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論語》中的“孝”文化?

對玥言詩


百善孝為先,孝是百善之首,孝是德之根本。

先看一個關於孝的故事

孔子出行,聽到有人哭的十分悲傷。孔子說:“快趕車,快趕車,前面有賢德之人。”

走近一看是皋魚。他穿著粗布衣服,抱著鐮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車對皋魚說:“先生家是不是有喪事?為什麼哭得如此悲傷?”

皋魚說:“我這一生有三大過失:年少時出去求學,周遊列國,沒有照顧父母,等我回來,想要照顧父母時,他們卻已經過世了,這是第一個過世;自視清高,不願為君主效力,年歲已高,卻一事無成,這是第二個過失;曾經和朋友交情深厚,逐漸都斷絕了來往,這是第三個過失。樹想靜下來可風卻不停吹動它,子女想要好好孝敬父母,可父母卻不在了。就讓我從此離開人世去陪伴我已逝去的父母吧。”說完他就死了。

孔子對弟子們說:“大家要引以為戒,這件事足以讓我們明白其中的道理!” 於是,有許多弟子辭行回家贍養雙親。

皋魚之失警示我們:盡孝應趁早,盡孝應在當下,不要寄希望於將來,因為沒有知曉明天會發生什麼,年邁的父母可能隨時都有可能離我們而去,屆時想要盡孝是不可能的了。

那麼,什麼是孝呢?

《論語·為政》: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

意思是說,今天的盡孝就是有能力贍養父母。

孔子的學生子路就做的非常好,子路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吃豆葉度日,為了讓父母吃到好飯,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他都不辭辛勞地跑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買米,然後再揹回來侍奉父母。後來父母去世了,子路周遊列國,在楚國做的大官,吃山珍海味,但是子路卻還希望像以前一樣,去百里之外給父母背米,只是再也不可能了。

《孝敬》: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

意思是說我們要善於利用天時,分辯地利來耕耘收穫,要謹慎辦事,保重身體,不讓父母受到傷害,勤儉節約,節約開支來贍養父母。

在現實生活中,讓父母吃飽穿暖,這是子女盡孝應承擔的最基本的義務。但是這樣做還不夠,子女還應在精神上給父母以慰藉。

《論語·為政》:子曰: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犬馬都能被人養著,如果對父母沒有尊敬之心,和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

子夏問孝。

子曰:色難。

孔子認為子女對父母盡孝,難就難在對父母的態度上。如果父母一句話沒說完,子女就不耐煩,平常總是給父母臉色看,不能和顏悅色的和父母溝通,父母就算吃的好,穿的暖,心情也不會愉悅。這也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的盡孝,是要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要對父母有尊敬之心。

《二十四孝》中記載:鄭州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晉武帝時任河陽縣令。他事親至孝,當時父親已去世,就接母親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長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開時節,他總是揀風和日麗的好天,親自攙扶母親來林中賞花遊樂。一年,母親染病思歸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隨即辭官奉母回鄉。上官再三挽留。他說:‘我如果貪戀榮華富貴,不肯聽從母意,那算什麼兒子呢?’上官被他的孝感動,便允他辭官。回到家鄉後,他母竟病癒了。家中貧窮,他就耕田種菜賣菜,之後再買回母親愛吃的食物。他還餵了一群羊,每天擠奶給母親喝。在他精心護理下,母親安度晚年。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意思是做子女的應牢記父母的生日和年齡,一是為了因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是因為父母的衰老而擔憂。

《論語·里仁》: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古代交通不方便,不安頓好父母,最好不要出門,如果非要出門,一定要告訴父母要去的方向。

但是,現如今,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大家都走南闖北的創天下,想要在世上做出一番事業,不出門是不可能的,但是出門一定要告訴父母自己去打拼的地方。

1999年《常回家看看》紅遍全國,歌詞這樣唱:

找點空閒 找點時間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在外打拼的我們,可能半年、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回一次家,回家之後大部分都把時間花在看手機,玩遊戲,刷新聞上,早上起來刷手機,一起吃飯看手機,甚至頭都不怎麼抬,很少跟父母說說話,聊聊天,父母需要的不是你回家給他們多少錢,也不是你買多少禮物,而是能一起吃個團圓飯,一起說說話,聊聊天。父母更需要的是子女情感上的交流,精神上的慰藉。

《論語·里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意思是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過錯,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父母不願聽從,也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找機會再勸告他們,這樣雖然很操勞費心,但是也不能怨恨父母。

