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中,女子有沒有什麼運動方式?

大宋講書人


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的運動方式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娛樂,而不是強身健體,而且因為出行受限,所以大多是以在家中適合展開的運動為主,有不少更是以和家人互娛互樂為目的。比較常見的有跳繩、鞦韆、踢毽子、棋類等。

跳繩

跳繩是一種很簡單的體育運動方式,只需一根繩子就能展開。在古代,跳繩也叫透索、跳索、跳馬索、繩飛等。因為跳繩器具簡單,場地要求也低,因此很適合足不出戶的古代婦女。在《金瓶梅》裡有一次西門慶晚上回來,就看到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和西門大姐四個人在天井裡跳繩。

鞦韆

鞦韆也是一種很受古代婦女喜歡的運動方式。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每年寒食的時候,宮中就要“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因為盪鞦韆時嬪妃們盪到高處像仙女飄在空中,所以唐玄宗也把這叫做“半仙之戲”。

而蘇軾的《蝶戀花·春景》裡面一句“牆裡鞦韆牆外道”,說的也是古代女子玩鞦韆。古代因為牆內佳人笑而發生的浪漫故事不少。

女子愛盪鞦韆,大概是因為長期悶在家裡,在鞦韆上有一種放鬆的感覺吧。不過玩鞦韆對場地的要求相對高一些,家裡都有個庭院才行。一般小門小戶的就難了。

踢毽子

踢毽子起源於漢代,也是一種對場地要求很簡單的體育運動方式。而且踢毽子可以單人、雙人或多人多種方式進行,因此可以和家人一起娛樂,所以很受女性的歡迎。古詩“三五成群俏小丫,鴻毛成撮腳尖花”,講的就是一群小女孩在玩踢毽子。

棋類

古代女子講究琴棋書畫,這個棋類也是一種體育運動。棋類運動包括圍棋、象棋、雙陸等等,不僅大家閨秀要學下棋,就連勾欄女子為了和客人娛樂,也會學下棋。據說北宋名妓李師師,就是一個圍棋高手。

除了上面這些外,古代還有投壺、打陀螺等室內活動,也適合女性玩樂。所以說,適合古代女性的體育運動還是不少的。


不沉的經遠


在封建社會中,女子有沒有什麼運動方式?

  雖然沒有做過專門的研究——真要研究,也是一項大工程,但感覺應該和朝代有關,社會昌明,思想開放的時代,女子的地位比較高,運動方式與男人應該就沒有太大差別,但禮法森嚴,思想被禁錮的時代,女子的地位比較低,肯定就要大大縮減。

  先說說唐代女子們的運動方式。唐代出了個武則天,女子的地位很高,女子參加各種社交活動,幾乎沒有限制。踏青郊遊,宴集結社,騎馬射箭,打馬球穿胡服,盪鞦韆,蹴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其中打馬球,從唐到宋,直到明朝,一直都是女子們喜歡的運動。盪鞦韆也是,從古到今就都是女子們喜愛的活動之一。明清理學昌盛,女子出門的機會不多了,所以,多侷限於內宅,許多活動,沒什麼機會讓她們參與。

  其他的運動方式嘛,除了和社會有關,還和家庭經濟有關。窮人家的姑娘和媳婦,各種田間勞動,各種家務是必須做的,做女紅,看孩子,廚藝(窮人家也可以用這個詞嘛),除了教育孩子,當然還得侍候老公了。

  有點家底的,有點情趣的,有點資格的,有點能力的,可以寫詩作畫,舞槍弄棒,擺弄擺弄家裡的古董什麼的,相夫教子是她們最大最重要的活動。

  咱們拿《紅樓夢》來說吧,女紅是必做項,身體柔弱如林黛玉,也會有做針線活的時候,雖然被某人抱怨做得慢,但裁剪是得到過賈寶玉誇獎的,做飯之類的事情,是會的,比如薛姨媽,鵝掌就糟得好,可以請客吃飯,她們也會去看戲,姑娘們看書寫詩猜謎,教教人認字作文,除了這些之外,她們也會打牌,小小地賭上幾局,實在是沒什麼活動了,睡個覺吧,也算是一種消耗很低的運動了。


