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條線索,講清《孫子兵法》核心思想


四條線索,講清《孫子兵法》核心思想

按照《史記》的記載,《孫子兵法》誕生於春秋末期,想要理解《孫子兵法》原義,有必要充分了解當時的歷史和相關背景,比如兵器狀況、兵役制度和主要作戰樣式等情況,才能摸清孫武子寫這部六千言的兵法要解決什麼問題。

根據司馬遷的描述,如果孫武子這部兵書沒有獨特的地方,只是現在人們理解的作戰原則、思維方式,應該不足以打動吳王闔閭這個好戰又善戰的諸侯王,是什麼讓闔閭感興趣?我們試著分析一下。

一、孫武給吳王講兵獨特之處在哪裡?

吳王闔閭對孫武子的認可點,有兩條線索值得思考:

線索一:《尉繚子·制談第三》說明了什麼?

《尉繚子·制談第三》曰:

有提九萬之眾,而天下莫能當者,誰?曰:“桓公也。”

有提七萬之眾(魏武卒),而天下莫敢當者,誰?曰:“吳起也。”

有提三萬之眾,而天下莫敢當者,誰?曰:“武子也。”

這裡的“武子”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他協助吳王闔閭組建了三萬精兵,橫掃楚國,攻入楚國都城鄴都,為吳國稱霸奠定了軍事制度、制陣、訓練方法等方面的基礎。

“三萬之眾”的說法,其實在《孫子兵法》中也有體現:

虛實篇曰:越人之兵雖多,亦奚易於勝負哉?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

行軍篇曰:並非多益,惟無武進,足以併力、料敵、取人而已。

這充分體現了孫武子的精兵思想,他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於戰鬥力足夠強大,在於戰場上因敵而變的指揮,一方面通過分合為變,以分散敵人的兵力,而自己則“並敵一向”;另一方面通過集中兵力,準確掌握對方動態,加強內部團隊的凝聚力、協同力而戰勝對方。

提出精兵思想與當時的兵制有關,到了春秋時期,由於戰爭頻次增多,先是繼承了由齊桓公時期開創的帶有世兵性質的改革,即把“國人”中適合服兵役的武士,單獨劃分一個階層,與其他人員分區居住,專服兵役,世代相傳;而且他們不參加勞動,專食田祿。

後又把徵兵範圍擴大到“庶人”或“野人”階層,即城裡、城外的勞動者,既包含手工藝者,也包括種田的農民。

形成了一種“世兵制與民君制”相結合的諸侯國常備軍制度。

實際上,周朝已經建立的常備軍制度,但當時在營的人數並不多,專職的人數量也有限。而到了春秋時期,這種世兵制,劃專區管理,不參加勞動,在營人員主要工作是訓練,不在營人員也有時間和精力研究戰術、戰法等作戰技術,士卒、官吏、將軍之間的隸屬關係明確、固定、熟悉,便於管理和領導,有利於戰鬥力的形成和提高。

既然常備軍已經存在,如何打造一支“天下莫敢當”的精兵呢?或者說,如何讓一定數量的常備軍具有強大的戰鬥力呢?

線索二:吳王闔閭為什麼讓孫武訓練女兵?

《史記》記載,孫武在伍子胥的強烈推薦下,吳王闔閭閱讀了兵書十三篇,又面見了孫武,進行一番現場“問對式”的考核之後,貌似闔閭並沒有完全信任孫武,而是讓他訓練後宮女子,他經過一番努力,將這些女子訓練成軍後,吳王闔閭才封他為將。

這種考驗說明什麼?

我們大膽推測一下,孫武子兵書十三篇所講,或說在與吳王闔閭對問中他所闡述的內容一定與這訓練後宮女子有一定關聯,什麼關聯呢?應該是類似於【如何用平凡的人訓練出不平凡的戰鬥力】或者【如何將現有常備軍訓練成極具戰鬥力的軍隊】這類課題,因為將女子訓練成軍,尤其是後宮女子,具有一定難度,與這類課題有一定相關性,故吳王用此考驗他。

二、《孫子兵法》展示給吳王闔閭的是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孫子兵法》中有兩條主要線索可供我們參考。

1、線索一:“五事七計”小細節。

五事,一般認為是構建國防的基本要素,或作戰力量、戰鬥力要素的基本內容。

七計,被認為是五事的細化,我認為是一個組織能力的具體體現,但也必然與五事有著密切關聯,因為“七計”的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賞罰孰明,就是“五事”中的道、天、地、將、法。多出來的“兵眾孰強”、“士卒孰練”是什麼呢?

