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如何“學習”,從認識“學習”開始

大家平時有沒有在生活中遇到過這類人?自大學畢業後,就很少主動學習,除非是工作必須,否則都很難購買書籍主動學習;不僅不會主動學習,有時候甚至會“拒絕學習”。

我曾經多次勸我的一個朋友花些時間學習盲打,未果。他拒絕的理由是:“我玩遊戲這些年,早已經學會了不用看鍵盤就可以打字,而且打字速度很快;學習盲打還要使用正確的指法,這對我來說完全沒有必要。”我還多次勸我的另一個朋友花10分鐘學習一下Google通配符的使用,未果。他說:”不用Google我也一樣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啊!”我發現勸別人學習一項必要的技能真的很難,後來我想弄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發現人們“拒絕學習”的根本原因無外乎以下三點原因:

  • 第一,拒絕學習就不可能有機會知道學習之後的收穫;
  • 第二,由於不知道學習之後的收穫是什麼,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穫有多好、多大;
  • 第三,既然對學習的好處無從瞭解,自然就沒有學習的動力。
學會如何“學習”,從認識“學習”開始

學會學習是某種程度的重生

如果說,車是人類雙腿的延伸——讓人類走得更遙遠,望遠鏡是人類眼睛的延伸——讓人類看得更清晰,計算機時人類大腦的延伸——讓人類計算更快更精準...那麼,學習就應該是人類所有能力的延伸——讓人類擁有更多能力,並且往往主要取決於你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這僅僅只是成本,並未考慮收益;實際上,學習時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行為。

任何人如果曾經有過最終習得某種技能的經驗,就會知道在那習得的瞬間,整個世界都會為之改變。因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了,他就跳出了原來生存的世界,從而走進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比如,一個人如果最終可以熟練使用一門外語,那他就比那些只能講母語的人多擁有一個世界;選擇痴迷於學習的人,他們深刻體會到:每掌握一項新的技能,就感覺自己重生了一樣。

事實上,有一種群體比其他人更有機會體驗這種“一生經歷許多輩子”的詭異感受。比如說,演員。大家都知道那些從影幾十年的演員,往往是因為演技過人,所以才一直紅;而他們過人的演技更多來自勤奮而非天賦——在每一部戲中他們都會用盡一切辦法去了解他們所飾演的角色。羅伯特.德尼羅為了演好一名拳擊手(《憤怒的公牛》),先在幾個月內增重30KG,而後又在幾個月內減重30KG。梅爾·吉布森為了拍好《勇敢的心》,曾經花費幾年時間去圖書館“做功課”。艾德·哈里斯為了演好貝多芬(《複製貝多芬》),花了好幾年時間打磨自己的琴藝,揣摩貝多芬的心跡。劉德華為了演好《阿虎》,只在能自然地流露出虎落平陽的神態這一點上,就自願捱了許多頓打…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演員變化最大的其實不是年齡,而是眼神——愈加深邃;因為他們每演一部戲,就相當於重生了一次,既然如此,他們不知道重生了多少次,眼神很難不深邃、不透徹。

學會如何“學習”,從認識“學習”開始

深刻認識“學習”的兩個真相

“學習”最關鍵的一點是:任何知識的獲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間,它就已經改變了一切。生活一旦因學習而改變,就無法還原了。我們再也不可能對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置之不理,它在一瞬間就會根深蒂固,無法剷除。就好比,那些學過概率統計的人,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掏錢買彩票的;因為買彩票這種行為在他們眼裡是對自己智商的侮辱。但與此同時,彩票卻是地球上最暢銷的商品(沒有之一),可見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未曾有機會了解那些重要的知識。

“學習”的重要起點:起碼學會一種技能。無論這種技能多簡單、多普通,學會之後可以讓你瞭解習得技能帶來的大不同。一旦擁有了一個起點,學習慾望就會像發了芽的種子,無論多大的石頭都壓不住它生長的趨勢。那些拒絕學習的人可能不知道他們當初因為不肯花時間學習而導致他們實際上少做了很多事情、錯過了很多機會,並且連只有一次的人生都沒有過好。

學會如何“學習”,從認識“學習”開始

學會“學習”的基本途徑

獲取更多知識幾乎是我們開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所有人獲取知識的最基礎的手段就是“體驗”。

什麼是“體驗”呢?

