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濂原創)吃苦


(艾濂原創)吃苦


有人說:“吃過大苦的人,往往沉默寡言”。

確乎如此,吃過大苦的人,曾經耐力、體力和意志的挑戰都達到了極限。

過去的經歷,如潮水般湧上心頭。想起暗夜裡獨自的哭泣,絕望到肝疼的無解。

此生之苦之悲,莫過於那時候。

少年時期讀書,步行三十華里才能到達縣城唯一的重點中學。

他從小學業優異,但家境貧寒,吃盡了苦頭看夠了世態炎涼。

於是,村子裡通往縣城的這條土路,他一走走了好多年。

他立志成才不怕吃苦,起五更睡三更勤學好問,從窮鄉僻壤考到了省城的大學。

那些年他獨自一人咬牙堅持了下來,沒有和他同學的夥伴。

秋冬天氣,晝短夜長。天烏泱泱黑了下來,週末放學回家拿乾糧,緊趕慢趕天昏地暗。

為了早點到家,他要從鄰村經過一個不深的溝壑,這是唯一的一條捷徑。

那時候屬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偏遠的鄉村偶爾還有野狼出沒,他的父親掐著點,站在村口的大磨盤旁邊等他。

只等得他在溝那邊亮一嗓子,這邊的父親揚聲應合,他提著一根防身的木棍,迅速衝入溝底又跑上了山坡,父子匯合把家還。

我聽著這樣的故事長大,每到這個情節都覺得駭人聽聞、驚心動魄,直到親手摸摸他在才覺得安心。

他在貧苦的青少年時期,揹著粗糙的乾糧,腳步丈量著故鄉的土地。出走時候是少年,轉身已是風燭殘年。

還好,他年年不忘回來看一看,他的父老鄉親和長眠地下的祖先。

少年時吃過大苦,他終生沉默寡言。他把鄉村土路上一走就是半天,獨自思考的習慣保持到久遠。

“沉默是金”,金子會發光。他告誡我的話,我永遠牢記:“有意義的話多說,沒意義的話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