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率先領導反秦起義,為何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滅亡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徵發平民去戍守漁陽。這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了,因為從始皇帝統一六國以來,這樣的徵調活動不知道有多少次。如果進展順利的話,大秦帝國的國運或許會綿長一點。

但是,有這麼一撥人,人數大概在九百人,由兩名將尉看押著,向漁陽日夜兼程地趕路。其中就有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陳勝和吳廣。他們是作為“屯長”被編入隊伍的。

行至大澤鄉一帶,趕上了天降大雨,道路不通,預計趕到漁陽也會誤了期限。當晚,陳勝找到吳廣商量:延誤期限到了漁陽是死,舉事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什麼不為國事而死呢?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史記·陳涉世家》

確定了起義的必要性,接下來就要商量起義的可行性了。陳勝提出了以這兩個人的名義舉事,定能成功:一,公子扶蘇,即秦始皇的長子,素有賢名,只因秦二世胡亥篡位便賜死了扶蘇。二,楚國大將項燕,屢立戰功,深受楚國百姓愛戴。

陳勝吳廣率先領導反秦起義,為何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滅亡了?

大澤鄉起義插畫

不得不說,陳勝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如果往深想一點,可能就會覺得這個主意實在是太餿。原因有二:一,公子扶蘇是秦國的公子,如果義軍假稱是公子扶蘇的隊伍,那麼他們反對的是秦國嗎?還是僅僅反對秦二世胡亥?二,公子扶蘇和項燕是兩個陣容的人,這兩個人是沒有任何交集的。如果假稱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那麼就會給人一種秦楚聯合,要扳倒秦國這樣一種錯覺。

當然,確定了起義的可行性之後,起義前期的準備工作還是要做的:找人占卜、魚腹中藏天書、半夜學狐鳴。這些把戲在我們今天看來是很不成熟,但是在當時的情境下,還是很有成效的。至少戍卒們已經對陳勝感到威懾了。

緊接著就是殺死將尉,振臂一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就領著這九百戍卒攻克了大澤鄉。轟轟烈烈的大澤鄉起義拉開了序幕。

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nìng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史記·陳涉世家》

起義軍就像滾雪球一樣,從大澤鄉開始征程,一路攻克蘄縣,銍、酇、苦、柘、譙等縣相繼被攻下。這大概就是後世所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到義軍攻到陳縣的時候,規模已經發展到戰車六七百乘,騎兵千餘人,步卒數萬人。毫無疑問,陳縣很容易就被攻下了。

說來陳勝此時所取得的成功都是拜秦朝所賜。因為此時秦軍的主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大概二三十萬在北方抵禦匈奴,由王離統領;另一部分在南方百越之地征伐百越,有一種說法是五十萬人,由任囂、趙佗統領。所以,秦朝內部其實是非常空虛的,根本就沒有正規的大規模軍團駐守。因此陳勝的義軍才能一路破城。我認為此時的戰鬥基本上就比派出所級別的戰鬥大一點。

陳勝吳廣率先領導反秦起義,為何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滅亡了?

芒碭山陳勝雕像

一直到這個時候,義軍所打的旗號都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這個時候義軍的規模已經不容許再打出這樣的旗號了。陳縣當地的三老和豪傑紛紛勸說陳勝稱王,領導義軍擴大戰爭規模。陳勝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稱王立國,以陳縣為國都,“張楚”為國號,即“張大楚國”之意。陳勝自稱陳王,開始了他的戰略部署。

數日,號召三老豪桀會計事。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之社稷,功宜為王。”勝乃立為王,號張楚。——《漢書·陳勝項籍傳》

可是,看著轟轟烈烈的陳勝吳廣起義,僅僅在半年之後,陳勝所建立的“張楚”政權就被秦軍斬殺殆盡。就連陳勝自己,也親自去前線拼殺,並很快被秦軍從內部瓦解了義軍。可以說,陳勝自己領導的義軍,完完全全地被秦軍所剿滅。這是一個千古遺憾,但我們在遺憾的同時,不妨也思考一下,陳勝的義軍很快覆滅的原因。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點。

一,陳勝沒有形成一套以自己為中心的義軍領導班子。

早在陳勝的義軍攻下蘄縣的時候,就開始分兵,命令符離人葛嬰領兵去攻打蘄縣以東的地方,算是陳勝最早派出去的小分隊。葛嬰到達東城後,立襄強為楚王。後來聽說陳勝已自立為王,接著就殺了襄強,回來向陳勝報告。萬萬沒有想到,葛嬰剛到陳縣,就被陳勝拖出去斬了。這樣做真真是寒了各位屬下的心。

所以,在陳勝後來派出去的幾支軍隊,全部都選擇自立或者另立領導,基本上成為了割據一方的諸侯。

比如陳縣人武臣張耳陳餘被陳勝派去攻佔原來趙國的轄地,武臣到達邯鄲後,就自立為趙王,陳餘做大將軍,張耳、召騷任左右丞相。值得一提的是被趙王武臣派去攻打原燕國故地的上谷卒史韓廣,到達燕國之後,也自立為燕王。看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就如何對你。

魏人周市被派去北上攻取原屬魏國的地方。到達魏國故地之後,立魏王的後代寧陵君咎做魏王,也得到了陳勝的默許。而周市自己則做了魏國的相國。

由此可見,被派去各地攻佔城池的將領,數不勝數。最後也都紛紛自立,沒能形成統一的戰鬥力。這是比較可惜的。

陳勝吳廣率先領導反秦起義,為何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滅亡了?

