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前些年,電視臺播出陳杰同名小說的《大染坊》,小說的原型是濟南東元盛染廠。劇中有個細節值得尋味,在清朝末年,由於國內沒有測量溫度的設備,老掌櫃張啟垣自創魷魚來測量溫度,根據魷魚彎曲的幅度,來測量染池的溫度。無法量化溫度,就無法進行系統研究,同時也無法重複驗證。像《大染坊》中,對魷魚測溫度還保密,如果老掌櫃絕後,或者突然離世,掌握溫度的技術如何傳承?溫度對人類文明的影響非常巨大,溫度的量化,以及

能否駕馭更高溫度,反應了一個文明的等級。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大染坊》劇照


溫度與文明

歷史上我們判斷文明的等級,常常按照冶煉技術的高低來判斷,如果你能把爐子的溫度燒到1000攝氏度,就進入了青銅時代;如果能把爐子的溫度再升高200-300度,就能夠冶煉生鐵,進入鐵器時代;如果溫度再高點,就能夠燒製瓷器,或者玻璃,就進入了工業時代。

人類最早能夠加工的金屬多是軟金屬,比如金和銅,這些金屬幾乎不用加熱,只需要鍛造就能夠製作成想要的形狀。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們發現,只要將這些銅加熱並且加入錫,就能夠產生一種合金青銅,相較於軟銅,這種合金銅更加耐久,而且更加堅硬。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西周青銅器


青銅和錫的比例大概是8:1,如果銅含量高一點,材質比較軟,能夠製造複雜的盔甲。如果加入銅量少一點,材質就比較硬,就可以製造各種劍或者鼎等。羅馬人在這些銅中還加入了銀、金等金屬,所以早期的戰爭,消耗的都是財富,只有貴族和騎士才能上戰場。

公元前1900年,在北非的新月沃土,赫梯人能夠把爐子的溫度加熱到1300度,不但溫度升高了,而且冶煉技術也提高了。地球上絕大多數的鐵礦都是以氧化鐵的方式存在,所以在加熱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入氧氣,氧氣和焚燒的木炭產生反應,形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繼續加熱之後,能形成二氧化碳,帶走鐵礦石當中的氧分子,排入大氣當中。當爐子溫度來到1500攝氏度的時候,浮渣便會浮在金屬表面,生鐵就形成了。當這些手拿生鐵武器的赫梯人,騎馬進入兩河流域的時候,猶如外星文明降維打擊。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赫梯人


溫度與瓷器

當然掌握瞭如此高的溫度,也能夠製造出陶器,由於早期掌握的溫度比較低,製造出的陶器不但笨重而且不美觀。最重要的是,由於沒有掌握釉彩技術,這時候的陶器,就像我們家裡的花盆,是盛不住水的。

雖然中國瓷器名揚海外,但是上釉技術並不是中國人發明的,是巴比倫人發明的。他們成功將鹽或者蘇打和沙子中的石英混合加熱,只有就產生一種玻璃狀的物質,才能防止水從容器中流出來。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古巴比倫陶器


雖然這些巴比倫人,將富含石英的細沙還有蘇打抹在陶器表面,卻依然造不出釉面,因為他們缺乏高嶺土。於是這些古巴比倫人,將這項技術應用到燒製面磚上,沒有再想著拿它製作瓷器。

後來羅馬人將這些玻璃裝飾在教堂上,彩色的拼接玻璃克服了無法制造大塊玻璃的缺陷,同時還構成了靈動的畫面,為宗教題材故事增加神秘色彩。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古羅馬教堂


其實這些文明沒有發明出瓷器,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高嶺土,這種特殊的礦石,在中國景德鎮儲量卻非常豐富。雖然在美洲也發現了大量的高嶺土,可惜在哥倫布到來之前,這裡還沒有掌握足夠高的溫度。

我們通過瓷器和陶器的斷面就能夠發現它們的區別,陶器由於溫度低,斷面是黏土顆粒,而瓷器斷面非常光滑,和玻璃非常類似,這是爐子燒到1300度以上,才能夠形成細密組織。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瓷器斷面


溫度與玻璃

西歐沒有造出瓷器,可是中國也沒有吹出玻璃器皿。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兩河流域製造出了無色的玻璃。公元前50年,在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區,出現了吹制玻璃。公元12世紀,玻璃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

相比較於西方的玻璃,中國的玻璃主要是鉛鋇玻璃,在混入鉛鋇之後,玻璃的粘性降低,很難適合吹法制作玻璃。相比較於中國,西方的玻璃生產,早早就進入工業化,迅速進入各領域。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吹玻璃圖


進入17世紀,西方因為玻璃的普遍應用,發明了很多測量工具,望遠鏡、顯微鏡、溫度計等等先後問世,隨後還出現了時間的記錄工具-擺鐘。要不是這些測量工具的發明,科學無法進入量化的階段。

