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馬鈴薯營養豐富,市場需求大,種植前景廣,但也是病蟲害侵染比較密集的作物,而且除了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在貯藏期間也存在著病害問題。另外,還有諸如馬鈴薯病毒退化等都是令種植戶頭疼的問題。要想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完全依靠藥效防治這一單項防治技術,顯然是不行的,需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一、什麼是馬鈴薯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當個別馬鈴薯攜帶病菌,切種塊時通過切刀可能互相傳染,播種後病菌會在隨後長出的莖葉中擴散,蚜蟲的往來啃食,會使病菌在田野間傳播蔓延,病株枯葉的散落、各種害蟲的潛藏,使地塊受到汙染,收穫後的馬鈴薯在貯藏中,暖溼的環境和相互接觸也為病菌傳播提供了條件。這樣的馬鈴薯用作種薯,病蟲害便會越演越烈,甚至出現絕收。所以,引進和繁育抗病品種、實施有害生物檢疫、脫毒快繁技術、切刀消毒技術、輪作制度、蚜蟲檢測技術、合理使用農藥技術、貯藏設施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就構成了馬鈴薯綜合防治的基本內容。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二、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具體內容

1、抗病品種和脫毒種薯

防治馬鈴薯病蟲害的第一個關鍵技術是使用抗病品種和脫毒的種薯。馬鈴薯的抗病品種分為:

  • 免疫型:能遏制侵入的病毒繁殖。
  • 抗病型:能使侵入點的細胞立即壞死,不繼續擴散。

馬鈴薯的抗病品種具有:

  • 田間抗病性:即田間發病時,病株數目少,減輕發病程度。
  • 耐病性:體內病毒含量雖較高,但症狀輕,減產也不多。

由於我們買回來的種薯具有成本較高,通常可以自己繁育一級種薯來降低成本,繁育過程與種植馬鈴薯的方法相同,不重複介紹。應注意的是育種網棚應建在自然隔離條件好、高海拔、冷涼、陰溼的地區。防蟲網的周邊必須保留出無草的隔離帶,所有人員進入育種基地時,必須用75%的酒精對鞋、褲、手進行消毒,防止將病菌帶入網棚中。

脫毒種薯生產也可以在自然隔離條件好、高海拔、冷涼、陰溼地區的育種基地繁育,但播種地500米距離以內,必須沒有馬鈴薯病毒寄主作物。

有了可靠的薯種,我們來看看栽培期間的綜合防治措施。栽培防治也就是我們說的農業防治,其基本原理就是剷除或者減少病源與蟲源,增強植株的生長能力和對病蟲的抵抗能力。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2、合理輪作防治病蟲害

危害馬鈴薯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時間較長,有時長達3~5年之久。因此,我們必須選擇豆類、玉米、胡麻、糜谷等非寄主作物的地塊,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嚴禁與茄科、塊根、塊莖類作物連作,或對茬。輪作還可以造成害蟲越冬產卵和取食條件惡化,有利於減少地下害蟲,達到防蟲的目的。

馬鈴薯的塊莖膨大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的沙壤土種植,沙壤土疏鬆、通透性好,除了適合馬鈴薯生長髮育,薯塊的外形好意外,還可使植株生長的健壯,不宜染病。每年的秋季在前茬作物收穫以後,應儘早進行秋耕。耕地的深度應達到20~25釐米,深耕可將土內地下害蟲的幼蟲翻至土地表面,陽光暴曬使其死亡。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3、種薯處理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無論商品薯還是種薯,最適宜貯藏的空氣相對溼度為85%~90%,有自動換氣的倉庫,相對溼度可保持在95%左右。春季,氣溫上升,在播種前40天左右,應打開貯藏庫門窗,提高存放溫度,增加光照,促進馬鈴薯結束休眠,開始催芽。使種薯體內溫度上升到10℃左右。播種前2~3天開始切芽塊。切塊前,清除黴變和有損傷的種薯。切塊時,為避免傳染,必須嚴格實行切刀消毒。

