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客家歷史與文化

紫金縣位於廣東中部,東江中游,原名永安縣。秦漢前屬百越地,秦漢時屬南海郡博羅和龍門兩縣之地。東晉時屬南海郡博羅縣和東官郡興寧縣之地。南北朝至隋唐年間屬梁化郡歸善縣和興寧縣之地。宋、元兩代屬歸善,長樂兩縣之地。明代隆慶三年(1596)割歸善的古名都、寬得都和長樂縣的琴江都而置縣,名曰永安,明清時隸屬惠州府,設三都38約380個村。民國三年(1914)因與福建永安縣同名,遂以永安“八景”名中“紫金春曉”的紫金山而改為紫金縣。民國初屬廣東潮循道管轄,後為廣東第四行政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改都約製為區鄉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1949年5月25日成立紫金縣人民政府,先後屬東江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汕頭專員公署,惠陽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全縣總面積3627平方公里,摺合544萬畝。現全縣劃分為20個鎮397個村(居委會)另有3個國營林場,全縣總計205姓氏。(注一)

紫金縣客家歷史與文化

紫金縣東北毗鄰五華,南與陸豐、海豐、惠東交界、西與惠陽(今惠州)接壤,又與博羅隔江相望,北與河源相連。地標:西起古竹江口村為東經114。38’,東至南嶺蕉嵩115。29’南起上義卷篷北緯為23。10’,北至白溪燕子巖23。46’。縣境東西長,南北狹。最長78.5公里,最狹36公里,縣城距省會廣州市270公里,距深圳市220公里,距河源市69公里。

紫金縣客家歷史與文化

五江之水四馳,南來為秋鄉江,其流最長,西源則神江之水,東則南去琴江,北出則藍口水源。這五江一河,其大者,小水注之甚眾,大者為經,小者為緯,源流見矣。其五江一河乃是紫金母親河也。它孕育著豐富的水文化。

紫金縣客家歷史與文化

紫金縣客家歷史與文化

在縣城的溫屋巷歷經歲月滄桑,古老而深幽,沉澱著深厚的客家文化歷史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