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英語是先聽說,還是先讀寫呢?

於歡英語


孩子怎麼學習英語?先聽說再讀寫


一、聽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大量的聽力輸入不但能夠讓孩子對英語由模式到熟悉,積累語音素材,還能利用孩子強大的模仿能力,促使自然掌握英語發音與表達。  

二、語言學習離不開真實的語境;  我國幾十年的英語教育結果被貼上“啞巴英語”的標籤,缺少真實的語境是一大根本原因。沉浸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學英語,孩子不僅會快速提高聽說能力,還會形成純正的語言思維,促使語言使用靈活地道。  

三、從實際生活中找學習素材;  源於實際生活的知識點不僅便於孩子理解與記憶,還能加強孩子實際運用能力。孩子怎麼學習英語,家長可以從常用交際語與孩子常接觸的物品開始,並用完整地道的英語句型讓孩子掌握單個單詞,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將知識點具象化也符合了孩子的思維方式,能夠加深孩子的記憶。


孕寶媽媽


我認為學習英語理應從聽說開始。

1. 聲音是語言的本質屬性,學習母語都是遵循聽、說、讀、寫的自然規律。嬰兒出生後到牙牙學語,基本都有一年的靜默期。再此期間,嬰兒通過接收外界各種各樣的聲音來了解世界,包括周圍的說話聲。當大腦中的語音信息足夠多時,嬰兒會開始模仿周邊的人,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也就是從聽開始轉向說。得到反饋後,嬰兒還會慢慢修正自己的發音,長此往復,在不斷地輸入、輸出之間轉換,就學會了說話。當嬰兒到了3歲左右開始認字,逐漸發展到寫句子。當語言組織能力進一步提高就能開始寫作了。

2. 語言本身具有互通性。也就是說,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技能,在任意一個專項上的持續輸入訓練,都可以轉化成其他專項的積累。正如我們熟知的母語學習過程一樣,聽力會影響、促進口語發音,反之亦然;口語和寫作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基於以上原因,我建議如果題主孩子還是初學者,應當遵從母語的學習規律,從聽說入手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有不同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HiFan稀飯英語


先聽說。3-6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時期。有的寶媽一週歲就給孩子挺英文兒歌磨耳朵,這樣做是不錯的,可以讓孩子早早的建立語感。不用著急書寫的,聽兒歌、看英文動畫都可以。現在有很多英語啟蒙課程也可以體驗和學習。現在的英語培訓班和教育機構都以自然拼讀為主,先學習每個字母的發聲,然後學習字母組合也就是單詞,很快就能讀繪本了。我家孩子六歲了剛開始學,我覺得開始的有點晚了。最近跟他一起在網上學英語,因為跟我上學的時候發音不一樣,我竟然沒有孩子學得快。我打算跟孩子一起學起來!英語是現在孩子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雖然考試對英語的要求降低了,但是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啊,英語是必須學的,沒開始的趕緊開始吧。家長要做好督促,最好跟孩子一起學一起練習,至於是實體教育機構學還是網上學家長要根據自己情況來定。



阿瑩1129


孩子學習英語肯定是先聽說熟練了,再進行讀寫,這是學習語言技能的一個過程。

學習說英語和漢語的過程基本都是一樣的,千萬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我們中國人是怎樣學會漢語的呢?在嬰幼兒期,我們都是聽著父母說話和相互交流,從“牙牙學語”一點點開始先聽然後學會說話,這個時期肯定是不會讀寫的。到了兒童期,聽和說的生活場景多了,漢語的口語表達更加明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發育的不斷完善,到了上小學以後,才逐步開始了比較正規系統的閱讀和書寫能力的學習,並在以後的學習中,鞏固了漢語的正確學習方法,這是正確的遵循了孩子身體發育規律的。

同樣英語和漢語都是交流溝通的工具。對於我們想讓孩子學習英語,道理是相通的。我們每天生活在漢語的場景中,就很容易學會,沒有陌生感。同樣我們給孩子在家裡每天也創造英語學習的環境,孩子對英語也就會有熟悉感。比如可以業餘時間聽聽英語歌曲或者孩子喜歡看的英語影片等,生活中可以說一點簡單的英語生活用語。只有孩子對英語象說漢語有了生活場景的應用,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積累,以後英語的讀寫學習就會迎刃而解。

所以,孩子學習英語應當尊重孩子的個人能力水平,先聽說熟練後,再進行讀寫。


海涵看教育


當然是先聽說,而且建議6歲之前沒有必要接觸讀寫知識。

首先,英語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極其枯燥的過程,尤其我國還是以應試教育的主體思想為主流的,所以對於孩子學英語一旦介入讀寫那就意味著興趣的打擊很容易到來。而且先聽說後讀寫也符合人類的成長規律,我們從小學習中文也是先聽說,上了幼兒園才有讀寫的。

其次,英語本身是一門語言學科,既然是語言那聽說的運用自然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運用某種語言的能力的判斷標準應該首先是能不能聽懂,能不能說出的。如果我們不是一上來就以應試為目的的學習英語,那自然就是先聽說,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會說遠比會寫來得直接、來得重要。

