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互聯的下一站:B2B 4.0時代到來

產業互聯的下一站:B2B 4.0時代到來

來源 · 愛分析

如今,我國的新經濟形勢以信息經濟、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為核心蓬勃發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到近年大熱的人工智能等技術,使單一企業到整個產業都在經歷著變革帶來的新的機遇和新的衝擊。變革下的產業從外部的邊界拓展到內部的整合融合,都離不開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助力。

產業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阻滯發展的速度和效率的提升。

從商品流的角度看,交易環節過多,商品物流無法統一化,整體物流效率低下,服務能力參差不齊,貨損貨差率無法保障。在競爭環境嚴峻的行業,物流費用成為採購方的一大痛點,比如快消品行業、紡織品行業等,流通能力無法匹配需求。同時,隨著市場邊界拓展,採購方市場延伸至低線級城市,商品“求而不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流通環節“路障重重”,商品流通環節亟需升級改造。

從信息流的角度看,傳統行業的信息化水平過低,人力驅動、線下化發展起來的企業,業務模式改變較難,比如生鮮餐飲、汽配等行業非標程度較高。數據基礎設施差的行業使得新技術無用武之地,數據量足夠大卻無法得到很好的彙集和利用。採購方的需求變化不能得到及時滿足,因為其需求傳導能力較弱,供應商“讀心無術”。

從資金流的角度看,一方面,不同的行業,供或需一方受另一方的賬期壓制,使得企業發展受限。另一方面,成本結構不合理,內部管理混亂或者過於傳統,沒有很好的技術和工具幫助提高運營效率。對於供應商來說,生產力提升遇到瓶頸,出現庫存積壓成本等問題;對於採購方來說,管理能力不足導致服務能力不足,開拓市場成問題。

供應鏈從原始的渠道功能,連接供需雙方,到如今已經深入工業生產、日常消費、國際貿易等方方面面,覆蓋了生產、供應、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服務,也催生出大量新型供應鏈企業和新業態,促進了管理模式的推陳出新,提升了整個產業鏈的運轉效率。

本報告圍繞著產業鏈上的各種問題,研究供應鏈交易平臺的新模式、新發展、在各行業的價值,以及對於產業升級的推動作用。

01供應鏈交易迎來第三階段

1.1 供應鏈科技定義

從上游原材料交易到加工成產品,再通過經銷網絡,依靠物流體系將產品一層層送達終端。在此過程中,連結制造商、供應商、經銷商和終端的功能網絡即為供應鏈。

需求快速變化以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要求供應鏈敏捷度更高,成本更低。供應鏈管理的複雜度顯著提升,企業需要藉助模式創新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打造更加高效的供應鏈。

例如,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供應鏈交易,實時掌握物流信息,並且可以利用交易數據獲得授信,使用供應鏈金融產品;利用信息化和數字化提升企業採購管理效率,通過數據沉澱和AI預測充分掌握需求和市場行情變化,制定採購優化方案;利用AI機器人自動化運營倉庫,甚至實現貨運自動駕駛,節約物流成本。以上技術應用均是企業提升供應鏈效率,應對供應鏈挑戰的關鍵場景。

1.2 供應鏈科技行業圖譜

圍繞不同行業採購方對上游供應鏈交易、加工、物流、金融、採購數字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可以劃分出如下的供應鏈科技行業圖譜。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供應鏈交易,是指供應鏈功能網絡上通過交易的方式,連接製造商、供應商、經銷商和終端的環節。供應鏈交易平臺是本報告的核心研究對象,是指在各個細分品類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AI等使供應鏈效率得到提升的,創新型的貿易商或交易平臺。

除了供應鏈交易,供應鏈科技還包括採購數字化領域。採購方有兩種方式解決供應鏈需求,一種是尋找交易、加工、物流、金融各環節的專業供應商,企業自行組織協同,另一種是將供應鏈環節整體外包,由採購服務商解決全部需求。

第一種方式下,交易、加工、物流、金融各環節都需要專業的供應商,企業需要自建管理團隊,為了滿足企業內部、企業與供應商之間高效協作的需求,採購數字化服務商也由此誕生。第二種方式下,由採購服務商團隊管理交易、加工、物流、金融各環節的供應商,其供應鏈管理能力即是支撐其獲取企業客戶的核心能力。

1.3 供應鏈交易行業發展歷程

依據供應鏈功能深化的過程,中國供應鏈交易行業發展至今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第一階段是信息聯通,以1999年阿里巴巴的成立為標誌,重點是交易目錄的信息化,商品信息得以在線上呈現,採購方可以方便快捷地尋源。

初期互聯網以信息展示為核心功能,阿里巴巴開創了以信息發佈為運營模式的B2B平臺,使交易雙方信息聯通。此時線上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尚不成熟,網站尚不具備交易功能,通過會員費獲取收入。

第二階段是撮合交易,以2012找鋼網的成立為標誌,重點是通過線上完成交易,早期平臺以居間服務的角色引導、輔助供需雙方達成交易。隨著客群擴大並逐漸穩定,部分平臺開始憑藉資源優勢進行自營交易業務。

此時互聯網交互功能、終端數量以及線上支付等基礎設施已經有了較大進步,行業誕生了一系列垂直領域交易平臺,主要收入來源為自營交易價差,其本質是創新型的貿易商。

隨著更多競爭者進入,交易價值空間被壓縮,自營交易平臺疊加了物流、金融、加工等配套供應鏈服務,提升附加價值,由此貿易商逐漸升級為供應鏈交易平臺。

第三階段是產業互聯,以2017年“產業互聯網”概念提出為標誌,目標是實現供應鏈服務全面數字化,將連接的廣度擴展至產業鏈上下游和同類公司,圍繞用戶需求,重新組織生產與運營模式,全方位匹配供需。

未來,供應鏈交易平臺將繼續向縱深升級。一方面,供應鏈交易平臺可以將自身強大的運營能力,封裝為SaaS產品輸出給同類公司。另一方面,供應鏈交易平臺可以向上遊延伸,以柔性生產鏈、社會化工廠的方式重新組織生產,滿足小批量、多品種、“零庫存”的下游需求。

