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樓區推行街巷長制 提升街巷精細化管理水平

福州鼓樓區推行街巷長制 提升街巷精細化管理水平

中山路掛出街巷長公示牌。記者 池遠攝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文 池遠/攝 通訊員 彭輝

1日一早,吳靚就來到鼓樓區鼓東街道中山社區的城隍街“打卡”。她既是社區幹部,也是街巷長助理。去年以來,鼓樓區在全市首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的街巷長負責制,通過落實“一巷一長”機制,使每條巷道都有人管、有人抓,切實解決群眾家門口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街巷精細化管理水平。

隨著中山路、冶山片區的整治提升,居民們發現“一路七巷”多了“鼓樓區街巷長制公示牌”,街巷長、街巷長助理等人員的姓名、聯繫電話一目瞭然,還附上了鼓樓社區“幸福通”公眾號二維碼。

結合老城區綜合提升“十位一體”工作,鼓樓率先在全區10個街鎮全面落實街巷長制。街巷長由街鎮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對各街巷長開展工作情況進行指導檢查;街巷長助理則由各社區的幹部等擔任,負責責任巷道的日常巡查,做好各項巷道治理工作。同時,街巷長制協調了建設、房管、城管、園林、交警等部門共同參與,實現街巷整治後的長效化、精細化管理,持續改善提升老城區人居環境。

吳靚擔任街巷長助理以來,每天至少1次到負責的巷子裡轉轉。“天上、地下都是我的關注點,包括電線是否正常、路面是否整潔、是否亂堆放、有無車輛堵塞通道等。”吳靚說,發現問題後,她立即將問題上報“鼓樓智腦”,通過“一線處置”機制,“呼叫”相應職能部門定時、定點報到並採取措施。

北院巷萬興堂角落公共視頻設備的更新,就是吳靚在巡查過程中收集到的線索。“我們發現設備的外觀有點異樣,但是無法判斷是否正常運行。正好看到街巷長在巡查,就向街巷長反映了。”讓中山社區的老住戶薛光平感到驚喜的是,城投集團很快就將設備修復了,周邊居民的安全得到保障。

“以前發現問題,我們還得判斷權責歸誰,常常要多方聯繫才能解決。”吳靚說,如今在“一線處置”機制下,各部門聯動性增加了,問題的解決時效也提高了。

吳靚還發現,居民參與巷道自治的積極性更高了,“不僅每天接到的電話多了,‘幸福通’也在群眾間普及起來,一季度共收到38件訴求件,都已辦結”。

家住能補天巷的黃女士就是社區巷道治理監督員之一。能補天巷打通後,每天都有許多電動車快速通過,小區居民出門容易與側面來車發生刮碰。“建議設置緩衝帶,並規範車輛停放。”黃女士發現問題後,通過“幸福通”提出建議。“幸福通”後端連接著“鼓樓智腦”,一採集到信息就啟動了“一線處置”。

次日,在與居民充分溝通的基礎上,鼓樓交警、區建設局、社區等相關人員實地勘察、會商。記者1日在能補天巷看到,路面上設置了若干緩衝帶,行人、車輛通行有序。

“各條街巷不僅‘面子’整得好,‘裡子’也有內涵。現在只要電話一打、手機一掃,大事小事都有人接手。”薛光平說,她幾乎天天都到樓下的公園散步,看到乾淨整潔的街巷,打心底裡覺得高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