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兒今年對清明祭祖有限制或規定嗎?對此你怎麼看?

室靜蘭香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陽曆4月5前後,一般有踏清、出遊、祭祖、插柳等活動,最著名詩句為唐代大文豪杜牧的詩詞《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人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再者清明時節,由正是一年春夏交替時節,天乾物燥,山火頻發,去年四川涼山州森林大火,今年又是森林大火,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多數是由於祭祖上墳過程中燃燒紙錢,鞭炮而引起的,為了減少人為引起森林火災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所以面對清明前後各地祭祖上墳有著明確規定,我的老家屬於森林覆蓋率比較高的地方,應防火需要,規定在森林植被覆蓋率高的地方,上墳時不準在野外燃燒紙錢,冥幣,等,低的地方必須自帶火盆,燃燒過後必須弄滅明火等一系列防火規定。

最後呼籲,防火於未燃,防火重於泰山,請各位朋友在祭祖時不要再燃燒冥幣,不要讓涼山州悲劇在重演,從自己做起,保護我們的森林資源,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



岷江之子


我們這邊很多年就實行火化了,骨灰盒放在冥樓裡。清明祭拜都去大院裡燒紙錢,有一個化紙池供品擺設在骨灰盒前神桌上。冥幣金銀元寶統一在化池焚燒,那邊村長會計大概安明細發放錢糧吧!


蘭花不豔有奇香


早已準備好了香蠟雲馬,冥幣紙禮,墓祭悼文,臨請明前十日,民政局下發通告,召告市民,一切祭掃,暫停不許,因疫情故,不許聚祭。當然可以理解此情,特殊時期特殊對待,事關重大,不能妄為。輕重緩急,孰輕孰重,誰也明白。聽從號令,情通理順,往後酌情而行,看事而為。至於傳統節日之禮,也大不過疫情之重。所以,以國家為念,以人為本,不可固執己見,任其自由。我持這種立場觀點,不妨一言。謝謝!


夢中晴雨


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但是今年是特殊情況,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退,中華民族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緬懷先烈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到來,為弘揚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這裡各個單位都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織全體員工開展清明節“雲祭祀”活動,以網絡獻花的形式向中華民族的先賢英烈以及犧牲在抗擊疫情一線、在涼山森林大火中遇難的英烈們致敬,緬懷先烈,追思功德,感恩英雄,見賢思齊。

開展文明祭祀、網上祭祀既是當前疫情防控的形式需要,更是文明生活的“關鍵小節”,人們都在積極參與,在網上向英烈“獻花”,抒發敬仰緬懷之情。

大家紛紛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祭祀重在心意而不拘泥於形式,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是對家庭、對社會是最大的負責,對逝者的最好告慰,提倡文明環保祭掃,以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漢江博覽


我們這新的規定是,填墳可以,不許燒紙,不許放鞭炮,凡是跟🔥有關的都不許,我認為很有必要可是老年人還是有點不適應,必淨這麼些年都是這麼過的,可以理解,現在的樹葉也多,草也多,you期是農村,荒山野嶺的,一不小心著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還正趕上疫情期間,就不給國家添麻煩了


西坡五哥


清明節就是對亡靈的祭奠,最好是為亡靈唸佛,或者是念經迴向給亡靈招拔亡靈離苦得樂,投生淨土,比祭拜更有益,使亡靈得到真正的利益。


用戶9865804062212


全省禁止清明聚集祭祖活動,我們的宗親會祭祖活動經討論當前情況已取消祭拜了


佛祖顯勝


有限止。但還是人性的。可以祭掃但必須預約,人數控制主要是嚴控病疫擴散。這樣的措施大家表示理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