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興銅礦:決戰“大考”決勝“未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德兴铜矿:决战“大考”决胜“未来”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國家、社會、企業和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場“大考”。對於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德興銅礦而言,這場“大考”考出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幹部員工隊伍。

萬眾一心持定力

疫情襲來的兩個多月以來,筆者看到了從容赴險的醫者、雨夜執勤的經警、嚴防死守的志願者、默默加班頂崗的員工——礦山隨處可見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這種力量,來自潛伏在內心深處的責任感。危難時刻聞令而動,除了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還有從未間斷過的信仰、信念的薰陶和洗禮。

加強思想引領、廣泛凝聚共識,關鍵時刻就能轉換為驚人的組織能力與動員能力。疫情暴發至今,江銅集團德興銅礦提高站位,思想政治工作馳而不息。

線下的思想宣貫號角嘹亮。1月22日,德興銅礦召開疫情防控緊急會議,思想政治工作隨即進入抗疫狀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形勢任務教育、年初工作會精神宣傳貫徹、防控政策和措施宣傳、安全環保意識教育、艱苦奮鬥教育……一項接著一項,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年初的各項工作上來。

線上的輿論引導緊鑼密鼓。微信公眾號、電視、報紙、網站等載體聯動,及時宣貫上級精神、推送科學防控知識,深入挖掘抗疫前沿、生產一線的典型人物和故事,累計推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專題作品200餘篇,閱讀量突破16萬次,匯聚起“抗疫情、保生產”的強大能量。

最有效的宣貫,莫過於身邊榜樣的示範。登高一呼,廣大員工應者雲集。德興銅礦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始終站穩政治立場,紛紛在抗疫一線亮身份、當先鋒,每一個支部都成為堅強的堡壘,每一名黨員都成為鮮紅的旗幟,向前沿陣地源源不斷地注入紅色力量。

“我們要保持定力,錨定實現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三年創新倍增、建成世界一流銅礦山等戰略目標不動搖,真正的‘大考’尚未到來,當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回首兩個多月的經歷,德興銅礦黨委書記李建國由衷感嘆。

縱橫貫通聚合力

人的積極性有了,不捏合起來,就可能是一盤散沙。

“各單位的管理工作真的很到位!”疫情防控辦公室成員楊香,每天都要彙總基層各單位的各類疫情防控信息。

日前,德興銅礦黨委下發《關於在全礦黨員幹部中開展“戰疫情、講奉獻、當先鋒、作表率”志願者活動的通知》,短短一天時間,就有384名黨員、71名群眾報名。

當天傍晚,400多名志願者就按照屬地原則被分派到街道辦所轄的6個居委會,投身到社區聯防聯控一線。

人員排查、卡站管控、物資調配、信息收集、責任監督等工作千頭萬緒,涉及的單位部門林林總總,事事迫切,項項規範,如何做到?又有哪些管理門道?

防控辦就像一場戰役的前線指揮所,在多年形成的“全礦一盤棋”管理思維下,黨政同心同德,心往一處想;醫院、經警、社區、基層單位等各個戰區同向同力,勁往一處使。

上下聯動的作用在疫情防控中充分體現。當週邊一村民確診,德銅一職工有間接接觸史,第二天就排查出41名與該職工可能接觸的人員。對於居家隔離人員,體溫測量、派送物資、溫情回訪等實行全過程追蹤。

基層應對返崗人員受阻、在崗人員緊張等情況,橫向協同發力。2月10日復工前,各級組織成立了27支“黨員突擊隊”,奔走在抗疫和生產一線;跨單位、跨區域的維修人員化零為整,密切配合、合力合為。

3月9日,一場黨政領導帶隊、多個部門參與的全礦安全大檢查拉開序幕,這既是對年初工作會上“痛定思痛,重拳出擊”的回應,更是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實現本質安全的管理大起底,上下同頻共振,解決“上熱、中溫、下冷”問題。

德興銅礦把管理當作強本固基、聚集企業免疫系統形成合力的良方。

深謀遠慮提能力

用“坐如針氈”來形容胡旭東從大年初三往後一週多的狀態,非常貼切。疫情暴發以來,道路不暢,各地的生產物資和設備備件運不進來,物資告急,生產就告急。作為供銷部部長,胡旭東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德興銅礦春節假期的生產物資是按7天用量來儲備的。受疫情影響,假期延長,該礦的炸藥、石灰、鋼球、藥劑等幾種消耗量大的生產物資,頻頻告急。其中,最緊張的是工業水處理用氧化劑,如果供應不上,汙水處理不了,就是重大環保事故。

備品備件的保障,年前按“極寒天氣,至少維持到正月十五”的標準,完成了絕大多數設備的檢修,又對常耗件和常用配件進行補庫。

最終通過多方協調,全員努力,供應穩了下來。德興銅礦設備副礦長鬍定雄至今還是心有餘悸:“如果江銅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防疫指揮部的支持力度小那麼一點,如果和供應商之間的溝通協調慢那麼一點,如果前期的準備少那麼一點,結果難以預料。”

在隨後的年初工作會上,德興銅礦把“緊貼需求,增強保障”列為2020年四個主要工作之一,著重部署。在供銷管理部分,“尋找長期合作伙伴”“建立科學合理的庫存管理模式”等提法,顯然受到了此次疫情的啟發。

