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三駕齊驅”漸入佳境

在中國銀行業,有些機構以零售見長,有些機構以同業聞名,它們都有著鮮明的標籤。中信銀行不一樣,很難用某個標籤去概括它。原因在於,這家銀行以建設最佳綜合金融服務企業為發展願景,其多個業務線均有著非凡的實力。

近年來,中信銀行堅持深入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對公、零售與金融市場業務齊頭並進,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保障了該行經營業績的平穩較快增長。 2019年,中信銀行“三駕齊驅”漸入佳境,在養老金融、金融科技、開放銀行等方面亮點紛呈。

與此同時,去年中信銀行區域戰略持續落地,綜合化國際化取得突破;風險防控持續加強,內控合規進一步完善;基礎管理持續增強,精細化水平穩步提升。此外,2019年末,經銀保監會批覆,中信銀行獲准籌建全資理財子公司。

中信銀行成立於1987年,是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最早參與國內外金融市場融資的商業銀行,並以屢創中國現代金融史上多個第一而蜚聲海內外。

戰略轉型:“三駕齊驅”漸入佳境,經營業績創下新高

中信集團賦予了中信銀行對公業務天然的優勢。一直以來,中信銀行的對公業務都在股份行中保持領先地位。不過,中信銀行並不甘於此,自2015年開始,該行啟動第一個“三年規劃”,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即以對公業務為“一體”,零售業務、金融市場業務為“兩翼”。

以此為開端,在對公業務繼續做大做強的同時,中信銀行的零售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也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實力快速提升。從2018年起,中信銀行開啟了第二個“三年規劃”,即2018-2020年的三年規劃,並調整了戰略定位,從“一體兩翼”走向“三駕齊驅”,目標是實現“公司業務要輕而強,零售業務要大而強,金融市場業務要活而強”。

中信銀行自此進入了“三駕馬車”齊頭並進的新階段。2019年,中信銀行公司銀行業務一體化經營水平提升,實現營業淨收入 884.19 億元,對公存款總量超過 3 萬億元,對公客戶增長 11.29 萬戶。

再來看零售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轉型持續深化,非利息淨收入 387.48 億元,佔本行非利息淨收入的 66.96%,提升 9. 58 個百分點,零售管理資產突破 2 萬億元,個人存款規模超 7,000 億元,連續兩年增量超 1,500 億元,業務內生增長動能提升,體系化發展優勢顯現,價值貢獻繼續提高。

最後是金融市場業務。金融市場業務堅持“輕資產、輕資本、輕成本”的三輕發展戰略,實現營業淨收入181.20 億元,其中金融市場非利息淨收入111.02 億元,較上年增長32.49%,佔本行非利息淨收入的19.18%。

“三駕齊驅”之下,中信銀行整體經營業績屢創新記錄。2019年,中信銀行集團實現營業淨收入1,875.8億元,同比增長13.8%;歸屬股東淨利潤480.2億元,增長7.9%,為近六年來最高增幅。接下來,從養老金融、金融科技、開放銀行和內控合規等四個層面,深度覆盤中信銀行2019年所取得的成績。

養老金融:全面升級老年客戶服務體系,構建全生命週期平臺

經過多年的佈局與積累,養老金融已然成為中信銀行的一塊招牌業務。

眾所周知,人口老齡化,是中國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或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人口老齡化同樣蘊藏著巨大的機遇。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人的存款餘額超17萬億元;到2019年末,全國老年人存款預估將超過20萬億元。

作為國內最早佈局養老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之一,從2009年開始,中信銀行重點構建養老金融生態平臺,形成了覆蓋養老金籌備期和養老資金運用期的全生命週期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在“個人養老資金籌備期”,中信銀行全面佈局“三大支柱”:第一支柱中,中信銀行是人社部社會保障資金的主要合作銀行之一;第二支柱中,中信銀行服務全國近千家企業年金業務;第三支柱中,中信銀行正在與人社部對接個人養老金賬戶系統,並積極研究延稅型的保險、理財、基金等產品。

在退休後的“個人養老資金運用期”,中信銀行打造了“幸福年華”老年服務生態圈,從老有所養(金融產品)、老有所醫(健康銀行)、老有所學(老年課堂)、老有所遊(特色出國金融服務)、老有所樂(老年文化才藝大賽)和老有所享(更多老年人優惠服務)等方面全面發力。

