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300本?不如這種方法精讀10本書!普通人的進階快車道

埃隆·馬斯克,被稱為"硅谷鋼鐵俠"。

完成私人公司發射火箭的SpaceX,目前最好的電動汽車特斯拉,網絡支付平臺PayPal。這種世界級,甚至改變世界的公司,馬斯克一口氣就創辦了三家。

除了旺盛的精力,更令人震驚的是,馬斯克到底如何做到如此大跨度的跨界,因為在談論這幾家他親手創建的公司的時候,他儼然是各自領域的專家。

尤其是,造火箭的SpaceX。

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造火箭算得上是最高精尖的技術領域了,馬斯克到底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迅速瞭解這個領域,並且成為一個專家級人才,成功領導並運營這家公司的?

一年讀300本?不如這種方法精讀10本書!普通人的進階快車道

馬斯克給出的回答是讀書,很多人會覺得這是一句敷衍。

不過SpaceX的聯合創始人,同時也是資深航天諮詢師的Jim Cantrell揭開了真相:

“他一直從我這裡借大學的火箭和推進教科書。每當別人問馬斯克究竟是怎麼學習製造火箭的,他都會說是從書上學的,沒錯,真是這樣。他讀了很多這方面的專業書籍,他會一字不差地引用這些書裡面的話,儼然已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其實,從青少年時期,馬斯克就是個閱讀狂人,閱讀量驚人,在他看來,這是學習速度最快的一種方式。

其實,即使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閱讀依然還是一條快速且系統的學習路徑。當然啦,也有前提,那就是你要掌握正確高效的閱讀方法。

不過,這裡有一個悖論,不知道怎麼高效閱讀,所以想找一本講高效閱讀的書,但是因為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所以還是讀不下去……

比如,談起閱讀方法,大家都會推薦《如何閱讀一本書》,堪稱閱讀領域的聖經。

但是,坦白說,這本書並不簡單易讀,對於沒有太多閱讀經驗的人,啃起來並不簡單。所以如果你是初級入門,更適合看一些簡單,輕鬆易讀的閱讀指導書,就比如今天我想說的這本《洋蔥閱讀法》。

一年讀300本?不如這種方法精讀10本書!普通人的進階快車道

這本書的作者,彭小六,其實就是這樣一位通過閱讀,改變命運的人,從一名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程序員,一步步變成如今的國民閱讀教練。

那我們直接來看,到底怎樣搞定【閱讀】這件事。

1、閱讀之前的準備工作

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閱讀之前,我們的準備工作也很重要。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你的目的。

回憶一下,你在閱讀什麼書的時候,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答案是說明書!

無論是什麼產品的說明書,當你閱讀它的時候,一定是帶著目的的,要麼是不知道怎麼用,要麼是不知道咋修,你帶著非常明確的目的去閱讀,往往能馬上找到你想要的東西,效率和效果都非常之好。

我們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原理同樣如此。

如果沒有明確的閱讀目的,只是拿起來隨手翻翻,不僅會讓你覺得這本書索然無味,還會出現放下就忘的情況,根本不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

所以拿起一本書之前,一定要弄清楚,你到底是為什麼要看它!

其次,養成閱讀的習慣。

要想通過閱讀不斷提升自己,不斷進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肯定是不行的,臨時抱佛腳也是不行的,只有養成閱讀的習慣才行。

在《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中,告訴我們要想養成一個習慣,有幾個關鍵點。

一年讀300本?不如這種方法精讀10本書!普通人的進階快車道

一是,在最開始的階段,要儘量降低門檻。

最小化我們的操作難度,舉例來說,要想要成閱讀的習慣,不要一上來就給自己定目標:每天閱讀兩小時,不讀完不能睡覺。

這是很多人會立的flag,但這是錯誤的,因為這會極大地增加你的畏難情緒,提高習慣養成難度。

好的方法是,在開始的一兩週時間裡,你可以規定自己每天只閱讀10分鐘,甚至閱讀3頁就可以了,總之只要你有過這樣的動作就行。

等到你逐漸習慣之後,再來慢慢提升行動門檻,直到達到你最開始設定的那個目標。

其二是,將習慣模式化。

所謂模式化,就是最好規定好一段時間來閱讀,不要今天是早上讀半小時,明天又是晚上讀了半小時。

對於入門級閱讀者來說,最好是固定一段時間來閱讀,選擇一段自己精力充沛的時間,比如早上。

那就每天早上規定好時間,比如七點到八點,一個小時時間,專門用來閱讀,形成條件反射式的模式化操作。

這樣就能快速固化習慣。

2、如何碎片化閱讀

在現在這個時代,談起閱讀,避免不了談論一個衍生話題:碎片化閱讀。

很多人說碎片化閱讀不好,但是,即使我們都說不好,我們也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現代社會,我們的時間不可避免的是被切碎的。

無論是因為社交媒體的存在,還是因為當代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總之我們不可能像學生時代一樣,有著大塊大塊的供自己支配的時間。

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被切碎的,但我們不可能等著環境來適應我們,而是應該調整自己來適應新的環境。