02需求與技術推動價值提升

2C互聯網硝煙散去,移動端數量與線上流量增長枯竭,企業收入增長放緩,與此同時,商業環境、需求、技術、政策等都在發生深刻變化。

一方面,挖掘線下流量與精細化運營被視為可持續的唯一出路,而新供應鏈更優於新渠道與新流量,成為企業整合升級的基礎,供應鏈升級迎來機遇。

另一方面,企業數字化基礎落後以及行業標準缺失,也給供應鏈交易優化造成了諸多阻礙。

2.1 傳統線上交易發展受阻

中國的2B電子商務並未建立於企業內部採購數字化的基礎上,而是直接進入了電商網站時代。撮合交易模式大多仿照了2C互聯網的運營邏輯,對企業決策流程和客戶複雜需求的把握不夠深入,面臨著重重挑戰。

2.1.1 撮合交易價值度有限

在早期互聯網滲透2B行業的階段中,撮合交易平臺最大的價值在於擴大了銷售和採購半徑,減少信息不對稱,更高效率地匹配供需。撮合交易模式是行業線上化之初提升交易規模最快的模式,但撮合交易單一業務本身有著無法避免的缺陷。

首先,供應鏈交易的報價、決策、交易、支付、交付流程複雜,因而缺少線下支撐的撮合交易只適用於部分品類,並且平臺在服務交易達成後的服務能力很弱。例如非標準化的產品,價值特別高的產品,需要操作培訓的產品等,都不適用於線上交易模式,信息層面的撮合交易價值度很低,平臺也沒有能力對產品質量進行擔保,對於金融、物流等配套服務的組織能力都難以建立,無法擴展收入來源。

再者,交易平臺適用於高頻但供需關係不穩定的交易,供應鏈領域中,如果採購方與供應商能夠達成穩定的重複交易,平臺的價值將被大大削弱。單一的撮合交易模式很難積累對採購需求的深入洞察,只能以擴大買賣雙方數量以及活躍度為核心,如果交易雙方達成一次交易後重複線下交易,平臺活躍度降低,需要持續獲取新客戶,成本極高且LTV低。

最後,2B交易對賬期、分期付款的要求複雜,單純的撮合交易很難整合支付形成閉環,平臺GMV也就無法形成收入轉化。同時,早期撮合交易無法線上支付也有基礎設施成熟度不夠的因素。時至今日,GMV仍然是衡量撮合交易平臺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但過程中平臺對交易的把握力不夠,其收入與GMV掛鉤仍然缺少核心的價值驅動力。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從找鋼網2017年的交易額構成可以看出,聯營模式(先確定下游需求,再向上游鋼材廠或貿易商採購,類似撮合交易)佔據68%的交易額,但只貢獻29%的毛利,在鋼材市場價格走勢較好的時期遠不如自營模式利潤率高。

2.1.2 自營遭遇規模瓶頸

撮合交易模式在各個垂直領域生根發芽後,其價值缺失的問題逐漸暴露,部分平臺轉向自營,或撮合+自營的模式。自營模式下回避了對交易把控力不足的問題,是平臺深入理解場景的最佳途徑,但自營模式下仍然面臨規模瓶頸。

一方面,平臺開展自營業務直接與原有貿易商競爭,難以平衡利益關係。多數自營平臺由撮合交易平臺轉型而來,大多也保留了原有撮合業務,平臺開展自營業務後大多將此作為主要利潤來源,難免進行資源傾斜,容易引發其他貿易商不滿。只有平臺業務規模足夠大,或提供差異化服務,避免陷入貿易商定位,才有可能避免矛盾。

另一方面,自營模式下資金壓力集中,客戶服務成本高,管理複雜度顯著提升,依靠線上化能夠提升的能力有限。新技術應用和接受過程較長,傳統自營貿易所面臨的問題大多數仍然存在,並且資金、組織管理等很多問題無法被技術解決。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從摩貝的交易量及增速觀察,從2016年起,其自營業務交易量均接近100%。自營模式的生產需要大量資金和管理能力的支持,估值倍數低是市場對於自營模式的認可度和未來發展空間不看好的結果。

2.2 需求端要求供應鏈革新

需求是驅動供應鏈升級的根本原因。企業由於成本壓力追求更高效,成本更低的供應鏈,或出於收入增長目的而進入新市場、新區域,需要建立新供應鏈體系,都有迫切意願改變原有供應鏈體系。

2.2.1 需求端變化速度加快

隨著信息傳播加快以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消費方式轉變,消費市場也隨之極速變化。

消費者對個性化、定製化、品質化的追求,短視頻、社區分享、網紅直播帶貨等新營銷方式,以及受文化和生活方式帶動的二次元消費、寵物消費等,蘊藏巨大商機的同時,也對企業快速把握市場變化的能力,以及整合供應鏈的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適應變化更快的終端需求,要求更加敏捷的供應鏈。一方面,上游通過線上交易能夠減少交易層級,更快掌握市場動向。傳統層級較多的供應鏈中,上游無法觸達終端,需求反饋較慢,難以對市場需求變化作出快速反應。應用線上交易後有利於壓縮層級,也使需求端信息反饋更加及時。另一方面,靈活多變、能夠低成本調整的上游供應鏈也為下游企業快速試錯,緊跟消費動向,壓縮庫存成本提供了空間。

2.2.2 下沉渠道有待建設

近年來的消費升級趨勢不僅體現在一、二線城市中產階級消費上,下沉市場的消費升級更加引人注目。

2019年5月QuestMobile發佈的《下沉市場報告》數據顯示,下沉市場用戶規模超過6億,佔比超過一半,移動互聯網人均使用時長超過非下沉用戶,且增長更快。同時,下沉用戶收入水平普遍低於非下沉用戶,線上消費能力略低於全體網民,終端價格在2000元以下比重偏高,這導致下沉用戶對於現金獎勵、價格等非常敏感。

阿里媽媽在2019年8月發佈的《下沉市場洞察報告——時空脫域中的小鎮青年》中指出,現在下沉市場在90%消費品類的滲透率不及一、二線城市,但是77%品類增速、84%品類的成交人數增速、34%品類客單量增速和61%品類貨單價增速均超過一、二線城市。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然而,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伴隨特殊的市場環境,傳統供應鏈體系也不再適用。

一方面,面向下沉渠道的產品需要重新定位,從而需要生產供應鏈體系作出改變。由於下沉渠道終端特徵的差異性,所需要的產品以及要求的性價比等,也與成熟供應鏈體系下的產品有較大區別,這要求企業供應鏈做出適應性調整。

