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就是最典型的战略短视行为

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就是最典型的战略短视行为

谢谢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喜欢的话请加个关注哦!小编会持续更新大家喜欢的内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编哦!谢谢大家~~

吕蒙袭取荆州,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支持者认为孙权没有义务配合刘备,夺取荆州是东吴的既定国策,执行并无问题。反对者认为曹魏三分天下有其二,吴蜀只能联合抗曹,不能兄弟阋于墙。那么到底吕蒙算是天才统帅,还是一勇之夫呢?我们今天从一个别的角度去思考一下。

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就是最典型的战略短视行为

三国鼎立

拿破仑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绝对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理由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么做”。

首先我认可一点,三国之间没有绝对的盟友,只有绝对的利益。孙权确实没有必要去完全配合刘备,因为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刘备也是潜在的敌人。但是袭取荆州真的就那么正确吗?

毕竟赤壁之后,曹魏也是东吴的敌人,而且从体量上来看,应该是孙权的头号敌人。

从曹魏的角度讲,历史上孙权的选择是他最希望发生的事情了——在关羽势力最盛,曹仁即将败亡的时候背刺盟友夺取荆州,杀害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头号战将关羽,导致联盟决裂,末了还打的刘备元气大伤(当然自己也有战损)。所以曹丕尚了他一个大魏吴王加九锡还真不是被忽悠,绝对算是论功行赏!

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就是最典型的战略短视行为

孙权

所以我认为,孙权的这波操作在“中国历史最愚蠢决策榜”上,绝对能排进前十。

有人说一旦襄阳失陷,曹魏可能直接崩盘,这种说法完全不值一哂。关羽围攻曹仁已经数月,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魏军在徐晃部来援之后,已经稳住了阵脚。关羽此时,最大的可能就是能平安撤退不要被追击,顶破天能拿下襄阳,绝对无力再前进一步威胁南阳盆地。曹魏已经统一北方多年,内部整合程度已经非常高了,绝不至于前线一场战役失败就全线崩盘。所谓天下震动、曹操准备迁都,基本都是夸大之词。而且当时已经六十岁左右了,即便不立即阵亡,之后也难有作为。甚至很多人认为关羽之所以在襄樊战役中这么着急,也是希望在寿终正寝之前有所作为,才那么拼命的。

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就是最典型的战略短视行为

关羽

那么孙权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难道不对吗?

对,没错,但是目标要选对啊。孙吴最正确的目标,应该是徐州。

古人云“守江必守淮”,长江之所以不能成为天堑,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主要原因是缺乏纵深。长江中下游的流速较缓,因此可以横渡的地方很多,这也使得长江易攻难守。进攻方很容易绕过防守方的阵地,找到渡口绕到防守方的侧面。因此,长江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古代的淮河、泗水等水系比现代要发达,水网发达对于北方来的军队而言是一个障碍。虎豹骑不能游过长江,同样也不能游过淮河。而夺取淮河流域,会在江南形成两道防线,大大加强防御纵深。

纵观古今,单纯的防守长江防线几乎都是不打则以一触即溃。但是一旦占据江北,控制淮河防线,往往都能长时间对峙。南宋弱称那个样子,依托淮河—秦岭防线都生生耗死了金,还在横扫天下的蒙古骑兵兵锋之下坚持了几十年,就是最好的例子(蒙古最终也是迂回西南才啃下了南宋,淮河防线没有被正面攻破)。再比如新中国也是在淮海战役定鼎乾坤,而渡江战役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所以,不能夺取江北据守淮河,孙权集团就始终不得安生。说到底,孙吴集团偷袭荆州,一方面是因为战略短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从始至终没想过统一天下,只求偏安一隅。所以曹刘二人的扩张都是以夺取天下为目标的,但孙权的扩张都是为了巩固防御。他只想到了上游顺流而下的危险,却没有想到攻取徐州威胁中原腹地。

孙权、吕蒙夺取荆州,就是最典型的战略短视行为

张辽威震逍遥津

​又或许,是逍遥津前的那个影子看起来是那样的不可战胜,才让他不敢往北方多看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