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如约而至

周日的下午,春风穿过敞开的窗户扑面而来,让人真正感受到春天的味道。我走到窗前,本想欣赏一下窗外的春景,目光不经意间瞥见书架上那本《武汉印象》,这不经意的一瞥让我心头一紧,像被扎了一下。

武汉自古就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火车站人流熙攘,高铁飞机川流不息。“十里帆船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的老汉口,孕育出的“天下第一街”汉正街让人趋之若鹜;碧波东湖、黄鹤名楼、知音琴台、武大樱花这些人间盛景让人流连忘返;三鲜豆皮、热干面、鸭脖等汉味老字号让人垂涎欲滴。

四月,如约而至

也许是机缘巧合,前两年正好有个机会,让我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去武汉学习考察。虽然行程安排很紧,我却没让这难得的机会错过。

我一大早绕东湖走了小半圈。习惯了瘦西湖的精致和秀气,漫步在偌大的东湖边,一下子感受到武汉贯东西、衔南北、身处腹地、放射四海的大气磅礴。又抓住午休时间忙里偷闲去了武大,在游人如潮、摩肩接踵的樱花海洋里品味着“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晚上我又去了楚河汉街,那民国风格的建筑群让我有了时间的错位感,两岸璀璨的灯火、密密匝匝的商铺店面、穿梭不息的人流,让我领略了大武汉夜生活的喧嚣、繁华、活力与热情。

四月,如约而至

虽然,对武汉只是匆匆一瞥,来不及用心体验它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文明传承,来不及感悟这座城市一城江水半城山、一年四季景不同的诗情画意,也来不及领略千百年来它所记录的人生、渗透的风情,也许遗憾就是一种人生常态。

晚上回到宾馆,翻起了《武汉印象》这本书。这一翻不打紧,简直是爱不释手。原来武汉文联每年都组织全国著名作家到武汉采风,并向全社会征稿,由编委会组织专家进行审读和评选,再集结出版,一套有散文、摄影、美术、书法四册。这些作家和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角,用他们手中的色彩、画笔、镜头来记录、感悟、思考武汉的发展变化,真可谓风格各异风情万种。一千个艺术家,就有一千个武汉印象,这些印象汇聚起来,就是武汉最饱含情感的历史和精神传记。

四月,如约而至

这本书跟着我从武汉回到了扬州。

回来后,这本书在我手中发挥了它的作用,每次写散文时我都会翻看,从中寻找灵感,题目、段落结构、优美的词句都会让我的思路大开,这本书成了我的写作词典,放在我随手翻看的书架上。

此刻,我翻看着这本书,每一篇章都都让我无限感触。此刻的武汉没有色彩斑斓的梦想,所有人的梦想只有一个:打败疫情,让一切尽快回归常态。想着武汉,泪水盈满眼眶。我在心中祈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武汉,别怕!

武汉,别怕!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战火摧毁,洪水围困,都没能将武汉击垮,反而让它变得更强。同样,这次抗击疫情,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有武汉人的守望相助,暂停键马上会变成播放键、加速键,一个高速运转的武汉、一个繁华热闹的武汉,一个诗情画意的武汉,一个活力迸发的武汉会重新回来。

四月,如约而至

武汉,别怕!在灰暗的色调里,爱心、温情似点点暖色,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你看四万多名医护工作者闻令而动,争相报名,慷慨以赴,短时间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武汉,用他们的精湛技术、仁爱之心,把一个个感染者从死神手里拯救出来,那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被口罩勒出血印的面孔,一个个忙碌而又坚毅的身影,是感染者坚强的精神支柱;那数以万计的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日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大家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那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带着爱心、真心、诚心,默默奉献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四月,如约而至

他们都是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一路披荆斩棘,用双手撑起一片天,用智慧照亮大家前行的路,用点点火光凝聚成这个城市的暖色调。

武汉,别怕!虽然病毒来势汹汹,疫情险象环生,但禁锢不了武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放飞梦想的信心。在生命之舟方舱医院,有躺在病床上专心看书的年轻人,被网友们称为“清流哥”。有舱友在医护人员防护服上画上“热干面”“樱花”等图案,精美的手绘让白色的防护服瞬间变得灵动了起来,也温暖了整个方舱医院。那方舱里“梦想自习室”的高三学子,每天除了打针吃药,做题上网课样样不落。发生在方舱里各种各样的爱情故事,正在点燃武汉人的激情和梦想,有的网友甚至提议疫情结束后,能为方舱医院里产生的爱情办一个集体婚礼……在这里,每时每刻总有一些温暖令人感动,总有一些举动令人泪目,总有一些爱心令人铭记,总有一些梦想令人激动,方舱已然变成爱的方舟。

愿春来,疫去,山河无恙;愿情存,疾散,你我安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别忘了,在烟花三月的扬州,我们等你,等你来续写武汉、扬州千年的缘分。

陈静: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

四月,如约而至

1

校对:张秀格

审核:黄妍虹

莫愁大观园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