另一方面,傳統的渠道面臨成本考驗,下沉市場需要建設新渠道。低線城市消費升級,消費者對原本只在高線城市有成熟渠道的消費品需求活躍,但低線城市需求體量尚無法支撐傳統專賣店、直營店、物流倉儲等成本,需要藉助其他渠道進行下沉,為中間交易環節提供了平臺機遇。

2.3 技術進步推動電商化完善

受C端互聯網帶動,電商化迅速滲透各個行業,軟硬件逐漸成熟,從業人員養成了移動互聯網使用習慣,C端互聯網時代建立的支付、金融、物流等基礎設施部分可以複用,推動產業互聯網電商化完善。

2.3.1 產業數字化滲透擴大交易範圍

從信息平臺到完整的交易服務實際上是2B領域電商化的過程,產業本身數字化深入有較大促進作用,利於供應鏈敏捷提升。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滲透,以及企業本身技術應用意識加強,數字化生產、管理、銷售、採購滲透率提升,為電商化準備了較好的軟硬件基礎。率先運用數字化和電商化的企業通常基礎實力較好,又進一步藉助技術手段加強對終端的理解,縮短反饋週期。

企業對電商的接受程度提高又進一步促進了各行業分散的中小供應商應用交易平臺,並通過平臺積累的數據把握市場行情,精準獲客。

例如,汽配行業經銷商逐漸應用了單機ERP軟件,但缺少雲平臺運營能力和行業整合能力,創新平臺加入到行業中,以技術手段調用其原有信息化的商品庫存數據,整合成雲平臺,並將全平臺銷售結果進行數字化統計分析,反饋給經銷商,使經銷商能夠緊隨市場狀況調整庫存。

2.3.2 配套基礎設施完善降低應用門檻

支付、物流等配套基礎設施完善,使電商化效率提升,創造了更好的用戶體驗,降低了下沉渠道的使用門檻。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信息平臺時代配套設施不完善,本身限制了實現閉環交易。隨著技術提升,線上支付安全性、便捷性提升,物流行業信息化、數字化完善,配套服務能夠完整地在交易平臺上呈現,交付效率提升,成本和價格也隨之降低,降低了電商進入的門檻和消費者使用的門檻,為渠道下沉提供了基礎。

例如,煤炭行業的供應鏈整合受物流行業信息化推動較大。煤炭行業物流節點多,涉及水陸聯運,以往物流交付把握力弱,需要大量線下團隊。物流行業數字化程度大大提升後,物聯網等智能設備實時聯網,給了平臺以輕模式在線上調動整合的機會。

2.4 政策紅利有待釋放

目前對供應鏈交易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是營改增政策,有清晰的落地措施,加上金稅三期的推進,供應鏈交易環節的開票將更為合規。根據調研,目前合規效果尚未完全顯現,但預期未來規範化趨勢將有深遠影響,線上交易平臺以往存在的稅負成本劣勢被逐步抵消。

例如汽配領域,相比開票,不開票的線下交易方式擁有5個點左右的價格優勢,未來線下充分合規後,價格將彌平。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其他關於推進供應鏈創新、工業互聯網發展、供應鏈金融發展等國家及地方政策尚停留在意見層面,當前對行業的推進作用未能充分體現。

03不同土壤中,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價值各異

供應鏈交易在不同的行業體現的價值不同,行業特點決定了供應鏈交易平臺的發展邊界。我們彙總了市場規模、供應商、採購方和增值服務空間等四個方面的行業特點,形成供應鏈交易的評價維度,判斷其價值。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第一,行業市場規模是供應鏈交易的基本生長環境,是用來判斷供應鏈交易平臺價值的首要指標。是否能橫向拓展品類,逐漸變成一站式商品交易平臺,也會對平臺未來想象空間有影響。除此之外,對增量市場的開拓能力也可以判斷交易平臺的成熟度和未來價值。

第二,供應商一側的特點直接影響供應鏈交易的價值度。供應商分散程度,對於庫存週轉的敏感度,以及對於需求反饋速度的訴求,體現了市場對於供應鏈交易平臺的需求程度。比如在汽配行業,供應商分散,十分需要成規模的交易平臺做控貨、提高流轉效率和規範市場。但珠寶行業,供應鏈層級分明,需求非常穩定,對改造供應鏈需求不高。

第三,採購方及終端畫像同樣是重要的考量方面。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價值與採購方的價格敏感度有正向關係,但也受採購方的穩定性制約。

第四,根據不同行業的形態,供應鏈交易平臺衍生出金融服務、物流服務、加工服務等需求,也是很好的利潤增長點。自建品牌是交易平臺成長到一定階段可以為採購方提供定製化商品的能力,建立品牌難易程度取決於市場的信息流通性、和上下游的把控能力。

3.1 市場規模及一站式採購平臺

供應鏈交易服務是供應商和採購方的橋樑,帶有渠道屬性,其價值取決於交易平臺所在行業的存量市場規模、品類延展空間及對於增量市場的開拓能力。

3.1.1 市場規模決定供應鏈交易價值空間

首先,市場足夠大,供應鏈交易平臺的想象空間就會比較大,整合空間才會大,其產生的價值才會體現出來。

各行業的市場規模不同,生鮮餐飲、快消行業市場規模一直較大,農村消費、MRO等行業近年來市場規模上升較快。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以快消行業為例,市場規模達到十萬億級別。行業特點是商品價值低,但是購買頻次高,消費端的忠誠度低。由於快消品的線下流通環節層級多,且終端分佈廣泛、數量大。可以說,從生產商到終端消費者的過程是一條漫長的通路,品牌商的渠道有限,銷售終端的議價能力也不足,中間流通環節的效率低。隨著下沉市場消費升級,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但是由於物流倉儲等問題尚未解決,滲透率只有20%左右,對於供應鏈交易平臺有高發展潛力和空間。

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價值在快消行業的得到很大的體現。一是提供品牌商一條增量的渠道,觸達更多終端門店,二是提高經銷商的倉配效率,三是為終端門店降低成本。

易久批是一家綜合交易平臺,2014年成立,從酒水品類切入快消供應鏈。在五年的發展中,從單品類供應鏈服務逐漸覆蓋到快消多品類,並且建立供應鏈和物流平臺、在線交易平臺、連鎖管理平臺、經銷商倉配服務平臺和金融服務平臺,形成較完整的產業互聯網。