《弟子規》: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無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現實生活中,父母跟鄰里親朋如果有矛盾,要開導父母,勸告父母不要生氣,看開一些,不要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讓自己不開心。

《論語·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意思是說人生在世,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揚名聲於後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說白了就是要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子女能把父母的生活起居照顧好,是小孝。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做出成績,讓父母受人尊敬,養父母之志,所謂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每次與父母通電話,電話那邊總是說:“在外照顧好自己,爸媽沒事兒。”

每次回家,父母天天滿臉微笑,短短几天,又要匆匆離開,帶走了他們臉上的微笑,卻帶不走那鬢角白髮。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看彼此背影漸行漸遠。作為子女,常回家看看,及時盡孝,莫留遺憾。


為一天


《論語》中孔子的“孝”和兩千多年以後現代人所理解的“孝”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孔子說的“孝”,是為了“仁“服務的;而所謂“仁”,最終的目的是為了“禮”,不犯上作亂而已。

孝悌為仁之本。有子曰:“其為人也孝 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 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 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有子是誰?漢朝人劉向等認為就是孔子。這一段話, 不僅以孝悌為仁之本,而且以孝悌為忠之 本。沒有孝做基礎也就不會有仁與忠了。

所以孔子說:“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 。”樊遲問仁,孔子答道:“愛人 。” 這“愛人”是說愛親人(有血緣)之後 的愛他人,即《中庸》說的“仁者人也, 親(孝)親為大”,和孟子說的“事孰為 大?事親為大”。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 愛物”。

此外還有一個有力的證明:王充 說,顏淵死,其父顏路請以孔子之車為顏 淵之槨,孔子儘管哭到極哀痛,而請車卻 不肯給予;

孔子的理由是什麼呢?其理由就是自己的兒子孔鯉死,尚 且有棺而沒有槨,何況對非親生的顏淵麼 ?

“鯉,子也。顏淵,他姓也。子死且不禮,況其禮他姓之人乎?”孔子愛自己的 兒子是首要的,愛第一高足是次要的。孔 子愛第一高足顏淵尚且要薄些,何況愛其 他的人麼?孟子的話,真是不錯!

現在人的“孝”,已經和孔子那時候完全兩樣了;現在的“孝文化”多注重的是“養”——你的生命是我給的,你不養我,就是最大的不孝。

因此,現在的“孝文化”不過是藉助孔子的影響力而已;如果將“生養”捆綁在一起,那麼,沒有子女的人怎麼辦?子女因故身亡怎麼辦?不願意結婚的人怎麼辦?不願意生育的人又怎麼辦?


閒看秋風999


儒家認為,孝是修身治國的木根。在《論語·學而》篇中有一段關於孝的論述: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是把孝和尊重上司,國家安定聯繫起來了。

《中庸》裡還有一段更有邏輯的話:“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

這段話的邏輯非常清晰:如果你不孝順親人的話,朋友就不會信任你;如果朋友不信任你,上司又憑什麼信任你呢?如果上司不信任你那麼你的人生理想就沒有辦法實現。把孝關乎到的人生價值的實現上頭。不可不慎重。從這段話上頭我們也可以看出儒家對孝的認識也是非常理性的。

這段話放到我們現在也同樣實用。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又怎麼會對朋友好呢?對父母都不尊重又怎麼會尊重別人呢?這也是我平時交朋友的一個依據。到目前還沒有看走眼過





心齋主人


淺談《論語》中的“孝”文化

@對玥言詩

您好,非常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對您的疑惑有所幫助和啟發。



一、孔子“孝”道的歷史淵源

就人類漫長的發展史而言,從猿到人的生物進化過程中,人類不僅僅得到了身體上的變化,思維、意識形態領域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進化,大腦的機能也得到了顯著的增強。

眾所周知,羊羔跪乳,烏鴉反哺是動物的本能,是自然的感性活動。但人之為“人”卻不單單是自然的、孤立的、抽象的。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到:“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圖:自然界中尚有羊羔跪乳)


將自然界的這一現象與人類的“孝”文化相聯繫可不僅僅是簡單的自然現象,而更多的體現在人類的社會領域、情感領域。人類的“孝”文化所源於的情感不單單是生髮於自然本能的情感,更是人之為“人”而不單純等同於動物的表徵,即從動物的單純的自然本能向人類的雙重性(自然本能與社會本能)過度之中。

“孝”字的原義與人類早期的宗教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殷周時期,對祖先、宗族、宗教的重視是一個普遍現象,祖先崇拜構成這個時期文化現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孝”字的正式產生就是這種文化背景下孕育的結果。而“孝”最初也不是“事人”更不是“事親”,而是“敬天”、“事鬼”。