漢王劉邦雕像

相比較而言,後來的劉邦在做漢王的時候,在這一點上做的就比陳勝完美得多。劉邦始終把最高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並且組建了一套自己的領導班底,蕭何、張良、韓信,人人都分工明確。要知道,劉邦的對手是比章邯強大數倍的項羽,能以這套班底為中心擊敗項羽,劉邦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而陳勝自始至終都沒能形成自己的一套指揮系統。他的大部分政策都是應激反應,很難去認真地執行到底。

二,陳勝遇到了軍事段位較高的對手章邯。

雖說陳勝派出各地攻佔城池的將領基本都自立或者另立了,但是還是有兩支部隊算是陳勝的嫡系部隊了。一支是由吳廣率領的進攻滎陽的主力部隊。另一支是由陳縣周文率領的入關滅秦的部隊。

滎陽是通向關中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附近還有秦囤積大量糧食的敖倉。拿下滎陽,就等於打開了通向關中的門戶。如果再取下敖倉,既可切斷秦軍糧草供應,同時也解決了起義軍的軍需問題。

陳勝能認識到這個問題,秦朝也能認識到這個問題。於是除了南北方與外族作戰的部隊,大部的秦軍主力都到了滎陽。吳廣就在這裡與秦軍展開了攻防對峙。

這個時候就需要一支奇兵,繞過滎陽直取函谷關。這個任務,落到了周文的手裡。周文的軍事素質還是很高的,他一邊向函谷關進發一邊沿途徵集兵馬,等到了函谷關下時,已經發展成為戰車千輛,士兵幾十萬人的大規模兵團了。並且很快攻下了函谷關,一直打到戲地,此時距離咸陽只有幾十公里的路程,就好比一把刀子,直插入秦朝的心臟。

陳勝吳廣率先領導反秦起義,為何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滅亡了?

函谷關遺址

看到這種情形,再昏的皇帝,也會不惜代價把敵人消滅。於是章邯登上了歷史舞臺。

少府章邯,經過秦二世胡亥的准許,武裝了二十萬正在驪山修建陵墓的刑徒,只經過一戰,就將周文的幾十萬義軍打得大敗而歸。之後,又分別在曹陽和澠池,兩次擊敗周文率領的義軍。結果是周文自刎,而他統領的部隊也就全軍覆沒,毫無戰鬥意志了。

秦令少府章邯免酈山徒﹑人奴產子生,悉發以擊楚大軍,盡敗之。周文敗,走出關,止次曹陽二三月。章邯追敗之,復走次澠池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剄,軍遂不戰。——《史記·陳涉世家》

章邯可以算是一個軍事奇才,他領著一支並不算主力,裝備並不優良的秦軍,擊敗了周文,緊接著又擊敗了圍攻滎陽的義軍,再就是很快攻下了陳勝的大本營陳勝。

所以,我們回過頭看看,陳勝的手下,唯一一個稍微有點軍事才能的周文,被章邯很快就擊敗了。不是陳勝太弱,實在是他的對手章邯太強大。

三,陳勝在稱王之後,思想逐漸墮化,與屬下逐漸背離。

司馬遷記載了一件小事:陳勝年輕的時候做過佃戶,曾經給同伴說出了”苟富貴,勿相忘“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豪言壯語。等到陳勝稱王之後,有年輕時一起耕種的同伴去陳縣找到陳勝,直呼陳勝小名,並且跟眾人講述陳勝年輕時候的糗事。這可算是惹惱了陳勝,將這個人殺了。全然忘記了自己曾說過的”苟富貴,勿相忘“。從此之後,陳勝的朋友逐漸離他遠去。

在這點上,劉邦做得比陳勝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劉邦在老家時的夥伴:蕭何、樊噲、夏侯嬰等人,哪一個沒有得到劉邦的重用。

陳勝吳廣率先領導反秦起義,為何會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就滅亡了?

古陽,為秦朝陽城縣,傳說陳勝曾在此耕耘

而且,陳勝任命朱房做中正,胡武做司過,專門督察群臣的過失。各地將領回陳縣覆命,稍有不慎,都會被這兩個酷吏抓起來直接治罪。這就導致,越來越多的將領選擇自立門戶。

因此,陳勝在短時間內失敗,是多個因素交雜在一起導致的結果。好在陳勝的起義,直接帶動了全國性的反秦運動。最終推翻了秦朝的統治,重新還天下一個太平。

 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史記·陳涉世家》

值得一提的是,陳勝被車伕莊賈所殺。陳勝舊時的侍從將軍呂臣在新陽起兵,組建”倉頭軍“攻下了陳縣,殺了莊賈。生時稱王稱霸,死後事業有人繼承,仇有人報,也算是陳勝死而無憾了。

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為倉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殺莊賈,復以陳為楚。——《史記·陳涉世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