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古時候世界各國都沒有交流時卻都共同的把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

雨彐


為什麼世界上所有文明都認可黃金?答案有些出乎所料,是因為黃金的顏色:黃色。

這屬於黃金的文化屬性。在古代互不交流的人類文明裡,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甚至是孤立的印第安人,無一例外都把黃金作為貴金屬和財富象徵,是因為黃金反射黃光,有非常好的光澤度,接近於太陽,而最初人類都是崇拜太陽的,黃金的光芒寓意太陽。

另外,黃色在很多國家是象徵統治者權利的顏色,比如說古代中國、古埃及、古印度等,這些人類文明起源較早的地區都將黃色視為統治者的身份和地位。還有一些宗教,比如佛教,把黃色作為信仰的顏色,很多僧人死後都是以金黃色塑真身。

由於黃金的文化屬性,導致世界各地都認可黃金,進而發展成為一般等價物。

另外黃金不生鏽,耐腐蝕,熔點高的物理屬性,也是成為一般等價物的重要原因,但總的來說是因為它的文化屬性。


春秋筆談


從古至今,世界的人們都不約而同的把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和流通貨幣,一是選來選去沒得選,只有黃金最符合。二是黃金化學性質足夠問題,歷經千年都還在。三就是黃金的價值並不是它自己就有的,是我們人類賦予它價值。本質上它就只是一個金屬罷了。

最初,海邊撿的貝殼,狩獵得到的肉,動物毛皮,穀子糧食都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和貨幣去流通,這是物換物的時代。隨著生產力大發展,古代人也逐漸需要一種穩定的東西作為等價物實行交換,由此,既要技術又要勞力才能得到的金屬,看起來比較高級,比較難得,就開始被人們所考慮。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一樣學化學做化工,如果翻看元素週期表,那麼大概可以從中得到答案。因為最終選來選去你真的發現只有黃金和白銀才是最好選擇。

每年開採的黃金噸數並不多。在古代,每年開採的更少,數百人的礦場一年可以得到百十噸堪稱奇蹟。要說稀少,元素週期表中人類標註的118個元素裡面,稀有氣體也少,但氣體無色,重量輕,存儲困難,看不見摸不著。古代幾乎沒人去想這氣體玩意兒,所以不會選擇氣體作為流通貨幣和等價物,其他的氣體元素則一樣不考慮。難不成拿著個氣瓶去菜市場買菜?


在人類接觸的元素中,有毒元素也不考慮。比如常說的汞,常溫下就是液體,砷還有劇毒,硫對人體還有刺激性作用,鉛可以致人患病,包括其他的帶有毒性的元素都不合適當做貨幣流通。它們也許冶煉相對容易得到,市面上也比較少,符合稀有的範疇,但誰也不想死,所以不會選擇有毒元素當貨幣。

在生產中,我們接觸的銅鐵等過渡金屬元素自古就被人類大規模冶煉和使用,在技術上它們非常合適進行貨幣生產,但它們數量一旦多,人們就不再把它們當稀罕物,作為貨幣或者等價物的話,它們的貶值風險極大。而且有個相當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它們會在空氣中氧化和生鏽,誰也不想自己的錢過了幾年後變成廢鐵爛銅。



而過渡金屬元素中的鈦元素和鋯元素,極其難得,古代壓根沒有對應的成熟技術得到。鈦和鋯因為提煉技術困難可以排除,那麼鋁元素看起來就非常容易了。然而古代想直接從礦石中把鋁氧化物提煉成純鋁,比鐵還困難,也不合適。

在化學元素中,我們經常說的"稀土元素",其實也是可以當貨幣流通,問題來自於稀土元素本身存量比黃金還大,不如黃金稀有。而且稀土元素是多種元素合稱的一類物質,即使到了今天它們在外觀上也不易區分。此時你怎麼知道拿出來的金屬條就是某某稀土元素呢?



在原材料領域,有一類元素我們也經常用。建房子、刮膩子都用得上,生產中也用得到它們,實驗室還經常備有這類元素的化合物。那就是鹼土金屬元素了。鉀鈣鈉鎂鋁鋅,古代人冶煉技術也沒那麼高,得不到多少它們純淨的金屬單質。而且該族元素化學性質活潑。置換反應不說,單質鈉在空氣中都可以燃燒,遇水立刻大量放熱並伴隨鈉燃燒,有黃色火焰。所以好好活著比揣著一堆活潑金屬出門要好得多。


此外,古代到現代,人類發現和利用的放射性元素也不在考慮範圍內。一方面古代人無法有效提取這些元素出來,另外則是這些元素自帶放射性物質直接殺傷人體,致人死亡。

所以最終能選擇的範疇就變得極小。只剩下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的黃金和白銀,其中黃金比白銀更稀少,市面上少,產量低,但是又存在規模,符合人們"物以稀為貴"的心理想法。再者,黃金的冶煉也不算難,只要人手勞力足夠,有冶煉技術和設備,就完全沒問題。同時,黃金性質非常穩定,空氣中潮溼或者乾燥環境,寒冷或者炎熱,它都沒有什麼變化。存放百年千年,黃金也還保持原有性狀。而且質地軟硬適中,合適製作成貨幣,顏色黃色亮眼,耀眼明目,識別度高。這就使得人們將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而無論古代歐洲還是非洲,亞洲還是美洲,都發現有黃金,所以大家不約而同都選擇了黃金。


本質上黃金是沒有價格和價值的,只是自然界的一種金屬,是我們人賦予了它價值,所以它才有價值。而在人們不斷的選擇中,黃金以它突出的優點被人看中,所以也就成為古代主要地區的一般等價物和流通貨幣了。


靜聽竹林風


  • 一是源於古代金屬冶煉技術的落後
  • 各國在古代冶煉黃金的時候,冶煉出來的數量非常少,那些數量非常少,而且非常容易長久保存的,金屬比較容易當成貨幣來使用。
  • 各國雖然交流非常的少,但是黃金在地球上的存儲量非常的稀少,物以稀為貴,這就導致黃金的稀有屬性,使黃金具有了貨幣屬性。
  • 黃金在某種程度上屬於是一種高貴的金屬,這就導致黃金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作為財富存儲的需要。
  • 但是也不一定,黃金作為貨幣使用,只是在歐歐亞大陸國家作為貨幣使用,一個小比較小的範圍之內。
  • 比如來東亞的中國,經常以黃比白銀作為貨幣來使用,黃金只是一種輔助性貨幣。
  • 在太平洋上的島國,還有一些國家使用石頭來作為貨幣。
  • 早期中國在早期的時候,有在夏朝和商朝的時候經常使用貝殼來作為貨幣,這源於金屬冶煉的落後。
  • 黃金並不是天然的貨幣,但是黃金具有天然作為貨幣的屬性,所以黃金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逐漸演化成貨幣。或者作為貨幣的一般等價物。

地球觀瀾


物以稀為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