(1)、種薯切塊

因此,除大力提倡使用脫毒種薯播種以外,實行切刀消毒不容忽視,這也是減輕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常用的消毒劑有84消毒液、酒精、高錳酸鉀等,可根據情況選擇使用。大多數消毒劑需要稀釋,例如酒精的濃度是98%,必須兌水,配製成75%的酒精備用。

薯塊的體積要適宜。過小不利於壯芽,增加染病的可能;過大造成浪費。

通常每塊40克左右,大約20塊800~900克,按照這樣大小切塊即可。切塊時,現將臍部切下不用,檢查有無黃圈或黑臍,如有,必須將整個種薯淘汰,不能使用。健康的種薯先按縱向切開,再按每塊40克左右大小橫向切開,應保證每個切塊上有1~2個芽眼。注意,沒切完一個種薯,應更換切刀消毒一次。

(2)、藥物拌種防治病蟲害

為了保證薯塊刀口儘快癒合,降低浸染病毒的危險,對薯塊必須進行藥物拌種。拌種的藥劑主要有甲基託布津和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可根據情況選擇使用。以甲基託布津為例,10千克乾燥劑滑石粉,配450克甲基託布津藥劑充分混合後,為500千克薯塊拌種。攪拌好的薯種盛入袋中,按5~6層,中間留出30~40釐米間隔,碼放好。繼續催芽、道口癒合,2~3天后即可播種。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4、適時播種防治病蟲害

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是非常重要的,適時播種也是防止馬鈴薯病蟲害的重要的技術措施之一。播種過早,低溫不足,種塊因掩埋時間過長而腐爛;播種過晚,地溫升高,又容易滋生黴菌。所以,各地應該根據本地的氣候條件適時播種。

北方地區一般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當氣溫穩定在10~15℃,地表以下10釐米地溫穩定在7℃左右時,即為當地馬鈴薯適宜播種期

馬鈴薯的種植密度影響馬鈴薯植株的生長。種植過密通風效果差,容易引起病蟲害發生蔓延;種植過稀,影響馬鈴薯的產量。機械化種植馬鈴薯的行距,一般在70~90釐米之間,株距一般為20~25釐米,以每畝3700~4000株為好。密度的控制原則是:“一穴多株,株距要大,一穴單株,株距要小;肥地密植,貧地稀植;早熟品種密植,晚熟品種稀植。”

播種的深度以10~15釐米為好。播種過深,出苗晚,染病的機會加大。在土質黏重和澇窪的地塊,可以適當

淺播,以8~10釐米為好,不容易出現爛種和延長出苗期。

黑痣病、早疫病、晚疫病是馬鈴薯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為了防止這些病害發生,播種時可將低毒嘧菌酯懸浮劑噴灑在種溝內,防治病害發生,播種後用土覆蓋。低毒嘧菌酯懸浮劑的用量是每畝20升水兌40毫升嘧菌酯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5、中耕起壟防治病蟲害

田間雜草是病源、蟲源重要的寄主,必須儘早除草。馬鈴薯播種後一個月,苗即將出土時,結合中耕起壟,清除一次雜草。中耕培土後形成高臺大壟、鬆土層深、培土量大,一次完成鬆土、除草、培土等作業,為馬鈴薯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馬鈴薯膨大期,也是雜草的快速生長期,為了防止病蟲害發生,應進行除草作業。這個時期除草一般用人力,用鐮刀將雜草割除,或用手連根拔除。清除田間的雜草後,還要注意清除田間地頭的雜草。除掉的雜草可留在原地,經日曬迅速乾枯。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6、水分管理防治病蟲害

乾旱容易引起蟲害,合理澆水不僅可以防止蟲害發生,也是提高馬鈴薯產量的重要措施。澆水最好使用噴灌,避免大水漫灌。一定要注意田間積水,溼度過高易導致病害發生。特別是在結蕾期和薯塊膨大期,應澆現蕾水和薯塊膨大水,保證水分供應充足。在收穫前10天應停止澆水

