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農戶們常說:“餵豬不賺錢,肥了一塊田”,是真的嗎?

突破烏江


當前養豬不僅肥了一塊田,而且還能掙錢。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去年年底到現在,沒攤上豬瘟的養殖戶都掙了大錢。

今年養豬掙錢,是機遇趕上了,以後掙不掙錢很難說。但不管掙不掙錢,養豬能肥一塊田是肯定的。


農民草上飛


農戶養豬是真的不賺錢,主要是剩飯剩菜倒了可惜留著餵豬還可以有用,像在農村種了很多菜,一到換季的時候,菜葉子就會剩很多,丟了很浪費,餵豬撿一點菜葉來吃還可以有農家肥,現在在我們農村一般種地的都會喂一兩頭過年吃,吃不完就做成臘肉,等到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還可以有臘肉吃減減饞,今年疫情的問題,仔豬都會很貴,我們今年都還沒有開始買小豬,有時候煮飯的淘米水米湯那些倒掉真的很可惜(對一個農村人來說)


A紫花地丁


只少八零年以後的二十年內是這樣的實情。因為,豬每長一斤肉,平均得七斤糧食讓它吃。

當時,每斤豬肉二元左右,七斤玉米,也兩元左右。農民白搭工夫,一毛沒掙,還得白搭粉料加工費。一頭豬最少也得賠本一半百元左在。

落點豬糞,少買點化肥,能節省一半百元錢。如遇天旱,豬糞有抗旱功效,損失沒有別人慘。

“賠本買賣,行家做。”形容的就是農民兄弟。農民種地和城裡退休老幹部走步,是一樣的道理。都是為了鍛鍊身體,增強食慾,無病無災,健康長壽。

農民種地賺吆喝,不算虧欠賬。事實是,算了也無用。


頂棚匠


是真的,''養豬不賺錢,肥了一壩田''這話在30年前的中國農村非常適合!

在上世紀50至80年代,農民的生活是相當艱苦的,人吃的東西以雜糧為主,想要吃上白花花的大米飯,須有上等客人來了才得已省嘴待客,那是何等的珍貴啊!

那個年代,物質匱乏,生活條件差,人們雖然勉強填飽肚子,但村子裡的人都喜歡餵豬,家家戶戶喂個三幾頭,一來是餵養大了出售補貼家用,二來留下一頭殺年豬過年。

由於那個時候科學還不夠發達,農村許多地方沒有飼料賣,養豬以糠、雜糧、野菜為主。農民們把糠菜加少許玉米煮熟來喂,這種豬食豬很愛吃,由於糠菜幫助消化,豬的食量很大,一餐一頭豬能吃兩大桶才飽。

豬吃多糞便就多,由於沒有飼料添加劑,原滋原味的農家料,豬生長緩慢,一般在豬沒生病的情況下,要餵養一年至一年半長到300斤左右才出欄。如果是餵養三幾頭的話,那麼,豬圈裡的糞就完全可以夠田裡的肥料了。

雖然餵豬年限長東除西扣不賺錢,可那個年代的化肥也很欠缺且價格又高,農民養豬出來的農家肥可以說是上等肥料。用這種豬糞的莊稼長勢良好,植株健壯,不易染病,顆粒飽滿,營養豐富,這是化學肥料無法可比的。

現在是高科技時代,能生產出許多前所未有的科技產品,養豬行業也得已迅猛發展,種田也依賴先進的化肥農藥,使糧食比30年以前翻了幾倍,農村農民豐衣足食。那種''餵豬不賺錢,肥了一壩田''的說法就顯得有點落後了!

不過,我還真的難忘那個年代的糠菜雜糧養的豬,原滋原味的那個味道啊,營養真的沒得說,現在吃的豬肉很難找到那個滋味了!


都勻貓頭鷹


農戶養豬賺不賺錢?其實農村養豬大約分三種情況:

一,只養一口豬,作為過年時殺了自用,圖的是吃個全科,殺豬菜,豬血腸這些農戶最愛吃的,只有自己殺了豬才能吃得到,或到同村親朋家吃一頓,這樣的養豬不但不賺錢,而且殺豬時親朋好友聚上幾桌吃喝一頓,煙,酒,茶等要花費幾百元。

二,養二口豬的。有一口留年豬,另一口賣掉,換點生活花銷,也有養一口母豬的,小豬留下自養的,其餘賣掉,近些年小豬都很值錢,有的一窩小豬能賣二、三千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今春小豬價已破千,養母豬的實實在在發了一把。

三,把養豬當作專業養的,規模大,養的多,價髙時多賺,價低時少賺一些,由於常年有豬出售,高、低價一均衡,效益也很好。

豬糞是很好的農家肥,但現在人們並不怎麼重視,養豬大戶收集的豬糞多,有時會賣錢,養少的也就上菜園了。因為要墊圈、起圈,都是很費氣力的活,墊圈的土要到村外拉,很多戶也就不墊圈了,所以肥了一塊田也成了一句空話了。


用戶高48229


“餵豬不賺錢,肥了一塊田”,這在過去是真的!