(圖:白族民間的祖先崇拜活動)

但宗教意義上的“孝”與倫理意義上的“孝”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對生命的賜予者和庇護者的知恩、感恩和報恩之情。“孝”這一字的韻味也單純地由對祖先、宗族的崇敬慢慢地申發出對父親、對兄長的侍奉之意,也就是由單純的“事死”演化出了“事生”的韻味。

先秦聖賢孔子也是在此基礎之上,將遠古的“孝”文化融於自己的“仁學”之中,從而使“儒學”起到了鞏固統治,和諧社會,教化人心的作用。

二、孔子“孝”道的核心與內涵

孔子是周朝“禮樂”制度的繼承者、倡導者和傳播者,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核心是“仁學”思想。《論語》是儒家重要的原始經典之一,它為後世研究和了解他的學說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資料。

詳讀論語我們不難發現,孔子對於“孝”的論述都可見諸於論語的各個篇章,在此筆者不做過多重複。但細細思之,孔子的“孝”道核心與內涵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地大致分為四個層次即“能養”、“敬親”、“承志”與“泛愛眾”。



第一個層次,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這裡翻譯的版本有兩種,筆者取第一種翻譯是說作為子女要擔心父母的身體是否健康,也可以理解成滿足父母的基本生活水平。這是“孝”的第一層含義,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是謂“能養”。

第二個層次,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意思是說,現在所謂的孝道,是能夠養活父母就行了。至於犬馬,老了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缺乏敬愛之心,拿什麼去區別對待人與牲畜的不同呢!

這段話也同時印證了第一個層次的“能養”即滿足基本的生存要求對人和對動物是沒有區別的,僅僅做到了第一個層次的“孝”還沒能顯現出人之為“人”的情感與傳統“孝”文化的融合之處。而“人”與“孝”文化的融合之處就體現在對第二個層次的“敬”字能否實現的程度上。也就是說僅僅讓父母吃飽穿暖還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孝”,對父母尊敬、恭敬才能算得上是人類之“孝”。



孔子的“孝”道,還不單純地體現在“能養”和“敬親”的方面,還在“承父志”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道,可謂孝矣。”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兩句話都說明為人子者對於承父之志的重要性。這一要求不僅僅是氏族、宗教的傳統,更是融於情感的生活經驗、實用理性為保證家族不斷繁衍的必然選擇。

就“孝”的本層含義,筆者還想補充一個問題,問題大概是關於孔子有言“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一句理解,繼而引申出來的父母不仁,子當何為的問題。

在此,筆者想談一些關於此問的個人看法。

其一,我們不應該將孔子這句話的著重點放在“不從而不怨”這裡,而應該放在“又敬不違”這一點,這是孔子對於“孝”文化中“敬親”的具體闡釋,是“道在倫常日用中”的切實表現。

其二,儒家所倡導的“孝”文化絕不是“二十四孝”中提倡的“愚孝”而是以“父慈子孝”為前提的“仁孝”,所以父母與子女之意願違背也非原則問題,我們後人的理解範圍想來也不在孔子的“孝”道之中了。


(圖:孔子於樹下傳道授業解惑)

孔子“孝”的最高要求是“泛愛眾”,也就是前面所講的“仁”“孝”合一情感體悟的外在顯現,是一種由家而國,先家後國的“家國情懷”。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

也就是說,孔子要求年輕人在家裡孝順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謹慎、信實,博愛群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就如孔子所說,如果連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都不能關懷又何況外人呢?只有先親近自己的親人而後才能包容、理解外人。這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當個人可以真正明白“孝”的內涵,從而做到“能養”“敬親”“承志”“泛愛眾”便能“親仁”,由“仁”而“聖”。這也就是儒家文化中的“內聖外王”之道,即個人要先“修身”“齊家”然後方可“治國”“平天下”的內涵所在。

三、《論語》中“孝”文化的實踐意義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當中談到“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而一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孔子也同樣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孔子所談論的“孝”道並不是鏡花水月,亦非紙上談兵,而是真真切切的落於實際之談。

正如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一書中所言“孔門儒學確認“真理”總是具體和多元的,即在此各種各樣的具體人物、事件、對象的活動中、應用中,即道在倫常日用中”。這也就是孔子學說的實用理性所在,亦即在“一個世界”的前提下提倡“孝”應如何去做而非何謂之“孝”的實踐意義所在。

