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歐洲畫家霍爾拜因的油畫藝術作品《使節》?

影影圈圈


歐洲畫家霍爾拜因的油畫藝術作品《使節》

霍爾拜因(1497~1543年)是歐洲16世紀最傑出的肖像畫家之一,他曾到倫敦,希望在國王亨利八世的宮廷中謀得職位,並最終在1537年得以實現,《使節》這幅雙人肖像描繪了丁特維爾(左側,法王派他前去維繫與亨利的外交關係)及他擔任神職的朋友塞爾維,


畫作中奢華的衣裝將二人在政治與宗教界的地位盡顯無疑,丁特維爾身著粉緞猞猁毛邊的華服,塞爾維則穿了一件褐色綢緞袍,而通過後者書上的題字與前者匕首上刻的字,我們得知二人分別為二十五歲及二十九歲;中間的架子上凌亂擺放著與“七藝”相關的物品,而這些都是二人人文精神的體現,


“七藝”是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世俗教育的主要科目,由三藝——文法學、修辭學和辯證法及四藝——天文學、幾何學、算術與音樂組成,七藝科目的女性化身常持有書本;畫作中最頂層碼放著與天文相關的物品及用於計算時間和觀測星空的儀器,下面一層分別放著路德宗的讚美詩、描繪已發現的美洲大陸的地球儀、兩把幾何作圖工具以及一把魯特琴,

儘管這些東西都描繪得異常寫實,但斷絃的魯特琴卻表明一切不過是生活的虛華,畫面前景,一個變形的頭骨——正面看的確是扭曲的,然而從右下方看卻是正常的——暗示著無法避免的死亡,而左上角的那個不起眼的苦像則是希望的象徵。

霍爾拜因作品《使節》


詩夜城主


你好,親,很開心一起欣賞一下文藝復興時期,德國畫家荷爾拜因的作品《兩個使節》

對於畫家荷爾拜因,擅長創作肖像畫,最著名的肖像畫作品是《伊拉斯謨肖像》

畫家荷爾拜因,由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所以作品深受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

對於畫家荷爾拜因的肖像畫藝術特色,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尼德蘭的油畫作品一樣,盡顯精細,細節的精湛畫技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荷爾拜因的作品《使節》

畫中的兩個使節,是取材於歷史上真實人物,畫面左邊是法國駐英大使丹特維爾,右邊是法國拉沃爾地區的主教

畫中的構圖,如同尼德蘭畫家揚凡愛克的作品《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畫中的兩個人採用了對稱式構圖

荷爾拜因由於是英國王室的宮廷畫家,所以畫筆下的肖像,都是為有頭有臉的權貴創作的肖像,如亨利八世,德國商人吉茲,伊拉斯謨等等,所以作品《使節》中的兩位大使,同樣呈現高貴的氣質。

對於畫家荷爾拜因的這幅作品,個人粗淺的理解,如同揚凡愛克的畫作《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畫面展現了許多暗喻的細節

如畫中夫婦兩人的手勢,暗示對婚姻的忠誠,小狗代表忠誠,脫掉的鞋子暗示聖潔,跑過去,紅色的床單暗喻求子,橙子代表多子多福。

那麼,荷爾拜因的作品《使節》,畫中有哪些豐富精細的細節?

對於荷爾拜因這幅作品《使節》,我們不難發現,畫中兩位使節的背後,畫家畫上了地球儀,魯特琴,算數書,詩集,分別代表了地理天文,音樂,數學,文學

畫家畫這些精細豐富的道具,並不是展示自己作畫的超強耐心和精力,也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畫技的精湛

畫家畫這些豐富的道具,是為了展現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特別注重科學與理性的時代,在文藝復興時期,是一個注重探索真理,追求智慧的時代,擺脫了中世紀愚昧暗黑的思想。

這幅作品《使節》,不僅僅展現了畫家精湛,嚴謹,精細的畫風,最重要的是畫家用自己精湛嚴謹的寫實造型功底,展現了自己對宇宙,對生命的哲學思考,畫面下方那傾斜扭曲的漂浮的骷髏,無時無刻在暗示生命易逝的無常和傷感。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藝術狂人2


小漢斯·霍爾拜因是一個出生在德國,定居在英國的文藝復興畫家,他的這副《大使們》(The Ambassadors,1533)是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作,畫中充滿著富含隱喻的意象。

這幅畫描繪了伊麗莎白一世出生那年來訪英國的兩位法國大使:左邊是丹特維爾的讓(Jean de Dinteville,1504–1555),一身大領主的裝扮;右邊是賽爾維的喬治斯(Georges de Selve,1508-1541),穿著主教的衣服——世俗與神聖的對立之間,一張桌子擺滿了各種象徵物:一個渾天儀旁邊依次擺放著各種天文學儀器,包括柱晷、環晷、四分儀、多面日晷和黃道儀,象徵神聖與科學;

而靠近地面的擱板上有一個標註了歐洲的地球儀,旁邊是算數書、圓規和直角尺,寓意構造世界的律法。在一本馬丁·路德翻譯的讚美詩集旁邊,有一束參差的笛子和一把斷絃的魯特琴。

地上的陰影裡還有另一把打翻的魯特琴,暗示兩位大使琴瑟不合,或者進一步的,世俗和教會之間出現了日漸激烈的牴牾。但畫面最左上角卻有一架受難像從帷幔後面露出:寓意這一切都在基督的注視之下。

然而這幅畫最奇妙的隱喻不是景物中的任何物品,而是畫面中一個刺破空間的扭曲圖像,很難分辨出那是什麼,欣賞者只有幾乎鑽進畫裡,站在主教身後,才能勉強看破玄機:那竟然是一個骷髏。

自文藝復興以來,骷髏是歐洲藝術中常見的主題,出現在靜物繪畫、雕塑擺件,乃至隨身配飾上。它們的共同名字是“虛空”,Vanitas[ˈvaː.ni.tas],源自聖經《傳道書》第一章第二節“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Vanitas vanitatum omnia vanitas),或者“勿忘世人終會死”(Memento mori),一句拉丁語格言。

這種對死亡的極端描繪源自歐洲此前兩個世紀的腥風血雨:14世紀中葉的黑死病收割了歐洲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持續到15世紀中葉的天主教會大分裂和英法百年戰爭進一步粉碎了西歐社會,16世紀終於出現了席捲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這一切猛烈衝擊了世人的信仰,人們從未如此頻繁且深刻地思考人生的意義,感嘆生命的脆弱。

這一切反映在藝術上,就是睹物傷情般地給各種物品賦予具體的象徵含義,除了直截了當地用骷髏聯想死亡,鐘錶、沙漏、食物、剖開的水果、燃盡的蠟燭,也都有同樣的寓意,暗示浮生短暫;樂器和樂譜代表音樂,美酒帶來沉醉,金銀器皿上的光澤,警醒感官歡愉都是虛幻泡影;花朵、昆蟲、貝殼、玻璃器皿美麗而易碎,象徵生命脆弱;種種財物珠寶警惕人們免受貪婪侵蝕;剝開皮的檸檬象徵人生外表鮮豔,內中酸苦。

凡此種種,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代,在藝術作品中給靜物賦予具體的寓意成為一項重要的傳統,這讓欣賞藝術就像閱讀沒有文字的散文。回到《大使們》這幅畫上:只有當我們極度湊近主教大人才能認清那扭曲的骷髏,這彷彿告訴我們,在世俗和教會的衝突之間,只有匍匐貼近後者,才能看清眼前的虛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