宛如清揚


這要看是什麼時期,什麼朝代的女子了。

先說一下平民,古代的生活更多的時候是要考自給自足。不像今天一樣物質生活如此的豐富,受到制度和交通的影響,古代女人是很少外出的,(除了逃荒),而在宋朝以前一日三餐尚不能滿足,更何況還要準備一家子的穿戴和日常,古代女子不能進學堂,平民女子能認識字餓更是鳳毛麟角。


我們今天過著富足的生活,現代的科技讓我們解放了我們的雙手,讓我們有更多休閒的時間,從事我們喜愛的事情包括運動。而這樣的生活也不過三、四十年的事兒。在我的母親的年代,白天要到地裡幹活,晚上還要做針線活,從頭到腳都是從針線中來的,還有推磨、洗衣服等等很多事情,忙都忙不過來,怎麼還有時間去運動呢?

即使是大家主的女子,地裡活可能不用幹,但一家子的針線活還是要準備的。在整個封建社會里“女紅”都是考察女性合格的校準,大家主的女兒更是如此。



諸如王侯將相這樣的大富大貴的家庭,“女紅”也依然是不能丟的。他們會多一些娛樂,比如在封建社會一直風靡的“投壺”,在南北朝時很多部落都是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女性比較開放,有些貴的女子會騎馬。到了唐朝時貴族之間流行“打馬球”。這些運動只是貴族享有的權利。

更多見解敬請留言,期待您關注和轉發!


葉子寫實


我回答

關於封建社會女子參加什麼運動的問題,在唐朝以前,女子相對於封建社會來說還是比較開放的,比如唐朝、漢朝都有女子蹴鞠運動是很興盛的,在世界足球起源地的《臨淄足球博物館》裡就展示著很多這個時期的史料及圖片。再是還有投壼、馬球、打鞦韆等運動。

但從北宋女子開始裹足以後,女子的身體運動受到束縛,再是儒家"三從四德”等思想的禁錮,姑娘出嫁前基本很少出門,女子的戶外蹴鞠、馬球運動基本銷聲匿跡。至於打鞦韆也就一年清明幾天。女子在深宅學習琴棋書畫就算運動了。

以上所說是指的富裕人家的大家閨秀,至於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平民來說,姑娘出嫁前磨面做飯,織布做衣,結婚後,一切家務,養兒育女,起早貪黑,一輩子忙忙碌碌,還何談什麼運動!


本昌談歷史


封建社會對女子的約束十分嚴格,除了三從四德之外,很多事情是不允許做的,否則就是重罪。不過國家越興盛,女人的地位就越高,女子在女紅、中饋(準備膳食)、琴棋書畫之外的閒暇時間,還是有很多娛樂項目的。


鬥草

鬥草大約興起於魏晉南北朝,分為“武鬥”和“文鬥”。

“武鬥”:比賽雙方先各自採摘具有一定韌性的草,然後相互交叉成"十"字狀並各自用勁拉扯,以不斷者為勝。

“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晏殊 《破陣子》
“文鬥”:女孩們採來百草,以對仗的形式互報草名,誰採的草種多,對仗的水平高,堅持到最後,誰便贏。

藏鉤

藏鉤一般在守歲或者酒宴上使用,下圖是紅樓夢裡藏鉤情景。

玩法如下:參加的人分為兩組,如果人數為偶數,所分的兩組人數相等,互相對峙,如果是奇數,就讓一人當做“飛鳥”,她可以隨意依附這組或那組。遊戲時,一組人暗暗將一小鉤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隻手中,由對方猜在哪人的哪隻手裡,猜中者為勝。

使用的鉤如下圖: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李商隱 《無題》

樗(chū)蒲

樗蒲是漢末年間盛行的一種棋類遊戲,有國外傳入,當時棋子都是用樗木(椿木)做的,故叫做樗蒲。玩法較為複雜,類似於現在用骰子擲出幾點走幾步的棋子,過程中設有前進幾步或後退幾步的關卡,先到達終點者勝利。

雙陸

雙陸也是一種棋類遊戲,分為紅黑雙方。

雙陸的目的是將己方所有棋子越過對方,然後再移離棋盤。遊戲開始時,棋子較為分散,遊戲中可能被對方攻擊或阻擋。由於下一盤棋所需的時間很短,比賽中通常採用計分制,首先獲得一定分數的一方為勝利者


以上是古代女子經常玩耍的集中游戲,這些都不需要耗費多少體力。

當然古代女漢子也是有的,什麼赤膊摔跤、馬球(女子有時候怕危險,一般會騎驢)、蹴鞠(唐朝時較為開放,出現男女混合蹴鞠,但女性多為欣賞性的花球)、盪鞦韆等都不在話下,這些大家也熟悉套路,我就不一一贅述了。

關注歷史,更關注被歷史忽略的角落!