也是因玻璃與瓷器的區別,讓中西方科技在此時產生巨大的“分流”。1600年,幾位荷蘭眼鏡師,發明瞭望遠鏡,後世很多人認為望遠鏡是伽利略發明的,其實他是第一個將望遠鏡對準天空的天文學家。之後他觀察到木星居然還有自己的衛星,這打破了多年來,所有行星圍繞地球旋轉的思維範式。這也為十幾年後,哥白尼的日心說打下了基礎。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列文·胡克顯微鏡


1665年,列文·胡克用自己磨製的鏡片,製作出了第一臺顯微鏡,並且出版了《顯微圖集》,整個歐洲一時洛陽紙貴。在他的這本書當中,人們第一次看見了蒼蠅的眼睛,跳蚤的解剖圖,甚至還有軟木塞的結構等。歐洲第一次開始出現了“細胞”,微生物學開始發展起來。

1594年,伽利略讀到一本《氣體力學》的書籍,其中認為氣體的膨脹與收縮和溫度呈現正相關的關係。於是他做了一個“溫度計”,通過加熱密閉容器當中的空氣,推動水位上升。之後人們嘗試各種液體,比如酒精,亞麻籽油等,直至1700年,人們才開始使用液體汞。後來人們將冰塊的熔點以及水的沸點定義為溫度的0攝氏度和100攝氏度。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氣體溫度計


瞭解到溫度以後有什麼用?

量化溫度以後有什麼用呢?熱能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如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內部,能量各種形式的轉換是守恆的,這也被稱為熱力學第一定律。可是當人們造出蒸汽機的時候,卻發現鍋爐吸收的熱量,和冷凝器排放的熱量,並不相等,兩者的差就是蒸汽機的功。

之後焦耳還發現電流也能夠產生熱能,除此之外,他還用了一個裝置,當重物下降的時候,攪動杯子中的液體,然後用溫度計精確計算產生了多少熱能,之後人們嘗試各種方式產生熱能。可是人們發現,機械能能夠100%轉化為熱能,可是熱能卻無法100%轉化為機械能,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也呈相同狀態。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瓦特蒸汽機


為了探究熱能和其他能量的關係,以及它是通過什麼途徑傳播,它和溫度是什麼關係,於是誕生了熱力學。人們不希望用模糊的概念來研究熱能,而發展出了熱力學三大定律。

除了能量守恆,人們還認為分子之間總體走向無序,也就是熵,但是當物體到達絕對零度的時候,無序的運動才會停止。這也導致了熱量從熱的地方向冷的地方流動,而不可能相反。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格陵蘭島冰塊屋


所以如果不想讓我們的人體處於“停止”的狀態,就要時刻保持著身體的溫度,如果想讓我們的大腦一直保持著思考,也必須在37攝氏度左右。在這個星球上,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無論你生活在非洲赤道地區,還是在北歐的格陵蘭島,我們的溫度都是在37攝氏度左右。

哺乳動物也大都在37攝氏度左右,是不是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我們的溫度都控制在37攝氏度?哺乳動物的大腦就像一臺精密的儀器,只有在恆溫的狀態下才能夠產生各種複雜的化學反應,也只有恆溫下,才會有無數的信號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與接收,所有的一些都依賴於恆定的溫度。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那為什麼是37攝氏度呢?這是長期進化博弈的結果,體溫過高意味著更高的代謝速率,雖然我們的動作更為敏捷,但是我們的消耗的能量也更多。其實高溫對身體是有各種好處的,比如我們感染之後,會讓自己的溫度升高,會殺死大部分的病菌。

量化溫度不但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同時還讓我們更加了解宇宙。我們宇宙成為今天的樣子,一切都取決於大爆炸之初的三分鐘。在宇宙大爆炸的0.01秒,宇宙的溫度高達1000億攝氏度。此時宇宙就像一鍋湯,鍋湯當中只有質子和中子,各佔50%,而且質子和中子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宇宙大爆炸14秒之後,宇宙溫度由1000億度迅速下降到30億度,而質子和中子的比例也相應變成了5:1的比例。因為中子的β衰變,逐漸讓它衰變成了質子,如果沒有快速形成原子核,我們整個宇宙可能只有質子,那麼我們的化學週期表將是空的了。在大約3分46秒的時候,宇宙溫度降低到9億度,此時質子和中子形成了穩定的原子核,全宇宙質子與中子構成7:1比例,宇宙在此刻定型。

巨大的恆星就像一個大型的鍛造爐,把宇宙當中氫和氦打造成不同的元素。在這些恆星當中,從氦變成碳,碳變成氧,氧變成硅,只要恆星的溫度越高,越有可能鍛造出元素週期表靠後的元素。如果我們的太陽核心溫度不夠,它會變成紅矮星或者白矮星。


為何說我們能利用的“溫度”越高,文明等級就越高

宇宙大爆炸在3分46秒,溫度達到9億度的時候定型,人類如果想要探索宇宙更深層的秘密,掌握更高階的技術,對溫度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人類對溫度的認知與掌握,不僅僅是文明程度的象徵,同時也是探索人體,探索宇宙的必要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