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巧妙化解"鴻門宴"

《史記》以"不虛美,不隱惡"的求實原則,將情感豐富、個性飽滿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巧妙結合。關於《鴻門宴》的記載,《史記》分述在《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留侯世家》《樊酈滕灌列傳》,其中以《項羽本紀》最為詳細,讓我們領略了"鴻門宴"前後各色人物的心理動態,咀嚼了軍事強弱團隊對峙的英武與無奈,也讓我們看到了劉邦以自己獨有的風險化解能力,應對風險的自信與豪邁。

劉邦巧妙化解

劉邦與項羽矛盾陡生的背景

公元前209年,劉邦兵起芒碭,攻豐奪沛,成為沛公,不久由於雍齒的背叛而投靠秦嘉、景駒,但秦嘉、景駒被項梁頃刻間打回了原形,劉邦在項梁的幫助下如願復豐,成為項梁集團的一員,與項羽攜手取得城陽、濮陽、雍丘大捷。兩人的友情與日俱增,"每一次勝利,都會增加兩人的情感"。項梁戰死定陶後,劉邦成為懷王集團的中堅,從這段經歷看,劉邦與項羽是友好的戰友,也是兄弟。那麼,為什麼在經歷了一年生與死考驗後的老朋友,一見面就劍拔弩張呢?簡單地概括就是劉邦西征入關中後"王關中"與"有天下"的政治追求與項羽取得鉅鹿勝利後"霸天下"的政治追求南轅北轍,產生了分歧。

劉邦巧妙化解

從劉邦的角度看

進入關中後,"王關中"且萌生"有天下"的意念成為他的政治追求項梁定陶戰敗,楚懷王心成為這支隊伍的最高領導,懷王一方面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另一方面以劉邦率軍西征咸陽,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不負眾望,於公元前206年十月進入咸陽,在咸陽期間,劉邦不僅以"關中王"自居,而且有了"圖天下"的想法。首先表達了自己"王關中"的內心世界。讓人們看到了一個一心成為"關中王"的劉邦。其次,以不二的堅決,舉起關中王的權杖。一是廢除秦法,約法三章。法是佔統治地位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的制定是國家權力機關或國家權力機關授權的組織,按照法定程序開展的活動。劉邦雖有懷王之約,但還未得到懷王的最後確認。

劉邦巧妙化解

從項羽的角度看

鉅鹿勝利後,已確立霸主地位,"霸天下"成為他的政治追求項梁定陶敗亡,懷王駁回了項羽力請西征咸陽的要求,而以他北上救趙。途中,宋義不聽勸阻,留滯安陽四十六日,又送其子宋襄相齊到無鹽,飲酒高會。時至天寒大雨,士卒飢凍,血性的項羽怒斬宋義。共立項羽為假上將軍,並得到懷王認可。握有兵權的項羽,破釜沉舟,取得巨大勝利。鉅鹿戰後,項羽馬不停蹄西向咸陽,途中收降章邯,封為雍王,當大軍抵達函谷關,卻見關門緊閉,頓時怒火中燒,以武力叩關。入關後,又接到劉邦麾下左司馬曹無傷的報告"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更是怒不可遏,決定第二天起兵攻打劉邦。從這個過程看,項羽斬殺宋義的豪邁,在鉅鹿戰後霸主地位的確立與"霸天下"的政治追求與劉邦"王關中"、"圖天下"的政治追求已水火不容。一方面項羽霸主地位已經形成。項羽斬殺宋義後,聲望陡增,諸將皆服,鉅鹿勝利後,項羽已經成為實際意義的共主、霸主,懷王只是一個徒有其名的招牌,因此才會肆意封章邯為雍王。另一方面"霸天下"成為他的政治追求。周王朝的王業時代遙遠,對於項羽而言是一個空中樓閣;秦王朝的帝業為他排斥,且剛被劉邦消滅;剩下的只有霸業。