首先,線下渠道仍是主流,對於品牌商來說,線上供應鏈平臺是一條增量渠道,也是一條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通路。通過線上平臺觸達更多終端門店,補足線下經銷商渠道無法觸達的客群。

其次,除了線上渠道打通,易久批也對線下經銷商進行整合。線下鏈條長,從生產商到銷售終端的信息化程度低。經銷商作為線下服務商,服務屬性較強。易久批通過橫向賦能經銷商數字化工具,提升倉儲配送的效率,將線下渠道的流轉效率和服務能力提高。

最後,由於終端門店中的小店,是處於“食物鏈”底端的客群,他們的採購量小、但是SKU數量不會少很多,往往採購價格偏高。線上平臺可以作為這部分小店的“捷徑”,得到更優惠的價格,提高利潤空間。下沉市場消費升級,這部分小店數量佔比會越來越高,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價值會在這部分客群身上有更大體現。

易久批自建倉儲物流,已經覆蓋了140多個地級城市,500多個縣城,2019年平臺GMV有望突破200億。對於十萬億級別的市場,易久批的覆蓋城市和交易GMV規模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所以,在快消行業偌大的市場中,通過傳統的層層供應的方式,無論是從效率、還是渠道管控能力上都有很大提升空間,同時在供應鏈渠道還可以聯通更多小店的客群,在下沉城市拓展服務。

3.1.2 從單一品類到一站式交易平臺

供應鏈交易平臺拓展交易品類可以提高市場空間,逐步形成行業一站式交易平臺,讓未來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行業間的品類拓展難易程度不同,大宗商品市場包含鋼材、原油等,每種商品的交易場景差別很大,幾乎沒有橫向拓展的可能。但是快消、餐飲、汽配等行業,SKU數量巨大,對於已進入行業的供應鏈交易平臺來說,品類適合橫向拓展。

中國的生鮮餐飲市場規模已達到十萬億級別,並且還在不斷膨脹,上游農業、養殖業、加工廠規模化能力有限,渠道能力不強,供應鏈交易環節有望實現高集中度。新零售、數字化等概念快速傳導到這個行業,不斷有供應鏈交易平臺湧現。

相比中國,美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誕生了一家通過不斷併購,最終達到全品類覆蓋的生鮮餐飲的供應鏈交易平臺。

Sysco是美國餐飲供應鏈的巨頭,是全球最大的食材供應商,也是國際餐飲供應鏈行業的標杆企業,為接近40萬家餐廳、學校和醫院提供全品類食品及廚房用品。Sysco前身是“Zero Foods”只給旅館、醫院、學校和餐館提供冷凍標品和罐頭。在1969年時,Zero Foods聯合美國八家地方性食品供應商成立Sysco,目標是建立覆蓋全美的食品供應商。

隨後Sysco通過併購嬰兒食品、凍品、家禽、海鮮、水果、蔬菜等分銷公司,強化自己的分銷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配送品類得到極大擴充,在物流配送方面也形成常溫、冷凍和冷鏈運輸體系,在1981年時已經成為全美最大的食品供應商。

生鮮餐飲行業近兩年的玩家越來越多,我國餐飲業市場規模2014到2018年複合增長率為10.2%,生鮮市場規模2018年的增長率將近8%,發展空間廣闊。

傳統的生鮮餐飲市場,從田間地頭到餐桌,需要經歷多個批發環節,產生嚴重損耗,由於溯源困難也無法保障質量。而整合能力強的生鮮供應鏈能夠實現產地直採,廠家直供,打掉中間環節,加價更低,並且損耗更少,上游可以獲得較高的收購價,下游也能獲得較低的採購價,從而實現產業鏈效率提升。生鮮餐飲行業的產業鏈條長,SKU品類極其豐富,供應鏈交易平臺拓展品類的延展度高,整合價值度高。

目前中國尚未出現堪比Sysco的巨頭,有著複雜的環境因素。一方面,中餐的複雜程度遠超西餐,涉及的原材料SKU更多,且地區飲食習慣差異大,形成覆蓋全國的餐飲供應網絡更加困難。另一方面,餐飲終端的整體成熟度還很低。據客如雲發佈的《2019中國餐飲經營參數藍皮書》顯示,2018年倒閉的餐飲平均存活456天。採購方還沒“活明白”的情況下,對於供應鏈交易平臺來說是個風險點。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根據美團點評聯合餐飲老闆內參發佈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中國餐飲當前連鎖化率為僅5%,而美國餐飲連鎖率為30%,餐飲連鎖化仍有一段差距。生鮮網絡則更為複雜,下沉市場還未完全打開。隨著國內餐飲連鎖化率逐漸提高,以及配套物流能力完備,餐飲供應鏈出現巨頭只是時間問題。

3.1.3積極爭取增量市場,拓展能力是關鍵

除了存量市場的橫向品類延展之外,採購方的市場在不斷擴大,對增量市場的管理手段和服務能力是對供應鏈交易平臺的考驗和價值增長點。在新的市場中,在供應鏈交易平臺的能力還未能匹配終端門店時,為滿足供給,很容易使渠道的成本激增,運營不善,對於新市場的拓展反而不利。

比如農村消費市場,對於日用百貨、快消品來講是極大的增量市場。供應鏈交易平臺自身的渠道功能打開低線城市的市場,並在物流、倉儲等方面提供服務,這是供應商不具備的能力。當然,建立這些能力對於供應鏈交易平臺來說也非易事。

近幾年受國家政策影響,城市的落戶門檻放寬的同時,城鄉人才機制逐步建立,人口雙向流動渠道開始打通。大學生村官、科技特派員等人才入鄉政策普遍推廣,政策鼓勵引導大學生返鄉創業,並且允許大學生保留農村戶籍等。如今,終端消費個體主力從以原先的城市為主逐漸蔓延至農村地區,這意味著城鄉融合進入下一階段。

政策導向對於零售終端是一大利好,同時,隨著鄉鎮、農村地區的生活水平提高,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逐步打通,新農村建設隨之也將需求釋放,消費潛力逐步體現出來。

農村消費升級的同時,對於快消品需求量上升,但是商品流通渠道卻仍然不暢。首先,作為下沉市場,農村的銷售終端多為夫妻店形式的小店,從品牌商到門店中間存在著多級經銷商和包括物流、倉儲等諸多環節,供應鏈效率低下,長鏈條對於品牌商響應終端消費者的需求是很大阻礙。其次,從銷售終端考慮,其採購資源有限,成本偏高,且渠道質量也參差不齊,並且沒有成熟的商品管理和庫存管理。