尬聊歷史


歷史上最早的女權主義者應該是劉邦的老婆也就是呂后了,在劉邦去世後,呂后掌權執政,所以在東漢時期,我國就有了女子蹴鞠遊戲,其實和男子並無太大差別,在河南嵩山的中嶽三厥建築物上就有各種女子蹴鞠的圖案,不僅如此還有跑步、投擲、攀登、打獵等運動項目,這都是因為呂后時期,女性社會地位上升的緣故。

到了唐朝時期,我們都知道有一位女帝出現,也是將女性的地位抬的很高,這位女帝就是武則天,其實通過歷史我們也能看出,越是一些興盛的朝代,女性的社會地位都普遍較高,戶外的活動項目也就越多,在武則天年輕的時候,就經常陪唐太宗打球,唐朝時期比較流行馬球,也叫做“擊鞠”。

在唐朝還有一種非常流行的投擲遊戲叫做投壺,這也是女性的一種禮儀,最早出現是在戰國時期,不過直到唐朝才將它發揚光大,投壺的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將弓箭投到制定距離外的壺中,根據投中的數量來計算勝負,一般輸的人都要罰酒,無論是馬球還是投壺也好,都能起到健身的作用,特別是女性運動和男性不同,要求技巧性高一些,所以在唐朝時期,女性運動也發展成了一種表演。

所以總的來說的話,在中國古代的女性,除了女紅、中饋以外的閒暇時間,大部分還是以琴棋書畫來當做娛樂,還有一些已經失傳的室內運動,比如鬥草、藏鉤、雙陸等等,而室外的運動就更多了,也相對要激烈很多,比如鞦韆、投壺、相撲、馬球、蹴鞠等等,中國古人玩體育也有著非常鮮明的東方文化特徵,這些運動項目也流露出古人的聰明才智。




老張看世界666


千萬不要讓女人閒著,這是無數學者、教授、專家最終結論,因為女人閒著將會發生超級恐怖的事情,女人一閒著,就將會對我們人類的發展進程撕逼、對噴、挑刺、作秀很感興趣,甚至還動不動給你成為“綠帽俠”的機會,為此,我國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後繼,為了不讓女人閒著,研究了N種運動,供女人打發時間所用。

第一種古代女子運動“蹴鞠”,蹴鞠,大部分人認為蹴鞠就是現代社會足球的原型,蹴就是用腳踢,鞠就是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此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

當然了,鑑於中國足球“屎”一樣爛的足球地位,其實我是不願意提到足球的,但是現實的情況就是,玩的溜的,往往都不是發明者,這是很尷尬事情,想想我們大天朝堂堂十四億人口,卻就找不到十一個人踢球,就會讓我們無比難受,其實我們踢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早在戰國時期漢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遊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而女子蹴鞠遊戲要到東漢時期才開始萌芽,公元123年,始建於河南登封嵩山的中嶽三厥建築物上就繪有女子蹴鞠的各種畫像。河南南陽漢畫像石中,有三塊“女子蹴鞠”畫像石,畫面中的女子形象,為高髻,舒長袖,姿態瀟灑,栩栩如生。到了唐朝、有詩人曾經作賦《內人踢球賦》,簡單翻譯過來就是女子踢球記敘文。該篇文章很好的敘述了當時女子踢球的瘋狂模樣,“雷聲婉轉,進退有據”,可謂技巧高超。到了宋代,從皇宮貴族到平民百姓無不熱愛這項體育運動,因此女子蹴鞠更是興盛,宮廷還建立了專門的女子蹴鞠隊,宋末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記載,女隊員們“衣四色,繡羅寬衫,系錦帶,踢繡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到了明清時期,女子開始盛行裹足,限制了女子參與球類運動,因此踢毽子成了女子運動的新寵。可見,足球是我國古代就開始流行的體育遊戲,而面對中國足球無能的尷尬遭遇,其實源於清朝。

