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古代中國作為亞洲地區當之無愧的天朝上國,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與周邊國家相比較都是處於領先地位,是周邊國家爭相效仿的。

日本作為古代中國的藩屬國也是非常仰慕中國文化。正因如此,很多的中國人非常受日本人敬仰。但是由於歷史的一些原因,有些在當時非常受尊崇的人隨著時間的變化慢慢的被人遺忘。王守仁也是這樣,在明代王陽明深受尊崇,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被日本人奉若神明。但隨著明朝滅亡,滿清文字獄的破壞使得王守仁在中國就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了,但是在日本他依舊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出身書香世家卻勵志保家衛國

王守仁出生在官宦世家,由於別號陽明先生,所以大家又把他叫做王陽明。他的父親是科舉狀元出身,在仕途上他的父親最後做到了南京的吏部尚書。由於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書香門第裡面,使得王陽明從小就受到了儒家文化的薰陶。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在明朝,讀書人是備受尊敬的,他們讀書的目的幾乎全部都是為了能夠考中科舉,只要考中科舉就意味著即使不能當官也能夠得到很多的特權成為明朝最高等的一類人,因此讀書參加科舉考試成了明代人們學習的目標,正是因為這樣科舉考試被譽為國家最要緊的事情,全國上下被充斥著讀書的氛圍,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只要考中科舉這一切都將成為現實。

然而十三歲的王陽明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讀書的目的不單純的是為了科舉成為人上人,更重要的是為了能學到如何做人,學到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聖賢的人。王陽明的時代恰好處於明朝的衰弱時代,當時的明朝國家腐敗,皇帝更是剛愎自負。在這個時代裡發生了一件幾乎使得國家滅亡的大事件,由於皇帝的剛愎自用,使得明朝土木堡之變北方岌岌可危,在此危難之際于謙扛起了國家重任,以文官之身帶領軍隊驅逐了瓦剌人,保住了明朝的國祚,這使得王陽明有了學習的榜樣,此時的王陽明下定決心要學習兵法保家衛國。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文官出身,平定叛亂

在明朝,屬於典型的重文輕武,武將的地位十分的低下。因此,想要保家衛國肯定不能棄筆從戎,反而要通過科舉制度先成為文官以後才有機會去帶兵打仗。正因為這樣王陽明參加了科舉,並且藉助科舉成功入仕。

由於明朝時期是屬於宦官和文官的天下,因此當官以後的王陽明在官場上走的十分的坎坷。但即使是這樣他依舊本心不改。隨著各地盜賊四起,王陽明終於體現出他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以一屆文官帶兵出擊,並且成功擊破盜賊。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不僅如此,在正德皇帝時期,寧王起兵造反,面對來勢洶洶的叛賊,王陽明由於手中沒有兵符,但是他憑藉著自己的威望使得江西境內官吏都十分的服從他,於是他便有了能和寧王掰腕子的機會。由於手上的兵力十分有限,他只能假裝傳檄各地到江西勤王的假象用來迷惑叛軍,使得寧王誤以為平叛大軍已到不敢輕舉妄動。最後,為大軍的集結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王陽明帶領下僅僅只花了35天就結束了寧王叛亂。

創立學說,流傳世界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在父親死後,王陽明按照官場規矩需要守孝三年。在這三年中他受到邀請前往稷山書院進行講學,不久以後他回到浙江紹興創立了陽明書院。也正是因為陽明書院的存在,使得他的學生們開始傳播王學。雖然王陽明在守孝結束後就被調到兩廣去當總督,但是他的弟子們依舊在傳播著他的學說。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陽明學說是作為了儒學的一門學派,雖然本質上沒有離開儒家學說,但是卻明顯受到道家學派的影響,他創立的學說成了明朝中後期影響最大的學說,並且作為主流學說被傳播到周邊國家。其中日本也是在這一時期引入陽明學說。

此人創建陽明學說,國內聲名不顯,在此國被當作神明供奉

隨著陽明學說的流入王陽明的事蹟也被廣為流傳。日本人不僅是在文化政治崇拜著王陽明,把他奉為神明,在軍事上王陽明也被視作祖師爺的人物。甚至於後面日本軍神東鄉八郎更是把王陽明作為自己的偶像崇拜著,他在自己的腰牌上面寫著:“一生低拜王陽明”。從中就可以看出王陽明是多麼的被日本尊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