過去,農民餵豬不叫餵豬,叫“熬豬”。啥叫“熬”?就是湊乎著把豬養大。現在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那時候農村餵豬是怎樣的喂法,單從豬舍上面就可見一斑。

(這是現代化養豬場的豬舍)

(這是過去農村養豬的豬圈,是稱“圈”而不是“舍”,豬一生的吃喝拉撒都在裡面)

那個時候,不要說豬,就是人又能有多少糧食可供食用呢?小麥面那是不敢想的,僅有的一點是留著過年吃,或者來客是用來排場的。人們的日常主食是:紅芋,所以有句調侃的話:紅芋飯紅芋饃,離開紅芋不能活。雖說聽起來很俏皮卻透漏出一種辛酸。這東西看起來好看,偶爾吃一次還有點甜絲絲,還可以。長年累月的吃就不行,它沒有多少營養,還糟心,傷胃,所以說,“十人九胃”,很多人就得了胃病。為了餵豬,人們在做飯時,會做上很大一鍋,人吃豬也吃。

快一年了,豬也長到一百多斤了,馬上要出欄,這時候就配上一點豆餅。

這種豆餅因為豆油,也就是蛋白質已經榨出,剩下的只是些黃豆皮和豆渣,以及固定餅塊用的麥草、稻草之類的,沒有多少營養了。但對於豬來說,確實美食,能夠催肥。

看明白了吧,為什麼叫“熬豬”?一個是因為餵養的時間長,要近一年的時間;二個是因為沒有啥喂,是“熬”出來的。

這樣養豬雖然很難掙到什麼錢,可是有一樣好處:豬糞,加上平時墊豬圈的土,便成了很好的肥料了》


一株吊蘭


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家餵豬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用豬糞去肥沃土地。這在以前可能存在這種現象,但是現在基本沒有人為了糞肥去養豬了,因為養豬的成本很大,而肥料並不是太貴,要施肥,還不如直接購買!

專注三農,洞察商機!三農洞察致力於為您分享農業道路上的致富商機、實用技術、市場趨勢,關注我們,三農路上不迷路!


三農洞察


現在農村散養笨豬真的是一點兒都不划算,不僅費工費力,成本高。而且殺豬後親戚朋友吃一頓,街坊四鄰也得請,尤其現在養豬的少,殺個豬都知道,不全請到反倒得罪人,吃完了自家親屬再拿一點肉,然後就所剩無幾了!誇張的說,最後可能就剩個豬尾巴了!緊扣題目說,剩下的豬糞倒是能養一塊田!


新聞評論創作者


養豬不賺錢,回頭望望田。

養豬不賺錢。一年才養一頭豬,豬每天都要吃,而且吃得很多,又髒,每天要替它打掃衛生,想一想,貼進去多少人工和時間?到年底,一頭豬賣不了多少錢。即使不要買飼料,養豬還要花錢,比如豬生病要找獸醫看,打針吃藥都要花錢。豬要閹割,也要花錢。夏天蚊子多,要給豬驅蚊,買蚊香要花錢。豬長大不易,人養豬不易。

回頭望望田。這是自我安慰——算了吧,看看豐收的田野,心裡就高興了。過去農民養豬的主要目的就是造肥料,年底來個殺豬宴。豬吃得多拉得多。一般人家,在豬圈後面連著一個茅坑,豬圈是磚頭砌的,豬拉下來,用水一衝,就衝到茅廁,腐熟一段時間,送到田裡,這也是有機肥了。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農民沒有錢買化肥,又要肥料種田,這個辦法就不錯。

不過這都是以前的俗語了,現在養豬並不是為了糞肥,更多的是為了多一份收入。


漁人草舍


這句話在卅年前確實是真的。那時候生產力低下,老百姓生活水平也相當的低。所以喂的豬也沒什麼好的給它們吃,主要是農民到田間挖些野菜或是自己種的萊,自己吃剩下的剩萊剩飯和麩皮之類的東西。🐷長的很慢。一般喂岀一頭豬大約在兩年的時間。而豬的食量又大,一日三餐。這樣豬的糞便就多。那時候誰家要是餵豬了,豬圈前總要挖一個大大糞坑。豬的糞便就排在了糞坑裡。這樣等到豬岀欄了。糞坑裡豬的糞便也滿了。那時候又沒有肥料。所以這些豬的糞便正好可以用來種地作肥料。這也就是之前你們提的問題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