面對當今社會的時代難題,我們依然可以從“孝”道之中找尋問題的源頭和解決的方法。正如在當今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的兩難困境之中,如何弘揚和發展傳統儒家文化之中的“孝”文化也是避無可避的問題之一。

自由和民主等西方價值觀念對個人價值的肯定和重理性、輕情感的理念必然會對傳統中華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造成巨大的衝擊。是否能夠從經典的儒家著作之中尋找到解決途徑不僅僅是學術人的責任,也是我們每一個立志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中國人的責任。




對玥言詩


孝道被先秦儒家視為“諸德之首”,是先秦儒 家人文倫理的基石。在儒家學說中,孝道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以“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道德規 範體系。 “孝”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個人、家庭、國家,貫穿仁、禮、忠、信等人倫、教育、政治各社會領域,涵蓋民俗禮儀、國家法規進而上升到制度體系。所以,傳承並實踐孝道對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今解釋為,有子說:“一個人為人孝悌卻又喜歡犯上,這是很少見的。不喜歡犯上卻喜歡造反的,從來沒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道也就由此而生了。孝悌這也是仁的根本吧?”這段話提出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以“孝”為根本的,而“孝”的具體實踐與“禮”是密不可分的。


義壺堂紫砂


《論語》是由孔子的後輩生整理的,且史書沒有明確記載魯孔丘先生日言必錄,絕無篡改,否則,自去九族這類的誓言;後朝徒者也沒有類似的誓言。可稱之為大議吧。

“孝”是“一胎二子”,一為入,一為出。《論語》記錄中沒有“孝道”之說,都是後人誇大而已,謀取何果不得而知了。

先簡單地談談“出孝”。它的核心是對友和事臣君,竭力維護上下等級和君威。正所謂“長幼不可廢也”;不能犯上和作亂,只能順從。這種觀點否定了民權民意,發展只有君王雨露,君王功德,君王大智。“出孝”又與利,仁,德,善,惡等等密切相關,內容龐雜,非宏篇巨章不能闡釋。此外,“出孝”的作用非常重要,“施於有政”可見一斑。以下是我對“入孝”的看法,有不妥之處,敬請斧正。

《論語》提供了“內孝”的大綱,基本上囊括了方方面面,當代人可以憑此綱為標準,檢討自己的正與過。

1.孝行:父母在世。

事,指的是具體行動,就是作;侍則是具體行為的體現,是真心實意,是態度,絲毫無虛。沒有那些彎彎繞,表面文章,不是在給別人演示。用《論語》述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今時代有這種人,視父母為其玩偶,藉此表演以達其私。噁心!

疾與病。這兩個詞的含義有很大的區別:疾,是小恙;病,黃泉路上的重症了。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的“疾”,有點不舒就緊張得不得了,嘮叨不停,這裡摸摸,那裡摸摸,不弄個明白不罷休。父母能不急嗎?小生變大啊!這種愛去哪裡尋得?反過來,“內孝”十分強調這一點,把這種愛反哺父母,這不是恩,而是孝。

恩孝有異。恩,一般是指對等,或居高臨下對他人的施惠;孝,是毫無條件的,真心盡心,竭盡所能的付出。

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溫故而知新”。許多人把這句話視為學習方面,其實是一種誤解。故,指的是父母對你的所有付出,你要不斷地回味體會;知新,指的是知道如何做得更好,超過父母對你的付出。步驟和方法是什麼呢?“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末句就是反哺的核心,“察其所安。”

父母年。子要刻心父母的年齡,這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貪官更是會利用這一點。),祝願長壽且壽為喜,同時,也要知道人命有天限,隨時可以陪伴其身旁。喪人最需要的親情,迫不得已誰想去!

2.孝心:父母在世。

養、敬、不違,不怨。這是孝心的終極體現。或許藉口是生活壓力重,勞工強度大,能做到以上四點的人已經不是太多了。親情是有,只是有點變味了,利益呼喚情更濃。待其離去,大哭大擺又有什麼意思呢,唉!

匯給替代了幫勞,此養與養豬雞鴨有何區別?《論語》解答:不敬。子女對父母沒有了敬畏之養,這與飼養雞鴨同屬。養,不是簡單地讓父母活著,還有通心通語交目,更有牽手。孩童之舉早已忘得一乾二淨了,“溫故而知新”千真萬確啊!

不違,指的是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強其所難,而不是指遵循父母指令。天壤之別!古人非常注重眾口之說的,你的父母不在你身邊,要麼已經仙去,要麼你真的是不孝子孫。沒人看得起你,食祿為官也不會錄你。古時,父母一般都會跟隨子行,少有不去的。如果有這種事情發生,父母堅持不隨,你就遵循其意願吧,他們的身體已經不行了。那麼,這是不是害了你呢?《論語》答:無怨!