新經銷數據顯示,預計在2021年快消品消費會突破4000億。如今,下沉市場以線下門店銷售為主,線下渠道打通迫在眉睫。

阿里零售通作為破局者,在分銷通路中搭建數字化體系,疏通流轉模式,為下沉市場的眾多夫妻老婆店提供商品及配送服務。原有的阿里巴巴物流體系不能支持下沉城市的商業模式,阿里零售通作為阿里體系中專門為下沉市場打造的互聯網服務體系,對線下小店進行改造。

首先,根據商品品類不同,零售通幫助水飲、乳製品飲料等已有強大分銷渠道的品牌進行線上化數字升級,並在日化用品、休閒食品、日用百貨等品類的品牌商的區域性分銷網絡進行下沉延伸。其次,零售通為銷售終端供貨和數字化賦能,提升其商品週轉和商品質量。最後,零售通提供物流服務,通過三級倉配體系,整合商品流通中間環節。

在分銷商管理、倉庫建立和管理上,仍需要不斷拓展和優化,但統一的模式從品牌商貫穿下沉市場的銷售終端,消費者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下沉市場的增量誘惑對於供應鏈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要求更高,在深入下沉市場的倉儲設施、“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管理系統等體系需要重構,投入和其發揮的價值成正比。

3.2 供應商特徵

供應商的主要特徵有分散程度高,商品週轉效率低,對於採購方的需求變化反應速度慢等特點。對於這些特徵明顯的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價值就在於幫助企業提升獲客能力和交付能力,同時讓供應商提高商品流轉效率,降低庫存成本。

3.2.1 集中度低,長尾獲客需求旺盛

隨著數字化時代來臨,行業轉型訴求高、製造業、能源產業等傳統行業面臨很大挑戰。

第一,信息化系統成為標配後,數據線上化,但是業務流程陳舊,數據整合分析能力弱,數字化起點低。

第二,行業集中度低,區域化嚴重,大型企業有較為符合自身特質的管理方法和系統,但無法橫向傳導,整體行業兩極化嚴重。中小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有轉型之心,卻無轉型之力,受大企業擠壓嚴重。

第三,供應端產能充足,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和獲客渠道困擾,中小企業存在嚴重獲客難題。

能鏈集團助民營加油站解決獲客難題

在能源產業,加油站作為供給端,與美國相比相對分散,整體效率不高。中國有12萬座加油站,其中,截止2019年底,中石化、中石油(“兩桶油”)佔加油站體量的47%。即使排名第三的殼牌,在中國的加油站不到1500座。這意味著絕大部分都是中長尾,民營加油站合計約5萬座,佔比53%左右,連鎖加油站佔其中的3.5%左右,主要分佈在二線及以下的城市及地區。在新能源供給方面,目前,我國新能源公共充電樁超過50萬根。由於供給端較為分散,且總產能過剩,所以供給端存在較為強烈的獲客的需求。

下游的需求端還在不斷上漲,在2019年上半年汽車保有量大約2.5億量,銷量增速有所減緩,但仍保持4%-5%年增長。同時,國家出臺利好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新能源車2019年銷量近120萬輛。中國現有百萬以上的小微車隊,十分分散,且議價能力低,由於數據信息少,小車隊難以進行管理。

由於上下游的集中度低,體量又巨大,勢必需要一家能源聚合平臺,進行資源和需求的匹配。

能鏈集團(車主邦/團油/快電)作為獨立第三方開放平臺,運用5G、大數據、AIoT、大中臺等互聯網領先技術連接了供需雙方,通過集合需求方,獲得能源集採議價權,為車主提供更優惠的能源補給,同時也為供給端解決了獲客問題。基於此,能鏈集團目前主打車主邦、團油、快電三款產品,通過數字化手段滿足中國8000萬職業司機出行能源服務需求。其中,車主邦是“中國能源底層數據商”,團油是“中國職業司機加油平臺”,快電是“中國職業司機充換電平臺”。

連鎖品牌(國資及外資)和零散加油站通過與能鏈集團(車主邦/團油/快電)合作,原本散落在城市各角落的油站通過車主邦建立的能源供給網絡得到聚合,實現客戶與油站無縫銜接,油站享受到網絡的紅利,滿足了其對經營增長的需求。

能源需求端是商用車,包括出行服務車輛和貨運車輛,比如神州專車、貨拉拉、快狗打車等,實際付費者可以是個人車主,也有可能是出租車公司、物流企業。系統成熟的商用車平臺可以通過API或者H5與車主邦對接,車主也可通過車主邦或者內嵌車主邦加油服務的第三方車主平臺App實現在線支付。對企業則可以開通預存賬戶,使用能鏈集團旗下的團油的SaaS功能對車隊進行管理。

目前,能鏈集團(車主邦/團油/快電)在全國400多個城市,已經連接1萬餘座加油站,31萬多根公共充電樁,同時覆蓋充電和加油的網絡,已經把充電和加油的服務能力,開放給全國將近400多家、佔中國90%的主流商用車平臺。

能鏈集團(車主邦/團油/快電)在打通“兩桶油”佔據的另一半市場,雖然長期看集中度不會升高,但中長尾市場天花板明顯,能合作的油站也很有限。但能鏈集團作為渠道,除了作為需求匹配的角色外,還為商用車車隊提供系統和數據支持,幫助其管理車隊,是能鏈集團這類數字化能源開放平臺一大價值點。

3.2.2 庫存滯重,週轉效率亟需提升

對於潛在需求旺盛,供應鏈層級多、信息不對稱、倉儲物流散亂,導致效率不夠高的市場,從而會出現供應商庫存週轉低、資金流不暢,其用戶體驗不佳等問題,供應鏈有動力做出改變。生鮮餐飲、農村消費、汽配、MRO都屬於這類情況,因此供應鏈交易平臺提供了更高效的交易模式。

層級的存在,很多情況下是因為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且信息流不通暢也不完整。下游分散,上游需要藉助代理商等次終端進行分銷,倉儲物流未形成統一的網絡,渠道很難整合集中,需要層層分發。並且,越是小批量,多批次的訂單,履約成本就越高。