突發的疫情,像一場極限能力的測試,能讓尋求突破的企業變得更加強大。疫情期間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也為企業補齊能力短板形成共識。眼下,德興銅礦全面提高運營效率、保障能力和綜合效益的改革攻堅戰已經打響,一個承壓能力更強、發展質量更高的礦山正加快形成。

智能轉型增動力

相比2003年的非典,此次抗疫中數字化技術的廣泛應用,讓人印象深刻。屬於“傳統行業”的德興銅礦,受益匪淺。

2月2日,一款德興銅礦自主設計、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網絡調查問卷向全礦發佈,讓迅速精準採集、排查疫情成為可能;2月8日,距離礦區50公里外的富家塢水庫,兩名員工正通過在線視頻監測水位變化;2月9日傍晚,下班回家不久的半自磨工段段長楊劍峰,正在用手機上的“運維智能化軟件”查閱當天半自磨系統的生產運行情況……這些都為緩解疫情期間礦山在崗人員短缺情況發揮了作用。

疫情期間,德興銅礦向智能化轉型的決心更加堅定。

“對生產的貢獻率太低。”“起步晚、覆蓋面小,未形成有效支撐。”“還處於工業1.0、2.0的水平。”德興銅礦開始重新審視當前的智能化轉型現狀。

加快推進智能礦山建設,做優做實智能化項目,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成為德興銅礦今年創新突破的重點。

年內完成礦區無線專網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完善以及平臺建設、卡車調度系統更新改造等項目,是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做好大數據中心建設前期準備工作,是整合平臺、佈局未來;引進智能抓鬥、智能倉儲、無人駕駛等先進技術,運用先進的傳感系統、無延遲傳輸和動態定位,是緊盯前沿、緊跟趨勢……

德銅朝著“建成世界一流銅礦山”目標,按下了智能化的加速鍵。

聞令而動顯威力

疫情“大考”,考驗執行力!

2月20日,德興銅礦生產副礦長周炳在接受江西衛視《社會傳真》欄目採訪時,給出一組數據:1月份完成的原礦處理和銅金屬量為計劃的103%。

疫情艱險,產量反增。面對鏡頭,德興銅礦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胡澤仁的答案是:“全礦幹部員工信心足、幹勁大、狀態好。”換句話說就是:“越是艱險越向前。”

即使沒有疫情的疊加,2020年的艱險,德興銅礦員工也是心知肚明:資源儲量越來越少、礦石品位越來越低、指標提升越來越難、成本壓力越來越大……而“危”裡蘊藏的“機”,同樣看得很清楚:江西省委省政府將江銅“三年創新倍增計劃”納入了省七大重點專項工作之一,公司必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對該礦而言,是難得的戰略機遇。

2019年末,德興銅礦黨政以“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為主線的2020年工作思路逐漸清晰,並明確了堅決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的工作目標。

首戰即是決戰,目標即是軍令。聞令而動,即使疫情來襲,義無反顧!

紅旗機臺13#電鏟,原來9人班組的工作量,愣是4個人頂了下來;生產口罩班組的女工,加班加點趕任務;看到一個個志願者崗位、卡點披星戴月的“逆行者”……

不論是在生產現場,還是在抗疫前線,廣大黨員幹部堅決貫徹落實公司和礦黨政決策,靠前指揮、體現擔當;看到全礦上下正滿懷信心,鼓起幹勁,以絕佳的精神狀態掀起衝刺首季“開門紅”的工作熱潮。

奮鬥為本激活力

最近一段時間,坊間幾個和“收入”相關的話題,引發了廣泛關注。

一個是兩次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的評比;一個是德興銅礦根據江西省政府文件精神,給予延期復工期間的加班人員加班工資;還有一個是新政策,事關每名員工當下的崗位薪酬。

前兩個,雖然當初踴躍報名的志願者和主動加班的員工,並沒有要求經濟報酬,但他們在礦山抗疫、生產“兩不誤”工作中付出了辛勤勞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對抗疫最前沿、堅守一線的奉獻者的嘉獎,既是肯定,也是激勵。

後一個是疫情期間,線上線下同發力,多維度推進的員工職位體系建設。可以說,相比現行的崗位績效分配體系,正在制定完善的新方案,既能促進組織層級的扁平化、高效化,又為員工職業發展提供了管理、技術雙通道。

三件事,無不指向同一個理念:“奮鬥者為本。”構建客觀、公正的奮鬥者回報體系,讓奮鬥者脫穎而出,讓奮鬥者不斷湧現。讓每一名甘於奮鬥的員工,都能通過提升技能、增加業績,獲得相應報酬,充分激發每一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說到底,這是企業人才觀的體現,和我們打造一支與世界一流相匹配的優秀管理團隊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本意,同向而行。”德興銅礦礦長吳啟明這樣評價員工職位體系。他認為,人才決定礦山的未來。

今天的每一次努力,都是為明天的輝煌做準備。

當前,德興銅礦各項生產指標持續向好,新一輪的對標攻關項目全面鋪開,人力資源、科技成果轉化等改革創新舉措持續發力,5#尾礦庫進入全面試生產階段,祝家調節庫建設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全礦上下全力衝刺首季“開門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生產經營攻堅戰。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德興銅礦廣大員工正以爭創一流的志向、決勝未來的氣魄,為江銅集團“三年創新倍增”和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力量!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