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前言

上海的城市發展史是一部逆襲史,唐宋之前,她只是東海邊的一個小漁村,近代以來卻成了中國第一大商業都市。

上海在元朝設縣,為海路漕運中心,這是上海發展史上的關鍵一步。

雖然明清之後的漕運仍回到了運河運輸上,但上海迅速改變角色,完成了從“帝國奶媽”到“商業大咖”的轉變。

在這段歷程中,一種名為沙船的海上交通工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近代之前的上海是沙船運來的城市。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元朝沙船漕運:運來“帝國奶媽”

沙船起源於江蘇崇明一帶的平底船,至遲在宋代就已經出現。

在元代,沙船成為上海港運輸主力得益於漕運方式的改變。

元以前,漕運主要依靠大運河,可以說,大運河就是古代王朝的生命線。

元朝定鼎大都(今北京),為了維持生命線的暢通,曾花費大力氣對運河進行整治,無奈新修的運河總是要出點問題,淤沙實在太嚴重了,導致的結果就是投入不少,成效甚微。

那怎麼辦?這樣下去朝廷是要斷糧的。

平定南宋的伯顏給出瞭解決方案:當年他率軍攻滅南宋後,曾經通過海路將宋朝倉庫所藏的圖籍運到大都,為什麼不能把這條海路開闢為漕運路線呢?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於是從至元十九年(1282年)開始,元朝開始探索漕糧海運路線,並進行過幾次試航,直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才確定一套完整的海運方案。

二十四年,始立行泉府司,專掌海運——《元史·食貨志》

行泉府司是海運總領機構,其下設兩個海道都漕運萬戶府,其中一個就位於上海。

上海作為漕運中樞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

  1. 宋、元都在上海設有市舶司機構,從事海外貿易,在港口建設上已經具備先天優勢。
  2. 上海地處江南富庶之地,周邊本身就是糧食主產區,糧食集中起來比較方便;
  3. 上海周邊農業商品經濟較為發達,有漁鹽之利,運糧的同時也方便徵收商稅。

海運線路有了、港口也有了,接下來要考慮的是運輸工具的問題。

從長江出海口一路北上到渤海,這片海域的航運地理條件其實不太理想——海水淺、沙灘多,而漕糧運輸量大,運輸船隻吃水深,容易擱淺。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沙船的獨特構造能克服這一運輸環境缺陷,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優點:

  1. 底平利於行沙,即使暫時擱淺也無大礙。吃水淺受潮水影響小,特別是當風向和潮向不同時也比較安全;
  2. 順風逆風都能行駛,甚至逆風頂水也能航行;
  3. 船寬,穩定性好;
  4. 多桅多篷,篷高利於駛風,快航性好。

確定將沙船作為海運工具後,南方的漕糧通過海路源源不斷地運往大都,上海真真切切地扮演起“帝國奶媽”的角色。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沙船模型

據《元史·食貨志》統計,上海海運開通後,至元二十四年運輸漕糧為30萬石,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增至152萬石,天曆二年(1329年)增至352萬石……短短二三十年內,漕糧運輸量呈爆發式增長。

同時,沙船的製造技術也越來越完善,船隻的噸位也是越來越大。

元朝初創海運時,大的沙船運糧不超過一千石,小沙船不超過三百石。延祐(公元1314年)以來,大沙船可運糧八九千石,小船也二千餘石,換算成噸位,已經是可以運載300至1200噸漕糧的巨型沙船了。

在沙船漕運的推動下,上海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商業繁榮起來了,港口配套設施完善了,常住人口也逐漸增多。

至元二十九年,上海由鎮升級為縣,上海市舶分司同時升級為上海市舶司,負責與日本、朝鮮、南洋等地的跨國貿易。

當時的上海縣,除了擁有市舶司和海運漕糧萬戶府之外,還有貯放漕糧的太平倉、酒務、商務、巡檢司、水驛、急遞鋪等各種港口機構,“

實華亭東北一巨鎮也”。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明清沙船貿易:載來“東南都會“

人生永遠不可能一帆風順,對於城市發展來說同樣如此。當歷史的年輪來到明朝後,上海也迎來新一輪的挑戰。

儘管明朝初年的漕運也曾嘗試過海運,但由於技術不到家,海運很快就被放棄了。

隨著通惠河、會通河改造、擴建的完成,消沉了許久的大運河又恢復了生機,漕運也再次轉移到這條南北交通大動脈上。

此外,明代前中期,市舶司設於廣州、泉州和寧波,分別負責與東南亞、日本和琉球等地的對外貿易,上海遺憾落選,只能從事國內海上貿易。

如此一來,朝廷給予的“鐵飯碗”沒了,上海的前途會怎麼樣?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歷史證明,憑藉著元朝遺產,上海的國內沙船貿易依舊做得風生水起。

