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信訪故事匯】親戚還能這樣結?魚的“困難”也能解?……故事很短卻很深

近期,國家信訪局和新華網聯合推出“壯麗70年·信訪故事匯”系列訪談節目第二期。邀請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信訪局副局長彭光新和嘉魚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德炳參加訪談。一起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他們的為民情懷!

【壯麗70年•信訪故事匯】親戚還能這樣結?魚的“困難”也能解?……故事很短卻很深

主持人:

彭副局長,您獲得“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心情是怎樣的?有沒有讓您難忘的故事?

彭光新:

我是一名在農村長大、長期工作在農村的幹部。2006年8月,我從嘉魚縣官橋鎮調到縣信訪局任副局長,從到崗的第一天起,我便把“人民滿意”作為自己工作的最高追求。這次被評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心情非常激動,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更大了,擔子更重了。

做信訪工作以來,我與很多群眾結下了深厚感情,甚至結成了“信訪親戚”, 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徐。2006年,老徐因為一起交通事故,來縣信訪局信訪,這是我第一次認識他。原來,老徐在2004年1月騎摩托車時被一輛大客車撞倒,造成重型顱腦損傷,花費了鉅額治療費,肇事方認為老徐也有責任,只肯承擔部分費用。瞭解情況後,我建議他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並幫他聯繫了縣人民法院。法院判決後,汽運公司額外又補償了老徐生活困難費。事情雖然解決了,但老徐依然憂心忡忡。經過與他交談,我瞭解到老徐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再加上這次交通事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孩子上學都沒了保障。於是,我積極幫老徐聯繫相關部門,在政策範圍內給予救助,一同幫助老徐渡過了難關。

第二個故事,為魚“解困”。嘉魚縣水域資源豐富,養魚的人也很多。2013年8月,一個滿身魚腥味的信訪人來到信訪局大聲叫喊要見領導。我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有什麼事請坐下來說”。原來他叫老李,是嘉魚縣官橋鎮村民,在北莊海漁場養魚。8月11日至12日,當地的泵站為了抗旱抽水,誤將其魚湖的水當成大湖的水快被抽乾,導致魚湖缺氧,魚兒死亡,剩下的一部分魚也奄奄一息。瞭解情況後,我馬上向相關部門取得聯繫,當即停止了抽水。經過協調會商,縣水利局購買了電泵給魚湖灌滿水,險情得到了解決,剩下的魚也全部救活。為挽回老李的損失,官橋鎮政府按照有關規定,給予了一定補償。後來我到北莊海漁場回訪的時候,看到一群群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老李也熱情地和我打招呼,我心裡非常高興。

主持人:

您在工作當中有什麼樣的體會?在接待信訪群眾的時候有什麼高招?請您在這裡跟我們分享一下。

彭光新:

做好信訪工作,一要有一個善於思考的大腦。信訪幹部必須學習政策、研究政策、運用政策,講符合政策的話,辦符合政策的事,多出“金點子”,真正成為“政策通”。

二要有一雙洞察問題的慧眼,善於發現問題癥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藥,及時診治和化解。2009年冬季,魚嶽鎮居民李某來信訪,我一打量,感到這人面容憨厚,但眼中飽含怨氣,言談有些激動,料定他肯定是遇到了不平之事。坐下一聊,得知其侄兒下樓時左腳扭傷,到一家醫院做了手術後,腳掌卻不能正常著地,走路一瘸一拐,但醫院不認為是醫療事故,不肯賠償。我主動接訪他並告知其先到省級醫院做醫療事故等級鑑定。結果出來後,我組織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醫院最終給予了賠償。考慮到他侄兒的生活困難,我又主動幫助其辦了殘疾人證,每月可領到相應補貼。

三要有一顆為民服務的真心。做好信訪工作需要問民所求、解民所困,始終保持一顆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認真瞭解群眾想法,關心群眾疾苦,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盡心盡力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2018年6月,我接待了潘家灣鎮頭墩農場的汪某。經瞭解得知,1996年受長江洪澇災害影響,汪某舉家外出打工,自己承包的土地閒置未管。2010年因年紀較大,不適合在外打工,要求收回原來的土地繼續耕種。接訪後,我按信訪程序進行了交辦、督辦,併到汪某家中走訪瞭解實際情況。考慮到汪某年紀較大,原籍是丹江口移民,家境也不好,承包給他人的土地合同未到期也不能收回,最後通過協調,給予了汪某一次性生活困難救助,汪某對此感激不盡。