過去這一年,中信銀行養老金融佈局持續完善,老年客戶服務體系完成了又一次進化。2019年7月,中信銀行與中國老齡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啟動“幸福+”老年大學信息化行動,以綜合金融服務助力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在去年10月份舉辦的全國“敬老月”啟動儀式上,中信銀行董事長李慶萍表示:“中信銀行用多年不斷積累的金融和金融科技經驗,為中國養老體系發展助力賦能。”當月,中信銀行舉辦了“幸福年華”老年客戶服務體系全面升級暨“中信如意信用卡”產品上市發佈會。

全新升級的“幸福年華1+6”老年客戶服務體系,以中信集團旗下銀行、信託、證券、保險協同組成的綜合金融平臺為基礎,完善了6大老年特色服務,全面覆蓋了老年人金融、健康、學習、娛樂、旅遊、精神文化生活等多個方面,建立線上線下養老金融生態圈。

其中,最具亮點的是推出了老年專屬信用卡、幸福年華版手機銀行和老年“健康銀行”。老年專屬信用卡“如意卡”,是業內首張將申請人年齡延長至70歲的信用卡,附屬卡持卡人年齡更可延長至75歲。老年客戶在享受刷卡消費便利性同時,還可獲得運動健身、便捷出行、人身安全及用卡保障等增值服務。幸福年華版手機銀行,為老年群體定身量制,讓老年人無需老花鏡也可輕鬆享受賬戶查詢、投資理財、生活繳費等他們最關注的金融服務。以7*24小時家庭醫生服務為特色的老年“健康銀行”,為老年客戶提供專屬健康評估、健康資訊、微信問診等全天候服務。

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指出:“中信銀行正在全面佈局個人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構建全生命週期養老金融平臺,為成為養老金融服務的主辦行而努力。”

金融科技:中信大腦全面賦能業務,信用卡新核心系統成功投產

當前,金融科技正在成為全球金融競爭的制高點。在我國,隨著央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的出臺,金融科技真正迎來了黃金時代。

近年來,中信銀行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持續加大信息科技基礎投入,加速科技人才引進與培養,以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在互聯網金融、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方面積極探索、不斷創新。2019年,中信銀行持續發揮創新自研的技術優勢,完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聚焦自主研發雲平臺及生態培育與構建,打造具有中信銀行特色的金融科技產品,通過推動金融科技應用,加快零售銀行數字化轉型,重塑零售業務發展模式,強化核心競爭力。

為了加強金融科技創新,中信銀行通過建立重大創新和科技創新專項獎勵機制、為科技人員搭建類互聯網式晉升激勵機制、構建信息技術與業務融合式團隊工作模式等措施,促進金融與科技在思維、理念、業務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融合。2019年,中信銀行科技投入達49億元,同比增長37%;總行端科技人員達1662人,較上年增加954人,增長近1.4倍,提前一年實現翻番目標。

目前,中信銀行已經將科技創新運用到各個具體業務領域,包括公司、零售、金融市場及風險管理等方面,加速提升金融科技對業務賦能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中信銀行上線投產了“StarCard”,這是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雲架構信用卡核心業務系統,可以提供秒級時延的海量數據實時查詢,提供數據在不同場景下橫向關聯的穿透能力。

對於本次新核心系統成功投產,中信銀行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加快全行數字化轉型步伐,持續開展科技賦能金融業務的融合創新,使信息技術成為我行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縱觀中信銀行的發展史,“創新”是根植於中信銀行文化的基因,是推動銀行持續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早在2017年,中信銀行成立了產品創新管理委員會,建立了綠色審批通道、上下架淘汰制、金點子研討制等業務創新機制,產品創新釋放出巨大活力。

開放銀行:推出三大開放銀行零售產品,構建合作新生態

近年來,全球銀行業興起了一股開放銀行浪潮,從摩根大通、星展銀行到匯豐銀行,領先的商業銀行紛紛開展開放銀行佈局。開放銀行的大潮不僅將惠及終端用戶,也將為銀行與非銀行機構之間開闢嶄新的競技場,更有望催生出一個全新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

在國內,中信銀行正在全面建立開放銀行,迎接合作新生態。通過科技賦能讓銀行和銀行以外的場景連接、共享、生成直抵用戶端的應用場景。中信銀行的思路是,以開放賬戶為基礎,構建合作新生態;其核心是通過建立行業標準,整合資源,打造跨界合作生態平臺,讓客戶享受全方位的金融+非金融服務。