所謂“體驗”,通俗地說就是來自五官的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當我們看某一事物的時候,“看到”本身就是一種體驗。由此,我們知道故宮是宏偉的、《歡樂頌》是悅耳的、氨氣是難聞的、湘菜是可口的,鑽石是堅硬的......我們就是這樣依靠五官來初步認識世界的。可以想象,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徹底瞭解熟食對腸胃消化以及身體健康的好處,需要跨越怎樣的時空——火的獲得和使用是最大的限制,而對火的認識,從恐懼到駕馭的時間又無比漫長。

比“體驗”再高級一點的獲取知識的手段,就是“試錯”。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有一次和我講過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趣事兒,實際上是他的一件糗事兒。他說他在讀初二的時候,就逐漸發現了父母工作原來真的很忙,原因是自己好幾次晚上回家,家裡都沒有煮飯。有一次回家,他決定自己煮一次飯給父母吃,沒想到父母回到家後也是哭笑不得。原來我這位同學沒有把米放到電飯煲裡面的內膽裡面煮,而是直接放在了外殼裡面了。最後飯沒有煮好,電飯煲也就此光榮下崗了。於是,他們家那晚集體下館子去了。

我估計這位同學這輩子都記得要把米放在電飯煲的內膽裡面煮了,這就是“試錯”。試過之後,發現錯了,以後就不再犯了。當然,也許在試過之後,發現不僅沒錯,而且很正確,那麼就意味著我們獲得了一項新的知識或者技能。

“試錯”是如此重要,以至在古代,“教育”是要靠鞭子的——做對了,可能會有獎勵,但做錯了,一定會受到懲罰。直到今天,還是有很多父母把懲罰當作主要的教育手段。

學會如何“學習”,從認識“學習”開始

“試錯”往往需要勇氣。魯迅先生曾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一定有人吃過,不過不好吃,所以後人不吃了。“

參見《今春的兩種感想》(《魯迅全集·第七卷·集 外集拾遺》)。

在“試錯”這個手段的基礎上,另一個聰明一點,但重要得多的獲取知識的手段是“觀察”。

“觀察”擴展了我們的學習範圍。我們依靠觀察常常可以從他人的經歷中獲得經驗或者教訓,進而將其轉化為自身擁有的知識。馬雲曾經在某檔創業類節目中說過”我從來不研究別人是如何成功的,相反,我經常研究別人是為什麼失敗的;因為成功的偶然性太大,難以捉摸,而失敗的主要原因無非就那麼幾種。“

無論是"體驗"、"試錯",還是"觀察",都有侷限。首先,大量知識無法通過"體驗"獲取。比如,地球的構造究竟是怎樣的?沒有人有能力去體驗;太陽的溫度究竟是多少?沒有人有能力去親測;其次,有些知識很難通過"試錯"獲得。例如,一位股票投資者,一般不會通過"試錯"進行決策,因為一旦犯錯後果往往無法承擔;最後,有很多知識不能通過"觀察"獲得。例如,歷史研究者無法目睹幾百年前的歷史,最貼近的"第一手資料"也不過是遺物;人類在數千年文明發展的過程中觀察太空都只能靠肉眼,望遠鏡發明以後才稍強了一點,但即便如此,很多東西(黑洞等)仍然無法直接看到。

對“體驗”、“試錯”和“觀察”進行補充的,就是“閱讀”。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更加重要的手段,當然也是相對更加需要運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讓我們觀察一下週圍。由於沒有“閱讀”能力,人類之外的物種只能依賴最落後但很神奇的方式積累經驗——基因遺傳。特里·伯納姆和傑·費倫在《本能》一書中提到,啄木鳥可以本能地採用最優算法獲取食物,而一位麻省理工大學的數學博士面對同樣的問題卻不見得可以迅速解決。啄木鳥的小腦袋在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情況下,是從何得知覓食方法的呢?答案是:通過基因遺傳。

其實我們人類在很長時間內也是通過基因遺傳積累經驗的,但文字的出現改變了一切。文字的出現,使得人類一下子掙脫了基因遺傳的禁錮;我們不再依賴基因遺傳,開始使用文字記錄並存儲信息、獲得知識、傳播經驗...現在我們已處於人類歷史上進步速度最為驚人的時代,個人認為"日新月異"這個詞已經無法表達這樣驚人的發展了,"分新秒異"都不過分。

發展到現在,文字的傳播已經前所未有地方便、容易。可以說,是互聯網改變了一切:文字處理軟件、網誌程序(Blog Engine)、搜索引擎……無數新技術使文字、經驗和知識的記錄、傳播、共享、檢索變得非常容易。今天,任何人只要稍有常識,就可以“出版”自己“體驗”、“試錯”、“觀察”的文字記錄。知識共享的精神被前所未有地發揚光大,其最直接的也是意義最重大的產物當是免費的維基百科。今天,只要擁有足夠的閱讀能力,任何人都可以獲得“博士”級的知識量。

