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如果要建設省雙一流高校,哪些省屬高校有可能?

xhide


建校90年來,安徽大學為國家和地方輸送了約30萬名畢業生,成為省內畢業生人數最多、分佈最廣、影響力突出的高校。

  日前,安徽大學正式啟動“雙一流”基本建設項目。作為我省唯一一所國家“雙一流”建設的省屬高校,安徽大學近年來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服務地方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

  9月11日,安徽大學2018級新生肖靜薇欣喜地從校園網看到,在剛公佈的基礎學科試驗班名單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基礎學科試驗班是該校在本科教育中的一項改革創新。 2011年,安大成立文典學院,作為實施本科層次“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試驗培養計劃”的單位。其中設立“人文科學試驗班”和“理科試驗班”,從本科新生中選拔出有志於未來從事基礎及其相關學科學術研究的學生予以培養。自此項改革實施以來,每年學生報名都很踴躍,僅今年就共有1200名新生報名,最終選拔出“人文科學試驗班”學生30人,“理科試驗班”學生50人。安大校長匡光力表示:“安徽大學作為一所有著90年辦學歷史的綜合性大學,具有多學科優勢。我們正在踐行構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於研的人才培養機制,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富於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和國際視野,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目前,安大已形成本科人才分層分類培養模式。除了文典學院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從2011年起,安徽大學還啟動卓越本科生的培養計劃,培養專業領軍人才;2017年建設互聯網學院,實施“互聯網+”人才培養戰略。安大學生通過創新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等開展創新實驗項目,在國內外機器人足球賽、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等比賽中都取得優異成績,學生培養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學校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創業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注重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培育出基礎學科專業拔尖人才、應用學科專業創新型研究人才、應用型卓越人才、複合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等多類型人才。據統計,建校90年來,安大已為國家和地方輸送了約30萬名畢業生,其中不少已成為學界領軍人物、業界管理骨幹、黨政部門領導。用人單位對該校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滿意度在90%以上,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滿意度在92%以上。安大已成為省內畢業生人數最多、分佈最廣、影響力突出的高校。

  瞄準“雙一流”標準,發掘人文、自然科研特色

  2017年9月,由安大八個理工科學院共建的安徽大學物質科學與信息技術研究院成立,在首任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的帶領下,將主要科研力量瞄準材料科學與信息技術這一世界前沿科學。作為“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安大學科建設一直高標定位,特色鮮明。

  徽學是我國地域文化的三大顯學之一,是中國文化的一顆明珠。早在1999年,安徽大學建立徽學研究中心。作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15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之一,近20年來,徽學研究中心在徽州社會經濟史研究、徽州文書文獻研究和服務安徽文化強省建設等方面貢獻突出,被媒體譽為安徽的文化名片。當前,圍繞現代科技與徽文化的融合和保護,安大又成功申報了“徽文化傳播智能交互技術集成與應用示範”“徽州牌坊的保護修復與數字化展示研究”等項目,讓傳統徽文化在新時代繼續枝繁葉茂。

  2016年,該校教授黃德寬領銜的團隊,成功清理、還原、解析出一批珍貴的戰國時期竹簡,在學界引起轟動。這批揭秘後的竹簡內容涉及經學、史學、哲學、文學和語言文字學等領域,是繼上海博物館、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之後,先秦珍稀文獻的又一次重大發現。在國防軍事、公共安全等領域,安大的光電感測技術在國內領先。該校“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目前已將光電感測技術進一步向深海、深地和深空領域拓展。

  據統計,“十二五”以來,安徽大學共獲批“激光多普勒深海熱流速測量系統研製及應用”等國家重點項目3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9項,平均立項率位於省屬高校首位。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數和授權專利數逐年增長。

  近年來,安大一手推進人才培養和師資隊伍的國際化建設;一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不僅有力提升了學校的教育對外開放水平,還為國家外交和安徽對外開放作出積極貢獻。目前,安徽大學在海外建有智利聖托馬斯大學孔子學院、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大學孔子學院、阿塞拜疆巴庫大學國立孔子學院3個孔子學院;分別與波蘭、俄羅斯、法國、韓國、墨西哥、日本的友好學校設立7所“中國中心”,將更多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中俄‘長江-伏爾加河’青年論壇”等多項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活動,也相繼在安大舉辦。

  發揮綜合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提升服務地方能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是地方性大學身兼的職責。作為安徽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高校、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安大多年來把辦學和服務地方緊密結合。

  自2009年安徽大學與懷寧縣人民政府簽訂第一個共建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協議以來,安徽大學每年都會選派部分研究生到學校與地方政府、大中型企業等共建的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進行培養,涉及應用經濟、社會、科技、管理等多個學科。研究生們活躍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一線,調查研究、服務奉獻於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這種與地方政府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模式,得到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肯定,並被總結為“安大模式”向全國推廣。

  今年3月,農業生態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在安大落戶,這也是我省今年唯一一個依託高校獲批的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在這個國家級的產學研平臺上,農業和生態大數據得以收集並分析、應用技術被研究與推廣。依託該中心,安大還建立起全省共享性農村綜合資源數據倉庫,其中安徽省專項數據庫5個,搭建應用服務系統8套,發佈全省農業農村大數據藍皮書和調研報告,相關研究成果在省農委、省林業廳等相關部門開展應用,並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目前,安大已與省內16個市簽訂了多層次的校市合作協議,與50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與600多家企業保持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關係,為國家特別是安徽省地方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已經成為我省研究與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重要基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