第三,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性的工程,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能不能建立興趣就顯得尤為關鍵,而聽說是建立興趣很好的橋樑,孩子往往對於英文兒歌、英文順口溜、英文習語俗語是感興趣的。運用這些打開孩子學習英語的大門是恰當合適的,同時聽說能力也能很快建立孩子學習英語的信心,讓他們能持續保持學習的熱情。

最後我想說的是英語學習對於小孩子來講還是興趣第一、方法第二、習慣第三的。相信每一個從聽說開始接觸英文的小朋友都會很快掌握這門語言的。





淘淘爸帶萌娃


首先要確定一下小孩年齡,若是6歲以內,肯定聽說先行。若年齡大於6歲,且上學開始學英語了,聽說讀寫並行。

因為0-6歲是語言敏感期,通過“二語習得”方式獲取一門外語,對小孩來說更加簡單也更容易發揮其優勢。二語習得是遵循母語學習過程和原理,通過潛移默化無意識的習得英語。

在敏感期內習得外語,首先聽說先行。第一步積累聽力詞彙,即聽到cat這個發音,小孩腦海中想到的是貓這種動物。而不是聽到cat,先反饋的是“貓”的發音,再反饋到貓這種動物或者玩具。

然後能讓小孩看到貓這種動物脫口而出a /the cat,而不是說“貓”。

若家長英語好,直接英語交流就是很好的習得方式。若是家長英語不好,首先通過“名詞指著說,動詞TPR”(我們也是這麼教小孩說母語的)的方式積累聽力單詞。當積累到一兩百聽力單詞,通過創造微語言環境,即陪看適合的動畫片,共同閱讀分級讀物等方式繼續積累詞彙句子。

當聽力詞彙積累到兩三千,通過自然拼讀這個工具,來學習英語的讀寫。

若小孩大於6歲,已經錯過語言敏感期,且有英語學習任務。這個時候採取的是學得+習得相結合的方式。

通過學得(學教材,學語法)與習得(泛聽,泛讀)學習英語,也就是聽說讀寫並行。



昭昭之語


先聽、說,然後讀、寫。

學習英文不僅遵循我們中文母語的原則,更是遵循人類演化的本質屬性。

人類文明史,是先有語言,才有文字。

任何文字的出現都在其相應的語言之後。

講個極簡的故事:

傳說黃帝命令倉頡造字,這就說明黃帝用語言和倉頡交流,倉頡就去造字了。所以毋庸置疑,語言在文字前面。當然這是傳說,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呼應了人類溝通的本質順序。

人類誕生,是人類製造了可以製造其他物品的工具為開端的。為了傳承對自然的認識、勞動技能,依靠生物本能是不夠的,於是人類就進化出了可以說話的聲帶。

於是,人類社會發展出了語言系統。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豐富起來,私有制出現了,為了傳承更復雜的社會法律、更繁雜的勞動技能和知識,文字應運而生。

文字的出現,標示著一個原始社會群落,誕生了文明。人類從而改變了口述的方式記錄歷史,開始通過文字記錄自己的歷史。

當然,說了這麼多,無非是從更為宏觀廣袤的角度來闡述語言(聽、說)和文字(讀、寫)之間的關係,只有梳理清楚了這個原理,那麼學習英文該如何著手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略盡


跟學漢語是一個樣的,漢語是先聽說還是先讀寫呀?

其實我感覺學所有語言都是多浸潤在這個環境裡,聽得多了自然而然就會說了。這就是為什麼在國外學英語比較快,在那個環境裡聽得多說的多唄。

可以多聽英語節目,多看,時間長了自然就會說了


北極的雨1987


你好,我是大美小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對於你的問題我的見解是孩子學英語一定是先聽說後讀寫!
一:你看一下我們自己學母語是怎麼學的,是從小父母就教孩子,一遍遍地叫爸爸叫媽媽,這是聽,然後會讓孩子自己叫出來,這就是說,所以為什麼我們漢語學得很快呢,因為環境讓我們聽得多了,自然就會說了。至於讀寫,那是我們上學之後才完成的事情,現在有很多人沒有上過學,不識字也不會寫字,但你能說他漢語不好嗎?


二:看,我們現在很多畢業的大學生,你給他一份英語試卷,也許他們會給你考出很高的分數,但是如果碰到老外,讓他們跟老外用英語交流,這恐怕是很難的!這就是因為在學校我們太注重試卷上的讀和寫的,而真正的聽、說,使用的太少了,所以就造成了我們很多聾啞英語,而英語只是一門語言語言的作用就是溝通,而你學了英語只會讀寫,不會溝通,那還有什麼用呢?
所以順序錯步步錯,我們應該從小給孩子創造英語聽和說的環境,讓我們下一代的孩子學英語更簡單。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幾點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再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8bf9b8636dc4670a171c7d3339b85cd\

大美小陽


肯定是先聽說再讀寫啊,你學語文不是這樣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