學會如何“學習”,從認識“學習”開始

學會“學習”的主要手段

除了“試錯”、“觀察”、“閱讀”之外,“思考”,準確地說,“正確地思考”,才是獲取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主要手段。文字出現以前,人類已經能夠思考,但侷限於已掌握知識的數量,當時的人類很難正確地思考。

托馬斯·叟曾經這樣慨嘆:達爾文不僅是生物學上的,更是人類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界標。

達爾文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幾乎是我們所能知道的第一個可以跨越幾百萬年的時間,並徹底擺脫“個體感知”侷限去“正確地思考”問題的人。他也使得後來無數的人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並完善一種突破人類個體侷限的系統的思考方法——科學方法。

參見《學問與決策》(Knowledge and decision,1980),第98頁。

個人不可能做到無所不知,那些歷史上偉大的學者都有自己內心的恐懼或者敬畏,他們也一樣要面對未知——即便他知道得比與他同時代的所有其他人都多得多,可他已知的一切與未知的一切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對此,托馬斯·叟的類比特別精巧:“在茫茫而又無限的未知空間裡,我們的‘知識’只不過像其中的星球一樣,而星球與星球之間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大出多少倍。”所以,我們需要“信仰”、“希望”、“愛”、“奇蹟”,甚至“怪力亂神”等被學者們稱為“必要之幻覺(Necessary Fiction)”的東西去填補這些空隙才能心安。

既然我們任何人都不能夠做到無所不知,那麼,開啟心智、正確思考就是更值得我們投入時間與精力去追求的了。

學會如何“學習”,從認識“學習”開始

學會“學習”的主要障礙--經驗侷限

有一則預言故事,後來大家都稱之為“心理學101”的故事。

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頂上掛著一串香蕉。實驗人員準備了冰水,一旦有猴子碰到香蕉,馬上就會有冰水澆向所有猴子。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導致所有猴子都被冰水澆,之後每隻猴子經歷過幾次同樣的嘗試後,發現莫不如此。於是,猴子們不再試圖去拿香蕉了。

然後,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出,換進一隻新猴子。這隻新猴子看到香蕉,自然馬上想要去拿。結果還沒等澆水,其他四隻猴子就對那隻新來的猴子一頓暴打。新猴子捱了幾次打之後,也不再試圖去拿香蕉了——怕捱打。

如此,實驗人員再把第一次實驗中留下的四隻猴子中的一隻換出,換進另一隻新猴子。這隻新猴子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想要去拿,當然,一切如前,等待它的是其他四隻猴子的一頓暴打。最後,這隻新來的猴子也不敢去碰香蕉了。

最有趣的是,上次捱打的猴子,這次出手最重——其他猴子也許是出於自衛,但這隻猴子肯定是出於報復,因為它並沒有被水澆過。

一段時間後,最初的五隻猴子都被換走了,剩下的五隻猴子並不知道冰水的存在,它們只知道一件事情——誰要敢碰那串香蕉,就要遭到一頓暴打。當然,它們的行為與自衛無關,全都是出於報復!

這個故事是用來說明傳統是如何形成的,但這個故事真正讓我們看到的是,在知識正確傳播的過程中,語言、文字以及邏輯思維有多麼重要。

因為沒有足夠精巧的語言,也沒有可以使用的文字,那些猴子無法進行有效的交流和討論,也不大可能有機會發展出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更不用說“正確地思考”了,所以,猴子們最終都不可能搞清楚香蕉和冰水是什麼關係,只是得到了一個結論——香蕉是不能碰的——至於為什麼不能碰,卻被完全曲解了。只看結果,不究原因,或者亂解原因,是一種多麼危險的想法和做法啊!正所謂“經驗主義害死人”。

經驗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是經驗主義者,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獲取知識最為基礎的手段就是“體驗”。“經驗”在一定的層面上是適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價值,但與此同時,必須認清“經驗主義”的侷限。

總結一下:

這篇文章,我和大家探討了關於學習的那些事兒,我分別從“學會學習是某種程度的重生”、“學習的兩個真相”、“學習的基本途徑”、“學習的主要手段”以及“學習的經驗侷限”等方面比較全面地闡述了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學習,學會學習。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對自己有幫助,歡迎轉發給更多的朋友看到,感謝您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