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老子的理想人設

老子《道德經》對於人生理想描述有其階級性,《道德經》總體上是對統治者而言的。老子的人生理想可概括為:“知雄守雌以成內聖為王”或者“知雄守雌以安百姓”。這一思想是老子形而上宇宙觀在人生哲學的引申。和儒家的人生理想:“修齊治平以成內聖外王”或者“修己以安百姓”相同,只是路徑不同而已。

司馬懿-老子的理想人設

一、知雄守雌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知道剛勁、強大的好處,卻保持柔弱。就像山間的溪水。

老子的宇宙觀第一規律就是:反者道之動。物極必反,人為了保持長久的性命、名譽、財貨,為了避免物極必“反”,就必須保持弱勢,實現內在的相對平衡。

二、內聖外王

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所以說聖人遵循自然之道而成為天下的楷模。不自我表揚才能明白通達;不自以為是才能品行得到彰顯;不去炫耀才能功績被人認可;不自高自大才能進步。就是因為不爭不搶,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之爭搶。

有人認為老子無為、不爭是一種出世的態度,恰恰相反,老子是入世的思想。無為、不爭是根據其樸素的辯證法,最終的結局是有大作為,誰也搶不過。

司馬懿-老子的理想人設

三、人設描述

第十五章:豫兮,若涉冬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

行事保守,就像在冰川上走路,謹慎小心;處世警惕,好像危機四伏;態度恭敬、謙卑,就好像在別人家做客;寬容和藹,就好像春暖之時即將融化冰凌;敦厚朴實,好像渾然天成未經雕琢;心胸寬廣,好像能容納萬千山谷;看似愚鈍,不經世事,好像渾濁的河水。

四、人設模板

司馬懿,(179年-251年),西晉王朝的實際開創者,出身世家大族,祖上數代皆高官。我們來看看他的一些事蹟,是不是活脫脫老子思想的踐行者。

司馬懿-老子的理想人設

1、規避亂世:建安六年,曹操處在事業的上升期,聽說司馬懿的名聲,派人徵辟他到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曹操名為漢臣,實為漢賊,便藉口風痺症而不仕。曹操不信,派人刺探,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染病一般。

2、順勢而為:建安十三年,曹操的事業如日中天,強徵司馬懿,司馬懿畏懼而就位,累有升遷至丞相主簿,成為曹操近臣。曹操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心中忌諱,司馬懿勤於職守,廢寢忘食,遂相安無事。

3、守弱勝強:青龍二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國。魏明帝派司馬懿領兵抗蜀,雙方相峙百餘日。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服裝。司馬懿為平息將領怒氣,千里上表請戰,魏明帝深明其意而不準。最終耗死諸葛亮於五丈原。

4、知雄守雌:魏明帝去世前託孤與司馬懿和宗族曹爽,曹爽握有實權,但仍忌憚司馬懿。正始九年,曹爽心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行前拜望司馬懿,司馬懿裝病接待,萎靡不振。李勝回覆曹爽,司馬懿不久於人事。曹爽遂放鬆警惕。

5、內聖外王:嘉平元年,曹爽隨魏帝出洛陽祭祖,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扣曹爽殺之及其黨羽,魏帝任司馬懿為丞相,至此,權歸司馬氏。改朝換代的基礎奠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