比如,汽配供應鏈市場規模約4,000億,車齡持續增長使需求旺盛。隨著稅收和市場監督機制進一步完善,偷稅漏稅、假冒偽劣等不正常競爭得以抑制。國內修配一體出現得晚,主要是因為沒有全國覆蓋的供應鏈,無法滿足客戶需求。目前商用車領域也沒有全國覆蓋的維修網絡,另外是因為維修標準沒有統一,質量參差不齊,主要依靠配件差價盈利。

市場需要規模化、規範化、有網絡能力的配件渠道商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新康眾、正大富通等供應鏈交易平臺是國內較大規模的汽配供應鏈交易企業,其核心完成了兩件事。一是搭建基礎設施,通過完善SKU數據庫實現信息標準化,使下游尋源和銷售服務都更加高效,並且反饋數據以優化庫存策略。二是通過數據優化倉儲選址和物流配送,尤其通過自建終端配送,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極大提升客戶體驗。

以正大富通為例,以配件流通為核心,專業提供商用車後市場產業鏈服務。商用車維修對於時效性要求很高,由於SKU眾多,管理複雜,倉儲要求較高。

首先,為了保證訂單、物流和資金可以同步的高速流轉,正大富通自建信息系統,包括商品信息管理、訂單管理、倉庫管理等,正大富通創始人沈忠華表示,通過系統可以智能預測採購需求,配合物流系統等實現與供應商的配合與交互。

其次,正大富通建立了省倉、區域倉、前置倉三級倉配體系,另外有大車隊內專門的駐場倉,由於大客戶的可行化需求多,正大富通也設立了無人微倉,依靠IT系統進行無人化管理。

目前正大富通的全平臺年週轉是4-5次,既保證了15萬SKU滿足客戶需求,又控制庫存成本。

北美汽配“四巨頭”—— Autozone、Advance、O'Reilly、NAPA,各家每年的銷售額在80-100億美元,前三家的門店數均在5,000左右。縱觀美國市場名列前矛的汽配供應商,雖然各家的商業形態有所差別,但無一例外重視倉配網絡和交付能力,與維修廠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並且大都經歷了長時間的垂直整合。

國內目前尚未出現突破一千家門店的競爭者,對於庫存週轉的提升也仍不明顯,但梯隊加速分化的趨勢明顯,未來通過兼併收購出現巨頭也極有可能發生。

3.2.3 快速響應採購需求變化正當時

單純進行撮合很難從本質上提升行業供應鏈效率。

在沒有寡頭、分散度高的市場中,沒有足夠的信息流通,供需雙方都充滿了困惑。供應商很難觸達更多采購方,在產能充足的情況下,匹配需求卻越來越難,造成庫存積壓、週轉率下降等問題;採購方則苦於尋源,近年來,採購端的需求,尤其是產品線複雜的企業,從大批量採購,應其終端的需求變化,逐步變成小批量多批次的採購,定製化需求的採購使下游採購成本上升。

供應鏈交易平臺除了匹配上下游需求,通過數據彙集整合,還可以進行供應商數據分析和評定,成為供應商管理的角色。通過獲取採購方流動性的需求,快速反應,反饋給上游,在生產時及時調整,調節雙方的供求平衡度。

隨著供應鏈交易平臺的數據不斷積累及影響力不斷擴大,價值越大,其數據整合能力和對於整個市場的調節能力會越來越強,使得供應商的生產更能快速對應上下游採購方需求,對化工品交易、紡織業等行業幫助較大。

以化工品交易市場為例,去年12月,摩貝遞交了美股IPO招股書,根據招股書內容來看,線上化學品交易發展情況,化工品交易的互聯網滲透率預計2023年將達到2.2%。交易市場從線下逐漸延伸至線上,由於供應商市場較為分散,採購方基本為化工企業,供需匹配,提高經營效率需求增強。各家數據信息不完整,數據庫搭建存在一定壁壘,供應商管理能力上也非常薄弱。

摩貝化學,是國內領先的化工電商平臺,擁有領先的技術,通過集成解決方案將化工產業鏈的供需兩端連接起來。摩貝的業務分為三部分:化工電子商務解決方案、金融業務以及倉儲和物流業務。化工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分為直銷和撮合兩種方式,為上下游提供一站式的採購服務;倉儲和物流業務是為用戶在摩貝平臺上匹配倉儲和物流服務商並可以實時追蹤商品物流狀態;金融業務是為化工行業上下游解決融資需求。同時,摩貝超過4500萬化合物數據庫,並可以根據交易數據不斷迭代,進行數據分析並輸出,增強了行業上下游的管控能力。

摩貝作為化工品供應鏈交易平臺,在市場中發揮撮合交易的同時,更大的價值空間在對於交易數據和行業專業數據的分析。作為化工品交易渠道,平臺彙集大量數據,可以提供採購方化工企業更準確的供應商畫像,同時在化工企業需求變化時,可以快速傳到給供應商進行生產。未來的方向將會是引導整個行業,向快速反應的定製化生產發展,將交易平臺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3.3 採購方特徵及終端畫像

終端集中度不高的行業會出現採購成本偏高、非標化嚴重、服務質量差和企業生命週期短等問題。其價格敏感度和穩定性,也決定了供應鏈的潛在價值空間。

3.3.1 價格敏感度

終端分佈越分散,對上游議價能力越弱,越需要交易平臺儘可能集合需求,彙集成一定數量的訂單,向上遊議價,並要求賬期。比如跨境電商、汽配、餐飲等行業,下游分散度高,由於對採購價格更敏感,供應商轉換成本較小,交易平臺的價格優勢足夠吸引採購方。

價格敏感的採購方主要分為兩類,第一是上游長期控場,較為集中,對於下游賬期有壓制、利潤較薄的行業,第二是下游的長期分散,且除了大型連鎖和平臺外,小微企業和個體戶較多,對於這類客群來說,渠道資源少,且經營體量小,採購和物流費用佔比較大。

以跨境電商行業為例,進口跨境電商規模1.9萬億元,2020年預計達到3萬億元,市場空間巨大。

跨境電商的採購端,除了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等大型跨境電商之外,市場還存在更多大量的個體戶、和小微電商,集中度很低,不論是採購成本還是賬期都處於弱勢,這部分客群對於採購價格有天然的敏感度。同時,行業中的“二批”、“三批”等長期存在,層層利潤攤薄受制於上層的定價,沒有更大的資源獲取手段。線下各大商超門店也有海外商品專櫃,但由於進貨渠道有限,零售定價沒有優勢。