第二種古代女子運動——投壺。投壺原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宴請賓客時的禮儀之一就是請客人射箭。那時,成年男子不會射箭被視為恥辱,主人請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辭的。後來,有的客人確實不會射箭,就用以箭擲入酒壺代替。秦漢以後,這種遊戲在士大夫階層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飲,必有“雅歌投壺”的節目助興,其規則也逐漸豐富和完備。宋代以後,投壺逐漸衰落下去,僅斷續地在士大夫中進行。宋代司馬光曾著有《投壺新格》一書,詳細記載了壺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計分方法。有“有初”(第一箭入壺者)、“連中”(第二箭連中)、“貫耳”(投入壺耳者)、“散箭”(第一箭不入壺,第二箭起投入者)、“全壺”(箭箭都中者)、“有終”(末箭入壺者)、“驍箭”(投入壺中之箭反躍出來,接著又投入中者)等。投壺在貴族女子中也廣為流行,《鏡花緣》中百美遊園時,就曾玩兒過投壺遊戲。

第三種古代女子運動——盪鞦韆。盪鞦韆不僅是現在女孩子很喜歡玩的一項休閒運動,在古代,也是女子很重要的休閒娛樂運動。傳說鞦韆是由春秋時北方的山戎所創,最初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鞦韆傳入中原,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盪鞦韆是寒食節時的習俗,《天寶遺事》中說“宮中至寒食節,築鞦韆嬉笑為樂,帝常呼為半仙之戲”。盪鞦韆時,女子衣袂飄飄於半空之中,就像乘風飛舞的仙子,給人一種空靈瀟灑的淋漓之美,因此鞦韆佳人也成為文人詩詞中常見的美好意象。宋代蘇軾的《蝶戀花》:“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李清照的《點絳唇》中也描寫:“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可見盪鞦韆受女性喜愛的程度。

第四種古代女子運動——女子相撲。相撲古稱角觚,與摔跤類似。古代的女子相撲最遲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晉人虞溥在《江表傳》中描寫了東吳皇帝孫皓,命令宮女頭戴貴重的首飾和假髮髻作相撲表演以取樂的情形。到了宋代,女子相撲成為民間藝人謀生的手段。歷史上,宋朝女撲的場面絕對是火辣辣的。首先,參與的女子選手,名字叫得都響亮得很,什麼"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這些藝名想想都是叫好又叫座,放在今天絕對會成為網紅;不過最招引人的亮點還是選手們的衣著,據稱袒胸露懷是該項活動的一個遊戲規則,很難想象溫文爾雅的宋朝人竟然會制定了這麼一個不文雅的遊戲規則,難怪宋朝皇帝宋仁宗趙禎還偷偷跑去看,還好是被道德衛士司馬光給拉住了。

司馬光在《論上元會婦女相撲狀》中說:“今月十八日,聖駕御宣德門,召諸色藝人,令各進技藝,賜與銀絹,內有女人相撲,亦被賞賚。”他認為“今上有天子之尊,下有萬民之眾,后妃侍傍,命婦縱觀而使婦人裸戲於前,殆非所以隆禮法示四方也”。因此要求皇帝頒發法令“嚴加禁約,今後婦人不得於街市以此聚眾為戲”。此後,女子相撲式微,逐步消失了。

可見為了讓女子有事可做,老祖宗實在是費煞苦心啊!在這裡,實在要對老祖宗們說上一句,為了讓社會安定繁榮,你們辛苦了!


歷史直男A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女性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很多男性可以做的事情,女生根本沒有資格,就比如運動,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蹴鞠這項運動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和現如今的足球運動很相似,一開始只是中國民間的娛樂活動,在物質匱乏年代,那些人可不像現在有手機、電腦可以消遣娛樂,只有通過這些最傳統的運動項目來打發時間,但在當時,女性是不可以參與這種運動的,她們日常的運動也就是在家洗衣服做飯帶孩子了,不過在我國曆史上也出現過幾次女權時期,都是由於當時的掌權者是女性,所以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水漲船高,在這些時期女性也可以參加運動項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女權時期的女性都是怎麼運動的吧!

