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你所謂的“經驗”和“優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機”

有感而發,感從“評論”中來。在刷信息的時候看到自己發的一個視頻被某一個網友評論了,語氣中充滿了一種“不屑”和“優越感”。是因為我之前發的一個上海迪士尼“飛躍地平線”的視頻。

不要讓你所謂的“經驗”和“優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機”

該網友的評論

這是2016年迪士尼樂園開園,我們收到33俱樂部邀請去參加VIP體驗的時候拍攝的——對,就是那個後來引起熱議說有多花錢的人插隊的VIP項目。那是很多人第一次體驗“飛躍地平線”,這個項目帶來的體驗相當震撼,後面也被證實了它的確是上海迪士尼的王牌項目。

就是這樣的一個視頻,因為有我幾個朋友的驚歎聲,被戴上了一個“這輩子也就去一次迪士尼了”這樣的評價。那我們就從這種“優越感”來入手,聊點什麼吧。


不要讓旅行中的快樂,成為成長的“代價”

有人說,成長——就是一個快樂越來越少的過程。我相信這位評論的網友一定是個有“閱歷”的人。

不要讓你所謂的“經驗”和“優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機”

學生時代的快樂

我想大家都很有體會。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我也拼命地回想三十多年的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候。我想起了童年放學走在回家的路上去吃5毛錢的“花臉兒”雪糕、想起在家後面的空地上突然看到的蝴蝶、想起了中學時候打籃球投進三分,女生的歡呼。突然發現,很多關於“快樂”記憶都是停留在學生時代,而自從畢業進入社會開始工作,這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就開始越來越少,慢慢不見了。


我記得因為剛開始做旅遊,做的是郵輪行業,2014年公主郵輪進入中國開始運營日韓航線,因為被邀請參觀航線和後面帶客戶的關係,我一年去了4次韓國首爾的景福宮。而且是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去了一次。感受也從第一次的好奇、欣喜,到第四次的平淡無奇,我走在隊伍的最後面,百無聊賴的連拍照都不想。

不要讓你所謂的“經驗”和“優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機”

韓國景福宮

同行導遊發現我完全沒在聽他說話,主動跟我說:“那位小哥,你要聽我說話啊,你不聽我說不就白來了?” 我說:“我一年來了四次了!我都知道哪個房子是宮女住的、哪個房子是太監住的!” 她笑了:“可是你發現每次開的花都不一樣嗎?你知道哪個宮殿被整修過嗎?你發現宮殿的脊獸不一樣了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在她連珠炮一樣的發問中,我發現我的確錯過了很多東西,很多就身邊的美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開始忘記去發現旅行的快樂,只是依靠著所謂的“經驗”和多次來到某個地方“優越感”,覺得自己已經什麼都瞭解,什麼都知道了,卻讓那本應填滿整個行程的“愉快感”——就像學生時代那簡單的“快樂”一樣,徹底消散了。


不要讓你所謂的“經驗”和“優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機”


這就是所謂的“經驗”作祟,當一個人接觸某種東西多了,就會慢慢對它帶來的體驗越來越沒有感覺。而起碼,“旅遊”不應該是這樣的。當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地方,體驗這裡的風土人情、遊玩這裡的娛樂項目、品嚐這裡的美食的時候,如果他非要把其他地方的“經驗”和“感受”套在這個地方,認為什麼都不對的話,旅遊的意義也就喪失了。


生活已經足夠艱難,不要讓旅行中也有著“中年危機”


這兩年“35歲”、“中年危機”開始在80、90后里流傳開來,無非就是許多公司在僱員35歲左右做出裁員、調崗、降薪之類的處理。這類“逆雞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經過別有用心之人的小火慢燉成功引起了廣泛關注。

不要讓你所謂的“經驗”和“優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機”

目前壓力很大的80,90後

幾乎一夜之間,許多人工作十幾年的“經驗”似乎沒那麼重要,他們身居不穩定的高位也沒辦法繼續帶來“優越感”。我覺得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那麼為什麼不繼續保持著想少年時代一樣、繼續像海綿一樣去學習去進步,去尋找目標、而要把自己像塊抹布一樣丟在一邊,緊緊抱著過往的經歷和體驗不做改變呢?

這過程難道跟旅行中去自己發現別人不會去注意的美景、自己去尋找自己的快樂不是一個道理麼?把一些沉重的過往放下,輕裝迎接旅行中的體驗,保持一顆童心,也許這樣的旅行才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旅行。畢竟放鬆才是旅行的目的和意義,何必要在尋找開心的路上,讓本應是寶貴財富的經驗和閱歷成為絆腳石呢?

不要讓你所謂的“經驗”和“優越感”,造就旅行中的“中年危機”

周杰倫——稻香

周董周杰倫的歌曲《稻香》,MV中一個在工作中被上司痛批,承擔著妻女家庭的中年男人,最終選擇了請假回家。他在這裡卸下了自己的偽裝的保護殼,在母親的面前表現出了疲態,最終在故鄉的藍天下、稻田中得到了放鬆,找到了屬於自己童年的那份簡單的快樂。


那麼也希望大家都可以在旅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簡單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