劉邦巧妙化解

除此而外,項羽之所以選擇霸業,一是項氏家族的出身與固有政治意識的影響。項羽出身楚國貴族,對春秋戰國時代謀求一統,稱霸一方的現實有深刻的理解,且目睹了祖國與祖父喪亡於秦帝國霸業車轍之下的一幕,"霸天下"的政治意識已烙在了腦海。何況項氏軍事集團的主要組成是楚的舊貴,"這個集團以恢復秦統一前的列國割據為職志,其政治意識十分落後的"。二是項羽對剛剛出現的帝制並不熟悉。

"鴻門宴"前後劉邦化解風險能力的解讀

劉邦、項羽這兩個曾並肩作戰的戰友、兄弟,轉眼間就進入了生死對決的角鬥場,然而就在決戰前夜和第二天鴻門兩巨頭會面兩天一夜間的發生,戲劇般地改變了兩大集團兵戎相見的不快與尷尬。對於項羽鴻門未殺劉邦的現實,多少年可謂眾解紛紜。我們這裡不去深究這一事實深層次的原因,只想從劉邦化解風險能力的老辣和獨到的層面,解讀兩人化干戈為玉帛的本真。不好文學且接受教育少得可憐,在緊急時刻,只會以"為之奈何"發問的劉邦,見到項伯開展一連串公關,一番流利的他入關後秋毫不犯;籍吏民、封府庫以待項羽及之所以封關的原因和自己不敢也不能背項羽的語言表達,不僅時間短而且信息多,語言組織的功底與能力可見一斑。在他自己組織語言的同時,又使受教育程度少得更顯可憐的樊噲領悟他的真意,熟記為他組織的一番語言。樊噲在鴻門宴上,口若懸河的陳述,不僅與劉邦講與項伯的幾層意思高度吻合,而且附加了歷史的對比,且流利程度讓人吃驚,以樊噲自己的能力不可想象,只有在劉邦的授意下,為樊噲組織語言,使其熟記才是唯一正確解釋。

劉邦巧妙化解

劉邦認知能力

能否正確認知風險的存在和奔赴鴻門團隊成員的忠誠是化解風險前提。一是認知風險的存在。當劉邦得知項羽即將發兵的消息後,亂了陣腳,唯有一句"為之奈何"。他與張良在商討中,張良"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劉邦第一反應是默然,他對自己十萬兵力與項羽四十萬兵力的懸殊對比是認知的。即便言語,也只有簡單的"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連續發問:"沛公誠欲倍項王邪?"、"沛公自度能卻項羽乎?"劉邦仍是默然良久,從牙縫中擠出"固不能也,且為之奈何?"的蒼白回答。簡捷的三個問題,使劉邦認知了環境的險惡,明白了坐等改變現實的枉然,激發了他積極主動、靈機機變的內在動力。二是認知赴鴻門團隊成員的忠誠。

劉邦判斷能力

劉邦在得知項羽起兵的消息後,不僅正確判斷身處的風險,而且對張良的赤誠與項伯夜馳漢營的使命做出正確判斷。正確判斷張良的赤誠。劉邦安排人馬封關無內諸侯時,張良顯然不知,否則不會當風險面臨,張良才問劉邦"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如此大的軍事行動,張良毫不知曉,要麼是張良不該知道,要麼就是避開了張良。當張良把項伯帶來的消息告訴劉邦,劉邦突然冒出一句"君安於項伯有故?"其戒備不言自明。張良坦率如實以告,"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並秉持忠義沒有獨自離去,劉邦對張良的赤誠忠心有了新的客觀判斷。正確判斷項伯的使命。

劉邦巧妙化解

鴻門與霸上相距四十里,如果劉邦回來了,不辭而別不合理,以及項羽追軍的風險都是不允許的。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劉邦知道這條路離壩上只有20裡,這說明他對鴻門至壩上的地理位置有了客觀的瞭解,並長期進行了應急安排。劉邦不僅留下了與向波有著悠久歷史的張良山,還送給項羽和範曾他已經準備好的禮物。可見,劉邦對應急組織的準備是紮實細緻的。

參考文獻

《史記》

《漢初蕭曹相位之爭》

《鴻門宴真相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