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無智亦無得”和《大學》的“慮而後能得”是否矛盾?

寶貝狐


字面看似矛盾,實則哲理統一。心經中“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意思是“不用智慧去強求,所以得到與否並不重要”。大學裡“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意思是“懂得停下來後才穩定,穩定後才能冷靜,冷靜後才能平心靜氣,平心靜氣後才能仔細考慮,仔細考慮後才能有收穫”。

“知止、定、靜、安”對應的是“無智”,“無智”即是“慮”,慮後所得便是“以無所得故”這種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便是慮後所得。這跟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似乎有著同樣的哲理。


不發光的金子7785


聖人之心如鏡。不期待事物的到來,事物來之前不會提前去迎接;事物來了就照,整個世界清清楚楚,纖毫畢現,晶瑩剔透;事物過了不留戀,跟著事物跑。

其實常人之心也是如鏡,跟聖人無差,只是上面覆蓋了塵垢,等清除塵垢之後,只是恢復其本來之明罷了。這就是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的意思。人人皆是聖賢,也是同樣的意思。

但人先要知道自己的本心本來清明,只是覆滿了塵垢,而且需要識得什麼是塵垢。這就慮而後能得,所得的東西。這也是格物致知,所獲得的知。物格而後知至,即是到了這一步。

然後,就能識得何為塵垢,起心動念時就不隨念走,不隨妄念走。或者說,誠其意圖,就是知至而意誠,意誠而心正。如此不斷修身,心正而後身修。心上的塵垢清理乾淨,就達到了本來的清明瞭。

中庸其實也是一個修道的指南,一般人把它當成純粹的道德標準,這就偏差太遠了。


檻內小紅


一點也不矛盾。其實這兩者只是用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同一個道理。前者是佛家的心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這本身就是種得,是得的是大智慧。而後者是儒家大學的開篇之作三綱八目的追求。兩者實際上都有所得,得到的是什麼?是智慧。智慧是什麼?就是佛家的佛果、菩提果,以及先秦諸子百家所謂的最終極的那個天道。而不論是佛還是道,他們都是同出而異名。其實不論佛經還是道藏,有很多地方看起來矛盾,可實際上一點都不矛盾。比方說既然佛普度眾生,可為什麼佛又只度有緣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那到底哪個道是終極道?天人二道又是怎樣的關係?南禪和北禪到底是頓悟對還是漸悟對?其實實際上本來沒有矛盾,只是道體現形產生萬般妙用後,才會用矛盾來便宜行事,這就是佛教所謂的成道法門有八萬四千種。當然這八萬四千之數只是虛指,也許這所有的現存法門都不適合你,所以你只有重新再挖掘一種新適合你的法門來方便你得證大道,這就是矛盾,這就是道用。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時時事事有矛盾,也是前人所說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乾坤正法


心經無智亦無得,是對是故空中無色的一種分述,就是說一個人修煉達到了一定的境界,這種所說的現象都不存在了,都進入到了虛無的禪定狀態,包括智和得,都不存在了,後面接著說“以無所得故”,空空如也,方能無得自得,與菩薩的心無掛礙是同一種境界,這就是般若。

大學的“慮而後能得”,是對知識的求取和探索,講的思慮的重要性,與無智亦無得這種明心見性的開悟狀態,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也就是“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種相反的價值觀,“慮而後能得”是有為法,“無智亦無得”是心身禪定狀態,是真空般若的虛無境界,用無為法概括都不貼切,不在同一維度,沒法相提並論!

大家怎麼看呢?





樵夫侃文化


不矛盾,但是兩種概念。

佛經的無智亦無得是指開發人自己本具的大智慧。孔子的慮而後得是指用意識開發智力。智慧是先天,智力是世智聰辨。


05339341309


都是人類二千多年前追求智慧的境界所述的內容,一個創作於春秋,成書於秦漢末年,一個誕生於古印度。

人的慾望促人產生執念,想得到而得不到時煩惱莫名而起,進一步影響人的情緒,使人的智慧被蒙上一層世俗的塵埃,週而復始,受制於此而不得快樂。我們從無妄中來,最終到無妄中去,只有證得無妄之果,方得解脫進入佛的境界,也就是智慧的狀態!“無智亦無得”,我們不受慾望的控制,沒有本心的驅動,進入空無色的境界,“亦無得”什麼都沒有得,什麼也不會失去,與萬物同生,與宇宙同死,無妄無求!

明明德,《大學》教導我們,學習思考求證一切的結果是要進入“明明德”的智慧,明白,知道,掌握宇宙萬物的規律,順應它的變化。所以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增長知識,“知而後能止,止而後能定……靜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切都有它的規律,“慮”是什麼?“慮”是學習,是思考,是實證,是每個人能力智慧提升的過程,“得”什麼?通過學習實證的不懈努力,最終進入智慧的境界,即為“明明德”。

應該都算是人在思考科學(即實證知識)和神學之外人類無法解釋的疑問!不予盾!


蜂聞言事


這兩句話不矛盾!因為不在一個層面上!

“慮而後能得”是思維層面的,“無智亦無得”是超越思維的空的狀態下的得到!淺顯的講就是一個是有形的一個是無形的,一個還摻雜物質的一個是純精神的!

所以兩句話不矛盾,是兩個階梯,兩個境界的問題!



盞眼看紅塵


慮而後能得到無智亦無得。

矛盾了?


明鏡靜圓


沒有矛盾,首先你要考慮:慮而後能得,是得到了什麼?


玄陽先生


舉個例子,《大學》是給夢中人講的。

《心經》則是夢醒來的人說的。(大乘人)

這兩者的關係,就是醒前和醒後的關係。

“夢中明明有大千,醒後空空無一物”。

迷和覺,好比一個手的手掌和手背。若無有我,便無我拳,即無我拳,便無我手。何來手掌手背。

《心經》則是明心見性了的大乘菩薩,在五蘊破盡後的境界。“無智亦無得”。

無所得,無生,空,無自性,無所有,不可得。寂靜,無為,大涅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