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燃燒紙錢祭祀被“一刀切”禁止?反對方認為不是迷信

文·段宏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聽到唐代大詩人杜牧的這句詩,每個人都會心情沉重,忍不住想起埋在黃土下的親人。此時此刻,帶上冥幣、美酒、紙馬、香燭、水果等祭品,來到親人墳前,一邊燒掉和獻上祭品,一邊口中唸唸有詞跟親人說說心裡話。

也許,親人已經聽不到這些嘮叨,但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活在人世的親人心裡得到極大慰藉。畢竟,血濃於水,即使跟親人已經陰陽兩隔,空間距離再遙遠,也無法阻斷親情之間的愛。

清明節燃燒紙錢祭祀被“一刀切”禁止?反對方認為不是迷信

掃墓祭祀、緬懷先祖,是清明節的主要內容,清明節跟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它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由傳統習俗凝結成的文化現象,是人們弘揚“孝道精神”的最好體現,只因為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裡“百善孝為先”,一個人不管有多麼成功,如果缺乏“孝道精神”,從來不認為他是好人。從這個層面講,清明節的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

清明節起源很早,誕生於先秦時期,距今有3000多年曆史,據傳由“寒食節”衍生而來,先是在北方流行。《周禮》中說道: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起初,人們禁菸火、吃生食,後來逐漸意識到,這樣做對身體健康不利。到漢代時,一些地方逐漸廢除了禁菸火的習俗,至兩晉時期,又加入了踏青、掃墓、祭祖的習俗,由此,清明節活動內容的雛形基本形成。到唐宋時期,清明節習俗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每到清明節,都要掃墓祭祖,通過這種方式來緬懷先祖,弘揚孝道,得到家族的認同感。

清明節燃燒紙錢祭祀被“一刀切”禁止?反對方認為不是迷信

可見,清明節裡所做的活動,是千百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是生者給自我心靈尋求歸屬感,是對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種認同。

然而,因為清明節祭祖,人們需要燒掉大量的冥幣、紙人、紙馬、紙房等祭品,有可能產生一些負面影響,讓一些專家,乃至普通大眾對清明節的風氣很反感,全國各地許多地方相繼出臺了通告,明確規定不準燃燒祭品,要綠色祭祀,採用掃墓、獻花、植樹、網絡祭祀等方式,來完成清明節的活動內容。一些地方甚至勒令取消了冥幣、紙人、紙馬、紙元寶等祭品的生產和銷售。

清明節燃燒紙錢祭祀被“一刀切”禁止?反對方認為不是迷信

更有甚者這樣說:應該一刀切禁止生產和銷售冥幣、紙人、紙馬、紙房、紙元寶,它們流通出去被燒掉,一是會浪費金錢,二是會汙染環境,還會帶來火災隱患,必須要剎住這股歪風邪氣!

當這個觀點說出後,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堅決反對。

支持方認為:“一刀切”禁止清明節帶有迷信色彩的祭祀行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跟現在所倡導的“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環保意識,營造美好環境”的理念不謀而合,早就應該這麼做了。

清明節燃燒紙錢祭祀被“一刀切”禁止?反對方認為不是迷信

反對方覺得:清明節祭祖是一個具有數千年的傳統文化習俗,跟迷信無關,本著尊重風俗,尊重文化的原則,怎麼能說禁止就禁止,如果被當成封建迷信而“一刀切”禁止,消失的不僅是傳統,還有文化。

這個觀點在本意上沒有問題,只不過,過於“排他主義”了。

我倒是覺得,祭祖跟環保並不衝突,每個地方根據自身條件,找到一個平衡點,採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合理地宣傳引導,給群眾灌輸環保意識,加強防護工作,做到既能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又能做到不損地方的公信力,才是兩全其美的事。

清明節燃燒紙錢祭祀被“一刀切”禁止?反對方認為不是迷信

任何雷厲風行的“一刀切”做法,很有可能起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有可能導致反作用,讓管理方得不償失。

隨著大眾觀念的不斷改變,燃燒祭品的行為或許會慢慢被淘汰掉,到時,豈不是如願以償。很多時候,疏通比截流的效果好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