7、藥劑防治病蟲害

對於對大多數害蟲而言,現在還缺乏抗蟲品種,特別是病蟲害發生時,藥劑防治還是唯一有效的措施。為了及時發現疫情,在馬鈴薯的整個生長期中,應經常進行田間巡視,當發現零星病株時,應及時拔除,阻止或延緩病害的蔓延。也可將病根連根挖除,拔除或挖除的病株應帶出田外燒燬或深埋,並在病穴施撒多菌靈等殺菌藥劑消毒然後覆土。

在馬鈴薯的整個生長期,我們應在地塊中設置多個監測點,檢測蚜蟲數量。在每天的巡視中,發現蚜蟲數量明顯增加時,應科學的確定藥品,施藥時間和間隔天數,仔細閱讀農藥說明書,確定藥劑量,充分發揮藥劑的性能。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8、收穫與貯藏期的病蟲害防治

(1)、適時收穫

收穫的時機應在馬鈴薯植株大部分莖葉枯黃,塊莖容易與匍匐莖分離時。這時馬鈴薯完全成熟,表皮長的較厚較硬,不容易被損傷。我們選擇土壤不潮溼,天氣晴朗的日子,開始收穫。

機械化收穫馬鈴薯機械化效率高,大幅度縮短收穫期,可以預防早期霜凍的危害,減少損失。挖掘出土的馬鈴薯,應晾曬2~3小時,減少表皮的水分,使裝袋運輸時不容易損傷馬鈴薯的表皮,日落前及時從田間運走,防止夜間凍傷。

馬鈴薯在貯藏期間,病害也非常多,可以導致爛薯等問題發生,因此,在收穫和貯藏後也應該重視病蟲害的防治。

(2)、入庫準備

入庫前,可利用空地堆放,進一步減少馬鈴薯表皮的水分,降低馬鈴薯體內的溫度。貯存庫在新薯進入前要清掃,清除上年遺留物,對貯藏庫的牆面和地面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劑是84消毒液或高錳酸鉀溶液,按照說明書中的要求兌水稀釋,然後均勻噴灑。

入庫前要嚴格挑選,剔除病薯、爛薯、蟲傷薯、表皮破損薯,嚴格挑選的種薯一定要輕倒輕放,避免薯皮受損,將玩好的馬鈴薯裝入袋中入庫或散裝入庫。

(3)、溫溼度管理

貯藏期間,正確調節倉庫中的溫度和溼度,是防止病害發生最重要的手段。在倉庫下部應有進風口,上部應有出風口和通風設備,並有保持庫內空氣流通的風扇。溫度和溼度過高時,打開出風口和通風設備,進行通風和除溼;溫度和溼度過低時,關閉出風口和通風設備進行保溫。

馬鈴薯貯存量不宜過滿,入庫後的前20天左右,俗稱發汗期,此時莖塊代謝仍然旺盛,傷口癒合快,發熱多,管理上以通風、散熱、降溼為主,應將門窗和通風口打開,使馬鈴薯充分散發水分和熱量。20天以後,進入塊莖休眠期,此時進入到嚴冬,塊莖的呼吸作用降低到微弱狀態,應封閉門窗和通風口。庫內溫度保持在2~4℃,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0%。第二年早春,氣溫轉暖,庫溫回升,塊莖已經度過休眠期,需要重點控制庫溫升高,一般白天不要開窗,夜間適度開窗通風降溼。為了防止塊莖過早萌發,此時溫度不宜過高,庫溫應保持在0~7℃之間

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為最終實現增產、提質、增效打好基礎

以上就是從生產、收穫、貯藏給大家介紹了馬鈴薯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具體措施,各個地區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針對主要防治對象緊抓關鍵措施,按照病蟲兼治,措施綜合的基本原則,做好馬鈴薯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達到產量增長,質量提高、效益增收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