍,就能使他網罟空無所有。

現在我們來欣賞米芾的書法。米芾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我們在附圖中看到,此帖正具備這些特點。米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我們來看此帖的第一字“倒”字,其末畫的起筆處,不但下筆重,且在筆豪著紙之際有一些運動。這些動作是“說時遲,那時快”,不可以做分解式的操作,完全是下意識的,是純熟之故。這種情況別處也有,

米芾《倒唸揭諦咒》帖

如《張吉老墓表》中的“博”字,其第二筆起首處也是這樣。略有不同處是,“倒”的末筆起首處略有露鋒之意,而“博”的第二筆起首處則是藏鋒。形體開張、氣勢恢弘,在米字中也是常見的。如,張季明帖中的“餘”、“合”二字,天馬賦帖中的“金”字等。而此帖中第二字“念”,也是如此。其上部的“人”,它的左撇盡力盡勢盡意之態與上述三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帖中第二行第一字“訶”的第二個筆畫是一個小橫,此橫雖然短小,但也可以看出起筆重,中段輕——輕到幾乎筆鋒離開紙面——到了末端才又稍重。這也是米字常有的特點,如苕溪詩帖中“故”字的第一筆。這是由於橫畫過於短小之故,這種特點的常規寫法應該像拜中嶽命作帖中的“嶽”字的主橫那樣。拜中嶽命作帖中的“重”字的主橫則是此種特點的極端的寫法。這種極端寫法,走過頭了,其特色和優點就變成了小眥,但是我們正可以從中看出這種特點寫法的規則和實質。帖中有四個“諦”字,讓我們從中觀察其言字旁的變化。第三行末字“諦”的言字旁較獨體字的“言”有略微的變化,這是第一個類型;其餘三個“諦”字的言字旁為第二個類型,它們較獨體字的“言”有較大的變化,是現今的簡體字之所從出。第二類的也各有不同,帖中第三行首字“諦”的言字旁用筆較重,尤其末端向右上鉤起處用了重筆。第四行第四字之“諦”的言字旁,其向右上方鉤起處未用重筆,但第一筆的點,用筆特重。第四行末字之“諦”的言字旁則將兩個筆畫連寫成了一個筆畫。這些都是其善於變化的地方。

《宋史》本傳中謂米芾“不能與世俯仰,故從仕數困”。

米芾《倒唸揭諦咒》帖

他寧肯仕途遭困也不願意和權貴們多羅嗦。但他看得上眼的人就不一樣了。《宋史》卷四百四十三,列傳第二百二,文苑五有賀鑄傳,說當賀鑄顯示出才能,“是時,江、淮間有米芾以魁岸奇譎知名,鑄以氣俠雄爽適相先後,二人每相遇,瞋目抵掌,論辯鋒起,終日各不能屈,談者爭傳為口實。”論辯終日不分勝負,這又是什麼勁頭?總之,以世間準則而論,米芾可以算是一種另類。《宋史》本傳中說他“冠服效唐人,風神蕭散,音吐清暢,所至人聚觀之。”——同《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差不多。由此會不會聯想到,他寫《倒唸揭諦咒》帖也是一種怪異的表現?——你們都順寫順念,我偏要倒寫倒唸!我認為不能作這樣的聯想,在這裡米芾是鄭重其事的。

前面提到咒語的翻譯都是音譯。為什麼採取音譯呢?我想至少應該有兩種原因,譯經時在有的地方如果意譯的話,不管你的文字功夫多麼高深,結果總會有部分的失真。比如說把“般若”譯為“智慧”,就只是大體上傳達了它的含意,不夠確切,也不夠莊嚴。這是其一。其二,是和我們的話題直接相關的,那就是叫你在唸的時候不要去琢磨它是什麼意思。認真念就行了,因為在每一個字裡都含有信息和能量。當你念的時候,你就是在做修行的實踐,在練功;當你琢磨它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你就是在做佛理的研究。不可能在同一個時刻把兩件事都做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啊。用音譯的辦法就能夠幫助人們安心地去唸,不要東想西想。就連唸的咒是什麼意思也不要去想。“想蘊若在,必障真如”。你看,帖中不是還有“早起悉心念數十遍”嗎?“悉心”是什麼?就是全部的心意,要把全部的心意都用在唸咒上。

對於一個佛教信眾來說,雖是音譯,不告訴你是什麼意思,但搞得時間久了,他還是會通過種種渠道漸漸地知道這咒到底是什麼意思了。人的意識活動是很難控制的,一旦知道這咒的意思,到唸的時候你不叫它想,它還是會去想的,你管不了它。怎麼辦?——那我就倒唸!倒唸的結果是,你的心猿意馬似的意識活動,它也一時捋不清你念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再加上你的嚴格管束,它就老實了。米芾想出來的這個辦法實在高妙,我們絕不能認為他寫《倒唸揭諦咒》帖是其怪異的表現。然而我們無法斷定這是不是米芾的首創。但就現有的資料來看,我們就歸功於米芾了。

此帖出自清初的《月虹館法書》。《月虹館法書》流傳不廣,《倒唸揭諦咒》帖也不易被人看到。今將《倒唸揭諦咒》帖作為附圖貼於此,供大家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