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樓內,一家臺灣房企的浮沉

涵碧樓內,一家臺灣房企的浮沉

2012年冬天,青島國信體育場附近一個公交站,站牌上打出一組燈箱廣告,白底黑字寫著:

孔子不走了。涵碧樓。

到了晚上,燈箱一亮,有些瘮人。

青島市民十分納悶,這是誰家廣告,表達什麼?

又過一個月。

第二波廣告上了,紅底白字寫著:

因青島太美了。涵碧樓。

青島市民還是不解,沒留地址沒有電話,涵碧樓是個什麼樓?

翌年秋天,青島黃島區,一個背靠鳳凰山、三面環海名叫涵碧樓的酒店開業。 大家恍然大悟:意思是這裡風景好,孔子來了都不想走,不去周遊列國了唄。

這個項目包含號稱“大陸第一家七星級”的酒店、41棟獨棟海景別墅。

別墅的擁有者自然都是些有錢人,來自金融、it圈、娛樂這三個圈的居多,據說青島人范冰冰和黃曉明也是業主。

范冰冰還給當過代言人,拍的廣告裡頭有一句:你從院子裡走出來就能把腳丫子伸進海里。可以想象畫面有多唯美。

但是前幾天,一排挖掘機開上“樓”,打破了這裡的寧靜。

隆隆聲中,這座“海上莊園”被剷平了。

3月25日,青島市黃島區官方微博“黃島發佈”對外通報,為保護、恢復生態,對涵碧樓41棟別墅進行拆除。

根據通報的消息,這些建築於2010年啟動建設,在建設過程中實施了海岸線施工、回填,對礁岩造成了一定程度破壞。

涵碧楼内,一家台湾房企的浮沉

拆除之前

對此,有觀點認為存在異議,認為當初建設保留了原有的礁石、沙灘甚至是原本居民留下的鮑魚池,並未對海岸線和礁石產生實質破壞。

聽聞海外有仙莊,這一拆,莊在虛無縹緲間。

孔子不走也得走。

有業主告訴新京報,他2017年買涵碧樓時,一套808平的別墅價格是2800萬左右,按照這個市場價保守估計,挖掘機一響,至少拆掉10個億。

針對這一事件,涵碧樓項目的開發商,臺灣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回應:

“所有建設的過程都是合法合規,現在是客戶(業主)與政府之間的事情,與涵碧樓沒有關係,涵碧樓酒店仍正常運營。”

事實上,臺灣老闆賴正鎰可能淡定不了。有媒體說,賴老闆的倉庫裡,存貨至少還有一半。

當初拿這塊地時,賴正鎰20分鐘就拍板了。

別人告訴他,這塊地是商業性質,不能搞住宅開發。賴老闆擺擺手表示不擔心:“土地使用期雖然只有40年,但誰知道40年之後的政策會怎樣呢?”

然後,賴老闆把國際級建築大師Kerry Hill(現已故)邀來,確切地說是求來。

五顧茅廬,Kerry Hill才鬆口,要我設計也行,但有三個小要求:

一是不接受改稿;二是不接受設計費講價;三是不能催稿,得等我有空了再設計。

賴老闆一一應許,掏了6000萬設計費。在他看來,這塊天賦稀缺的地兒,只有Kerry Hill的作品配得上。

作為讓日月潭涵碧樓重生的操刀設計師,賴老闆太信任這個老夥計了。

一百多年前,一個日本人在日月潭一處半島上蓋了一幢木屋,取名涵碧樓。後來,這棟風雲名樓幾經擴建、修葺,充當過日本皇太子裕仁和蔣介石的行宮。

1998年,賴正鎰斥資新臺幣2.7億買了它。

之後,賴老闆請Kerry Hill設計,花1600萬設計費,同時提了幾點小要求:

帝王氣勢、貴族享受、原住民風味。

不久後,Kerry Hill把方案送來,概念設計很簡單,只有水平和垂直兩種線條。賴老闆要的那種至尊趕腳,對不起,通通沒有。

Kerry Hill解釋說,就像潑墨山水畫一樣,水平線代表日月潭的湖水意象,垂直線則是四周群山意象。

看金主爸爸遲疑,Kerry Hill補充說,相信我吧,這是20年後要流行的風格。

掙扎一番過後,賴老闆在觀光局副局長的力挺下同意了。

涵碧楼内,一家台湾房企的浮沉

日月潭涵碧樓

4年後新涵碧樓落成,利落的線條、極簡的風格,一座充滿東方禪意的“海上仙閣”呈現世人眼前,令人歎為觀止。

外界稱讚道:

“涵碧樓,一生一定要住一次的酒店。”

涵碧樓的成功讓賴老闆信心十足。2008年,內地房地產正逢低谷,但賴老闆堅定看好,並放出豪言:

10年內,我要在大陸興建30家“涵碧樓”,預計投資500億元人民幣。

他說,“我的人生上半場是在臺灣實現了成功,下半場會在大陸再續輝煌”。

因為臺灣基本無地可拿,除了做城市更新,但這個週期至少得8年,地產商空間不大。

但是大陸不同,海闊憑魚躍。

“20年前,我的企業規模比王石他們都大,現在再來比較,我就是一顆小蝦米。這個(大陸)舞臺太大了,我很後悔。”

但是,這個在臺灣被稱為“天生的生意仔”的男人,還是沒能蝦米變大魚。

進軍大陸十二年,短暫的轟轟烈烈過後冷冷清清。

青島涵碧樓之外,賴正鎰的成都涵碧天下和南京涵碧樓,都遇上了麻煩。

成都涵碧天下項目,2013年鄉林以10.9億拿地,總建超過70萬方,當初亮相時打出廣告:

臺灣豪宅專家,成都1號作品。

7年過去了,豪宅的樣子沒見著,項目還是一片工地。因為臨軍管區,航空限高原因,項目幾番停工。

2018年成都市民給市長寫信諮詢,停工近5年了,287畝大盤會爛尾嗎?

項目所在區回覆:待項目涉及的航空限高放開後即可重新開工建設。

最近微博網友拍到項目有復工跡象,對方直言,“限高問題還沒解決,復工時間暫無定論。”

用內地房企的快週轉標準,這絕對是一筆失誤的投資。11億,7年時間,要是“碧恆”出馬早撬動好幾個項目了。

南京涵碧樓同樣不順。

這個項目也曾因為規劃變更問題兩度停工。

2011年拿地之初,鄉林宣佈,要把旗下最著名的“全球唯一七星級”的涵碧樓酒店引入南京。

涵碧楼内,一家台湾房企的浮沉

右為賴正鎰

結果,賴老闆造了一座高容積率的商辦綜合體,上市5年賣得不溫不火,有南京媒體稱其已“滯銷”,入網1346套,還有900套在售。

40年產權的酒店公寓,很難香得起來。

賴正鎰曾跟媒體說,他開始學會和地方政府談判了,要求拿出更多的住宅用地。還舉例說成都項目至少配6成住宅。

顯然,這麼多年過去,賴老闆還是沒學會。

10年30座涵碧樓,小目標涼涼。

曾經有記者問賴正鎰:臺灣開發商和大開發商的區別是什麼?他說,大陸開發商的典型特徵是規模做得大,經營能力很強,臺灣開發商走精緻化路線,同時也比較注重生態環保。

“建出來的東西絕對讓你感覺它就是該長在那兒,而不是很突兀。”

青島涵碧樓卻恰恰毀於一場“海洋環保風暴”。

正式進軍大陸之前的2007年,賴正鎰在臺灣辦了場“兩岸地產峰會”,王石和馮侖都去了。

王石在場明確表示,萬科沒計劃赴臺投資。

因為臺灣市場實在太小了。

賴正鎰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吹風會過後,第二年就收拾行囊上大陸了。

臺灣人很擅長講故事,賴正鎰也不例外,他把自己的成功之道寫了本書叫《老虎學》,並解釋道:

“如果有一隻老虎飛快地從我身邊跑過去,即使我來不及即時抓住老虎的身子,但只要我能夠抓住老虎尾巴上的一根毛,我也一定會把握這個機會,翻上虎背,騎著老虎馳騁一番。”

意思是不錯過任何機會。

彈指一揮十二年,大陸地產業經歷兩輪大行情,而這家臺灣房企,真的只是抓住了一根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