歷史上最早的女權主義者應該是劉邦的老婆也就是呂后了,在劉邦去世後,呂后掌權執政,所以在東漢時期,我國就有了女子蹴鞠遊戲,其實和男子並無太大差別,在河南嵩山的中嶽三厥建築物上就有各種女子蹴鞠的圖案,不僅如此還有跑步、投擲、攀登、打獵等運動項目,這都是因為呂后時期,女性社會地位上升的緣故。

到了唐朝時期,我們都知道有一位女帝出現,也是將女性的地位抬的很高,這位女帝就是武則天,其實通過歷史我們也能看出,越是一些興盛的朝代,女性的社會地位都普遍較高,戶外的活動項目也就越多,在武則天年輕的時候,就經常陪唐太宗打球,唐朝時期比較流行馬球,也叫做“擊鞠”。

在唐朝還有一種非常流行的投擲遊戲叫做投壺,這也是女性的一種禮儀,最早出現是在戰國時期,不過直到唐朝才將它發揚光大,投壺的遊戲規則很簡單,就是將弓箭投到制定距離外的壺中,根據投中的數量來計算勝負,一般輸的人都要罰酒,無論是馬球還是投壺也好,都能起到健身的作用,特別是女性運動和男性不同,要求技巧性高一些,所以在唐朝時期,女性運動也發展成了一種表演。

到了宋朝時期,女子的運動就更多了,甚至連女子摔跤都出現了,甚至還當成了節目表演給皇帝及後宮娘娘們看,在當年摔跤其實就叫相撲,而且就算是女子摔跤也是裸露著上身,不過這些女子摔跤手並不是主力軍,而是作為開場前的熱身,活躍氣氛用的,等到觀眾多了之後,才開始正式的男性比賽,不過後來女性相撲運動被一位大臣取消了,他覺得這樣有傷風化,特別是皇帝帶頭看很不雅觀,這位大臣就是非常有名的司馬光,而這項運動也流傳到了日本,至今還有比賽。

到了明朝時期又開始流行馬戲,叫做“走驃騎”,也稱“走解”,原本是皇宮裡的表演,後來到了民間,輔助表演的特技演員們就變成了女性,在馬上表演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一會站在馬頭上,一會又鑽到馬肚子下,和現在的雜技表演有些相似之處,不過在民間逐漸發展成了賭博性質,影響惡劣,最後被皇帝下令嚴查,這些走解的演員都被抓起來問斬了。

到了清朝的時候,大部分女子的運動也都流行,蹴鞠、投壺等等也流傳下來,而清朝獨有的就是“冰嬉”,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溜冰,乾隆皇帝曾經就說過“冰嬉是國之所重”,可想而知當時溜冰有多麼流行了,而且皇家每年還會舉辦溜冰比賽,後宮裡的嬪妃和格格們都會來參加,除此之外,因為清朝皇室都是滿族人,所以騎馬也是很多滿族女性的最愛,這也是因為少數民族特有的愛好。

所以總的來說的話,在中國古代的女性,除了女紅、中饋以外的閒暇時間,大部分還是以琴棋書畫來當做娛樂,還有一些已經失傳的室內運動,比如鬥草、藏鉤、雙陸等等,而室外的運動就更多了,也相對要激烈很多,比如鞦韆、投壺、相撲、馬球、蹴鞠等等,中國古人玩體育也有著非常鮮明的東方文化特徵,這些運動項目也流露出古人門店聰明才智。

純手碼原創,更多歷史文章,歡迎關注“孟煩了的歷史”,專注歷史解析,領略古人智慧


孟煩了的歷史


這個可以從古代詩詞歌賦中找到一些記載。尤其是唐代,疆域遼闊,國富民強,社會相對穩定,經濟文化高度繁榮,很多詩歌都以體育活動為創作題材,特別是女子體育活動,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唐代的女子體育活動最為興盛,更是大放異彩。