大概就是孫武子打動吳王闔閭將其有限的常備軍構建強大戰鬥力的核心要素吧!

怎麼理解“兵眾孰強、士卒孰練”?

兵,這裡指武器裝備,是戰鬥力生成的核心要素,無論是冷兵器時代、熱兵器時代、機械化時代、信息化時代,武器裝備技術的變革與發展都直接影響著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變化。

在春秋時期,合金冶煉技術得到一定的發展,兵器也有了新樣式,那時已經出現了弩機、戟的新型兵器,其效能較戈、矛等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這在《孫子兵法》中也有所體現,“兵勢篇”曰:勢如彍弩,節如發機。體現的就是這種新式武器的威力與孫武子思考的其應用延展。

眾,指士卒。

所謂的“兵眾孰強”可以理解為“人與武器”的結合程度,要想人和武器之間完美結合,所必須做的就是訓練。

故有了“士卒孰練”,只有強化訓練這些新式武器的使用,提高其使用的熟練度和技能,只有強化訓練其戰術、陣形,才能在戰場上協同一致,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2、線索二:制陣之法。

春秋時期,已經形成了以車兵為主,步兵為輔的成熟作戰樣式,這點在《孫子兵法》中也有體現。

“作戰篇”先說: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

又說:故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無論從物資準備上,還是戰場繳獲上都體現了“車兵”這個兵種,足以說明這是當時的主流兵種。

這個時期,以車兵為主力兵種,並實現成熟的車步協同的作戰方式,而且採用了方陣或圓陣為主的作戰隊形,後來又發展出了十種陣形,戰國時孫臏的戰法中就講了“十陣”。

從《孫子兵法》軍形篇的制陣方法看,陣形的變化主要基於“戰地”,以實現軍陣內車兵與步兵有效配置和協同作戰,形成了兵器與人的優化配置,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兵器、兵種的效能和戰場機動性。

某種意義上講,《孫子兵法》在當時成熟車陣的基礎上,更多體現了其機動性、靈活性的戰場指揮,這主要體現在“兵勢篇”,既有戰陣運作的基本要素,即分數、形名、奇正、虛實,也有造勢之法,還有用勢之效。

“七計”中之所以在“法”這個層面講了“法令孰行”之紀律,“賞罰孰明”之激勵,都與實現軍陣最大效能有關,因為要想讓軍陣在戰場上將人與武器協同發揮到最佳狀態,戰場指揮、戰場紀律、士卒士氣都至關重要,可以說,這是戰鬥力生成與轉化的核心環節。

沒有紀律、士氣的軍隊就是“烏合之眾”。

離開對這種背景的瞭解,今天則無法準確理解《孫子兵法》思想,尤其是“軍形篇”的制形方法,孫武子在這裡要解決的是兵種之間基於戰地地形優化配置,人與武器配合而最大效能提高戰鬥力的問題,即“兵眾孰強、士卒孰練”的本質內涵。

可見,時代背景的武器、主力兵種、作戰樣式這些戰鬥力要素,決定了當時戰鬥力生成的主要模式,孫武子獻上兵法十三篇被吳王闔閭所認可,更多是看到這十三篇可以將吳國現有戰鬥力要素轉化成更高的戰鬥力。

尤其是當時吳國地盤和人口並不佔優勢,故孫武子這種【精兵+兵眾+訓練+陣法】的高效軍隊戰鬥力生成方式與吳國現狀比較契合,故而任其為將。

本文生成,受汪翔、霍得森、劉雪濤三位老師2012年所撰《論三代至春秋車陣時代戰鬥力生成模式的發展》論文啟發很大,兵制、武器、作戰樣式背景內容多采用此於論文;結合《孫子兵法》內容為本人隨想,特此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