眾多線上和線下終端和次終端需求彙集,跨境電商批發平臺行雲全球匯誕生,幫助小微企業、電商、個體戶以及零售商超海外專櫃提供有價格優勢的跨境商品。

行雲會根據下游訂單數據分析和KA客戶的需求反饋進行商品採購,保證商品供應。行雲定價依據採購人員的談判價格、下游的零售價和競品價格綜合分析而定。

行雲的供應鏈服務包括採購、國外至國內物流,倉儲的打包分揀,海關報關,退換貨等一系列服務,還可以根據客戶需求提供一件代發和微倉服務。微倉服務是在商品有促銷活動時,為下游提供免費儲存的服務,解決商戶沒有訂單但想低價囤貨的痛點。

目前,行雲有17個海外倉和26個保稅倉,選倉基於海外貨物的地域,依據倉庫政策在商品當地找倉庫進行合作。行雲可以給倉庫帶來客戶和增量,倉庫合作意願強烈。行雲的物流倉儲體系可以為客戶降低20-30%的成本,對於商品的品控和商家的運營效率提升都有幫助。

行雲作為跨境商品批發平臺,不僅為下游商家供貨和提供倉儲物流服務,同時也為商家提供供應鏈貿易融資服務。行雲與多家銀行合作,自建風控模型,銀行只提供資金支持。服務客戶主要以信用好的小微企業、個體戶和電商客戶為主,開設信用賬戶用於賒購。行雲下游客戶眾多,具有強大的分銷能力,一旦出現逾期,行雲可以快速處理商品,通過自身的資產處置能力降低壞賬風險。

目前共有6萬多註冊商戶入駐行雲,相較於有贊擁有的400多萬註冊商戶,行雲的客戶群體潛在體量依然很大。通過行雲全球匯得到成本控制和完整的物流服務和金融服務,LTV增加,隨著消費終端需求不斷增強,整個採購方市場也會更加蓬勃。跨境電商市場層級多,下游網狀交錯,行雲全球匯的供應鏈交易平臺可以有效整合商品採購端口,為採購方提供了更有保障的商品和更優惠的價格。

隨著跨境商品流通愈發活躍,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價值也會更大。

3.3.2 穩定性

雖然終端的長期分散趨勢和管理、服務能力弱,是供應鏈交易平臺可以更多進入市場的機會,但是也需要考慮,終端分散度和供應鏈交易平臺穩定性負相關,即分散度越高,穩定性越差的問題。終端分散使交易平臺本身的獲客成本升高,LTV受影響。例如在餐飲行業,供應鏈的發揮空間很大,由於平臺在獲取下游客戶時需要持續投入,基礎實力不強的平臺會容易在整合的過程中被淘汰出局,平均生命週期在2-3年。

3.4 增值服務空間體現平臺價值

增值服務空間體現了供應鏈交易的延伸價值,根據不同行業特點,金融服務、物流倉儲服務以及加工服務能力是幾個供應鏈交易平臺的業務拓展方向,提高採購方黏度。

3.4.1 金融服務空間

在具有供應鏈效率提升潛力的行業,由於供需兩方,有一方強勢造成的另一方賬期的資金缺口,會有供應鏈金融需求,例如汽配、大宗商品、新車、建材行業等。如果整體供應鏈金融運轉較穩定,並非受資金限制,則需求條件不佔優。例如珠寶行業,消費季節規律性強,供應鏈金融需求則主要活躍於旺季。

供應商是否有金融需求,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下游的強勢程度。下游越強勢,付款週期越長,供應商的資金壓力就越大。例如醫藥行業,下游醫院非常強勢,結算週期按年計,付款時間不確定,供應商現金流不穩定,則需要求助於金融服務。

從主體信用的角度考慮,經營越穩定的行業越利於供應鏈金融開展,而交易平臺的最大優勢是掌握沉澱積累的數據,能夠透視個體經營者的運營情況,保證交易真實性。訂單融資是比較常見的運作方式,如果下游信用較強,例如醫藥供應鏈服務的醫院,MRO供應鏈服務的中大型製造企業,都是信用較好的主體,回款有保障,很大程度上能控制風險。

3.4.2 物流倉儲服務延伸

物流系統是供應鏈交易中重要的一環,但是物流成本也是行業乃至全國的痛點,“負重前行”不是所有體量的公司可以承受的。

我國物流成本GDP佔比15%左右,一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實施,大型製造業開始加強發展智能化和數字化。傳統制造業毛利點較低,但是物流費用逐年上升,市場需求從大批量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種轉變,利潤被急劇壓縮。

在2018年5月的GSLS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雲曾表示“全力以赴打造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將中國物流成本佔GDP的比重降低到5%以下”的決心,並在去年11月時增資菜鳥網絡233億,推動物流行業數字升級和供應鏈智能化。

可見,物流體系建設政策利好、需求旺盛,資本因此也在不斷彙集。零售、餐飲等行業市場大,兩條長,終端分佈廣,物流倉儲系統的打造是供應鏈交易平臺發展中必要延伸的一環。

3.4.3 加工能力產生供應鏈附加值

加工增加產品價值,對於供應鏈交易平臺來說,越是非標程度高的產業,通過加工能力,實現商品的標準化,越可以體現價值。

以生鮮餐飲行業為例,行業特點決定其比較適合延伸做加工服務。原料供應商延伸做加工產品的很多,但由於供應商對於下游餐飲企業的需求反應速度較慢,且企業覆蓋面受侷限,獲得的信息量缺失,使得加工產品的銷售陷入困局。

供應鏈交易平臺的優勢則在於,服務的餐飲企業數量多,對於SKU的變化和消費終端的喜好有更快的反應速度。加上相對於供應商,供應鏈交易平臺掌握更多上游數據,對供需兩方的匹配能力更強,延伸至做食品或調味料加工服務更多便利。

其中的典型企業就包括海底撈。海底撈就將其集團業務從餐飲門店前段,一路向後端拓展至供應鏈服務(蜀海)和調味料加工服務(頤海),形成餐飲產業鏈。

國際餐飲供應鏈巨頭Sysco在橫向拓展品類之後,向上遊產業,通過收購幾家肉類加工企業,拓展了熟制牛排等半成品的品類,獲得加工食品帶來的附加值。

3.4.4 品牌打造和定製化創造更大價值

綜合分析,如果分散市場的品牌化程度不高,尤其是餐飲、製造業、MRO等對於品牌追求程度低的行業,供應鏈交易平臺,彙集大量上游信息和數據,加上自身具有較好的議價能力,建立自有品牌是順理成章的方向,且可以為平臺帶來更大價值。