目前,中信銀行已經將賬戶、支付、存款、貸款、出國金融、理財等主營和特色業務融入場景,與數百家合作伙伴實現了金融/非金融服務連接與融合。

2019年9月,中信銀行推出基於“開放、無界、有溫度”應用體驗基礎上的三大開放銀行零售產品:“開薪易”代發業務平臺、“信視界”出國金融平臺、“無卡”個人賬戶體系,標誌著中信銀行的開放銀行生態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開薪易”開放代發業務平臺,讓代發業務不再受限於中信銀行的客戶,開放到個人可提供的任意銀行賬戶。同時,中信銀行將代發薪的服務從銀行內部延伸到用戶終端和企業平臺,就像在企業內嵌了中信銀行的“線上網點”。

“信視界”開放出國金融平臺,是中信銀行21年出國金融服務的延伸。通過中信出國金融小程序,解決用戶簽證、換匯、匯款、訂酒店機票等出國留學、旅遊的痛點,向出國金融客群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無卡”是針對崇尚“輕生活”極簡生活方式人群推出的銀行一二三類賬戶,意味著商業銀行無卡時代的開啟,具有“永不掛失、永不換卡、長期有效、藉助高科技提升安全等級”的四大特點,用戶可以“隨時、隨想、隨得”。

與此同時,中信銀行還輸出銀行賬戶,與京東、華為、廈航等企業聯手打造“電子錢包”用戶,讓用戶在購物、乘機、通訊等多個場景下,都能輕鬆使用銀行服務。對此,中信銀行指出:“開放銀行是領先商業銀行競爭的戰略高地。中信銀行開放銀行的初心始於‘數字化轉型’戰略和‘做有溫度的銀行’服務理念,我們希望與各行各業合作伙伴共建開放銀行的生態平臺。”

內控合規:堅持合規經營,全面建設“平安中信”

發展也好,創新也好,前提是風險可控,這是銀行業的生命線。近年來中國銀行業整體形勢向好,但由於道德風險誘發的合規風險和操作風險時有發生,風險防控形勢並不容樂觀。有鑑於此,監管部門要求堅持不懈治理金融市場亂象,進一步遏制違法違規經營行為,有序化解影子銀行風險,依法處置高風險機構。

從過往的經驗教訓來看,銀行合規問題的根源在於自身的公司治理和合規文化建設不完備、不健全,相關制度執行不到位。這意味著,鞏固金融治亂象成果,不能僅依賴於外部的高壓監管措施,而是要內化成為銀行主動追求的經營理念,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合規體系。

近年來,中信銀行董事會和高管層始終高度重視內控合規工作,強調合規經營,明確提出“合規出效益”文化,打造“平安中信”,並提出要將全面風險管理到位,將內控合規、案件防範到位,將監管政策執行到位。

以“堅持合規經營,全面建設平安中信”為目標,中信銀行全面強化銀行內控合規管理和反洗錢管理制度,明確了至2020年內控合規管理的9個大類72項重點任務。與此同時,中信銀行還圍繞銀行案件防範管理、監管政策貫徹落實兩個方面,分別出臺了一系列內控合規管理辦法,不斷完善員工行為和案防制度管理體系,建立相應的督導跟蹤機制。

為了提升合規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中信銀行按照“因人、因地、因客、因質”的原則,實施授權差異化、區分基本授權和操作手冊,強化了“一級法人”意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合規制度的建設和執行對於一家銀行而言是“衛士”“保安”。制定並執行更加嚴格的合規標準,意味著短期內合規成本上升,但唯有以合規促發展,多效並舉開展合規經營,才能行穩致遠。

2019年,中信銀行行業首創內控合規5C 標準化管理,針對性提升基層合規管理能力,制訂並印發5C標準化管理指引,從文化、控制、合規、檢查、糾偏五個方面標化、分解20項內控合規工作流程,結合總分行業務條線、合規條線以及支行網點職能定位和特點,開發上線內控合規5C平臺系統,有效提升了基層合規管理人員履職能力。

正如中信銀行所強調的那樣,全行要有風險合規管控的意願,要有風險合規管控的意識,要有風險合規管控的意志。中信銀行將上下同欲,努力踐行“讓風險合規文化在全員心中落地生根,夯實中信銀行基業長青的基礎”。

可以預見,未來的銀行將不再是一個場所,而是以用戶為中心,用戶在哪裡,銀行服務就在哪裡。中信銀行將不斷開拓創新,努力建設成為“有擔當、有溫度、有特色、有尊嚴”的最佳綜合金融服務企業,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