四要有一雙勤勞多動的快腿。信訪問題來了,必須邁開兩條腿走出去,深入群眾、深入一線。2000年10月,因武蒲公路拓寬拆遷了官橋鎮楊某1900多平方米養豬場,後經協調由官橋鎮政府負責落實1050平方米地基建房,但至今仍有490平方米沒有到位,導致其個人損失較大,楊某因此信訪了14年。2014年8月,為化解該信訪積案,我多次到官橋鎮政府組織召開協調會,陪同楊某到有關部門協調相關事宜,辦理相關手續,找相關領導,反覆協商溝通,來回跑了34次,組織召開了11場協調會,最終楊某拿到了徵收補償款,妥善解決了新建房屋交通、用水、用電問題。

主持人:

近年來,中央推進信訪制度改革的力度很大,請問李副書記,嘉魚縣在貫徹落實部署上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德炳:

嘉魚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信訪制度改革,突出體現在“陽光、責任、法治”三個方面:

打造更高水平的“陽光信訪”。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宣傳推廣網上受理信訪制度,讓信訪工作公開透明、接受監督。搭建網絡綜合服務平臺,引導群眾網上反映問題,加強網上督查督辦。

打造更高水平的“責任信訪”。嘉魚縣緊緊牽住信訪工作責任這個“牛鼻子”,讓信訪工作責任無處不在。一是實行開門大接訪,領導接訪制度化、常態化。二是探索“最多訪一次”機制。三是落實通報追責制度。

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信訪”。堅持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推動信訪工作依法規範運行。引導群眾依法逐級走訪,落實訪訴分離制度,推進依法分類處理信訪訴求。

主持人:

推進信訪制度改革以來,嘉魚縣在具體工作中有什麼特色舉措?

李德炳: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把重點集中在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上。一是實行“首訪聯繫單”制度,明確了信訪局工作人員首問責任人的職責,對首次接待的群眾要跟蹤問效。由縣信訪局對信訪群眾開具相關責任單位工作聯繫單,指定具體責任人,告知其聯繫方式,極大地方便了信訪群眾,同時要求責任單位及時反饋意見,使首訪責任落到實處,得到體現。二是實行“駐村夜訪”。每到夜裡,駐村幹部都到村裡去,採取“屋場會”“農家夜話”等形式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做到民情在一線掌握、問題在一線解決、民心在一線凝聚。

主持人:

李副書記,作為分管信訪工作的領導,您有沒有難忘的信訪故事。

李德炳:

我給大家講一個辦理房產證的信訪故事。2017年7月份,居民王某通過網上投訴,反映他2012年購買了一套商品房,一直不能辦理不動產權證,包括他們小區裡還有200多戶都沒有辦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召開調解會,專題研究解決辦法。通過調查發現這個項目存在超容積率的問題,一直沒有到相關部門提交驗收申請,相關審批手續也一直沒有履行到位,導致縣房管局不能為該小區辦理產權登記及業主產權分割手續。我和相關分管領導及時跟進,督促相關部門對小區建設進行測量驗收,並對超規劃建築面積進行行政處罰,小區開發商按照要求及時繳納處罰後,迅速對各項手續進行辦理。手續齊全後,小區商品房均可辦理不動產權證。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到,群眾利益訴求要及時回應。

主持人:

老百姓的訴求真的是各式各樣,請彭副局長再跟我們講講對您觸動深的事情。

彭光新:

我再來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為了一家人的幸福。2006年8月,我接待了一群來訪的殘疾人,帶頭人叫老謝,反映2005年縣委、縣政府禁止三輪摩托車載客,沒有了生活來源,要求解決生活困難問題。接訪後,我認真宣講了縣政府關於禁止三輪摩托車運營的政策,告訴來訪群眾這是大勢所趨,需要全社會支持。關於禁止三輪摩托車後生活困難的問題,我告訴他們,符合享受低保條件的按程序申請辦理低保,符合享受殘疾人生活補貼待遇的建議到縣殘聯辦理相關手續。經過個人申請和法醫鑑定,其中40人辦理了殘疾人證,並享受了殘疾補貼。2009年縣裡落實經適房政策,老謝家沒有住房,生活困難,我積極協調為他家爭取了一套經濟適用房,並幫他找到了一份工作,為他愛人也辦理了低保,一家人生活很幸福。

主持人:

節目的最後,兩位嘉賓有什麼話想要跟網友說嗎?

彭光新:

十幾年信訪工作,我用八個字概括,耐心、細心、用心、用情。希望各位網友和老百姓更多支持我們基層的信訪工作。

李德炳:

我們將繼續做好信訪工作,以永遠在路上的勁頭,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將群眾利益維護好,將和諧穩定局面鞏固好,努力在信訪工作的創新和探索上作出嘉魚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