首先是球類運動,包括蹴鞠,擊鞠,步打球,綵球戲等。唐朝詩人王建在《宮詞》中有“寒室內人長白打,庫中先散金與錢”的句子,形象的描繪了宮女在寒食清明節參與蹴鞠活動並得到賞錢的情形。蹴鞠在民間也十分普及,唐人康駢在《劇談錄》中描述了一個故事,說的是衙役王超因故路過長安城一個街道時,看見有幾個青年軍人在玩蹴鞠,將球踢到了人群中,剛好人群中有一十七八歲的女子,接過球就是一腳,球頓時騰地飛起四五丈高 ,引得路人都來觀看。可見,蹴鞠在當時已經非常盛行。

擊鞠即為馬球運動,在唐代也十分流行。張籍《寒食內宴二首》“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和凝《宮詞百首》“兩番供奉打球時,鸞鳳分廂錦繡衣”等詩句反映了宮女們進行馬球比賽的盛況。

除了球類運動,還有一些節日活動也十分盛行。比如鞦韆,拔河,踏青,龍舟,登高等等。《開元天寶遺事》中記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劉禹錫的《同樂天和微之春秋》中“鞦韆爭次第,牽拽彩繩斜”的描寫,活靈活現地勾勒出少女們盪鞦韆的情景;王維《寒食城東即事》一詩中有“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之句,說明了當時盪鞦韆的技藝之高。杜甫的《清明二首》中認為:“萬里鞦韆習俗同”,可見當時盪鞦韆這項活動已相當普及。

此外,在唐代,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遊樂風氣濃郁。在眾多休閒娛樂活動中,諸如圍棋、舞蹈、雜技等活動在唐代的詩歌中多有描繪。劉言史《觀繩技》中“重肩接立三四層,著履背行仍應節。危機險勢無不有,倒掛纖腰學垂柳”,劉晏《詠王大娘戴竿》中“樓前百戲競爭新,唯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分別描述了繩技、戴竿這些驚險的雜技活動。  


史事拾趣


唐朝,歷史長河中文化積澱最為深厚的一個時期,他是詩詞歌賦的巔峰時代,同時也是封建社會中的盛世。一個朝代中,百姓的生活往往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繁榮興衰。同樣,在唐朝,女子們平時的娛樂活動也反映一個朝代的文明。那麼,在這樣一個開明盛世之中,女子的主要娛樂方式是什麼呢?

第一種,舞蹈戲曲

據歷史記載,唐玄宗有一次在木蘭殿之中與諸王共飲,此次宴會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有人提議傳上歌舞以助酒性。這時,一個貴妃趁醉起舞,舞姿婀娜,美輪美奐,眾人驚詫於此舞,尚未反應過來之時,貴妃已經舞完退下。這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羽衣霓裳》舞。

同樣讓人們感到歎為觀止的舞還有唐朝的公孫大娘。公孫大娘曾經被稱為唐宮的第一舞人。許多人都以一生之中能夠看上一次公孫孃的舞為榮。

相傳,吳國有一著名的書法家名叫張旭,在未成名之前,曾有幸看到了公孫孃的舞蹈,頓時頗有感觸,在讚歎舞姿之美妙的同時,從公孫孃的舞蹈動作之中受到啟發,融會貫通,應用於書法之上,最終,稱為一代狂草大家。

在這樣的風氣影響下,生活在唐朝的女子們生活並不無趣,上到帝王貴胄,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家中女子閒暇之餘都會熟悉舞曲。同時,唐朝的詩歌盛行,人們以詩為舞,以舞為詩。從而唐朝的詩文化與舞文化在此期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也是一個盛世的體現。

第二種,賞花

古代的帝都繁華,民間清秀。奇山麗水之處數不勝數。古代的女子在閒暇之餘並不是像我們在電視劇中所看到的那樣,整日在閨房之中感嘆。她們同樣會結伴成群的出門賞花。

有的會把自己喜歡的花朵摘下來,戴在頭上。更顯得嬌豔欲滴。人處在花中,花處在人群,此情此景,也是美不勝收。

第三種,騎馬打球

很多人會詫異,騎馬打球不應該是古代男子的娛樂項目嗎?其實也不盡然,尤其是在唐朝這個時期,君主開明,社會風氣良好。女子也會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當然,這種情況出現在那種富家小姐們的身上較多,畢竟,窮人平時哪有這樣的機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