上海商賈乘潮汐上下浦,射貴賤貿易,疾駛數十里如反掌,又多能客販湖、襄、燕、趙、齊、魯之區,不數年可致巨產。——弘治《上海縣誌》

沙船充分發揮了其特點以及在海上貿易的作用。憑藉著底平、不怕擱淺的優勢,沙船甚至可以趁著潮汐,快速進入黃浦江。通過沙船,江南土產可以轉運到全國各地,商人因此致富。

總的來說,明朝時的上海雖沒有了元朝時的風頭正勁,但好歹還能猥瑣發育,依靠沙船,仍然有足夠的本錢。

近代之前,上海的最佳發展時機是清代,準確點說是在康熙二十二(1683年)平臺灣之後。

臺灣納入清朝版圖,海上威脅徹底解除,南北海運再次打通,地處中國海岸線中段的上海,終於能將其這一優勢發揮到極致,開啟一段開掛的人生。

據史料記載,清朝乾、嘉時,聚集在上海經營沙船業的幫口達3500號之多,總資本三千多萬兩白銀。沙船業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的巨擘。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上海沙船航運範圍大致分為三條路線:

  1. 走山東、天津、營口、大連的北線;
  2. 走寧波、紹興、溫州、福州、潮州、汕頭的南線;
  3. 沿江而上,直達重慶萬縣的中線。

通江達海的沙船,極大拓展了上海的經濟腹地。

南北貨物在此交流:

關東的大豆小麥;山東的水果、粉絲;寧紹的海鮮、筍乾等山貨湧入上海;

從上海出港的則有棉布、瓷器、大米和海外香料等舶來品。

海外貿易在此興盛:

雍正年間,每年僅開往日本的沙船就有80只之多,運到東洋的貨物有絲綢、瓷器、棉布、書籍、紙張等,運回來的有礦產、海產、珍珠等;

開往越南、泰國的航線,運過去的有絲綢、棉布、瓷器等中國特產,運回來有樟腦、蘇木、檀香等異國珍品。

其時,中國出口商品以傳統暢銷貨瓷器、絲綢、茶葉為大宗,其次為棉布,在嘉慶二十二年到道光七年的十年裡,每年出口的棉布多時有80萬匹,少時也有20萬匹。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乾隆年間,位於上海的江海關,每年可以收到稅銀七萬七千餘兩,是康熙年間的三倍還多,這從側面反映了在沙船貿易背景下,上海商品經濟的發達情況

自海關設立,凡遠近貿易皆由吳淞江進泊黃浦。城東門外,舳艫相接,帆檣比櫛——乾隆《上海縣誌》

發達的商品經濟促進了金融業的興起。乾隆中葉,上海的錢莊多達140多家,併產生了早期的“銀聯”——錢業公所。

在1757年,清乾隆帝撤消原設沿海各關之前,上海成為了中國的金融中心之一。

商業的繁榮加速了上海的城市化進程。

明末清初的上海縣還僅僅是一個只有10多條街道的小邑。到嘉慶年間,上海的城市規模擴大了好幾倍,城內的街道多達60多條。十六鋪的洋行街,還聚居著江、浙、閩、粵等省的大批商人。

到近代前夕,上海已擁有50餘萬人口,成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近代沙船片帆隻影


後記

通過元朝積累下來的家底,在明清兩朝,特別是清代,上海依靠著龐大的沙船船隊,把海上貿易做得紅紅火火,華麗地完成了從“帝國奶媽”到“商業大咖”的轉變。

但是任何事物都要經過盛極而衰的歷程,沙船也不例外。

上海:一座由沙船運來的城市

近代上海灘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上海被開闢為通商口岸,西方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交通工具逐漸進入上海。

沙船在輪船的競爭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無奈退出歷史舞臺。

當二十年前,此船尚存千艘,垂至今日,僅剩二百餘艘。——《字林滬報》1887年6月23日

1937年,上海僅存的幾十只沙船,在日寇的戰火下毀於一旦,從此縱橫上海灘數百年的沙船,在黃浦江上銷聲匿跡了……


《上海南市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

聶寶璋《中國近代航運史資料第一輯》

章巽《中國海航科技史》

吳松弟《明清時期我國最大沿海貿易港的北移趨勢與上海港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