打造品牌的優勢在於,採購方對於商品品質更加關注,由於對供應鏈交易平臺的依賴,品牌的背書能力更高。同時,供應鏈交易平臺通過觸達採購方,得到更多消費終端的需求變化,反應更快。對接上游時,通過優化生產,定製化能力更強,品牌競爭力更高,也更符合即時需求。

例如餐飲行業,長期依靠代理渠道,生產廠商難以觸達餐飲門店。新的供應鏈模式利用信息化從下游餐飲門店收集整理需求,反應更加敏捷。

行業中,凍品在線通過快速反應且定製化需求滿足,打造了自己的品牌。

根據調研,最早凍品在線的毛利只有5%-6%,逐步上升至8%-10%,今年很多城市已經達到10%以上,預計未來1-2年會朝著13-15%的毛利率發展。

實現這樣的提升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個是規模越來越大,集採效應更加明顯。第二個是品類結構調整,例如水產海鮮產品、半成品毛利比雞鴨肉高出一倍,因此也會大力向用戶推廣。第三個則是自主品牌的定製化產品佔比逐步提升,從最早的0定製化提升到目前的近10個點,預期未來將達到30%-50%。

對比各類餐飲SKU,對毛利率影響最大的因素仍然是加工深度,上游對渠道掌控越弱,越缺乏市場信息,渠道商的話語權就越強,提升毛利的空間就越多。

凍品市場上游較為分散,加工廠幾乎無法觸達終端,缺少分析能力。通過收集終端的交易數據,凍品在線能夠精準掌握當前熱門的食材需求,通過自有食材研究院開發食譜,與加工廠合作聯合推出爆款SKU。通過這種方式,凍品在線擁有了自有品牌和定價權,加工廠轉變為凍品在線的OEM雲工廠,凍品在線的價值空間從原來的供應鏈效率擴展至產品研發與品牌溢價。

凍品在線CEO林志勇表示,對於合作品牌要搭配發揮作用。一線品牌有市場基礎,但毛利比較低,適合作為帶路產品。部分二線品牌生產研發能力很強,產品毛利更高,但缺少分銷渠道和配送能力,正是凍品在線的優勢所在。

當然,餐飲供應鏈有天然打造品牌的優勢,對於已有強勢品牌的供應鏈,無論是研發製造端還是服務端,渠道都很難有機會建立品牌。另外如果產品技術門檻太高,也很難進入。例如汽配車型件,技術含量較高,週轉較慢,同款SKU只有少量生產廠商,可替代性低,貼牌價值不高。

04價值延伸賦能整個產業鏈

供應鏈交易平臺本質上是流通渠道,作用是促成供需兩方的短鏈路交易,提升流通效率。隨著供應鏈交易平臺的發展,數字化屬性不斷增強,未來供應鏈交易對於效率提升還會向三個方向延伸,通過對全產業鏈條上各個環節的數字化升級,提高整體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产业互联的下一站:B2B 4.0时代到来

第一,整合重塑供應商的生產能力,邁向柔性生產與社會化生產時代。柔性生產與大批量生產相對應,是指根據採購方多品種、小批量的需求,依據數據分析,定製化生產的過程,實現對需求的快速反應。

供應鏈交易平臺對於柔性生產的推力在於,首先,交易平臺直接觸達採購方,對於獲得的需求變化可以第一時間傳導給供應商,並且按照需求進行生產。其次,交易平臺彙集大量採購信息,對於柔性產生需要的系統模型比單個供應商的模型更加準確。並且可以做到精準匹配產能符合的供應商。

面對多品種、小批量需求,剛性生產模式面臨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庫存過量以及對市場變化靈敏度低等弊端。柔性生產、社會化生產是大勢所趨。定製化產品價值更高,柔性生產有助於供應商提高產能。

現在快消行業已經有企業在做自營加工商品,根據採購信息,尋找到合適的供應商進行定製生產,但這只是柔性生產的第一步,運用還很淺顯。

第二,向採購方輸出採購數字化方案。因為交易平臺的供應商信息數據量大,數據優勢更有利於幫助採購方進行供應商分析和管理,進一步還可以提供採購決策支持、定價分析和市場分析等。

交易平臺的供應商信息多,對於服務類型、質量和定價等都可以轉化成供應商管理系統的數據,節省採購方尋源的時間,提高需求對接的效率。

未來交易平臺可以為採購方提供系統工具,完成冗餘重複的工作,交易平臺的數據都為交易的有效數據,訓練模型更加快捷。當交易平臺成長到一定規模,積累市場足夠多的交易信息,可以為採購方提供更有效的採購決策支持、價格管理等,智能化系統減少人工干預的程度,保證分析的合理性。

同時,交易平臺輸出的大數據和系統,將會推動採購方內部調整自身的採購流程和人員配置等,滿足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新運作模式。

第三,向其他經銷商或分銷商提供數字化工具。交易平臺較成熟的管理工具可以賦能橫向經銷商或分銷商,使商品流轉更有效,提升其服務能力,最終實現提升用戶體現的目的。

目前來看,供應鏈交易平臺還未改變行業交易模式,只在流通效率上有所體現,但是交易平臺的價值遠不止於此,對於供應商和採購方的運營管理方面的重塑是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05結語

供應鏈交易平臺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在商品流通環節起到了提高整個效率的作用。不同的市場規模和特點的行業,現有階段交易平臺發揮的價值不同。比如生鮮餐飲、快消等行業已有諸多交易平臺產生,但尚未有成熟的模式出現。

供應商和採購方的競爭格局還在不斷變化中,交易平臺對於供需兩方內部的運營管理模式的滲透值得關注和期待,我們也會持續關注的供應鏈交易平臺的發展。

◆ 報告編委 ◆

報告指導人

金建華 愛分析 創始人&CEO

張 揚 愛分析 聯合創始人&首席分析師

報告執筆人

韓 咲 愛分析 分析師

唐婧茹 愛分析 分析師

外部專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王 陽 能鏈集團 聯合創始人兼CEO

劉建國 正大富通 CSO

林志勇 凍品在線 CEO

常東亮 摩貝 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