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掃 綠色清明

新疆日報

清明節是緬懷先人、悼念逝者的傳統節日。2020年清明節,記者採訪發現,隨著文明祭掃觀念漸入人心,網絡祭掃、代理祭掃、鮮花祭掃等祭掃方式漸漸成為主流。新疆各族群眾以別樣的方式,度過綠色、文明、安全的清明節。

致敬英烈

英烈,是時代精神的折射,是家國情懷的濃縮。

今年清明期間,自治區退役軍人事務廳開展“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推出網上祭掃專題頁面、網上接力祭掃、微博、電視端等平臺,深切緬懷革命先烈。連日來,全區各地以多種形式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廣大黨員幹部、部隊官兵、學生、農牧民等積極參與其中。截至4月4日,網上祭掃獻花人數已達340萬人次,留言量超過32萬條。

3日,家住烏魯木齊市長江路的張軍與兒子一起,通過網絡祭掃頁面,向英烈獻花。

4日清明節當天,全區各地與全國一道舉行哀悼活動,深切悼念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張軍帶著兒子在家參加哀悼活動,向疫情鬥爭犧牲烈士致敬,向罹難同胞默哀。他感慨地說:“英烈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要讓孩子從小接受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雲”端祭掃

“小時候我不開心時,您總給我塞大白兔奶糖,記憶裡父親的味道就是濃郁的奶糖香。您離開十年了,我依然對這種味道感到親切……”網友張女士在網上寫下給已故父親的話。她說,自己在網上發佈了多篇家書,記錄無盡的思念。

今年清明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卻也成為倡導文明祭掃的契機。我區積極倡導以“雲”端祭掃、網絡祭掃的方式來寄託哀思,追念逝者。烏魯木齊市殯葬服務中心積極為群眾搭建線上祭掃平臺,倡導以網絡祭掃、微信祭掃為主,減少現場祭掃。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推出電話預約,工作人員代為獻花、代為祭掃等人性化服務,並受幾位烈士家屬所託,代為宣讀了悼文,提供了代祭服務。

“雲”端祭掃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可和接受。一些家庭通過“雲”端祭掃、開家庭追思會等新方式,向逝去的親人表達綿綿的哀思。“無論是在墓前祭掃,還是在網上祭掃,表達的都是同一種心情。網上祭掃,綠色又環保。”烏魯木齊市民李青說。

倡樹文明

“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抒豪情寄壯志面對群山……”清明節當日,在烏魯木齊市東山生態園,市民劉先生在為父親掃墓時,沒有燒紙,而是播放了京劇。他說,父親是個京劇迷,這次祭掃,他特意錄了幾曲父親愛聽的京劇在墓碑前播放,以此表達對父親的追思。

“往年我們也給先人燒紙,今年我們選擇了鮮花祭奠。”烏魯木齊市民崔梅說,她通過網絡、微信等各種渠道,看了不少祭掃宣傳提示,覺得鮮花祭掃更環保、文明,她的妹妹對此也很贊同。

記者在東山生態園採訪時發現,和以往不同的是,市民祭掃的方式發生了明顯變化,墓區燃放鞭炮的人幾乎沒有,鮮花祭掃已成為公墓祭掃主流,綠色殯葬、人文殯葬為更多的人所熟知和接受。不少市民紛紛表示,祭掃重在心意而不拘泥於形式,更應該樹立厚養薄葬的理念,及時盡孝。

文明、綠色、環保成為2020年清明祭掃的關鍵詞。清明祭掃,改變的是形式,對先輩的尊重和敬仰、對親人的追思和懷念沒有改變。(李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