這是何等的大孝啊!

3.孝禮:父母離去。

孝也是一種禮節,孝中有禮,如端茶送水之類。安葬親人是孝禮的第一步,如同《論語》答:“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送行與銘記切不可漠也。這一孝禮一直保存著,許多人還是能夠堅持的。只是祭禮有些倉促簡單罷了,不強求。祭,不是簡單地打掃衛生,燒香燭,擺祭品,更要把“溫故而知新”的優秀傳統傳承下一代——你的兒女們。世代永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戰神150624565


《論語》在許多的地方有提到“孝”文化,這本是無可厚非的,它也構成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這裡的有些由此而推出的論點還是值得商榷的。

譬如,《論語·學而》第二章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按有子說的理解是:

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然而,自古以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許多的反面例證令有子打臉。

《水滸傳》裡有個李逵,他可以說是一個“孝子”,可他卻在水泊梁山落草為寇造了上層統治者的反。

還有,王陽明在江南剿匪抓了一土匪頭子,當他審問該人時,王陽明要把其衣物脫光,這個死硬分子扛不住而投降了。其原因是自己的身體受之於父母,怎麼能暴露在他人面前呢?這難道不也是對其父母的“孝”的表現嗎?

“十惡不赦”的土匪,他們可以對他人大開殺戒,他們可以造統治者的反,但他們之中不乏孝父母之人。

還有當代的不少貪官,他(她)們一面“孝”著父母“弟”著兄長,另一方面卻又貪得無厭地做作損害人民和國家利益的罪惡勾當,這些人不是犯上?不是作亂嗎?

因此,“…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背現實的。

我們不還有“官逼民反”一說嗎?有子所說的“…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不又一次打臉嗎?可儒家思想還要這麼說,則又是一例“愚民思想”的佐證!

中國人講“百善孝為先”,這於理論上講是非常正確的。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無疑應該是世人的美德,也應該是“仁者愛人”的高尚品德,但只要我們的社會存在“精緻的利己主義”思想,存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自私行為,“美德”和“高尚品德”就會更多地走向“理想”的反面而成“虛偽”。


黃山一片雲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清明節是是祭祖和掃墓的傳統節日,其一個必備活動就是掃墓,即前往墓地進行祭奠祖先。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墓祭是貴族活動,百姓不舉行墓祭,只舉行家祭。大概從唐朝開始,清明節和寒食漸漸相融,清明掃墓形成了傳統。後來被大眾紛紛仿效,在這天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tingtingxu98


我國的孝道文化在時間上縱橫了幾千年,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而《論語》中的孝道是整個民族傳統孝道的根基與主流,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影響巨大,至今還在深刻地影響著國人的心靈。從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出發,“孝”作為倫理的核心,是血緣關係內晚輩對長輩的敬仰、遵從和侍奉。這種倫理關係的主要方面是地位低者、年紀輕者對地位高者、年長者由下至上、由卑致尊執無違之禮。只是奉行中庸思想,提出“過猶不及”的孔子在“孝”的觀念、思想中卻趨於極致的要求晚輩的“順從”,過於強調長輩的絕對權威。如“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與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在,不遠遊”等思想,它是以兩代人不平等為原則,並且父親對子女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這對於日益現代化的當下社會,無疑是具有歷史和時代的侷限性的。現代性中對於個體的解放及生命的成長的尊重恰恰是要打破固有及束縛,從這一意義上來說,過於順從的孝道是對年輕生命成長的扼殺。但是,中國當下的另一重要問題就是傳統的缺失,因此,做好傳統孝道的辨析及傳承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昆嵛演易中心


孝:立身行道。

傳承祖宗事業並且發揚光大才是孝子本意。

關於孝,儒家有專門著作論述,《孝經》開宗明義: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 終於立身。《大雅》雲:‘無念爾祖,聿修厥德。’” 

先王要道:孝。

孝之始: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

這裡,毀傷,不是簡單的受傷,而是犯法被刑罰,《水滸傳》裡那些犯法的要刺字的。這樣的毀傷就是讓父母蒙羞,肯定不孝。

立身行道,是需要建功立業,將祖宗事業發揚光大或者另外建立功業,建功立業就會帶領周圍人因你而幸福。

當一方領導,會保一方平安,做一個企業會讓員工就業而安居樂業。

至於在家裡的那些行為,但凡是人都應該讓父母安康,否則豈不是禽獸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