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倫敦的教訓,東京該好好學學了!


自從宣佈奧運延期後,東京的感染確診人數就像安排好的劇本一樣,一天天增多。


看新聞,能把人氣炸了:昨天新增加的143位感染者中,竟然有92人無法確定感染源。也就意味著——除非這些人都是吸入了空氣中的病毒,否則,還有更多的病毒攜帶者正在somewhere out there!


紐約州從確診1名發展到13萬名,只花了一個月。有日本專家站出來說:現在的東京,相當於兩週前的紐約。他這麼說,可能也有點道理——全日本目前累積檢測的數量還不到四萬(包括重複檢測者),發達國家中排名倒數,甚至還沒達到伊朗的一半。這麼低的檢測率,等於說公開的數字根本無法代表實際的疫情。


如果你在東京轉一圈,你一定會以為這只是旅遊淡季的東京——電車依然滿員,社畜們照常通勤上班;超市裡熱熱鬧鬧、人頭湧動,不戴口罩去採購的人也很多;學校雖然都放假,但公園裡娃滿為患,最近還有不少學校照常召開入學儀式。除了遊客少了之外,一切似乎都在照常運行。


紐約、倫敦的教訓,東京該好好學學了!

3月31日的品川站,一如既往


綜合這些信息,我意識到了一個可怕的事情:我們每個在東京的人,很有可能都已經接觸過病毒攜帶者——可能是快遞員、收銀員、公園的孩子。就算你沒接觸過人,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已暴露在病毒中——可能是垃圾桶的蓋子、超市的貨架、自動門的按鈕。更可怕的是,也許沒有任何症狀,但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已經攜帶了病毒


寫這篇文字的目的,不是為了危言聳聽,而是要談一談,在東京的我們,應該怎麼做。我覺得可以先看一下已經實施Lockdown的倫敦的做法。


紐約、倫敦的教訓,東京該好好學學了!


這麼簡單粗暴的3條原則,大家肯定都已經熟知。可我還是要強調一下:


1、出門,僅為了採購食物、健康原因和工作(除非你無法在家辦公);

2、在外面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與任何人間隔2米;

3、到家立刻洗手!


估計帶娃家庭第一條挺難做到,畢竟孩子在家時間太長會把房頂掀開或者把家長逼瘋,倒可以以Health Reason的理由,帶孩子出門放風。不過,請記住我上文說過的,在公園遇到的任何一個孩子都可能身上攜帶家長從電車上傳染來的病毒——如果要帶孩子放風,我建議發動你的想象力,去沒人的地方。


紐約、倫敦的教訓,東京該好好學學了!


另外,因為倫敦、紐約都已經實施了Lockdown,現在所有人都關注著東京,很有可能也會步入後塵。我讀到一篇日本駐紐約記者寫的經歷Lockdown兩週以後,最後悔的三件事,覺得很有啟發性,分享給各位——如果東京真的實施Lockdown,你應該想想要不要吸取她的教訓。


1、沒有采購足夠的蔬菜。


這個我深有體會:屯糧時,大米、麵食等很容易掌握足夠的量,但是蔬菜卻總是買少,一旦耗盡,不得不再去超市補貨。在超市,蔬菜是最容易被人挑挑揀揀,上面很有可能沾染病毒(據說塑料袋上的病毒會存活3天)。建議好好計劃下每日家庭蔬菜的消耗量,一次性購置一週的量,分裝成小袋,一部分冷藏,另一部分冷凍起來長期保存,實現減少採購次數的目的。


2、意想不到的東西會耗盡。


因為最近新聞裡經常說搶衛生紙、搶食品,就會給採購帶來先入為主的觀念,進而忽略了其他東西。一旦長時間不出門的話,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會耗盡,比如:食鹽、洗滌劑、電池、牙線、創可貼等等,需要的時候如果沒有會很鬱悶,等慢遞又等不及,肯定就忍不住出門去便利店買。這位記者的建議是:計劃食物採購的同時,也要檢查下生活常備消耗品的存量,提前備好1個月的量,以減少臨時性的出門。


紐約、倫敦的教訓,東京該好好學學了!


3、應該時刻意識到“自己可能會感染他人”。


這條很日本,我覺得也很適用於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每個人可能都正在想:“我不會感染別人”、“因為我很健康,所以我沒事兒”,這是很自然的想法——我在昨天之前,也是這麼認為。但換個角度思考:那些無意中感染了別人的人,也都是這麼想的。可能每個人對這個事看待的輕重程度不同,所以你覺得無所謂的事可能正在給他人增添麻煩。這可能就是“自肅”的真正含義——如果能做到,不僅僅是素質的表現,同時是一種智慧:我不出門、我離你一米八,不光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你。


在我的讀者中大部分是有娃父母,所以,比起關注日本政府怎麼做,更應該多關注自己怎麼做,才能更好地保護家庭和孩子。


這也是疫情帶給我們的正面力量——現在我知道了哪些東西是應該留在身邊的真正必要品,哪些人需要保持聯繫;在有限的自由裡,做哪些事才能真正感到充實和快樂(寫公眾號肯定是其中之一)。


這種自我成長,才是疫情帶給我們最寶貴的收穫。


紐約、倫敦的教訓,東京該好好學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