關於碎片化閱讀,很多人之所以反感,原因在於【沒有用】。

如何讓碎片化的閱讀更加有用,有價值?《洋蔥閱讀法》給出了三個步驟:提煉、鏈接和融合。

三個步驟都是圍繞一個關鍵來展開的,那就是【概念】。

一年讀300本?不如這種方法精讀10本書!普通人的進階快車道

畢竟是碎片化的閱讀,我們不可能直接形成體系和框架,只能是提煉出一個個概念。

什麼是【概念】,比如,你想建立關於時間管理的整個體系,那麼所謂的概念就是諸如【四象限法則】【時間顆粒度】這些東西。

概念就好比一塊塊磚,只要有足夠多的磚,我們最終想要的那座房子,就一定能搭成。

提煉之後,剩下的是鏈接和融合。

簡單地說就是將這個概念和自己的經驗相關聯。

你曾經是否遇到過這樣的狀況但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者你曾經在有意無意間使用過這些方法,只是不知道它叫這個名字?

和你的經驗關聯起來,把這個概念變成自己的東西。

一旦變成你自己的東西,你就更容易將它與其它的知識點連接起來,由點到線再到面,形成體系。

別人的東西、書上的知識點,如果不經過鏈接、融合,即使你工工整整抄下來,背下來,你也很難將其內化,還是無法為你所用。

這也是為什麼所謂的碎片化閱讀沒有意義的原因,我們往往只將收藏、保存當作已經學習,而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碎片化學習。

3、主題閱讀

如果想快速建立知識框架和體系,怎麼辦?

那就祭出最強殺招:主題閱讀。

前面我們提到的馬斯克研究火箭領域的閱讀方法,其實就是主題閱讀,一次性找來十幾本甚至幾十本同一領域的書,密集型的閱讀,以此來迅速入門,甚至成長為專家。

具體如何來操作?

小六給出的幾個步驟:

3.1、建立感性認知

首先,在對一個領域進行主題閱讀之前,要對它建立起一個感性的認知。至少要知道這個領域主要講的是什麼,大概會涉及哪幾個大板塊的內容。

這一步比較簡單,一般通過閱讀幾篇相關的公眾號文章就可以了,畢竟不需要太細,也不用太深入。窺到一個全貌就可以了。

3.2、選書

接下來是選書,看似簡單的一步,很多人卻卡在這裡,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每天在網上求書單。

藉助互聯網的發達,現在要想找到一個領域的幾十本好書,不算什麼難事。

比如通過豆瓣,直接搜索主題的關鍵詞就能找到相關的書,最重要的是,通過一本書,你還能找到相關的書,而且有網友的評分,絕大多數情況還是非常靠譜的;

其次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直接搜索xx書單,不過這種要稍作甄別,可能會參差不齊;

另外還可以通過你信得過的大v、牛人,看看他們都在讀什麼,他們都推薦過什麼書。

一年讀300本?不如這種方法精讀10本書!普通人的進階快車道

書搞定之後,就是接下來第三步。

3.3、快速閱讀

選書的過程,難免會被騙或者出現翻車的情況,當然,也不一定是爛書,只是某些書不適合當前的主題而已。

關於快速閱讀,在《王者速讀法》中,有講到具體方法:

先預覽:

預覽的內容包括:封面、腰封、作者介紹、前言、序、目錄、後記,通過這幾個部分了解全書結構、作者意圖,以及這本書重點解決的問題;

再泛讀:

以瀏覽圖片式的閱讀方式來泛讀全書,就好像看圖片一樣,跳過案例、跳過繁雜的論證,重點注意標題、小標題、關鍵詞、標粗標黑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反覆出現的關鍵詞。

通過這樣的快速閱讀,確定出適合當前主題的書。

3.4、建立框架

接下來就是確定框架,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你想通過主題閱讀搞清楚哪些問題?

通常來說,我們的目標領域越具體越細分,我們的框架就更好搭建,打個比方,如果你想了解心理學,就不如,先搞清楚“行為心理學”這一個分支來的具體。

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主題儘量選擇的細分垂直一些。

至於如何搭框架,應該問自己哪些問題?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找一本公認的該領域的經典書籍,直接看目錄。

比如你的主題閱讀領域是【閱讀】,那就直接翻開《如何閱讀一本書》的目錄,你的框架自然就出現了:如何檢視閱讀?如何基礎閱讀?如何分析閱讀?如何主題閱讀?

3.5、填充框架

有了框架之後就簡單了,最後一步就是填充內容了,在所有的書中去尋找你想要的答案。

通過每本書的目錄、標題,快速閱讀鎖定相關的章節,然後精讀,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不過這一步要注意幾點就是,同一個問題,很可能不同的書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你自己來甄別、整合了。

不同的答案是不是互補關係?之所以有不同的答案是不是因為各自的預設條件不同?又或者是不是因為時代的關係,有些答案其實已經證明是錯的了?

總之,通過這一步,整合出你所有問題的答案。

至此,主題閱讀也就完成了!接下來的就是不斷地內化這些內容,直到它們全部變成你自己的知識。

在有些人看來,閱讀就應該是隨手拿起,隨時可以放下的消遣,不應該預設條條框框的方法論。

我也不反對這樣的觀點,不過,如果你是想通過閱讀儘快地提升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現狀、命運,那必然是要採取一些策略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